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類(社會、人生、價值等)

2020-09-09 電影小小專家

[單元簡介:
本單位所列都是一些看完以後讓我思考反思很久的,對社會的思考、對制度的思考、對人生價值的思考以及對愛的思考。
人性是本性我們無法改變,那麼對於社會壓力或者後天環境造成的果是可以反思並商榷的~]

1、《V字仇殺隊》 豆瓣:8.8

這部片子不可以不看,不可以!
一部根據DC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反烏託邦,觀來有身臨其境之妙感,這部電影給了中國人民信心,看完以後你會懂所謂的大v這個v字,是一種多麼絕妙的隱喻~
雨果.維文告訴你什麼叫不露臉式演技(ಡωಡ)

最後一大堆穿v制服的人湧向廣場的時候,我在電腦前站了起來,熱淚盈眶,這是人們的覺醒!

(拿面具臉做過頭像的小夥伴舉手手!!)

(我們的娜塔莉.波特曼了頭依舊美美噠,不是頭套哦國內的勞模大大們⊙_⊙︽)
經典臺詞:
①人們往往用至誠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動,掩飾一顆魔鬼般的心。
②我們的尊嚴不值得什麼錢,但那卻是我們唯一值得擁有的東西。

2、《熔爐》(韓國) 豆瓣:9.1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你以為電影很慘?真實事件更慘(◐‿◑)韓國政府因為這部電影出臺了《熔爐法案》。
好了,同志們別怪我沒提醒你啊,趁著心情好看,我看完這部電影抑鬱了好久好久好久,恨到咬牙切齒!跟誰都不想說話,誰惹我我罵誰的狀態,可能這是絕望的巔峰吧。

經典臺詞:
①如果是堅固的城牆,就算政權改變也不會有任何變化。就算耶穌再來,也會被釘在十字架上,那些人以耶穌之名又再次殺了耶穌。
②不要用滿腔的憤怒和眼淚結束,要凝視真實直到最後,重要的是永遠記住真實,這才是拯救希望的穩固的根基。
③你真幸福,永遠把事情想的那麼簡單。
(ps:至今不敢看《素媛》真的怕了。等我以後有男票了再看吧。。。)

【好多小夥伴給我發來了私信或者在評論區安慰我,真的特別感動。為我的食言抱歉。
以及,我還是會繼續寫下去的,雖然沒有連結了觀眾可能會減少,可是分享是一件你情我願的事情不是嗎?願意看的小夥伴謝謝你們的支持!
再三感謝】


3、《遺願清單》 豆瓣:8.5

很雞湯的話題,在你永遠離開這人世間之前,你會怎麼做。
是抓緊時間體驗一切生平未曾體驗過的事情?
還是跟你最愛的人享受最後的廝守?
又或者一個人在世界安靜的一隅追憶這似水流年的歲月?
看這部電影吧!它讓我哭讓我笑讓我沉默讓我深思也讓我對生對死對友誼對人生價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經典臺詞:
①人的一輩子結束時,在上帝面前會被問兩個問題,如果兩個問題你的答案都是是,那麼你就可以上天堂。第一個問題是:你快樂嗎?第二個問題是:你讓別人快樂了嗎?
②I know when he died, his eyes were closed, and his heart was open.


4、《爆裂鼓手》 豆瓣:8.6
一開始我把它當個勵志片看,看到最後才發現是個對教育對「天才」的諷刺,但是看的我超爽。整部電影高潮迭起!(所以提前上廁所~)

對該片我有兩點共鳴:
第一,我也是學樂器的,只有學樂器的人懂每天跟一段譜子死磕、跟幾個音相互折磨的痛苦。。。
顯然這部片子燃爆了!
第二,這麼變態的老師我沒遇到過,有點變態的老師我是真沒少見。
所以這是一部我看完了一邊鼓掌一邊罵娘一邊思考的電影。
(這麼看是不是又動手又動嘴又動腦了?哈哈哈哈)

經典臺詞:
①人一旦有了夢想,怎麼活都是有靈魂的。
②面對誘惑,你伸手說要,那麼「要」就是你的宿命。

(ps:這是一部實用英語髒話大全,記得做筆記哦(ಡωಡ)hiahiahia )
最後的結局讓我深思,「他」變成了自己曾經害怕的那個「他」,而「他」塑造了自己真正想塑造的「機器」。。。代代相傳無窮盡也~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教育」能做出怎樣的惡?

