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網上有一個傳言說人人影視因為版權問題緊急調整,還有人聯繫到中歐投資協定裡關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條款上。我當時還以為這是人人影視歷史上眾多的苦肉計中最新的一次——畢竟如果真要論起侵權來,人人影視最大的苦主還是美國和英國,都不是歐盟成員。不過2月3日上海警方的通報證明這次人人影視是真出事了。國家版權局、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安部、最高檢四家聯合專案督辦,14名成員被捕,警方稱涉案金額1600萬元。
緊接著就是很多網友開始緬懷起人人影視來,甚至上升到了「文明交流之橋被切斷」的程度。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說兩句的。
1、簡單回顧一下字幕組的歷史
人人影視當天我看到的最好笑的一個段子是某個論壇有網友問「80後是不是都沒看過美劇啊」。
其實中國的影視劇(排除動畫片)引進的生態大致是這樣的:80年代以後,配音版的外國電視劇(不光美國,英國、日本甚至墨西哥都有電視劇被引進)就經常被各級電視臺引進,但這種引進項目一般很難做到同步,而且中國電視臺在選片上的尺度一般還是比較保守的。
90年代末,由於VCD/DVD和電腦的普及,以光碟為介質、原聲帶字幕的電視劇也開始在中國青少年中流行起來了。它還佔一個「學英語」的大義名分,使得父母們不太能把它斬盡殺絕。臺譯版《老友記》(林瑞秋、賓昌德這種仿漢語式譯名是它最大的特點)大概就是在這個時代成為很多中國人的原聲美劇啟蒙的。
ADSL的出現(2001年)和高校學生通過校園網接入網絡的人數增加則使得原聲外國影視作品在中國真正地進入到字幕組時代。很多新聞報導會稱F6論壇為中國第一個成建制的美劇字幕組,從這個名字就能看出它是《老友記》愛好者建立的。這個論壇早已關閉,現在去搜索F6論壇只會指向一款汽車,按我模糊的記憶,F6論壇除了翻譯《老友記》,也會做諸如《橘子郡男孩》之類的電視劇的字幕。
在大學生群體裡原聲美劇第一次成為全民討論的話題大概要算2005年的《越獄》,雖然它後來爛尾了,但是第一季可以說完全超出當時中國觀眾們對電視劇的期待。《越獄》之後,傳統媒體也開始關注到字幕組這個現象。
再往後就是字幕組蓬勃發展並且逐漸細分。規模較大的組不但會試圖覆蓋最熱門的劇,還會爭奪「首發」,還有一些組是專門做特定門類的作品,好比幻翔字幕組專注科幻題材(《飛出個未來》這種高難度動畫劇我只看過幻翔這一個版本),衣櫃字幕組專注於《權力的遊戲》。當然了,這裡不專門去講非英語的字幕組,例如日語的豬豬、朝鮮語的鳳凰天使、德語的崑崙、泰語的聲同等等,並沒有任何不尊敬的意思。
2、「宇宙組」人人和它的爭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字幕組界也不例外,很多年前網上有伊甸園、謦靈風軟、破爛熊、人人影視「四大字幕組」的說法,它們之間的恩恩怨怨留下了不少江湖傳說,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查一下。但是被稱為「宇宙組」的人人影視絕對是爭議最大,甚至可以說是「行業公敵」的那一家——而這一點可能是很多觀眾沒有注意到的。
「用愛發電」,這是很多網友在討論字幕組時經常提到的詞。這裡有必要釐清一下概念。
觀眾下載觀看一部帶有民間字幕組製作的字幕的外國影視作品,這是一個無比清晰的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海盜黨們可以先坐下,你們的理念不為大部分國家的法律所接受)。即便觀眾個人侵權行為較輕微一般不予追究,提供影視作品下載的網站很難免除責任。
所以,最古老的傳統是字幕組只提供字幕文件(常見的後綴名就是srt),原片需要觀眾自己另外想辦法下載,同時字幕組堅持免費原則,甚至還有專門分享字幕文件的網站射手網。這樣的話,字幕組的侵權程度就被降到了非常低的程度——非營利性的翻譯行為在《著作權法》的框架下是有機會免責的。那麼問題來了,字幕組成員們得到了什麼呢?主要可能還是「社交資產」吧。
人人影視卻走上了一條完全相反的路。姑且不提它曾有以低質字幕搶首發、高調對外宣傳、盜用別組字幕、舉報同行等令其他字幕組側目的行為,人人影視自己的網站就提供下載服務,而且還發明了多種營利手段,例如在壓制後的劇集前面插入廣告、網站收取會員費、在網店出售裝有「熟肉」的硬碟等等。仔細看看本次案件的警方通報,警方認定的非法行為也在這裡。
在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版權保護,本土視頻網站又開始正版引進一些外國電視劇的背景下,人人影視的這一系列明火執仗的侵權動作當然引發了監管部門的關注。記憶力比較好的朋友可能對2013年4月很多影視劇下載網站(包括人人影視)短時間關閉還有印象吧——那次關站之後人人影視火速重開也成了後來許多次「狼來了」故事的起點。
從這個角度來說,人人影視(無論是組織者還是幹活的翻譯)恐怕並不能和同時代的其他字幕組一樣,被納入到「盜火者普羅米修斯」那種敘事中去,這也就是我說「我們可以誇字幕組,但最好不要誇人人」的原因。
3、一些展望
首先,我並不認為那些活躍在中文網際網路上、仍然堅持了義務勞動原則的字幕組會在短期內消失,因為它們生存的灰色空間仍然存在。而且正如很多網友指出的,大量受到中國觀眾喜歡的影視劇無法被合法地引進到中國(至少不能完整地被引進,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改善),因此「市場」需求也不會消失。
同時,考慮到智慧財產權執法的力度一定會加強,以後尋找原片下載點的難度肯定會變得更高一些,但是也不用太過擔心,全世界範圍內,海盜黨都還是挺活躍的。
我最後想說的一點是,原聲的外國影視劇在中國恐怕是個挺糟糕的商業模式。電影市場已經探出了其他國家為舞臺的作品在中國的市場天花板:中國電影票房歷史前十隻有一部外國片——以漫威電影宇宙的國民度和復仇者系列階段性結局為賣點的《復仇者4:終局之戰》。大部分中國觀眾對於外國作品的接受度很低,而且未來也許會越來越低,能接受外國電視劇的群體付費欲望也很可疑。如果有人知道採購了諸如《生活大爆炸》、《權力的遊戲》之類熱門美劇的視頻網站在這些項目上到底有沒有賺到錢,歡迎留言。
而這種叫好不叫座的現狀恐怕也有助於保持傳統字幕組的持續活躍,因為不會有利益相關方來「追殺」他們了。
最後,向盜火者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