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小提琴大師亞沙·海菲茲

2021-02-21 火車說琴提琴圈

1987年12月10日,亞沙·海菲茲以86歲的高齡在美國洛杉磯離開了人世。這位生前曾在樂壇掀起驚濤駭浪的偉大小提琴家就這樣平靜的歸於塵土,還於天地,他去世以後,全世界的輿論界都紛紛發表了對他的高度評價和對他辭世所表現出的極度惋惜。尤其是小提琴家帕爾曼的話說得恰如其分,他說:「亞沙·海菲茲的逝世象徵著小提琴演奏藝術中一個時代的結束,這種巨大的損失是永遠也無法彌補的。」是的,他是被小提琴家亨利克· 謝林稱為「現代小提琴之王」的偉大傳奇人物。

亞莎·海菲茲(Jascha·Heifetz)二十世紀傑出的美籍立陶苑小提琴家,1901年2月2日出生於維爾紐斯,沙皇統治下的立陶宛,1917年,海菲茲與父親一同遷居美國,1925年加入美國國籍,成為美國籍猶太小提琴家龐大「家族」中的一員,這個龐大的家族成員包括:「伊扎克·帕爾曼、艾薩克·斯特恩、耶胡迪·梅紐因在隨後的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他的名字和小提琴藝術幾乎化成一體,人們一提起小提琴藝術就必然首先想到他。

▲海菲茲童年照片

偉大的小提琴家斯特恩曾感嘆:」拉小提琴的只有達到我這個水平才能真正理解海菲茲是多麼偉大!"海菲茲是小提琴家的楷模,他把熾熱的情感與深邃的智慧熔於一爐,火候控制得恰到好處;凡是在小提琴上可能做到的,他都能做到,並且做得出類拔萃、不同一般。」

海菲茲的父親是首都維爾紐斯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手,海菲茲3歲起隨父親學琴,兩年後隨維爾紐斯音樂學院的馬爾金教授學琴。在正規的學校教育環境中的海菲茲,進步更為驚人。一年後,海菲茲便在音樂會上成功的演奏了孟德爾頌的協奏曲,一時間,"天才」、「神童」,等頭銜都落在這位只有6歲的小海菲茲身上。

1910年,9歲的海菲茲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投身在大名鼎鼎的奧爾教授門下。隨海菲茲一起來到聖彼得堡的父親不僅在小提琴的學習上費盡心思,而且嚴格督促其他文化課的學習,法語、德語、歷史、地理、數學,這些都請了私人教師到家中來授課。海菲茲十分刻苦,這種勤奮刻苦、持之以恆的求知慾望,海菲茲保持終生。有了父親在身邊照顧生活上的一切,海菲茲便毫無後顧之憂,他全身心的隨奧爾學習了整整六年,完美的掌握了作為一名優秀小提琴家所應具備的一切技能,成長成為奧爾班上湧現的最傑出的「俄羅斯小提琴學派」的代言人。

1911年在烏克蘭的三場音樂會小試牛刀,便贏得了「小提琴天使」的美譽。1914年10月,13歲的海菲茲應著名指揮家尼基什的邀請,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了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轟動了樂壇。當時,正坐在柏林音樂廳首席上的的著名小提琴大師克萊斯勒聽後曾發自內心地感慨道:「我也許會懷著如此滿意的心情馬上砸碎自己的小提琴。"

1917年11月27日,16歲的海菲茲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了他在美國的首演,演奏了維尼亞夫斯基的《第二協奏曲》、帕格尼尼的《第24首隨想曲》和維塔利的《恰空》等10餘首技巧艱深的樂曲,博得聽眾們雷鳴般的掌聲。這場劃時代的音樂會向世人宣告:」二十世紀的小提琴的新王者誕生了!」

1972年10月23日,海菲茲舉行了最後一場公開音樂會,並發行錄音。他演奏的弗朗克和理查·施特勞斯的小提琴奏鳴曲芳香四溢,拉威爾的《茨崗》大膽潑辣,克萊斯勒的《狩獵》和布洛赫的《即興》是海菲茲新練就的曲目。七十高齡的老人不免被視為心有餘而力不足,而海菲茲卻以實踐證明了自己不僅手指和手臂穩固可靠,而且思想也新鮮活躍。

