2020年最火的綜藝節目是什麼?想必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了,無論是朋友圈、微博,還是各大新聞媒體等,處處可見姐姐們的蹤影。
這些30+,40+,50+的姐姐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女性:女人不該被年齡定義,心裡有夢就勇敢去追!
而52歲的伊能靜,作為節目中出道時間最久,同時年齡也最大的姐姐,一開始的口碑是極其好的,大家羨慕她青春不老的顏值,更崇拜她勇敢追夢的赤子之心。
可是,隨著節目的播出,伊能靜的口碑出現了斷崖式下滑,網絡上對她的罵聲此起彼伏,黑她的文章鋪天蓋地,讓伊能靜早點被淘汰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為什麼一個人的口碑會下滑的這麼快?直接原因一定是伊能靜的情商太低,她內涵王智、王麗坤唱功差,怎麼教都教不會;當然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她居然暗諷梅豔芳一輩子沒結過婚過得很慘……
通過節目我們確實能看到王麗坤和王智在唱歌方面確實存在不足,也是導致團隊沒法得到高分的重要原因,但是作為隊長的伊能靜來說,她本身的演唱功底也不算太出色,無論是情感還是聲音的控制上都可以表現的更好。
面對失利,身為隊長的伊能靜不僅沒有給予隊友包容和鼓勵,她首先是哭訴自己帶著兩位「妹妹」實在不容易,之後更是把責任全部推卸給隊友,這樣的做法實在叫人難以接受。
在訪談節目《定義》中,被問及如何看待「女性價值」的話題時,伊能靜是這樣說的:「女性的價值不在於結婚生子,而是應該尋找自己,現代社會給女性的壓力太大,「大齡剩女」這個詞非常糟糕,女性不應該被任何負面的詞彙定義。」
如果只是到這裡,那麼伊能靜的這番表達堪稱完美,可是之後為了表現自己的家庭生活很完美,她居然以梅豔芳為反面案例——
成家立業」的順序不應該倒過來,女性如果先立業再成家,看起來是先完成了自我價值,但實際上很慘,就像梅豔芳一樣,「她一輩子都在尋找愛,最後已經瘦成那樣,在臺上還要穿著白紗」。
大家知道,梅豔芳是受到無數人喜愛的女星,她的生活或許並不是很完美,但並不能稱之為「慘」,更不應該成為伊能靜秀幸福的墊腳石。
以上事實或許能夠證明伊能靜口碑崩盤肯定少不了情商低,愛甩鍋,愛拉踩別人抬高自己的性格特點。但除此之外,「盛極必衰、大熱必死」這句話也是非常符合她的。
2020年最火的綜藝是《乘風破浪的姐姐》,而最火的電視劇是《隱秘的角落》,伊能靜不僅能夠在綜藝裡大顯風頭,還可以藉助老公秦昊爆火的東風頻頻上熱搜。
而一個演藝人員,本身是應該有一些神秘感的,而伊能靜選擇了不斷曝光自己,不停表現自己好兒媳、好妻子、好媽媽的人設。這樣的次數多了,總有人會心生厭倦,於是一系列黑料都被挖掘出來了。
通過伊能靜在節目中的表現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她是一個非常在乎他人看法的人,她在拼命維護一個完美的女性形象:青春不老、有才華、有愛心、有擔當、好妻子、好媽媽、家庭幸福、婚姻美滿等等。
而這種心態大概就和她的原生家庭有關了。伊能靜的父親叫吳敏,山東濟南人,因為戰亂輾轉來到了臺灣。母親楊淑婉,是中國政治家楊元丁的女兒。
吳敏作為一名有著古老傳統思想的軍人,他一心想要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可是在伊能靜之前,她已經有了6個姐姐。
因此伊能靜的出生,讓吳敏徹底絕望了。他對於已經無法再孕的楊淑婉說:&34;,便離開了。
因此在伊能靜很小的時候,總是會聽到類似於「你是女兒,所以爸爸就離開你了」、「都是因為你,你爸媽才離婚」的言論,以至於伊能靜內心非常脆弱敏感,同時也非常渴望證明自己不比兒子差。
父親走後,母親楊淑婉無力照看那麼多的子女,於是伊能靜又被送給了養父母,而養父母對她也不甚關愛,甚至為了防止伊能靜走丟而用鐵鏈拴住她。
直到6歲時,母親才把伊能靜接回身邊,然而之後又把她送到了香港。13歲那一年,楊淑婉改嫁給了日本人伊能祥光,伊能靜便隨著母親去了日本生活,繼父伊能祥光將其名字改為伊能靜江。
也就是說,伊能靜幾乎整個童年都處於四處漂泊之中,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伊能靜,性格裡面摻進了敏感,缺乏安全感,渴望被愛的成分,一伴隨著她長大。
於是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伊能靜那麼渴望表現自己,又為什麼那麼在意他人的目光,這都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心理學表示「人越是缺少什麼,就越愛表現什麼」,對於伊能靜來說,她從小缺少被肯定和被關愛,所以她才會更加渴望擁有完美人設,並且會迫使她利用推卸責任、拉踩他人等手段來迴避自己的不完美。
這是伊能靜的缺點,但也是無可奈何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因此,作為一名觀眾,我們或許應該給予伊能靜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如果恰巧我們是作為一名父母,我們則應該好好審視一下自己,我們有沒有給孩子一個充滿愛和包容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