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比「島風」還快,炮戰還能吊打巡洋,這也能叫驅逐艦?而且我感覺它快現世了!

2021-01-18 巔峰戰艦


上次呢,賤哥給大家介紹了蘇聯人在二戰前開工建造,但並沒有實際建成的「蘇聯」級超級戰列艦。作為當時蘇聯造艦計劃的一部分,這幾條超級戰列艦,自然而然地穩坐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但是呢,無論任何早間計劃,事實上都絕不可能只有幾條戰列艦這麼簡單。

蘇聯二戰前的早間計劃中,重中之重毫無疑問是龐大的「蘇聯」級戰列艦,但造艦計劃自然是不止於主力艦的


畢竟,這些龐大的戰艦雖然擁有即為強大的火力和裝甲,但卻行動笨拙反應遲鈍——戰列艦嘛,基本都是這個樣子。因此,無論是在任何國家的海軍軍備擴張時期,除戰列艦以外,造艦清單中還會列出大量的巡洋艦、驅逐艦等等。今天咱們的主角,就是和「蘇聯」級同時研發的,35型驅逐艦——「烏達洛伊」,直譯過來的話也就是「無畏」級大型驅逐艦。


「烏達洛伊」級驅逐領艦側視線圖


這35型驅逐艦呢,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的。首先,人家的定位並不是單純的驅逐艦,而是驅逐領艦,也就是專門用來帶領驅逐艦作戰的旗艦,體型要比普通驅逐艦更大很多。結果就是,這條船體型極為龐大,而且火力也十分強大,甚至能夠和輕巡洋艦互相對射。


尚未建成的「塔什幹」號驅逐領艦,該艦也是「烏達洛伊」級的設計藍本。照片拍攝時,由於雙聯裝主炮尚未交貨,「塔什幹」號只能臨時使用了單裝炮塔


那麼,這條35型驅逐艦,具體有多大呢?說這事之前呢,我們先說說這條船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和同時代大部分蘇聯戰艦相同,「烏達洛伊」也是改進自義大利人的設計方案,其原型為義大利奧蘭多公司為蘇聯海軍建造的「塔什幹」號驅逐領艦。「塔什幹」級的標準排水量高達2950噸,而「烏達洛伊」雖然因為對續航力和航速的要求都有所下降,因此排水量下降了幾百噸,但在驅逐艦之中,依然十分龐大。


徹底完工後的「塔什幹」號,可見作為一條驅逐艦,該艦是極為龐大的


這個排水量是個啥概念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日本當時的「夕張」號輕巡洋艦,排水量也僅有2890噸。「烏達洛伊」區區一條驅逐艦,排水量卻幾乎與「夕張」號不相上下,著實是大得有點過頭。


日本「夕張」號輕巡洋艦,「烏達洛伊」雖然只是一艘驅逐艦,但排水量幾乎與「夕張」能夠旗鼓相當了


當然,「烏達洛伊」的龐大排水量並不是白來的。三座雙聯裝,總計6門130毫米艦炮,與「夕張」號那種只有6門140毫米艦炮的巡洋艦相比,完全沒有任何遜色之感。如果要談到防空火力,兩座雙聯裝37毫米高炮和兩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射機槍,甚至還要比剛剛完工時僅有兩挺7.7毫米機槍的驅逐艦更強。與此同時,三座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作為一條驅逐艦而言,雖不及某些專門用於雷擊作戰的日本型號,但也已經足夠強大了。


「烏達洛伊」計劃使用的雙聯裝130毫米主炮,其火力相對驅逐艦而言是極為強大的,面對某些老式輕巡洋艦也足以與其正面對抗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強,個頭兒也這麼龐大的船,為什麼會仍然叫驅逐艦或者驅逐領艦,而不是巡洋艦呢?嗯…..簡單來說,一是定位不同,二是沒有裝甲。


「烏達洛伊」的母型「塔什幹」號的排水量事實上更大,甚至超過了一些巡洋艦,但由於任務屬性和性能側重點不同,該艦仍然是典型的大型驅逐艦


簡言之,就是說,「烏達洛伊」無論再強、再大,也是用來領著驅逐艦搞雷擊,或者阻止對方驅逐艦搞雷擊的。「夕張」那種小型巡洋艦,雖然同樣也需要領著驅逐艦搞搞雷擊,但同時也可以作為旗艦或者遠洋艦隊的一部分,去單獨執行作戰任務。


裝甲方面呢,「烏達洛伊」只有船殼而沒有裝甲,而巡洋艦自從一戰之後,就都是有裝甲的了。那麼,下一個問題又來了,「烏達洛伊」既然沒有裝甲,那為什麼排水量還如此之高?


