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墨寶非寶的《十二年故人戲》後,合上書默默思考,腦海中浮現出嶽飛滿江紅的詩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說實話很久沒有看如此氣勢恢宏大氣磅礴的小說,小說雖然寫的是沈奚和傅侗文的感情,但小說以民國特殊歷史時期為背景,貫穿小說的主旋律是民族大義,是為新中國而努力的人們。
中華民族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在每個歷史轉折時期,都有一些舍家為國的仁人志士,他們明白先有國才有家的道理。
「墨寶非寶」的這部小說通過一段民國時期的愛戀,將民國時期人們的愛國情懷展示出來,這些人雖然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但歷史會記住他們。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嶽飛的滿江紅氣勢恢宏,將一生的抱負和志願都融入其中,謹以此獻給小說中的革命先輩們,他們為了國家有新的發展,為了人民有好的生活,用自己的一腔熱血來澆鑄新中國。
一、一見成歡,地老天昏
沈奚,本名沈宛央,出生在廣州沈家。
沈家父親早年間接觸新思想,知道中國已經病入膏肓,需要有新的出路,為了中國的前景,沈父不惜用全家人的性命保全革命兄弟姐妹。沈奚也從深閨中嬌養的富貴姑娘變成了流落煙館的無名小卒,在這裡小心謹慎的生活,但是她心中依舊記掛當年全家滅門的慘景。
在煙館中她將告密沈家的菸鬼置於死地,她更是碰見了與沈家有著糾葛的傅家三爺,傅三爺保全了沈家的唯一血脈,更是救了她的性命,為她安排出國學習的機會。
沈奚感念傅三爺的幫助,來到美國後給傅三爺寫信,將國外的生活和學習的事情告訴三爺,沈奚也從其他人口中了解到傅三爺的過去,此人亦正亦邪。但在民族大義面前絕不馬虎。
三年的學業生涯結束,沈奚也明白要想強大中國,就要盡綿薄之力,她決定回國行醫,強我中華。
傅侗文,生在北京城的富貴公子哥,跟著四弟去留學。歷經種種最後決定拯救已水深火熱的中國,其實傅三爺若沒有生活在這亂世中,可能就是一個普通的留學生,他可能會繼承家業,亦或是成為一個大學老師,但時勢造英雄,傅侗文走上了革命救國的道路。
傅侗文為支持革命,傾一生基業,投入無數錢財,養一方軍隊。本來他找到沈奚希望她能遠離是非,後來他知道沈奚濟世救人理想後帶她回國,一字一句地告訴她:今後的中國,在你們這一代的手上。
二、家國情懷中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小說的創作背景選在民國時期,仁人志士使出渾身解數拯救頹敗的國家,他們處於時代的洪流下,被裹挾前行,不知道未來之路應如何走,但是時代要想發展就要有先行之人,這些人願意為國家充當時代的領路人。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看到這句話心中熱血沸騰,處於和平安穩年代的我們,很難想像出當時的悲壯之態。
中華民族一直是一個不能被打敗的民族,從嶽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到辛棄疾的「西北望,射天狼」。民國時期的人們更是秉承這樣的精神,用熱血澆醒每個沉睡的國人。
小說中的沈英、沈二哥、傅侗汌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雖然他們是這個時代的普通人,但是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錚錚鐵骨。
小說中最感人的地方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失利後,人們在陸總長家裡說出的話語,中華終會強大,我們不會永遠面臨欺辱。
多年後的今天,中華真的已經強大,我們可以在國際舞臺上發聲,我們不再受屈辱。當年中國外交官在巴黎和會上的屈辱已經不會再有,相信這些人百年後知道今天的中國會感到欣慰。
墨寶非寶的《十二年故人戲》,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