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0期文化產業評論
最近,上海警方發消息稱抓捕人人影視字幕組14人。但凡接觸過盜版影視資源的人就一定繞不開人人影視字幕組,成立近20年的老派字幕組就這樣終結了自己的時代,不免令人唏噓。左手法律,右手情懷,似乎哪一邊都不易討好,但關於人人影視的故事,值得認真聽聽。
作者 | 張嘉嘉、Sybil(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 | 楊濤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4917字 | 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
「目前,警方抓獲以梁某為首的犯罪嫌疑人14名,查出涉案公司3家,查獲作案用手機20部和電腦主機、伺服器12臺,涉案金額1600萬元」
再次收到人人影視字幕組(以下簡稱「人人影視」)的推送時,竟是如此精煉、準確卻又冰冷的文字。
2月3日,上海市公安局抓獲了一個由14人組成的跨省犯罪團夥,該團夥因通過網站和客戶端提供侵權影視作品的在線觀看和離線下載,非法獲利。這個團夥就是人人影視字幕組。
不經常看歐美劇的朋友或許不知道人人影視的江湖地位:2003年成立,如今已經走過近20個年頭的人人影視字幕組已經翻譯搬運了上千部影視作品,憑藉其組織化的團隊和專業化的翻譯,人人一度是整個字幕組行業「頂流」。
人人影視被捕消息發布後,閱讀量已經達到8.6億,網友們從不同角度表達自己的難過與憤懣,甚至形成了一場集體網絡悼念活動。但筆者認為,這場哀悼的本質不是人人影視,而是那些無法滿足的文化消費需求。
先說人人影視。
從「知識的布道者」到「犯罪嫌疑人」
自2002起,《老友記》在國內網際網路上火起來後,劇迷們聚集起來成立了中國最早的美劇論壇F6,一些外語能力較強的劇迷開始自發組織成小組進行美劇的翻譯和字幕製作工作,字幕組從誕生之初就閃爍著「為愛發電」的聖光。也就是在這時,一名叫小鬼神的加拿大華裔留學生創立了YYeTs字幕組(YYEnglish TV shows),即人人影視的前身。2006年6月, YYeTs正式從YY影音分離出來,建立了YYeTs美劇論壇,2007年,獨立後的YYeTs正式更名為人人影視。2010,人人影視翻譯並發布了耶魯大學開放課程《死亡》,這是國內字幕組首次對國外名校公開課進行漢譯。隨後,人人影視還推出了《古希臘歷史簡介》《歐洲文明史》《聆聽音樂》等多門國外公開課程。有趣的是,《中國新聞周刊》因此將人人影視列為「2010影響人物候選人」,人民日報更是將其稱為「網絡時代的知識布道者」。然而自此之後,人人視頻便不再那麼好運。2013年,臨近世界版權日,人人視頻在微博宣布「暫時關閉網站」「將逐步關閉資源下載」;2014年人人影視因為版權問題被美國電影協會(MPAA)拉入到全球盜版黑名單中,人人影視再次暫時關閉網站。人人影視對於版權的漠視,也體現在自身疏於智慧財產權管理保護的種種行為之上。2018年,有公司盯上了人人影視未註冊商標及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漏洞,惡意搶註「人人影視」商標,向蘋果App Store發起侵權投訴,直接導致人人影視「被下架」。同時,這家公司還向人人影視開價250萬,意欲強行轉讓搶註的商標和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經歷了此次風波,人人影視開始重視公司化運營,註冊商標、申請軟著並升級全新Logo。事實上,隨著人人影視逐漸從最初始於興趣愛好的「非營利組織」蛻變為一家具有營利需要的民營企業,接受工商局以及各個部門監管,介於《公司法》管轄之下的人人影視,運營主體資質、視聽許可、版權、商業化……這些亟待處理卻從未被認真對待的問題,無一不是懸在人人影視頭頂的那把達摩克裡斯之劍。人人影視一步步墮入深淵。2018年,區塊鏈技術迅速躥升成為新一輪投資風口,各種充斥著「區塊鏈+」概念的項目白皮書遍布全球。或許是目睹了數字貨幣創造的一個個暴富神話,人人影視也放飛了新興技術帶來的美好想像,「改」了一份項目白皮書出來,表示將對產品進行區塊鏈化改造,轉身上交易所發了幣。對於「用愛發電難以維持生計」的人人影視,發幣仿佛救命稻草。然而,早在2017年,央行等七部委便明令禁止代幣發行融資行為,頂風作浪、知法犯法,人人影視在合規運營的道路上越走越偏。在不斷的版權風波與關站「避風頭」之後,人人影視最終還是以「特大跨省侵犯影視作品著作權的犯罪嫌疑人」身份結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人人影視」「人人視頻」