答案也很簡單——跑的賊快


正在破浪而行的「塔什幹」號驅逐艦,「烏達洛伊」也繼承了該艦強大的動力和高航速


「烏達洛伊」以一艘不足三千噸的驅逐艦身份,擁有高達11萬軸馬力的動力,只能用「可怕」來形容。要知道,像日本「蒼龍」級那樣排水量超過15000噸的航空母艦,也只擁有15萬軸馬力的動力。而日本人以高速文明的「島風」級驅逐艦,也只有8萬軸馬力。


也正因為如此,「烏達洛伊」的設計航速達到了40節以上,比「島風」號要更快一截。


以高速著稱的日本「島風」級驅逐艦,航速實際上並不如「烏達洛伊」級和「塔什幹」號


總體而言,如果要評價「烏達洛伊」這條驅逐領艦的設計性能,那麼賤哥能說出口的,就只有「強大」二字了。但是嘛,劇情的轉折點從這裡就要開始了。



蘇聯人最早下達設計競標的命令呢,是在1939年。設計方案的確定呢,是在1940年。一號艦和二號艦的建造工作,計劃要到1941年才開始。然而就在1941年6月22日,隨著德國陸軍進入蘇聯,整個蘇聯海軍所有計劃煎熬的戰艦,也就隨之停工的停工,取消的取消。35型驅逐艦,自然也沒能逃過命運的捉弄,沒能走下藍圖。


重中之重的「蘇聯」級尚且未能完工,「烏達洛伊」就更是連開工的機會也沒有了


不過嘛,即使「烏達洛伊」真的走下了繪圖板,其實嘛,在賤哥看來,也是無仗可打。畢竟,無論是黑海還是波羅的海,都不是什麼太大的海軍戰場。而想要發揮「烏達洛伊」強大的真實性能就只能在遊戲裡了,那麼,最後一個問題來了——有沒有人想在《巔峰戰艦》裡指揮「烏達洛伊」呢?


