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提琴演奏史概述

2021-02-19 小提琴課堂

  在19世紀的最初數十年中,確立了一種新的持琴法———演奏者將下顎放在系弦板的左方。這種姿勢引起了演奏者頭部、上身與兩手姿勢的重大改變,同時也決定了小提琴的傾斜位置(便於在G弦與各高把位上演奏的位置),決定了持琴的手的肘部偏向右方以及握弓的手的肘部的較高位置(離開身體)。這就為在各高把位中的演奏的廣泛發展,換把指法的擬訂,以及小提琴發音力度與色彩範圍的擴大創造了一切必需的前提。

  這些情況就導致了小提琴構造上的許多變化,以及由杜特在18世紀後半葉所進行的弓子的根本改良。更窄與更長的另一種斜度的琴頭和指扳代替了寬的與短的琴頸與指扳,這就確保了動作上的極大自由與不受拘束。1820年由斯波爾發明的腮託,對小提琴換把與華麗的技術多方面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此一時期,主要受到兩支主流的影響,一為法國學派和積極拓升其演奏水準與訓練,形成一股以巴黎音樂院為中心之新勢力;另一則為帕格尼尼挾其驚人的琴藝,突破了當時之技巧範疇,重新建立小提琴技術的新標準。

  法國學派經由列克萊爾、加維尼斯兩人為之奠基,再經維奧蒂賦予新的生命,其後則由維奧蒂之數名弟子:羅德、克萊採爾、白耀發揚光大;由於上述三人皆任教於巴黎音樂院,且共同出版了一套教材,促使巴黎音樂院成為當時歐洲最正統提琴訓練之重鎮,當時有心學琴者,必至巴黎音樂院求教。

  帕格尼尼則成為獨創一格的演奏家,以極富創意的技巧改革,震驚了歐洲的提琴演奏者,由於他的衝擊,在比利時亦產生了二位極為重要的演奏者,貝裡奧與維厄當,使所謂的比法派提琴演奏法提升到一極具代表性的地位;其後亦出現三位各具地方代表性的小提琴家,德國的斯波爾與約阿希姆、波蘭的維尼亞夫斯基與西班牙的薩拉薩蒂,他們均各自顯現出其提琴演奏之民族風格。

  法國學派的羅德為維奧蒂最欣賞的入室弟子,演奏技術紮實,非常重視音準,其音色極為燦爛並具穿透力。其24首隨想曲是非常具有音樂性的練習曲。再有克萊採爾由於經常聽維奧蒂的演奏,因此深受其影響。他的演奏較為熱情奔放,特別是演奏自己作品時更加熱情洋溢。他的演奏風格比羅德華麗,但不如白耀那樣時代化。

  帕格尼尼之影響———帕格尼尼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提琴家之一,他以非凡的想像力與優異過人的小提琴技巧,突破歐洲提琴演奏之傳統,開創出提琴演奏的新範疇。

  德國提琴家顧爾將有關帕格尼尼對於提琴技巧的影響,分為六大項討論:

  (1)異音調弦;

  (2)弓法;

  (3)左手撥弦

  (4)泛音;

  (5)G弦演奏;

  (6)指法。

  他對法國與比利時的提琴演奏者均產生深遠影響,然法國在當時仍受到白耀的學院派訓練之影響,無法立即吸取帕格尼尼的優點,反而是兩位比利時演奏家貝裡奧與維厄當融合了法式的典雅奏法與帕格尼尼的革命性燦爛技法,使小提琴演奏的內涵與技巧能獲至均衡的發展,同時奠定了以布魯塞爾音樂院為中心的比利時樂派之穩固基礎。(一般所講的法國學派包括法國———比利時學派在內,前者又稱為巴黎學,後者又稱為布魯塞爾學派。前者演奏聲音美麗而柔和,後者線條粗獷而富於男性,比前者較為雄壯。)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 

