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鼎第一門戶雜誌 讓您不出門知福鼎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福鼎論壇
網址:www.fuding.co
還記得記憶中的玉琳老街嗎?曾經繁囂、熱鬧的老街,隨著時事變遷,繁華不再。昔時的商鋪林立、車水馬龍早已不在,只剩下一條沾染上歲月氣息的古街,安放那些塵封的記憶。舊跡斑斑的舊宅,似乎還在訴說著舊時的風光無限。
白琳原名「白林」,清朝時雅化為「白琳」。白琳的集鎮所在地稱為玉琳,初始,也叫「玉林」,因當地成片林木長得像一個「玉」字而得名。玉琳古街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就以街的形式存在了。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任廷雯區長(平潭人)號召有錢的鄉坤多出錢,沒錢的群眾多出力,用三合土改修街道,將沿街兩旁的茅草屋改造成木屋瓦房,街道才真正成形。房屋前有1.5米左右的廊簷,一律用石磉礅託著木柱子,無論雨霧風霜,均可在簷下歇息或營業,街寬3至4米不等。有的房屋純粹居住用,有的開店經商,有的辦加工作坊。
昔時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的繁榮街道,如今只有一排排的木屋印刻著歷史的痕跡。
老街居民們世代守在這裡,捨不得離開祖輩生活過的地方,這裡也承載他們的童年記憶。
保存相對完整的老房子記載著老街最珍貴的回憶。現在還能看見老屋外掛著小竹簍,老人說這是舊時用的紙簍,用作堆放廢棄物,舊時的紙簍製作還要更加精美,有時還用作存放書刊。類似四合院一樣的老屋內,還有一個舊時留下的消防水缸。
閒坐屋前的老人
在老屋裡為老人祝壽布置的大堂,青石小路,古舊房屋,紅豔的綢布和大紅燈籠,仿佛穿越回古代。
玉琳古街從統坪頂三叉路口起,逶迤至石門頭、大馬路、五級嶺、經中街、平厝裡到下街尾、浦尾(敖尾),全長約1.2公裡。從白琳寨頂往下看,宛如一條從葛藤嶺山出洞的巨蛇,彎彎曲曲,蛇尾在統坪頂,蛇頭在八角亭崗上(在鎮政府後山上,現八角亭已毀)。故玉琳街俗稱「老蛇街」,按風水先生說,此地為「老蛇穴」。
倘徉在充滿濃濃古風、古韻的玉琳古街,那木板的門縫、雕花的窗格,斑駁的木柱,讓人感受著小街特有的寧靜、雅致,領悟著古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
•END•
來源丨太姥山旅遊/白楊、陳祥明、張衛華
法律顧問:福建惠爾(福鼎)律師事務所 廖雲堅
請聯繫論壇君
QQ:996126128 微信號:996126128
Tel:0593-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