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 澤被南北

2021-01-17 人民湖北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5周年。9月26日,是我省南水北調漢江中下遊四項治理工程正式建成投入運行5周年的日子。9月25日,省委宣傳部舉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湖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16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運行5年來的有關情況。

湖北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主要移民區和重要影響區,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服從服務南水北調、加強生態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不斷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讓這項世紀工程惠及南北,澤被民生。

投資百億 保護水質

「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間,丹江口庫區及上遊水汙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涉及項目823個,總投資115.43億元;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836平方公裡,項目區整體植被覆蓋率提升12%。新建汙水處理廠84個,汙水處理率提高35%,新建垃圾處理廠43個。

2015年1月,省政府發布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湖北轄區)劃分方案,具體劃定了湖北省境內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具體範圍。

2017年,國家五部委聯合批覆了《丹江口庫區及上遊水汙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規劃》,湖北估算投資59億元,目前已下達投資超過8億元。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續治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丹江口水庫水質109項監測指標均為正常,各斷面監測結果均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Ⅱ類標準,水質穩定達標;主要入庫支流水質符合水功能區要求,漢江幹流省界斷面水質達到Ⅱ類要求。

2015年7月,丹江口庫區水源地入圍中國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

南水北調 水潤北方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設計年調水量95億立方米,二期工程設計年調水量130億立方米。工程建成通水以來,調水水質穩定在地表水Ⅱ類以上,保證了從「丹江口到家門口,從中線源頭到水龍頭」的水質安全。

截至目前,中線工程已不間斷安全供水1700餘天,從陶岔渠首調水入渠水量已超過268億立方米,從根本上改變了受水區供水格局,成為受水區的主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億人。北京城區南水佔到自來水供水量的73%,密雲水庫蓄水量突破25億立方米,增強了北京市的水資源儲備,提高了首都供水保障程度。天津14個區居民全部喝上南水,南水北調已成為天津供水的「生命線」。

南水北上後,北京、天津等受水區用南水北調水置換當地地下水水源,已壓減地下水開採量逾8億立方米。北京市城市河湖水質明顯改善,遏制了多年來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根據今年6月底的監測數據,北京市平原地區地下水與2015年同期相比,上升3.16米。

四項治理 惠及湖北

考慮到調水後對漢江中下遊水環境容量減少的影響,國家對我省漢江中下遊實施四項治理工程,2014年9月26日基本建成並投入運行。

其中,興隆水利樞紐工程投產5年來,累計發電12.65億千瓦時。樞紐上遊水位長年保持在36.2米左右,控制範圍內300餘萬畝農田灌溉水源保證率基本達到100%,比原有灌溉面積196.8萬畝增加了100多萬畝。改善漢江航道76公裡,將500噸級航道提高至1000噸級。截至8月底,累計過船數53245艘,累計載貨量4318萬噸,提前超過設計水平年。

引江濟漢工程建成通水五年來,工程已累計從長江引水183億立方米,其中向漢江補水146億立方米,向長湖、東荊河補水31億立方米。工程連通長江和漢江航運,縮短往返荊州和武漢的航程約200公裡,縮短荊州與襄陽的航程近700公裡。截至8月底,累計通航船舶33799艘次,船舶總噸2544萬噸,載貨量1496萬噸。

部分閘站改造工程實施項目185處,其中較大閘站31處,小型閘站154處。東荊河倒虹吸工程將謝灣灌區30萬畝農田灌溉改成了自流灌溉,使潛江市自流灌溉達90%以上。徐鴛口泵站承擔著仙桃、潛江兩市共180萬畝農田灌溉任務,多次在抗旱排澇的關鍵時刻發揮過重要作用。

局部航道整治工程建設規模為Ⅳ級航道,整治範圍為丹江口至漢川574公裡航道。通過局部航道整治和引江濟漢工程連接長江航運,形成環繞江漢平原、內連武漢城市圈的千噸級黃金航道圈,有力助推湖北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對口協作 南北雙贏