相關焦點

  • 【音樂百科】小提琴演奏史概述
  • 關於henry劉憲華的小提琴和鋼琴演奏水平?
    關於音樂能力,Henry對吉他、架子鼓等等樂器廣泛涉略;作曲、編曲的才能在近幾年也有所施展,獲得了廣泛肯定;loop station的表演層次很多,絕不是蓋的;在綜藝中對不熟悉的樂器伽倻琴、薩克斯、奚琴等,也能通過幾十秒的摸索演奏出簡單的樂曲……這些普通藝人難以做到的事情讓他在韓國被稱為音樂天才
  • 小提琴正確的演奏姿勢
    小提琴的演奏姿勢是根據人體生理條件和便於樂器發音這兩個特定條件的需要,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 由於演奏技巧的發展,左手需要更多的自由,因而產生了腮託和肩墊。我們講究演奏姿勢,也正是為了使人的軀體更好地掌握樂器,充分發揮樂器的性能。 持琴方法是整個演奏姿勢中首先要研究的問題。琴要夾得平。不要疏忽這個問題,這對發展弓法技巧是有很大關係的。
  • 穆特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她的父親是當地一家報社的編輯,穆特的兩位哥哥分別學習鋼琴和小提琴。穆特一直想學小提琴,但父母似乎不太願意,他們覺得練習小提琴會佔用很多時間,「可以作為業餘愛好,但是不要成為專業」。但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痴迷於小提琴時,又不忍心再去阻止。
  • 小提琴演奏大師愛-格拉契
    但是如果有人提起列昂尼德-科岡和愛德華-格拉契的名字,你也許會感到陌生,然而這五位藝術家曾被國際著名音樂網站《發現古典音樂》並稱為"20世紀後半期最偉大的五位小提琴演奏大師"。  愛-格拉契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當代最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大師和偉大的教育家之一、著名指揮大師,也是公認的前蘇聯和俄羅斯小提琴浪漫演奏風格的傑出代表人物。在當今小提琴演奏過分注重技巧與商業化的時候,愛-格拉契鮮明地堅持著自己的個性。  "我想成為獲獎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的夢幻,藝術大師也不例外。
  • [ 享樂·人物] 11歲超級音樂神童和小提琴天才朱蕾雅與吉普賽小提琴演奏大師拉卡託斯鬥琴演奏《查爾達什》轟動俄羅斯
    音樂神童和演奏天才很多,如朱蕾雅這樣健康快樂的不多,她是幸運的。2017年10月底,剛度過11歲的生日幾天後,朱蕾雅應邀參加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文化藝術頻道(國際頻道Russia-K)開播20周年慶祝音樂會的演出,本場音樂會只邀請了兩位獨奏家,一位是吉普賽小提琴演奏家拉卡託斯,一位就是朱蕾雅。
  • 關於小提琴的琴弦
    關於小提琴的琴弦 小提琴是最接近人聲的樂器 音色圓潤、純潔、均勻,富有共鳴 上面的弦分別由G,D,A,E組成
  • 【人物】聽老鮮肉小提琴演奏家鄭錦龍的近期演奏和大師課
    陳響告訴我,鄭錦龍的手曾經嚴重受傷,多年來在休養和康復中,不能演奏,換個別的小提琴演奏家,早放棄治療和演奏了。但是,鄭錦龍硬是憑自己對音樂和對小提琴演奏藝術的熱愛,經過多年不懈的治療和吃力練琴恢復了演奏,以驚人的毅力恢復到了一個驚人的演奏狀態。他創造的這番奇蹟在音樂圈子裡了解他的人群中傳為佳話。之後,我在網上看到過報導他的演出和講學,看到音樂家同行和學生對他的評價都很高。
  • 小提琴「男神」約書亞·貝爾 今晚深圳音樂廳演奏
    4月14日晚,約書亞·貝爾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將在深圳音樂廳上演,拉開深圳音樂廳2016年演出季序幕。 集奧斯卡、格萊美與費雪獎等榮譽於一身的約書亞·貝爾,因14歲那年與指揮家裡卡多·穆迪及費城交響樂團首次合作亮相而一舉成名。30多年來,貝爾以他精湛的演奏讓世界各地的聽眾為之陶醉。
  • 小提琴名曲《聖母頌》 混血姑娘的傾情演奏