1972年底海菲茲做了一次右肩手術,儘管手術成功,但他的右臂不能再抬到像以前一樣高了隨後便終止了演出生涯,晚年致力於小提琴教育事業,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州大學做大師課。

海菲茲在演奏上從無矯柔造作、故弄玄虛、譁眾取寵之舉,他那高貴完美的演奏儀態和感人心靈的藝術效果,完全出於他對藝術的嚴肅態度和堅定的理念。琴壇的人們都知道海菲茲的音準極佳,無可挑剔,無論是怎樣快的樂段在他的手下都清晰可辨。他在自己的演奏生涯中從來沒有間斷過他認為對每個演奏家都至關重要的音階練習,由此可見他對自我的苛求以及對藝術的執著。

指揮泰鬥託斯卡尼尼對海菲茲的這種卓絕超凡的才能讚不絕口,稱他是自己見過的小提琴家中「唯一能演奏得完美無缺的藝術家」。向來文筆犀利,出語辛辣的英國大文豪蕭伯納先生對此耿耿於懷,終於有一次忍不住給海菲茲寫了一封公開信,信中說:「海菲茲先生,請問你能否拉錯一個音以表明你是一個人而不是一位神呢?」

帕爾曼曾說:」海飛茲大大地改革了小提琴的技巧,並把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推向了光芒萬丈的巔峰。"

海菲茲使用的小提琴是一把製作於1740年的德·吉蘇·瓜奈利大衛(David)小提琴,於1922年從著名的紐約提琴商人艾米爾·何曼手中買下的,自此以後,絕大多數的錄音與音樂會都是用這把琴演奏的。海菲茲除小提琴外,他對攝影、園藝以及體育活動都有強烈的興趣。他是一位熱情而不知疲倦的偉大藝術家,一生演奏過無數的小提琴作品。他的成就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高度讚揚。

海菲茲演奏布魯赫《蘇格蘭幻想曲》

喜歡請點讚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The more we have

請善待你的音樂老師

學音樂的如何發家致富

當樂器也耍起流氓來...

關於上周針灸提琴的解釋!

樂器的貴,自然有它的道理

聞香識女人,只有一步之遙

獨臂小提琴家:你憑什麼不努力

音樂人必去的音樂聖地!(攻略)

當古典音樂家說起土味情話,流氓也輸了

交響樂版愛樂之城:遇見你 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張圖解決你對小提琴弦所有糾結(建議收藏)