一渠連通南北,南北人民心相通、情相連。

為了推進中線工程水源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確保調水水質長期穩定達標,中央決定充分利用京津受水地區的經濟、技術、人才和市場優勢,開展對口協作。其中,北京市對口協作我省十堰市、神農架林區。

北京市從2014年起,每年向十堰市、神農架林區投入財政資金2.5億元,截至目前共投入財政資金15億元,實施包括水質保護、民生改善、產業轉型等各類項目507個;舉辦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培訓班100餘批次,受訓人員3000餘人次。2018年2月,京鄂兩省市召開南水北調對口協作工作促進會;2018年6月,湖北與北京共同籤訂了《深化京鄂戰略合作協議》,為促進京鄂兩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提供了有力保證。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我省服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進入新階段,湖北人民將以更加優異的業績,回報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關懷,為北方源源不斷送去潔淨水、放心水。(記者 黃中朝 通訊員 熊渤 馬雲)

(責編:關喜豔、周恬)

相關焦點

  •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信語南水北調一項工程千裡北上潤萬家一渠清水奔流不息連沃野一脈真情南北如一若比鄰從此江水從此過南北永通渠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當晚的《新聞聯播
  • 熱烈慶賀禹州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一項工程,千裡北上潤萬家一渠清水,奔流不息連沃野一脈真情,南北如一若比鄰飲水思源...六年來,它一刻不停,安全運行它就是禹州南水北調目前南水北調生活供水已成為我市主體水源獲益人口達51.21萬人助力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禹州2020年12月20日是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禹州通水六周年紀念日為了全面展示南水北調事業發展成果
  • 南水北調中線!萬戶千家飲南水,人間煙火最美味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南北水調乾渠由南向北輸水所以就必然會經過一條非常重要的河流那就是黃河南北水調中線工程穿過黃河之後第一站就到了溫縣整個縣喝的都是來自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
  • 水利部南水北調司司長李鵬程:將南水北調打造成一流的民生工程...
    從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工作角度來說,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把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牢記在心,早日將南水北調工程打造成為一流的民生工程、綠色工程、幸福工程。全力做好新中國70華誕安全管理工作,先後印發《水利部南水北調司關於切實加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期間南水北調工程運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水利部南水北調司關於進一步加強南水北調工程運行安全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並督促落實,確保大慶期間工程平穩運行。二是紮實推進技術經濟工作和工程驗收提檔升級。紮實推進完工財務決算,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目前已核准決算32個,超計劃2個。
  • 長渠通南北 潤澤千萬家!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
    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       水利部南水北調司一級巡視員 李勇:根據(國家)批准的南水北調的總體規劃,我們有東中西三條線,現在正在按照相關的工作部署正在推進東線的二期、中線的後續相關的前期工作。
  • 揚州江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從這裡發源
    編者按 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都水利樞紐,對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江都水利樞紐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也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電力排灌工程、亞洲最大的泵站樞紐。一代代江都水利樞紐人以爭先、創新、堅守的精神底色,詮釋了新時代「源頭精神」的深刻內涵。
  • 南水北調東線昨日開機調水——看一江清水浩蕩北上
    冬日的南水北調洪澤站站區風景如畫,陽光明媚。23日9時,洪澤站平靜的河面突然激起一股漣漪,伴隨水泵機組的轟鳴,南水北調東線第三梯級泵站,洪澤泵站開啟梯級第八個年度向省外調水任務——將一江清水源源不斷通過洪澤湖、駱馬湖調蓄,送到蘇魯邊境。
  • 南水北調、北美洲的氣候、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材料一】:下圖分別為我國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材料二】:我國的【南水北調】,緩解了黃淮海地區的用水緊張;美國的【北水南調】,使得加州發展成為美國灌溉面積最大、糧食產量最高的一個州。
  • 人民日報: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綜合效益充分發揮 1.2億多...
    南水北調東線以此為起點,13級泵站讓長江水攀越十幾層樓的高度,送達山東半島。  河南淅川,丹江口水庫雲湧千山。南水北調中線出陶岔、穿黃河、過渡槽,跋涉1200多公裡,一渠清水潤澤京津冀豫。  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揚州考察時指出:「一定要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約用水緊密結合起來,以水定城、以水定業,調水和節水這兩手要同時抓。」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保護調查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碧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保護調查打開中國地圖,俯瞰萬裡平疇,一條蜿蜒北上的人工明渠,從秦巴山間出發,跨江淮、穿黃河、依太行,縱貫南北,一路穿行這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所在。浩蕩南水正是自此北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包括丹江口庫區及上遊地區,涉及河南、湖北、陝西、四川、重慶、甘肅6省市49個縣(市、區),幅員9.5萬平方公裡。從2005年庫區工程啟動時起,經過15年努力,如今水源區青山如黛、綠樹成蔭、水流清澈、鳥鳴悠悠,一幅秀美畫卷展現眼前。水更清了。