    後來又陸續創作為小提琴、長笛、雙簧管、大提琴、豎琴獨奏曲、管弦樂曲及合唱曲。今天我們欣賞賞的是小提琴曲,由美國小提琴家Anne Meyers(安·梅耶)演奏。  梅耶出生於加利福尼亞,是位混血姑娘,母親有著日本血統。梅耶四歲學琴,畢業於茱莉亞音樂學院,豆蔻年華便於洛杉磯、紐約愛樂等樂團合作,演出足跡遍布世界各地。
  • 小提琴家於翔演奏艾爾加《愛的致意》、普羅科菲耶夫《小提琴協奏曲》
    於翔1988年10月27日出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6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999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師從小提琴教授趙基陽,2001年於翔以文化課全部第一的優異成績直接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拜於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鄭青門下學琴至今
  • 【晨光小提琴】—— 火影忍者 | 《青鳥》(音樂賞析+原創演奏)
    截止至今日,我們的音樂視頻號已更新百期以上,視頻大多以音樂賞析+音樂原創演奏的方式,為廣大音樂愛好者普及不同風格、不同種類的曲目。迫於視頻號時長的限制,短短1分鐘的內容無法讓所有人都看得盡興,包括為朋友們準備的更多音樂故事,不能一一呈現。
  • 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同時也是貫穿於學習和演奏始終的難點。許多樂曲我們之所以不能很好的演奏。完全是因為換把不過關,把位不嫻熟所致。即使是交響樂團的演奏員,也常常需要把演奏曲目中的有關換把和特殊把位的段落拿出來進行熟悉練習。
  • 82歲的小提琴大師埃達·亨德爾演奏《流浪者之歌》
    據說當她只有三歲時,由於經常看姐姐拉小提琴,便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她居然拿起姐姐的小提琴拉了一首她母親常唱的歌曲,使得毫無心理準備的家人們驚訝得目瞪口呆。就這樣,三歲的亨德爾自己決定了她日後的生活道路,從此與小提琴結下了不解之緣。亨德爾雖年事已高,但仍然積極地從事著各種重要的音樂活動,其中尤以教學活動為突出。
  • 【重大小提琴比賽】美籍華裔選手史特拉·陳獲2019年伊莉莎白女王音樂比賽(小提琴)金獎,聽她的比賽感言(獨家詳細報導)
    但也讓人信服,因為確實每位選手都演奏得非常精彩。史特拉·陳獲得25,000歐元,CD唱片專輯出版,一些重要的國際演出機會 - 以及使用1708一把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4年(來自日本音樂基金會的慷慨資助)。我們來聽聽金獎得主史特拉·陳決賽前的比賽感言,聽聽她說如果自己獲獎了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 詳解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同時也是貫穿於學習和演奏始終的難點。許多樂曲我們之所以不能很好的演奏。
  • 他們用小提琴演奏李斯特的5首鋼琴大名曲
    這位享有「貴族小提琴家」美譽的演奏大師,曾將多首李斯特、蕭邦的鋼琴作品移植到小提琴上演奏。他認為:用鋼琴曲目來練習小提琴,能充分鍛鍊手指在琴弦上的伸展和跑動。李斯特於1849年至1850年間創作了六首「安慰曲」,這些夜曲風格的鋼琴小品,曲調婉轉柔美,有著懷舊和冥想的情感色彩。
  • 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詳解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 關於小提琴常見的舞曲
    >
  • 12歲小提琴天才演奏《流浪者之歌》,大師氣質!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外國經典音樂《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