5、《搏擊俱樂部》 豆瓣:8.7
我最想說的,不要把它當做燒腦電影看,首先它不燒腦,也是玩了一個人格分裂。
其次,背後隱藏的寓意才是這部電影想表達的。

反映了美國社會結構壓力下人的扭曲眾生百態,當然,很快也會是我國結構壓力的產物。
大衛芬奇一貫冷冷的調調卻又充滿張力,沒有一句臺詞說了「壓抑」,卻全片充斥了扭曲。

經典臺詞:
①Losing all hope was freedom.
徹底絕望意味著自由。
②It&39;ve lost everything that we&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F9F5E9; --tt-darkmode-bgcolor: #C1BEB5;">《楚門的世界》《黑客帝國》《異次元駭客》《羅生門》《移魂都市》等不要一口氣配套服用,不然就像我,一個人瞎琢磨了很久很久。。。

相關焦點

  • 博將資本創始人羅闐:向下紮根時,創業者也要思考如何創造社會價值
    博將資本創始人羅闐在主題演講環節,博將資本創始人羅闐圍繞「創業照亮人生」主題進行了分享。羅闐指出,每位創客在創業之初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想做一家值錢的公司還是賺錢的公司,要做值錢的事情還是賺錢的事情?羅闐說:「大多數創客會表示我要賺錢。但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賺錢的公司不一定值錢,但是值錢的公司一定賺錢。」很多創業者有困擾,為什麼我的創意很好,公司利潤可觀,但資本卻不青睞於我?
  • 《妻子小姐》窮或富都不是幸福本身(有劇透)
    這類電影並不稀奇,大抵就是滿足人們關於重新來過的需求和願望。《星語星願》、《開心家族》,愛情的、親情的都不新鮮。甚至於看了前十分鐘的鋪墊及「天界中介所」的出現,以後的劇情我已經猜到八九不離十。無外乎女主體驗另一種人生,老公孩子熱炕頭,一開始是拒絕的,慢慢被愛融化接納,最後一家其樂融融的時候即是分別之時。果然劇情都按照套路發展,沒有一絲偏差。
  • 十部最發人深省的社會類紀錄片
    有的,這10部紀錄片的藍光資源我已整理好,只要在我公眾號後臺發送「自然」,就能收到福利啦~社會類紀錄片非常豐富,不同的內容評價標準也不同,想拍出公認的前十名是很難的。我本著「選擇口碑高、影響力大、上映日期近以及儘量選取不同內容的紀錄片」的原則,最後選出了這十部豆瓣評分都在9.3分以上的,社會類紀錄片。1.
  • 《觸不可及》:深刻友誼之下的人生成長及社會階層問題的一些思考
    @奈奈姐姐《觸不可及》(法國版),又名《不可觸碰》,上映於2011年,一經上映就打破了法國票房的一切歷史記錄,就連同期半年前隆重推出,收穫五項奧斯卡獎和另外100多種世界大獎的《藝術家》也望塵莫及。甚至當年的法國總統也接見了這部電影劇組成員,為這部法國三分之一人都進電影院觀看的電影增添了一絲官方色彩。
  • 《小婦人》:女性價值探討的當代性(附大量美圖)
    四姐妹自我意識的不斷覺醒,展現出迥異於當時社會主流觀念的價值觀,迄今仍能引發共鳴。8月25日,2019版《小婦人》在國內上映。本片除了豪華的明星陣容和2020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項的看點,關於女性價值探討的當代性也值得一看。
  • 用設計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原標題:用設計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12月6日,「觸動2020」王娜藝術設計作品展在徐州美術館舉行。
  • 思考 厭世 悲觀 人生意義
    人一旦開始對自己,對社會思考,往往就會發現有很多讓人不舒服的問題,同時,又會忽視一些讓人愉悅的事情。這兩者幾乎同時發生。進而發現人生毫無意義,人活著也毫無意義,於是便有了厭世的情緒,便否定一切,否定人生。這是普遍存在的,經常能聽到的。一、否定生活生活裡有人對生活和人生持否定態度,有哲思者,也對人生進行否定,並能得到廣泛認可。
  • 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一個人,他的存在是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為人們解決了很多的實際困難與問題,大家的生活裡都非常需要他,那這個人的存在就具有了很高的價值。當今社會上許多助人為樂的勞模即是這樣的人,他們的人生是很有價值的。 每個人的存在多多少少都具有一些被別人需要的價值,阿貓阿狗都不例外。
  • 那些抖音創作者,找到自己的社會價值了嗎?
    打破傳統認知重新思考創作者價值得益於短視頻浪潮的崛起,越來越多內容創作者湧入短視頻賽道,在各大短視頻平臺進行內容創作。抖音,作為一個擁有著強大流量優勢的短視頻平臺,自然成為了很多創作者的首選。內容專業優質滿足用戶專業化內容需求抖音平臺上豐富的內容生態和多元化的內容形態,不僅為創作者帶來了助力,推動創作者價值的提升和影響力的擴大。同時,平臺上豐富的專業內容,也為用戶帶來價值。在抖音,不僅有搞笑類創作者,還有美妝護膚類創作者、測評類創作者以及科普類創作者。
  • 報告文學:草根藝術家——曲德龍的藝術人生(下篇)
    針對我國每年大學畢業生9800萬,就業難的這個實際,2019年,曲德龍參與策劃了電影《紅梅就業》,主題就是激勵青年人去創業,下崗職工二次創業,為社會做貢獻。該劇故事性強,扣人心弦,主題突出,為推動社會就業,更好的體現人生價值做出了貢獻。曲德龍從事影視藝術創作以來,先後參與拍攝了《兄弟情》《餘暉》《愛不需要等待》等電影作品多部。
