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不只調來好水

2020-12-24 光明網新聞中心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周年,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不只調來好水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一路北上,南水情長。

  6年前,2014年12月12日14時32分,河南南陽陶岔渠首大閘緩緩開啟,蓄勢已久的南水奔湧而出。這一刻,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也意味著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6年來,南水一刻不停、奔流北上。東線,自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提水,沿京杭大運河及平行河道逐級翻水北送,以世界最大規模泵站群實現「水往高處流」,累計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中線,南水出陶岔、過啞口、飛渡槽、鑽暗涵,跋涉1432公裡潤澤京津冀豫,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

  394億立方米,記錄著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6年來的點滴。回望這6年,數字背後,南水為北方帶來的,遠不只水。

  調來好水:用水有保障,水質更好了

  「原來我一般不敢穿白襯衣,因為我們這兒煤塵大,白襯衣容易髒,可供水難,衣服不能洗那麼勤,水質也不好,白襯衣洗完容易發黃。這幾年用上南水後就不一樣了,不僅用水有保障了,水質也更好了。」說起南水,河南省平頂山市石龍區的高廣偉臉上掛滿了笑容。

  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通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水質一直保持在Ⅱ類或優於Ⅱ類,東線工程輸水水質一直保持在Ⅲ類。優質的南水改善了沿線群眾的飲水質量,讓很多人告別高氟水、苦鹹水。

  然而,甘甜的南水來的並不容易。為了這一渠清水,東線水源地江都把202平方公裡劃為禁止開發的「紅線區」,100多家水泥廠、化工廠、化肥廠因靠近送水通道關閉,涉及投資額60多億元;東線沿岸僅化工企業累計關停800多家。中線丹江口庫區34.5萬移民和中線幹線9萬徵遷群眾搬遷,沿線上千家化工企業關停,汙水處理能力全面升級。東中線沿線巡線工作人員一年四季不間斷行走在渠道旁,時刻把握監測點的水質狀況;上萬名河長湖長參與水質保護。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給調水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對此,水利部創新「視頻飛檢+現場飛檢」監管模式,確保供水防疫兩不誤;中線通過自動化調度系統、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等遠程調度管理,確保輸水安全;東線工程數位化管理系統為安全調水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安全優質的前提下,南水改變了北方多地的供水格局——在北京,南水替代密雲水庫向自來水廠供水,並反向輸送至密雲水庫,北京人均水資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天津形成引灤、引江「雙水源」供水格局,15個行政區喝上漢江水,近千萬市民受益;河南受水區城市的59個縣區全部受益;河北90多個縣區受益;江蘇形成雙線輸水格局,受水區供水保證率提高20%~30%;山東實現長江水、黃河水和當地水的聯合調度,每年增加淨供水量13.53億立方米,供水範圍覆蓋61縣(市、區)。

  調來好生態:部分地區地下水位回升,河湖更美了

  「別看這瀑河水庫頂著個水庫的名頭,實際枯了好多年了。沒想到,這兩年開始又有了水,看著這譁啦啦淌的水,心裡真敞亮。現在的水庫、河道都和我小時候那會兒一樣。」河北保定市徐水區瀑河沿線德山村村民代克山說。

  代克山感受到的變化,離不開南水北調的貢獻。除了讓北方居民喝上好水,越來越多「乾渴」的河流也「喝」上了南水。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6年來,有效增加了華北地區可利用的水資源,通過置換超採地下水、實施生態補水、限採地下水等措施,河湖、溼地面積顯著擴大,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水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在中線,自2016年開始,南水向受水區47條河流生態補水49.64億立方米,提升了河湖水體的自淨能力,增加了水環境容量,改善了河湖水質,實現了河清岸綠水暢景美。華北部分地區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北京地下水位自2016年以來累計回升3.04米,增加地下水儲量15億多立方米,昌平、延慶、懷柔、門頭溝等區的村莊出現泉眼復湧;河北省深層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0.45米轉為上升0.52米;河南省受水區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95米。

  在東線,沿線河湖水網的水體流動增加,生態補水2.81億立方米讓南四湖、東平湖、微山湖等數十個河湖自然生態明顯修復。

  調來節水理念:南水來之不易,用水不能任性

  「南水這麼寶貴,可不能浪費。我這水管都埋在地下,水肥通過滴管滲到作物根部,就像是輸液,澆地變成了澆作物。根據土壤墒情,能隨時開啟閥門,小水勤灌,節水節肥,還能降低蒸發量。」在農業用水佔全部用水量七成左右的河北邯鄲,廣府鎮史堤村種糧大戶劉軍感慨道,「從前缺水我們吃過苦,現在有了水,更得珍惜。」

  汩汩南水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地區的用水難題,但沿線省市水資源緊張的狀況仍然存在,用水不能「任性」。而且,滴滴南水來之不易,為了它,40多萬人告別故土,水源地許多人另謀生計,數十萬建設者接續奮戰,「不能一邊加大調水、一邊隨意浪費水」。

  飲水思源,受水區沿線各地先後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擰緊節水「龍頭」——北京在全國率先啟動節水型區創建工作,全市16個市轄區全部建成節水型區,北京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15.4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11.8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11立方米下降到7.8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由0.710提高到0.747;天津堅持「多渠道開源節流,節水為先」,出臺全國第一部地方節水條例;山東嚴格實行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將「單位GDP水資源消耗降低」節水指標納入對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河南鄭州實行區域總量控制、微觀定額管理的用水管理模式,統一調度地表水、地下水,統一取水許可管理,統一下達計劃用水指標,統一徵收超計劃超定額加價水費。