一家兄弟,兩種人生
但是,人人影視從某種意義來說和並沒有徹底死亡。在應用軟體市場上,有兩款相似的藍色logo的影視APP,一款叫「人人影視」,另一款叫「人人視頻」,很多人並沒有釐清兩者的關係。 2015年,不斷受到重創的人人影視開始擁抱資本。經由第三方投資後,人人影視將品牌和數據全部導出給新團隊,著力打造一款名為「人人美劇」的視頻APP(「人人美劇」後來改名為「人人視頻」)。然而「本意是希望通過合作讓人人影視有更好的發展,但是合作後我們並未真正參與到人人美劇項目中去,不但無法發展,甚至還限制了人人影視做其他項目的機會。」正是由於價值觀的不合,導致人人影視團隊在未獲得任何品牌使用補償費的情況下,主動放棄並退出「人人視頻」的所有股權。2007年,人人視頻官博發布違章《人人視頻與人人影視不是一家!已徹底無瓜果》,標誌著雙方徹底的決裂。分道揚鑣之後,兩者各自邁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結局也大相逕庭。人人影視除了繼續紮根海外影視劇的翻譯工作之外,還憑藉資源優勢開發了「人人詞典」「人人譯視界」等項目。
人人視頻則開始了自己的正規化、官方化之路,並光明正大的通過貼片廣告、APP內廣告位以及會員付費等方式商業化起來。從人人視頻所屬企業上海眾多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情況來看,其不僅完成了多輪融資,還得到了如小米集團、百度視頻等知名企業的青睞。
就在上個月26日,人人視頻與重慶廣電集團(總臺)達成戰略合作,將發揮各自在平臺、技術、版權、運營商的優勢攜手共進。這也意味著,人人視頻逐漸走出了灰色地帶,成為受到官方認可的視頻平臺。
為什麼人人視頻風生水起,而人人影視卻落得違法犯罪的下場?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人人影視越界了。
先說字幕組翻譯與視頻製作這件事。儘管每部搬運的影視作品都會加上「本字幕僅供學習交流使用,請勿用於任何商業用途,下載後請於24小時內自覺刪除」的免責聲明,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張自我安慰的保護符。
其實從翻譯的角度來說,僅僅針對文字作品,根據著作權保護的國際條約《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發展中國家出於教育和科學研究需要,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按照公約規定的程序,發放翻譯或複製有版權作品的強制許可證。(註:翻譯權、複製權均為著作權財產權)
儘管這種無需徵得外國著作權人同意的強制許可來自政府,但在具體實踐中,許多關於海外作品的翻譯是自發進行的。鑑於彼時國內的版權保護環境並未完全形成,且大多翻譯行為基於「學習交流目的」,包括人人影視在內的字幕組,以「非營利」方式翻譯海外作品,助力跨文化交流,似乎無可厚非。
但是,人人影視侵權,其根本在於超出了對原著作權的「合理使用」範圍。
無論翻譯、複製、修改、還是傳播(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對著作權的合理使用均以非營利為前提,而人人影視的商業化,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諷刺的是,這根稻草,偏偏還是人人影視自己添加的。
一面立下「請勿用於任何商業用途」的免責聲明,一面瘋狂商業化。這一系列「打臉」證據包括:一是添加商業廣告。人人影視在製作的視頻前添加了遊戲或者賭場的廣告,顯然是商業行為。
二是賣片。據《北京商報》報導,2011年人人影視「五周年大慶」推出「團購硬碟」活動,定下699元、1399元、1980元三檔套餐,表面上是賣硬碟,其實真正賣的是裡面的影視資源。
這種行為已經徹底突破法律底線。據《北京商報》採訪報導,律師認為「著作權中涵蓋複製權,而人人影視的操作方式是典型的複製行為。且按照侵犯著作權罪的相關要求和標準,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便可構成犯罪,因此人人影視的行為不僅會涉嫌侵權,嚴重的可能會存在違法犯罪行為。」
2019年,人人視頻頂風作案,故伎重演,再次以銷售退役硬碟的名義銷售資源。這次更是定下了3千、1萬、1.5萬、2萬的高額套餐價。
