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天,夜晚更加寒冷。當大多數人酣睡時,一些從事特殊工作的人,卻冒著嚴寒守護我們的安寧,守護千家萬戶的溫暖……1月11日晚開始,《西海都市報》記者走近這些寒夜裡工作的人,關注他們對這座城市默默奉獻的點點滴滴。
1月11日17時。
李娟和史建平身穿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全副武裝,等待出勤指示。
李娟和史建平是西寧市城東區韻家口鎮衛生院工作人員。11日,輪到他們負責接機。他們要將來自疫情風險地區的省外、境外人員,從曹家堡機場接到西寧,並對接給各地區的負責人。
1月11日晚,疫情防控人員在曹家堡機場接到乘客,準備將乘客送往市區。
李娟的手機鈴聲響起。「你們現在需要出發,到機場接人……」接到城東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的指令,兩人立即出發。
18時,到達機場。李娟看到與她對接的工作人員正在等候。做完交接工作,她帶著乘客向救護車走去。「不用緊張,社區有人接待你們。」她用簡短的話,安撫乘客的情緒。
安排乘客坐好,李娟坐到了副駕駛座位,返回西寧,向指定地點出發。
到達指定社區,她再次下車與對接人員核對信息。此時,已是20時。兩人開車返回韻家口鎮衛生院,繼續待命。
時間將近22時,李娟和史建平才開始吃晚飯。由於穿了防護服,當班時間李娟不敢喝水,吃飯時連湯也沒敢多喝。
再次回到救護車裡安靜地等待,李娟每隔一會兒,就查看一次手機,以防遺漏信息。
冬季,我國部分地區疫情有所反彈,李娟和同事們值班的頻次也增加了。「這周一和周六我值班,為了安全與方便,值班時間從早晨上班開始,直到這一天航班結束。」
對於接送乘客的工作,李娟踴躍報了名。她說:「我是一名黨員,不能退縮,只要崗位需要我就去。在去年疫情暴發初期,我也在公路防控點上執勤過,對於防控有經驗。」
22時45分,電話鈴聲響起,李娟立刻接通,是院長打來電話詢問,「現在情況怎麼樣,還有任務嗎,你們吃飯了嗎?」
「上一個任務已完成,也吃了晚飯。」李娟詳細匯報工作。
時間將近24時,李娟和同事準備結束一天的工作。
回到單位,用酒精對救護車整體消毒,他們也從頭到腳噴灑酒精,完成消毒,脫掉防護服後,李娟鬆了口氣。
「我們24小時開著手機待命。」她說,有時凌晨還有航班,還得接機。
「雖然,我省目前疫情防控形勢較好,但是我們不能放鬆警惕。現在實行14+7的管理辦法,乘客回來之前,會做核酸檢測,並隔離14天,到家後還需隔離7天。為防止輸入型疫情發生,我們要織密防控網,做到閉環式管控。」城東區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蘆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