「烏達洛伊」倘若真的建成,在二戰中也很可能會遭遇與「塔什幹」號相同的結局——在沒有太多海戰可打的情況下,被德國飛機擊沉

相關焦點

  • 這艘80年前服役的驅逐艦,航速世界最快,紀錄至今都未被打破
    舊日本海軍的驅逐艦"島風"號以速度快著稱,然而,在"島風"號誕生8年以前,法國海軍建造的一艘驅逐艦卻一直保持著航速最快的世界紀錄,且至今仍未被打破,什麼現在的美國伯克級俄羅斯現代級驅逐艦跟它比航速都是靠邊站
  • 做最強最快的艦:擁有吉尼斯紀錄的驅逐艦
    【話說軍世】而航空母艦大放異彩和戰列艦最後榮光的二戰,驅逐艦這種中小型艦艇還不是海軍主力艦,與現代通用驅逐艦的地位差別很大,不過二戰中較強的驅逐艦也有很多,其中就有本應該有出「出色表現」的法國空想級驅逐艦。
  • 二戰美軍經典驅逐艦拉菲號瓜島海戰混進了日本艦隊炸死了一名少將
    二戰美軍傳奇驅逐艦拉菲號,可以說日本帝國海軍二戰中最不想提到的美軍驅逐艦名稱,因為日本海軍前前後後被美軍兩代拉菲號驅逐艦搞得狼狽不堪,甚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惱羞成怒的日本空軍還不惜動用了日本二戰中日本神風部隊,最為畸形的產物,櫻花噴氣式自殺飛機將其炸沉。
  • 驅逐艦和潛艇對戰,從炮擊到甲板肉搏廝殺,注視對方一起沉入海底
    「博裡」號在風浪中整整航行和搜索了一夜,天快大亮時,美國軍艦發現了他們要攻擊的目標,這是一艘德國海軍的大型潛艇「U-405」號,由於這片海域水淺和不熟悉水下情況,加上德國潛艇錯誤地以為美國軍艦不會在這樣惡劣的天氣出來巡邏,因此這艘德國潛艇一直採用水面狀態航行,此時海上仍然風急浪高,「博裡」號驅逐艦發現了這艘浮在海面之上的「U一405」號潛艇後,立即頂著4一5米高的大浪,開足馬力向德國潛艇衝去
  • 食物鏈頂端的巡洋掠食者:「巴爾的摩」超長評測
    但是作為遊戲中巡洋艦的扛把子,巴爾的摩肯定不會願意啊,所以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巴爾的摩和我籤訂了契約,成功讓我成為了力(lv)量(se)的代言人。那麼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一同領略巴爾的摩的風採。藍海媳婦,飲水機旁邊的板凳還挺舒服的吧?
  • 日本綾波號驅逐艦號稱所羅門的鬼神,單艦襲擊美軍艦隊,擊傷三艘
    以往大家在談論瓜島海戰,總是避不開第三次海戰即瓜島夜戰中比叡、華盛頓和南達科它之間的對決,因為這是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唯一一次戰列艦之間的對決。但是我們今天不討論這三者之間的恩恩怨怨,我們今天討論的是三艘驅逐艦的戰鬥。這三艘驅逐艦分別叫「所羅門的瘋狗」、「所羅門的鬼神」以及「所羅門的戰神」。在噩夢般的所羅門戰場,她們三個都未能倖存,長眠於鐵底灣的海底,卻因英勇的戰鬥而為後人所傳頌。
  • 超級戰列艦大和號:我曾經也想炮擊瓜島,撕碎一切美軍戰列艦
    此時距離太平洋戰爭開戰已過去了10個月,然而,日本海軍的戰列艦還沒有用它的主炮向美軍的戰列艦打過一炮,僅有作為南雲機動部隊的警戒隊隨行前往印度洋的"比睿"和"霧島"號為了處理半死不活的盟軍驅逐艦開了那麼幾炮。但是,這一次,雖說對手不是戰列艦,為了扭轉局勢,將要向美軍機場發射將近1千發的炮彈。
  • 狗能上驅逐艦嗎?艦貓:我都快失業了,何況沒我可愛的狗?喵!
    《末日孤艦》第一季第一集開篇有個經典場面,一個長官指著一條狗質問,這狗能上美國海軍驅逐艦嗎?一個士兵回答道,這不僅僅是一條狗,這是哈爾西上將,它可是全能手。哈爾西這個名字是狗名,也是二戰時期著名的美國海軍五星上將的名字。
  • 《戰艦世界》蘇系十級巡洋莫斯科攻略
    大家好,我是英雄檸檬。今天為大家帶來蘇系十級巡洋莫斯科的打法介紹。從V級開始,蘇巡的主炮全都變成了又準又快的電磁炮,遠距離可洗戰列甲板、近距離可穿巡洋核心。到了VIII級之後更是下可雷達反驅逐、上能AA打飛機,可以說是工具人美巡和暴力輸出日巡的結合體。但是最頭疼的事莫過於整條蘇巡線只有一艘大口徑重巡洋艦——莫斯科!X級之前最粗的管子也不過180毫米,僅僅可以應付巡洋艦內戰,洗高級戰列艦全是碎彈,必須得花寶貴的4點技能學習IFHE才行。
  • 魚雷遇到躲著走、炸彈遇到不會響的「雪風」號驅逐艦
    我今天要寫的「雪風」號驅逐艦就是其中之一。「雪風」號驅逐艦是陽炎級驅逐艦中的一艘。這個「陽炎」級二戰時在日本很有名,因為它是日本擺脫華盛頓條約限制後自己設計製造的驅逐艦,一共建造了18艘,分別是:陽炎、不知火、黑潮、親潮、初風、夏潮、雪風、早潮、磯風、天津風、時津風、浦風、濱風、谷風、野風、嵐、萩風、舞風。
