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孟冬,小雪無雪;薄霜淺霧,天晴乍暖。
乘赴浙江安吉參加「和也杯」太極拳(劍)邀請賽之機,逗留屯溪,遊覽老街,大飽眼福。
說來話長: 心儀屯溪老街,則始於電影《小花》。據說劉曉慶在黃山「百步雲梯」拍攝抬擔架的外景期間,也在屯溪老街取過景。憑在《小花》中的出色表演,榮獲了一九七九年電影「金雞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劉曉慶屬羊,與我同庚,特別是讀了她的自傳《我的路》,引起共鳴,那時就有了屯溪老街一遊的念想。
屯溪老街,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風格的古韻街市。整條老街沿河而建,建築色彩淡雅古樸,結構錯落參差,清一色的麻黃石街道,鋪設精緻、規格無幾;小青瓦、白粉馬頭牆的徽派風格,格外養眼;磚木結構、梁柱骨架、構思精巧;木雕工藝小巧玲瓏,山水花鳥栩栩如生,人物故事委婉動人、翔實逼真,盡顯皖南山水秀美靈動,人文歷史輝煌。門楹或窗欞,或方或圓、或稜或扁,形態各異、花式豐富;伸出楹外的「飛來椅」或「美人靠」,既拓展了店堂有效的空間,方便店家和顧客把玩街景,又平添了店外的外觀形象,使店堂顯得更加恢弘和華麗。
臨街店面多是可以靈便裝卸的朱漆木板大排門,早卸晚上;店堂兩楹及貨架上多以名人字畫點綴,亦儒亦商的高雅,似買似賣的情調淋漓盡致。
「前面臨街、後面通河」傍水而建的店鋪,大致分為二進二廂、三進三廂,這種注重進深、入內深邃的結構,形成「前店後坊、前店後倉或前店後居、下店上房」實用型的商業布局。
置身老街,滿眼徽商的儒雅,全然沒有它處古鎮或景區的喧鬧和吆喝,所到之處,只有點頭微笑、和藹可掬地招待客人。
全長800多米的老街,朱閣重簷、茶樓酒肆、書場墨莊、食攤商鋪,匾額旗招、窗明几亮;皖南特產琳琅醒目,安徽精品質高形佳。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經營文房四寶或傳承文化的店面,隔三差五滿大街,十佔其三略強。色澤曼妙、製作精美的歙硯;筆鋒挺立、工藝細膩、富有彈韌的湖筆;黑潤淡雅、馨香濃鬱的墨條和韌而能潤、光而不滑、紋理清晰、色潔柔和的宣紙,映入眼帘,勾人心涎,不禁怦然心動。
無奈旅程不便之故,但對這支一號狼毫的「善璉」湖筆,情有獨鍾、愛不釋手,問價180元,價格令人咋舌。深諳「人強不如業毒」的道理,毅然決然從荷包裡摳出兩張百元大鈔,雖有心疼,想想擁有一支稱心的毫椽而筆下生花,也覺物有所值!
老街遺韻,新容展姿。暢遊在墨濃書香、文風飄灑的老街,陶冶身心、快樂愜意。
甚為可惜的是,沒能見到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橫臥在新安江上的那座六墩七孔石拱古橋——鎮海橋。
這座被譽為屯溪歷史標識的老橋,490年來,歷經無數次洪水的衝擊,傲然䇄立於新安江,是屯溪人心中的「巴黎聖母院」,對她有著深邃無窮的情結。無奈在今年七月七日,那場僅五十年一遇的大洪水中,慘遭厄運,被衝毀坍塌。
望著河床裸露著孤零零的橋墩,心中唏噓不已。好在黃山市上下形成共識,恢復原貌的重建工程已啟動,大部份水毀的老橋構件打撈完畢,大橋西岸已有大型機械作業。相信原汁原味的「鎮海橋」,不久定會飛架新安江,再現清 . 查錫恆筆下《屯浦歸帆》: 」碧水落恛最上遊,垂楊夾岸泊歸舟;漁歌遠近從風遞,帆影高低帶月收。飛倦劇憐投樹鳥,長閒終羨傍海鷗;村煙起處樓臺好,一片澄波萬頃秋」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