  • 南水北調,不只調來好水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周年,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南水北調,不只調來好水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一路北上,南水情長。這一刻,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也意味著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6年來,南水一刻不停、奔流北上。
  • 漢江守望者林俊禮:講好「南水北調」故事
    6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萬頃碧波潤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20多個大中城市。飲水思源。陝西的漢江、丹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的主要來源。清流北上,「南水北調」故事也傳往北方。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超三百九十四億立方米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超三百九十四億立方米(新數據 新看點)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王浩)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目前,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超52億立方米,推動了沿線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自2018年中線工程實施生態補水以來,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區止跌回升;沿線河湖生態得到有效恢復。截至2020年9月末,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平均為22.49米,與2015年同期相比回升了3.68米。
  • 【勞動者風採】漢江守望者林俊禮:講好「南水北調」故事
    6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萬頃碧波潤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20多個大中城市。飲水思源。陝西的漢江、丹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的主要來源。清流北上,「南水北調」故事也傳往北方。生長在漢江邊的陝西人,在履行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責任的同時,也想把漢江陝西段良好的生態狀況講給受水區的朋友,讓他們安心放心。
  • 劉憲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中的作用及建議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生態功能定位  南水北調工程作為國家重大戰略基礎性工程,在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始終將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2002年,國務院批覆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按照『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進一步落實有關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措施,實現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目標。」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可研報告中明確指出「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供水目標以京、津、冀、豫四省(直轄市)主要城市的生活、工業供水為主,兼顧生態和農業用水。」
  • 航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一渠清水緩緩向北流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橫跨豫鄂兩省的丹江口水庫。中線工程渠首樞紐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通過渠首開閘放水,一渠清水從這裡出發,利用海拔落差緩緩向北流淌,行程逾千公裡,一路自然流向京津冀等地。渠首樞紐也是丹江口水庫的副壩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標誌性建築,主要由引渠、重力壩、引水閘、消力池、電站廠房等組成,渠首閘下遊是輸水總乾渠,其全長1432公裡,其中渠首到北京1277公裡、從河北徐水到天津155公裡。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渠首底板海拔140米,終點北京團城湖海拔45米,利用兩地95米的海拔落差,丹江口水庫的優質水源以明渠自流到北京。
  • 李幼斌等主演電影《天河》上映 講述南水北調中的奉獻和犧牲
    原標題:李幼斌等主演電影《天河》上映 講述南水北調中的奉獻和犧牲   反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大現實題材電影《天河》15日在全國上映,全景式展現了在這一世紀工程建設中建設者和移民們所做出的奉獻和犧牲,由李幼斌、濮存昕、陳寶國、宋春麗、段奕宏、俞飛鴻等主演。
  • 著力提升管理運營水平 科學紮實有序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建設
    -11-18 15:44:21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大會
  • 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1.2億人直接受益
    目前,按照國務院南水北調後續工程會議要求,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東線二期工程可研和穿黃工程初步設計編制上報完成,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可研報告編制完成並上報水利部,中線調蓄庫工程雄安調蓄庫灌漿試驗開工,西線工程規劃方案比選論證通過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覆審。東線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建設進度加快,計劃年底水下主體工程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