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兩年前,我聽小提琴演奏家陳響給我介紹現定居阿姆斯特丹的中國小提琴演奏家鄭錦龍。陳響告訴我,鄭錦龍的手曾經嚴重受傷,多年來在休養和康復中,不能演奏,換個別的小提琴演奏家,早放棄治療和演奏了。但是,鄭錦龍硬是憑自己對音樂和對小提琴演奏藝術的熱愛,經過多年不懈的治療和吃力練琴恢復了演奏,以驚人的毅力恢復到了一個驚人的演奏狀態。他創造的這番奇蹟在音樂圈子裡了解他的人群中傳為佳話。之後,我在網上看到過報導他的演出和講學,看到音樂家同行和學生對他的評價都很高。他的音樂會和大師課,幾乎都是滿座。
今年9月30日,我應邀前往哈爾濱聽小提琴家陳響與指揮家姜金一指揮的哈爾濱交響樂團合作,演奏西貝柳斯《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在哈爾濱期間,我結實了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杜峰,杜峰給了我鄭錦龍今年年初在哈爾濱老教堂音樂廳演出的實況錄像DVD,我回家後認真地從頭看完,被鄭錦龍的精彩演奏深深打動。鄭錦龍的演奏,沒有比鬥的炫技,沒有譁眾取寵的擠眉弄眼和搖頭扭屁股,只有從心底靜靜流淌出來的感人音樂。他的琴聲屬於克萊斯勒那個時代的琴聲,他的音樂屬於老一輩演奏家那種風格純正,情感真誠的音樂。這樣的音樂在今天這個明星忽悠的虛情假意表演時代,很難聽到了。我們今天能夠聽到很多養眼的演奏,但是很難聽到入心感人的音樂。鄭錦龍屬於無名的傑出音樂家和優秀小提琴演奏家,屬於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上一代藝術家。
一個手部嚴重受傷,休息了這麼多年的小提琴演奏家,還能恢復到現在這樣的演奏狀態,真的是奇蹟。我覺得鄭錦龍難得的是他對音樂和對小提琴演奏藝術的態度,以及對戰勝妨礙他熱愛音樂和妨礙他演奏小提琴之困難的搏鬥意志。這又讓我想起了我常說的一句話:「音樂,你如何對她,她就如何對你;你為她付出多少,她就回報你多少」。這句話在小提琴演奏家鄭錦龍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貝多芬《第九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小提琴演奏:鄭錦龍
鋼琴演奏:張洋(非常優秀的鋼琴演奏家!)
鄭錦龍在美國芝加哥舉辦小提琴大師課現場
講解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演奏
欲了解關於鄭錦龍更多的信息
請關注微信訂閱號:guangyintiqinsishu
鄭錦龍出生在北京的一個音樂世家。 7歲開始與他的中央音樂學院當小提琴教授的父親鄭湘河學習小提琴。1976年後,鄭錦龍先生舉家移居香港,在那裡他第一次在電視上演出,並有幸遇到小提琴家費拉斯先生(Christian Ferras)。當時費拉斯作為藝術家訪問香港,還被邀請到香港電視臺作為觀眾觀看了鄭錦龍的演出。費拉斯先生對鄭錦龍的印象非常深刻,以至他還邀請鄭錦龍到歐洲在他的是指導下學習。不幸的是,由於費拉斯先生的不幸去世,不僅對世界音樂界是一個重大的損失的,而且也讓鄭錦龍未能成行。
1980年,鄭錦龍獲得了德國學術交流獎學金,留學在德國的弗萊堡,在那裡他在沃爾夫岡Marschner和弗羅林保羅指導下學習,1983年獲得獨奏文憑後,並被梅紐因邀請參加瑞士格施塔德的國際梅紐因音樂學院。在那裡他跟隨費利克斯Andrievsky 、阿爾貝託萊西和梅紐因本人學習,也經常與卡梅拉塔-萊西一起演奏。
在此期間,鄭錦龍在德國巴丹巴登認識的亨裡克-謝林先生。亨裡克-謝林先生魅力般對貝多芬作品的理解極其震驚了鄭錦龍,使其深深嵌入心中。從那時起,他決定奉獻他的一生來成為一個貝多芬音樂的詮釋者。
鄭錦龍在義大利舉行的米開朗基羅阿巴多國際小提琴比賽三等獎,並在利伯曼和菲利普Hirschhorn 指導下學習 (在最後一年的學習中,是他的助手)。鄭錦龍在1987年從烏得勒音樂學院得到了他的獨奏和室內樂文憑。
烏得勒支音樂學院畢業後,他應邀訪問Yfrah尼曼教授和約瑟夫Rissin開辦的大師班,並在伊利亞安德Grubert ,讓雅克Kantorow和Valentin朱克的私人指導下學習。與此同時,鄭錦龍非常成功的出現在荷蘭的電視中,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並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開辦了獨奏會。
從1987年到2004年,他一直在歐洲幾個樂團擔任首席,如「比利時 Vlaamse歌劇院」、「法國裡昂歌劇院管弦樂團」、「阿姆斯特丹Hoofdstad Operette歌劇院」和「北荷蘭Orkest 樂團」。他在荷蘭擔任首席時,被邀請作為首席加入北荷蘭Orkest弦樂四重奏樂團。
多年的演奏生涯,鄭錦龍遵循自己獨到的對德國古典音樂理解,沿著深刻印象的亨裡克-謝林和梅紐因教導的腳步,繼續尋找「三B」(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的音樂的深層意義和精神實質。這些形成了他獨特的曲目骨幹,然而,像帕格尼尼和維尼亞夫斯基音樂中的技巧 ,從兒童時代就吸引了他,以致始終是他的部分曲目。
目前,鄭錦龍居住在荷蘭的鹿特丹。他專注於獨奏、教學和演奏室內樂。2004年10月,他被任命為荷蘭最古老和頂尖室內樂團之一的Ducis brabantiae的首席。同年,他和該樂團演奏了巴赫、巴託克、艾爾嘉、弗朗斯瓦、沃恩-威廉斯和德法拉的作品。2005年,他演奏了維瓦爾第的四季,並在2006年演奏了巴赫的獨奏作品。此外,他應邀作成為鹿特丹室內樂團和Continuo-Rotterdam en the Amadeus Ensemble樂團的首席。同年,他成立了一個鋼琴三重奏樂團,並在哈萊姆音樂廳演出了布拉姆斯和蕭士塔高維奇的作品。2007年,他被任命為阿姆斯特丹交響樂團首席。並在這一年與墨西哥阿卡普爾科交響樂團光輝地演奏了帕格尼尼第一協奏曲,與著名義大利鋼琴家阿黛勒阿諾一起成立「西方遇見東方」的二重奏樂團,併集中地演奏了一些二重奏主要曲目。2008年初,他在米蘭和布雷西亞主辦了兩場音樂會,演奏了貝多芬、勃拉姆斯、薩拉薩蒂、克萊斯勒和帕格尼尼的作品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由著名米蘭音樂會經濟組織「la Societa dei Concerti」重新安排了2009到2010年的音樂會。他還收到再次在墨西哥與不同的管弦樂團演奏勃拉姆斯、貝多芬、柴科夫斯基、西貝柳斯、巴赫、帕格尼尼第2號協奏曲和薩拉薩蒂的卡門幻想曲的安排。