相關焦點

  • 「小提琴之王」亞沙·海菲茲逝世33周年
    1987年12月10日,亞沙·海菲茲以86歲的高齡在美國洛杉磯離開了人世。尤其是小提琴家帕爾曼的話說得恰如其分,他說:「亞沙·海菲茲的逝世象徵著小提琴演奏藝術中一個時代的結束,這種巨大的損失是永遠也無法彌補的。」是的,他是被小提琴家亨利克· 謝林稱為「現代小提琴之王」的偉大傳奇人物。
  • 如果海菲茲是小提琴之王,那麼他就是小提琴之神!魅力無人阻擋……
    文:蘇立華編輯/校對:蘇鑠然說到小提琴,很多人會聯想到亞沙·海菲茲。聽說過海菲茲的,大多數可能不知道伊弗利·吉特裡斯是誰;知道吉特裡斯是小提琴家的,估計也少有人知道他是哪國人,生於何時,現在是否還活著。
  • 世界小提琴大師之:亨利克·謝林
    在他十歲那年,當時波蘭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胡伯曼有幸聽了他演奏的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內心極為感動和震驚。憑著藝術大師那敏銳的感覺和出色的洞察力,胡伯曼立即斷言,他眼前的這個孩子是一個世間稀有的音樂天才。
  • 小提琴大師林昭亮的成長曆程
    十一歲的林昭亮開始走向世界,先後在澳洲雪梨及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就讀,並師從小提琴教母──狄蕾教授(DorothyDeLay)。林昭亮的學習過程就是按部就班地打著紮實的根基,不僅用心研展演奏技巧,更深入體會每一首曲子所傳達之意境。他臉上總是掛滿笑容,永遠保持無比的熱誠,而這股力量也讓林昭亮的音樂生涯一路走得精彩萬分。
  • 小提琴演奏大師愛-格拉契
    但是如果有人提起列昂尼德-科岡和愛德華-格拉契的名字,你也許會感到陌生,然而這五位藝術家曾被國際著名音樂網站《發現古典音樂》並稱為"20世紀後半期最偉大的五位小提琴演奏大師"。  愛-格拉契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當代最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大師和偉大的教育家之一、著名指揮大師,也是公認的前蘇聯和俄羅斯小提琴浪漫演奏風格的傑出代表人物。在當今小提琴演奏過分注重技巧與商業化的時候,愛-格拉契鮮明地堅持著自己的個性。  "我想成為獲獎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的夢幻,藝術大師也不例外。
  • 史上最頂級小提琴大師
    原標題:史上最頂級小提琴大師 他不是神,但他的琴聲卻有如神跡;  他被譽為「樂壇奇蹟」,弓弦間跳動起「魔鬼的顫音」;  他曾15次問鼎格萊美大獎;  他錄製的唱片雄居Billboard跨界排行榜100多周;  他為電影《辛德勒的名單》錄製的主題曲榮膺奧斯卡最佳音樂獎
  • 小提琴作品中的巔峰之作:巴赫《恰空舞曲》---紀念小提琴大師海菲茨逝世32周年
    《時代》在紀念他的文章中所說:「如果海菲茨從來沒有存在過的話,小提琴演奏藝術將永遠不會達到今日的高度和如此完美的水準。」今天,謹以海菲茨演奏巴赫的《恰空舞曲》,紀念大師逝世32周年。巴赫《恰空舞曲》 小提琴獨奏:海菲茨    我第一次聽到巴赫的《恰空舞曲》就被那恢宏的樂曲徵服了,多年來視其為至寶,一有空就坐下來靜心地聆聽,欣賞。
  • 小提琴大師課
    一年僅一次的小提琴技藝飛升,過時不待!!師事Mrs.Jiff Thoday學習小提琴演奏、鋼琴演奏及室內樂指揮法,取得雙演奏碩士文憑。自三歲隨著父母親學習鋼琴及小提琴,從青少年管弦樂團起,在校期間擔任無數的比賽與音樂會獨奏,皆獲最優第一名成績。 Vivaldi Four Seasons大賽中獲第一名大獎,並擔任該季傑出音樂家獨奏,Bach  Competition 第一首獎,全國大學室內樂比賽第一名等。
  • 小提琴大師——亞莎·海菲茲
    他的演奏,表情深刻,強弱對比出神入化,速度相應都比較快.海菲茨的演奏曲目極廣,1925-1948年,在他的藝術巔峰期,對各種類型的作曲家,他幾乎都留有錄音,其中最為出色者,還是民族樂派的作品,這類作品最能適合於他表現其激情的需要。
  • 小提琴大師與一個日本擦鞋童的堅守
    6點鐘,艾涅斯庫聽完梅紐因的演奏滿意地走出房間,向等候在門外孩子的父親說:「這個徒弟我收下了,上課不用付學費,孩子給我帶來的歡樂,完全抵得過我給他的好處。」從此,艾涅斯庫成為梅紐因的家庭教師,幾十年始終陪伴著梅紐因的成長。  1952年,已經成為世界知名小提琴大師的梅紐因到日本演出,聽說有一個擦鞋童為聽他的音樂會,用自己幾乎一年的收入湊錢買了一張最便宜的票。