  只有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滴南水,才能讓這渠清水永續北方。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3日 01版)

[ 責編:孫宗鶴 ]

相關焦點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超三百九十四億立方米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超三百九十四億立方米(新數據 新看點)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王浩)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記者從水利部獲悉:6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目前,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超52億立方米,推動了沿線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東線昨日開機調水——看一江清水浩蕩北上
    南水北調東線江蘇境內工程在習近平總書記11月視察我省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工程後首次「開機調水」。此次調水與往年有何不同?作為我省南水北調工程運管責任主體的南水北調江蘇水源公司,對總書記視察期間提出的指示要求,又有哪些最新的思路、期待與呼籲?記者在「年度開機調水」第一時間來到南水北調入洪澤湖口門泵站——洪澤泵站。
  • 1.2億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東中線6年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工程。 趙柱軍攝  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電  (記者王浩)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  目前,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
  • 南水北調 澤被南北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5周年。9月26日,是我省南水北調漢江中下遊四項治理工程正式建成投入運行5周年的日子。9月25日,省委宣傳部舉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湖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16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運行5年來的有關情況。
  • 漢江守望者林俊禮:講好「南水北調」故事
    6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萬頃碧波潤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20多個大中城市。飲水思源。陝西的漢江、丹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的主要來源。清流北上,「南水北調」故事也傳往北方。
  • 人民日報: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綜合效益充分發揮 1.2億多...
    「南水」水質如何?  先治汙後通水。調水全線鐵腕治汙,決不讓汙水進乾渠,中線水質優於Ⅱ類,東線水質全部達到Ⅲ類  調水水質好不好,源頭是關鍵。  河南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就坐落在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岸畔。  「辣椒村」要拔掉辣椒苗!回憶起那段日子,村支書張家祥依然感慨。過去,村民靠「捕魚換口糧」。
  • 南水北調中線!萬戶千家飲南水,人間煙火最美味
    從源頭到水龍頭您喝的水從哪裡來?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地、以水定產指的都是水對於人和城市及產業的約束南水北調還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能夠達到城市規模和城市水平
  • 【勞動者風採】漢江守望者林俊禮:講好「南水北調」故事
    6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萬頃碧波潤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20多個大中城市。飲水思源。陝西的漢江、丹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的主要來源。清流北上,「南水北調」故事也傳往北方。生長在漢江邊的陝西人,在履行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責任的同時,也想把漢江陝西段良好的生態狀況講給受水區的朋友,讓他們安心放心。
  • ...線】京彩好評:南水北調不忘節水,來之不易的「水家底」得人人珍惜
    「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水緊密結合起來」「不能一邊加大調水、一邊隨意浪費水。」
  • ...京彩好評:南水北調不忘節水,來之不易的「水家底」得人人珍惜
    「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水緊密結合起來」「不能一邊加大調水、一邊隨意浪費水。」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揚州江都水利樞紐考察,了解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江都水利樞紐建設運行情況後,再次關切節水話題,殷切提醒發人深省。
  •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
    它一刻不停 安全運行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這,就是中國南水北調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祝南水北調生日快樂������������從孫中山提出「引(長)江濟(黃)河」構想到毛澤東視察黃河提出「借點水來」從1979年正式提出南水北調到2002年南水北調開工建設
  • 水利部南水北調司司長李鵬程:將南水北調打造成一流的民生工程...
    李鵬程:2019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大力推進南水北調工程補短板、強監管各項工作,在工程運行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安全運行管理、工程驗收等方面提檔升級,取得了長足進展。一是強化工程運行管理,供水安全提檔升級。穩步實施調水計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量達303.64億m3。
  • 揚州江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從這裡發源
    老江都人親切地把這座特大型水利工程簡稱為「引江」——引長江、連淮河、穿湖泊……從這裡開始,13級泵站調水讓浩浩長江水攀越十幾層樓的高度,送達山東半島。2013年底,從這裡北上的長江水有了一個「新身份」——南水北調東線水。銀杏大道不遠處刻有「源頭」字樣的石碑提醒著往來的人們:這裡,正是中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
  • 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1.2億人直接受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1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北美洲的氣候、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材料一】:下圖分別為我國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材料二】:我國的【南水北調】,緩解了黃淮海地區的用水緊張;美國的【北水南調】,使得加州發展成為美國灌溉面積最大、糧食產量最高的一個州。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
    央視網消息:水利部發布:截止到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過394億立方米,超1.2億人直接受益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穫與轉變】南水北調東中線通水6年一條河...
    :他叫楊軍平,2013年2月份入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現在在邢臺管理處負責工程巡查和相關通訊報導工作。隨著城市的發展,地下水的開採越來越多,周邊農民澆地,以前那會打個十米二十米(井)就可以用來灌溉,現在要打一兩百米,才能見水。」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穫與轉變】南水北調東中線通水6年 一條河...
    隨著城市的發展,地下水的開採越來越多,周邊農民澆地,以前那會打個十米二十米(井)就可以用來灌溉,現在要打一兩百米,才能見水。」  自南水北調工程啟動以來,短短六年間,無論是飲用水的置換,還是生態補水,均使地下水位顯著上升。
  • 南水北調山東段工程設計單元完工驗收率達到93%
    近日,隨著山東省水利廳主持完成南四湖水資源控制工程設計單元工程的完工驗收,至此,南水北調山東段工程已累計完成50個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佔總數54個設計單元工程的93%,超額完成水利部要求的南水北調山東段工程完工工作任務,為按時完成國家總體驗收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