鄭錦龍與香港城市交響樂團、科布倫茨室內樂團、德國西南愛樂樂團、瑞士室內樂團和廣播交響樂團以及北荷蘭交響樂團合作並擔任獨奏,並經常與羅馬尼亞摩爾多瓦愛樂樂團合作(最近,他和這個樂團錄製了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作為一個獨奏家,他的名字在1993年版的音樂歐洲(其列了歐洲知名的指揮家,獨奏家和樂團)中被提到 。2002年9月,他榮幸地在羅馬尼亞摩爾多瓦愛樂樂團六十周年紀念日時和該樂團演奏了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註:傳奇小提琴家內斯庫和該樂團演奏了第一個音樂會!)
作為一個演奏家他與在荷蘭、德國、瑞士、法國、比利時、義大利、中國、中國香港、泰國、美國等多個國家的鋼琴家合作。他完全投入於最喜歡的巴赫、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作品。他還被格拉夫倫-納爾貝爾納多特和Gräfin宋雅特別邀請到在德國塞爾邁瑙島的其家中獨奏。鄭錦龍目前是荷蘭克裡斯蒂娜公主青年音樂家賽事的評審團成員。
鄭錦龍的演出保留曲目
J.S.巴赫:
d小調第-小提琴協奏曲 BWV 1041
e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2
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BWV 1043
L.v.貝多芬: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號
C大調小提琴,大提琴,鋼琴和樂團協奏曲, 作品56號
F和G大調浪漫曲,作品 40和50號
勃拉姆斯: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77號
布魯赫:
g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26號
肖松:
小提琴及樂團的音詩, 作品25號
德沃夏克:
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53號
格什溫/海菲茨:
音樂會幻想曲(波基與貝絲)
海頓:
C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G大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
哈恰圖良: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名
拉羅:
西班牙交響曲, 作品21號
孟德爾頌: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21號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名 去世後整理作品
莫扎特:
降B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KV207
D大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名,KV211
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KV216
D大調第四小提琴協奏,KV218
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KV219
C大調小提琴及管弦樂團的迴旋曲, KV373
E大調小提琴及樂團的慢板,KV261
e小調小提琴,中提琴及管弦樂團的交響協奏曲,KV364
帕格尼尼:
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號
鍾, 作品7號
Palpiti,作品13號
斯波爾:
第八小提琴協奏曲「 Gesang Szenen 」
普羅科菲耶夫:
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19號
g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3號
西貝柳斯: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47號
薩拉薩蒂:
卡門幻想曲, 作品25號
流浪者,作品20號
聖桑:
b小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61號
引子與隨想迴旋曲,作品28號
Havanaise,作品83號
柴可夫斯基: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號
沉思,作品42號,第1曲
華爾茲-諧謔曲,作品34號
亨利·維厄當:
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37號, 第5曲
維尼亞夫斯基: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號
d小調第一波蘭舞曲
浮士德幻想曲,作品20號
g小調傳說曲, 作品17號
拉爾夫·沃恩·威廉斯:
雲雀高飛
維瓦爾第
《四季》
組委匯APP
蘋果/安卓手機安裝下載地址
http://www.zuweihui.org
請關注第12屆中新國際音樂比賽
2018年2月6-8日(新加坡)
一個對孩子學習音樂幫助非常大的音樂比賽
一個不是為了比賽而比賽的高規格音樂比賽
www.zhongsinmusic.com
蘋果手機打賞專用
點擊本頁左下角閱讀原文,閱讀《尋找父親的足跡》,了解關於小提琴演奏家鄭錦龍更多鮮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