  • 金·凱瑞(中)
    人和社會,以至世界的關係?等等,我們看在戲中的金·凱瑞,是不是就等如戲中的觀眾看楚門一樣?這部意味深長又啟發思想的電影可謂是金·凱瑞的演戲事業的轉折點。變相怪傑》也在音樂喜劇類有過提名,但也無功而還,這次轉變了戲路的成功,令他緊接主演了講述傳奇喜劇演員安迪·考夫曼(Andy Kaufman)的傳記片《月亮上的男人》(Man on the Moon)
  • 音樂、生命和家人:《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的人生價值思考
    很慶幸自己能在人生最焦慮無助的時候遇到這部電影,在經歷了一系列考研失敗、調劑失利的狀態下,我終於把自己逼出病來了,每天喝著苦澀的藥水在研招網上查看各種調劑信息,遭到各種永遠打不通、打通了也對你永遠不耐煩的諮詢人員的冷漠,那種無助和焦慮是非常讓人痛苦的。而遇到了這部電影,在看到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的人生經歷後,我才稍稍有些釋然。
  • 現實主義電影傑作《我不是藥神》的審美價值和社會意義
    昨天(7月6日)正式上映的影片《我不是藥神》引起的觀眾熱議好評令人關注,許多人表示很多年沒有看到這麼好的現實題材的中國電影了。,其素材緣於2015年發生的一起真實事件:「癌症」、「白血病」、「假藥」、「窮病」、「活著」等一系類關鍵詞,叩動了人們的心扉,擊中了人們的痛點,影院裡出現了多年來沒有出現過的全體觀眾在抽泣在慟哭,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撼動人心的力量!
  • 《平凡的榮耀》孫弈秋(白敬亭):我的好大哥叫吳恪之(趙又廷)
    人生路,坎坷路,人生路上的貴人,是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永遠脫不開的因素。對於初出茅廬的職場小白來說,前路茫茫,不知所措,如果能有個肯指點,能帶路的前輩,對新人來說,絕對是彌足珍貴。而自小學棋的孫弈秋(白敬亭),即便有舉一反三的能力,但是如果沒有好大哥吳恪之(趙又廷)的鼎力支持,他在金宸資本的職業之路,就得遭遇慘重的滑鐵盧,最好的結果,是灰溜溜的敗出金宸資本,最壞的結果,被上司跟同事,坑的三觀崩塌,內心崩潰,人生路平添不少波折。
  • 呂鵬|「飯圈」的拓撲結構及其參與社會治理的思考
    「飯圈」參與社會治理的思考更多精彩觀點01人類社會自形成以來,出現了多種共同體類型,人們在共同體中進行社會互動。血緣、業緣、趣緣、地緣是傳統的連接形態,而「飯圈緣」或「飯圈」則是由喜歡特定偶像的粉絲群體自髮結成,是一種新的圈層文化機制。
  • 發揮非遺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與表現形式。如何在加強保護與傳承的同時,發揮非遺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值得思考和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體現為各民族長期生產生活的傳承實踐成果。在多年保護工作中,按照項目不同屬性梳理形成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共十大類別。
  • 報告文學:草根藝術家——曲德龍的藝術人生(下篇)【原創】
    針對我國每年大學畢業生9800萬,就業難的這個實際,2019年,曲德龍參與策劃了電影《紅梅就業》,主題就是激勵青年人去創業,下崗職工二次創業,為社會做貢獻。該劇故事性強,扣人心弦,主題突出,為推動社會就業,更好的體現人生價值做出了貢獻。曲德龍從事影視藝術創作以來,先後參與拍攝了《兄弟情》《餘暉》《愛不需要等待》等電影作品多部。
  • 《見字如面4》豆瓣9.3收官,內容價值類綜N代的突圍之道
    節目總導演關正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現在的看法是,既然人類文化生活的基本訴求是藉助他人經驗彌補自身直接經歷的局限,通過思考獲得個體成長的滋養。那麼這種滋養價值越高、越豐富多元、越能激活思考的信件,就越該入選。」
  • 重溫經典(1)阿甘的溫暖
    阿甘因為有這樣的母親才能一步步走入社會、融入社會。在中國也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父親,將弱智的舟舟開啟了音樂的心門。我們在欣賞阿甘和舟舟的同時,是不是知道在他們成長的背後父母所付出的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阿甘是幸運的,阿甘是溫暖的。阿甘能得到美國人的喜歡和肯定,很大程度上源於阿甘給美國民眾帶來自身價值的思考。特別對美國&34;年輕人一個警醒。
  • 2019中國十大電影盤點(粽眼觀天)
    不同於以往的商業片和藝術片的分野,「改革開放題材」聚焦中國社會轉型期的複雜變化和人群內心深處的震蕩與迷茫,體現了電影人試圖穿透歷史、思考更深層次的意涵、捕捉時代況味的衝動與努力。 往往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歷史的塵埃還未落定,變化仍在進行時,我們對那些還不曾遠離的過去,似乎還不能輕易地下一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