  • 邱議瑩昔日罵薛香川影片被曝 網友:現世報來得快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30 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009年八八風災時,時任「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陪嶽父吃飯,一句「父親節耶,吃個飯過分嗎?」慘遭民進黨「立委」邱議瑩炮轟辭職下臺,並說氣得自己「覺得整個人快要中風了」。
  • 中日撞船:日方驅逐艦與我漁船相撞 事發海域靠近我東海油氣田
    【大軍事消息】中日在東海撞船,日本驅逐艦與中國漁船相撞。日本NHK在3月30晚間報導,日本防衛省的消息確認,在東海海域,日本海上自衛隊旗風級驅逐艦二號艦島風號(DDG-172,日文しまかぜ,英文Shimakaze),與一艘中國漁船相撞。
  • 日本海自驅逐艦在東海撞上中國漁船
    從位置上來說的話,此次海上相撞地點確實位於國際水域,在專屬經濟區內但不在領海之內,可以確定事發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島風」號驅逐艦沒有擅闖領海。◎「島風」號就是貨真價實的驅逐艦,反艦飛彈、防空飛彈、密集陣該有的都有再來看此次海上相撞事故的當事方之一,「島風」號驅逐艦。
  • 最強軍需巡洋?長篇詳評「扎拉」,能否扛起炮巡巔峰?
    5  .有關於扎拉的防空個人感覺其實有些尷尬,因為它的防空槍cd是2.8秒,防空炮cd有4.5秒,都要比主槍/主炮的巡洋艦長出那麼一些,而且雖然是巡洋艦中最多的3槍3炮配置,不論是槍還是炮的射程方面都沒有特別突出,對於防空的黑科技加成也是屬於比較中庸的,同時也不具備斐濟巴爾那樣的防空疊傷屬性,個人感覺不應該把防空作為扎拉的主要發展方向,基礎配置的滿裝五星防空對付低配飛機綽綽有餘
  • 金門炮戰死了仨副司令,為何司令胡璉活下來?看看人家這反應
    看看胡璉的履歷就知道了,淮海戰役被重重包圍都能逃跑。簡直能跟國軍界「飛將軍」孫元良比肩。那麼胡璉為啥這麼能跑呢?我們看看金門炮戰,就知道人家反應多快了。在第一輪炮火來襲之時,反應最快的就是胡司令官。據他說胡璉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知道這是炮擊,快速跑回地下掩體司令部。很明顯,胡璉這個反應是超快的。
  • 「八二三炮戰」
    「八二三炮戰」 時間:2001-04-10 15:12   來源:   進入50年代中後期,世界形勢發生巨大變化,亞非拉各國反帝、反殖民運動風起雲湧。在非洲,各國人民擺脫殖民地宗主國的控制、要求獨立建國的呼聲空前高漲。
  • 喪屍危機下你能活幾分鐘?快看《吊打喪屍生存指南》
    據哥分析,別看這類喪屍行動笨拙,晝伏夜出而且見光死。但他們絕對是不容易對付的角色。現代槍炮對它們的殺傷力歸零,而且擺脫時間束縛永生不死,越活越精神。搭配人類終極殺器,體驗所向披靡的感覺。就算你想逃,也能隨時隨地擺脫慢悠悠喪屍的追趕。這類喪屍不擅跳躍,當你勢單力薄時,哥建議你爬樹。
  • 軍事 | 金門炮戰碉堡遭強拆,這是想幹嗎?
    金門供水遭遇臺陸委會不當幹預笑飲感覺,隨著事態的發展,金門也好,臺灣島上也罷,有良知的老百姓一定會逐漸認識到,臺當局這種泛意識形態治臺的方式,必將會被扔進歷史的垃圾箱。這不,金門事情不斷。三獅山炮堡曾登上美國《生活》雜誌三獅山炮堡是金門「八二三炮戰」的重要見證。在1958年8月23日至10月6日的金門炮戰第一階段,三獅山榴炮陣地發射了11603發榴彈炮,成為臺軍發射炮彈最多的一個陣地。
  • 日本海軍最後的條約型驅逐艦,祥瑞武勳一身的白露型驅逐艦(上)
    有資料顯示,1940年左右可能還加裝了水中聽音器(聲納)。白露改型——海風型驅逐艦按照第一次海軍軍備補充計劃的預算訂單,初春型剩下的6艘由白露型補齊。但是此時日本海軍依舊感覺艦艇數量不足,因此開啟了第二次海軍軍備補充計劃,也就是所謂的丸2計劃。
  • 金門炮戰總指揮葉飛之子解密:為何當年近在咫尺卻不拿下金門?
    突然把我們送回了福州——這就是我對當年的全部記憶。但父親晚年寫回憶錄時,重點回憶了金門炮戰,當時我參加編撰工作,曾經很多次聽他回憶起那段往事。父親當時雖然還兼任福州軍區政治委員,但主要工作已經在省委,是福建省委第一書記。接到戰鬥指令是7月份,他正在農村布置糧食搶收,突然保密電話來了,得回軍區接聽。他知道肯定有大事,馬上趕回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