三是會員付費。隨著人人影視的變現模式不斷翻新花樣,平臺還構建了永久金至尊會員體系,收取會員費。
至此,人人影視早已徹底違背建站初心,違法犯罪毫不含糊。而在另一方面,人人影視所引進的影視作品未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引進、審查,這一點也是明顯的違規操作。
如何保護當代的「普羅米修斯」
有人認為人人影視違背了「為愛發電」的初心,並且此次抓獲的是那些非法運營的團隊,而非幕後的翻譯志願者們,所以因為此次事件發出的哀嘆是不值得的。筆者卻認為這次的集體發聲,哪怕有錯位,但依舊非常有意義。
這次發聲的意義之一就是把字幕組再次帶入大眾的視野。
影視圈對字幕組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普羅米修斯(盜火者)。
普羅米修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神明,相傳宙斯最初不允許人類使用火,普羅米修斯看到人類因不能使用火而遭受苦難,於是從奧林匹斯山上盜取了火種給人類。普羅米修斯也因此被宙斯禁錮在高加索山上,終日被雄鷹吃掉內臟。
而字幕組所做的,毫無誇張的說,也如盜取火焰一般,照亮了因閉塞而信息匱乏的一代人。學者戴錦華更是直接說:盜版資源餵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文化品位。也因如此,復旦大學的中文系的嚴峰教授稱這一群體是「幫助我們打開世界的大門的人」。
「知識的布道者」的頭銜其實屬於每一個默默「為愛發電」翻譯和製作工作者們。
以翻譯「走私」為工作內容的類字幕組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國際化的信息平臺,這個平臺有亞非拉的小眾詩,有義大利的冷門藝術片,有全球頂尖高校的公開課程和資料,如若沒有這個平臺,許多人一生也無法接觸到這些作品。
當然,這個平臺不能說絕對正向,但這個平臺卻使我們能以第一視角進入到不同的文化世界,最為重要的是,這個平臺不再局限於滿足精英的文化品味,而是面向大眾,展現更多元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所以,應該真心的感謝每一位幕後的字幕組成員。
集體發聲的第二層意義也許能讓市場再次聽到觀眾的呼聲。
近年來,我國影視劇產業發展迅速,冒出了許多高品質的影視劇作品,但一些投機的製片方趁機生產許多劣質影視劇擾亂市場 。DATAMUSE對1980年以來6000餘部電視劇的豆瓣評分進行了數據分析。可以看到,所謂「還是以前的電視劇好看」的論調並非毫無依據。如果這次的討論能生產更多像《山海情》《大江大河》這樣的國產劇,那麼就是有意義的。
第三層意義就要再次回到智慧財產權的完善上面。簡單來說,搬運、翻譯海外視頻是一種文化交流,但如何在尊重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進行這種文化交流、如何明確公益目的與商業行為的界限、如何平衡自由交流與對文化的監管審查之間的種種訴求……這些都值得行業進一步探討。
例如,直到今天,仍有許多UP主通過翻譯將YouTube上的精彩視頻搬運到B站,其中不乏一些關於攝影、繪畫等教學內容,有的UP主是出於學習、分享的需要,有的UP主卻是靠著這種方式迅速漲粉、變現。在這當中,一家UGC平臺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承擔何種職責?如何讓這些搬運工作進行的同時,又能合法合規呢?這也是未來智慧財產權保護必須完善的方向。
結語
2014年,人人影視關閉網站時在微博留下一句話:「我仍未被徵服。」豪情之外令人唏噓。人人影視的確越過了法律的底線,但是也不能忽略,在訊息匱乏的時候,在世界飛速發展的時候,在人人渴望知道更多的時候,它所做的一切。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塑造良好的智慧財產權環境,是必然的趨勢。人人影視的隕落是必然的,野生字幕組的淡出也是必然的,只是在這些必然之間,或許應該需要尋找更多滿足多方需求的可能。你對人人影視被查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臺~歡迎給張嘉嘉、Sybil打賞,您的支持就是他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