  • 誕生在作曲世家中的小提琴大師 | 約瑟夫·蘇克
    這位20世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與捷克偉大的作曲家德沃夏克和蘇克之間,存在著特殊的親戚關係。老蘇克是德沃夏克的女婿,小蘇克是老蘇克的孫子,故小蘇克是德沃夏克的曾外孫。更巧的是,兩位蘇克的全名都叫約瑟夫·蘇克,因而就有了老約瑟夫·蘇克和小約瑟夫·蘇克之分。
  • 25位小提琴大師演繹組成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25位小提琴大師演繹組成的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01.ltzhak Perlman(伊扎克·帕爾曼)(00:10
  • 小提琴大師魯傑羅·裡奇最後的夏日玫瑰
    裡奇是位罕見的神童,從少年得志者成長為成年藝術大師,繼而躋身於世界最著名小提琴家之列。裡奇非常清楚神童形成的歲月中一直遺留下來的反作用,因而他會反駁說:「九歲時,一些口無遮攔的評論家就稱我是最偉大的小提琴演奏者。從那時起,我就不得不與這種競爭理念作鬥爭。」
  • 小提琴大師穆洛娃60歲生日快樂!
    穆洛娃每天堅持練習4到8個小時的琴,隨布洛寧教授學習了9年,1978年考入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師從小提琴大師柯崗。曾獲得1980年西貝柳斯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1982年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視頻一:蕭士塔高維奇《小提琴協奏曲》1985年,她的首張唱片《柴科夫斯基、西貝柳斯小提琴協奏曲》由小澤徵爾指揮,獲得法國唱片大獎。
  • 琴聲如歌 國寶級小提琴大師阿卡多9月再度來華
    他是當代最偉大的小提琴大師、小提琴教父。他是義大利總統勳章獲得者、國寶級小提琴大師。在暌違十多年後,世界樂壇一代宗師阿卡多再度訪華,將於9月23日在北京音樂廳為中國觀眾獻上一場經過精心挑選的旋律優美的「琴聲如歌音樂會」。屆時,大師不僅演奏《卡門狂想曲》、《威尼斯狂歡節》等小提琴精品,還將專為中國觀眾獻演《梁祝》選段。   阿卡多是我國音樂愛好者熟悉和喜歡的名字。
  • 小提琴故事——愛因斯坦和小提琴
    有一次,比利時皇家汽車司機奉王后之命去火車站迎接愛因斯坦教授。司機在頭等車廂門口等愛因斯坦下車,可所有的旅客走光了也沒有見到愛因斯坦的影子。司機只好空車回宮,向王后報告說教授並沒有來。然而,半個小時後,愛因斯坦手拎心愛的小提琴,來到王宮。原來愛因斯坦坐的不是一等車,而是三等車。他深知,這樣可以混在三等車的乘客中,避免被人認出來造成麻煩。
  • 卉聚私塾 Mathias Boegner小提琴大師課
    今天,卉聚音樂私塾有幸邀請了——德國籍小提琴家Mathias Boegner為我們的小演奏家帶來風趣但又不失幽默的大師課程
  • 82歲的小提琴大師埃達·亨德爾演奏《流浪者之歌》
    據說當她只有三歲時,由於經常看姐姐拉小提琴,便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她居然拿起姐姐的小提琴拉了一首她母親常唱的歌曲,使得毫無心理準備的家人們驚訝得目瞪口呆。就這樣,三歲的亨德爾自己決定了她日後的生活道路,從此與小提琴結下了不解之緣。亨德爾雖年事已高,但仍然積極地從事著各種重要的音樂活動,其中尤以教學活動為突出。
  • 小提琴大師阿卡多:我只是音樂的忠僕
    年屆七十的義大利小提琴大師薩爾瓦多雷‧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身為年紀輕輕便成為帕格尼尼小提琴大獎的得主,他和帕格尼尼間的關係的確密不可分,對他而言,帕格尼尼偉大之處其一在於他拓展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將之發展到超乎當時人們想像的境界;而阿卡多也強調,帕格尼尼不只是一名傳奇的小提琴家,他也是一位偉大的作曲家,曾創作出許多美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