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日本回來啦~
身在人生地不熟語言還不通的霓虹國,每天只知道低頭查路抬頭趕路,八卦器官迅速退化,偶爾得空在微博上瞥一眼國內的眾聲喧譁,竟感到一絲絲的陌生,仿佛掙脫了地心引力一般~
所以大家儘量多去國外走走吧: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歪的地方去到別人活膩歪的地方。
▲《東海道五十三次之日本橋》
歌川廣重繪於1835年
年輕時喜歡和朋友們到處瘋跑,現在熱衷於創造機會和父母度過美好時光,趁他們還"玩兒得動",留下彼此相伴的珍貴記憶,不讓彼此有遺憾。
我和爸爸因為工作/讀書的關係,各自去過歐美不少國家(他甚至還去過南美,步子邁得比我還大,哼~),但從未一起在國外旅行過。從夏入秋時分,手頭大概有一周左右的空閒時間,選來選去定下了日本「關西之旅]。
可惜媽媽因為暈車暈機的關係,沒辦法一同出行,所以我們在日本給她買了很貴的鞋子做禮物。
▲依舊保留著京都傳統
民宅式樣的石塀小路
日本「關西地區」是指以大阪府、京都府為中心的關原以西的地區,與關東地區相對。關東/關西本是日本古代歷史上武裝割據遺留下來的習慣性稱謂。
明治維新後,[關西] 習慣上是指包括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滋賀縣、奈良縣、和歌山縣在內的廣大地區。
和"文藝老年"一起旅行,"買買買"和都市風光為特色的目的地就要靠邊站了(東京,對不起)。提起日本的古都,風格典雅,古蹟眾多的京都和奈良當仁不讓,把此次"父女之旅"定在[關西],完全是衝著人文二字。
▲對此次旅行的準備,從這張圖開始
而與京都、奈良毗鄰的大阪,既是日本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目前霓虹國內僅次於東京的第二大都市,在流連京都/奈良的人文景觀之餘,還能見縫插針地感受一下日本都會層次豐富的商業感。
▲大阪的夜
定下去哪玩兒(where)後,接下來就要回答怎麼玩兒(how)這個問題。最初我很天真,想要"一勞永逸",享受一把聽上去高大上的【定製旅行服務】,但人間真理是:一旦想偷懶,就離踩坑不遠。
在幾個大型旅遊服務平臺上尋覓、接觸一番後,我很快就明白了:現階段中國並沒有人真正理解什麼叫【定製服務】,理想是"一切皆可外包給專業人士",現實卻是服務內容和水平本身倒最可能產生額外的溝通成本,成為你這個被服務者巨大的焦慮源。
放棄了購買【定製服務】後,心裡反而踏實了。我想不光旅遊,人生是亦是如此:當你認識到沒有捷徑可走,你才算走上了正確的道路。
▲京都JR站臺上閒庭信步的小小哥
於是我變成了這次[關西之旅]的定製師本人,以從未去過日本的小白身份從零開始,按交通,觀光、美食,後勤四個分類收集梳理信息,目標很明確:在出發前做到心中有數,在出發後做到有據可查,不至慌亂。
最終,這次七天三城兩縣的旅行中我們沒做錯過一次車、沒有坐過過一個站、必訪名單上的地點cover了95%,甚至在登上回國的飛機前,花掉了全部日元現金,連一個硬幣也沒有留浪下費。
誰讓我是那種和兩個閨蜜開車去密雲水庫玩兒都要提前備好兩個充電寶的焦慮型人格呢~
▲京都嵐山保津川
樂天、敬業的船夫
安排旅行,講究的是"先路後景"。從自己活膩歪的地方去到別人活膩歪的地方玩兒,最首要也是最基礎的準備就是交通和通訊。而規劃交通路線前先要確定:咱住哪?
和老人家一起旅行,必須考慮潛在健康風險和可能的就醫需求,萬一出下突發情況,我需要能迅速、方便地找到幫手。
因為在這一點上不確定年輕人普遍青睞的airbnb系統是否靠譜,此次關西之旅我還是選擇了高星級酒店,而再進一步考慮醫療資源的充足性後,我在大阪和京都兩個城市之間選擇了前者。
▲大阪萬豪酒店所在的阿倍野
海闊天空大廈,是大阪新地標
▲阿倍野300展望臺,穿上忍者的服裝
並在安全保護下拍照,是熱門項目
選擇住在大阪還是有一點兒私心的,想著在白天在京都的街巷和神社中徜徉,夜晚在大阪的繁華中逛買逛買.不過,這個如意算盤事後被證明圖森破 :(
好了,既然是"人文之旅"又決定住在大阪,這意味著我們的大部分時間將在京都及其周邊度過,因此大阪/京都之間的交通,以及以京都為中心向周邊輻射的交通,我需要最快捷、省力(站少、換乘少)的方式,也就是住在交通樞紐旁邊。
最終,我們選擇住在大阪萬豪酒店(Osaka Marriott Miyako Hotel)。
▲大阪萬豪酒店19層,視野無可匹敵
很多日本國內遊客也很喜歡住這裡
大阪萬豪酒店(Osaka Marriott Miyako Hotel)樓下B1層就是大阪市內最大的交通樞紐點之一 - 天王寺站(Tennoji) - 每天早餐後從酒店做直梯直達B1,步行兩三分鐘即可到達JR站臺,前往大阪/京都、大阪/奈良、大阪/嵐山方向有速度、票價、經停站無比豐富的車次任君選擇。
旅行正式開始前,建議儘量收集、熟悉當地的各種交通圖,車型分類,站牌信息 ↓↓↓
▲出發前建議儘量熟悉各種交通圖
以及了解不同車型的分類
天王寺站(Tennoji)離關西機場做特急列車(Limited Exp. ,下圖藍色部分)只需35分鐘,一般快速(下圖紅色部分)也不過45-50分鐘。畢竟誰也不想在去往酒店/機場的路上起個大早、倒換好幾個車次、折騰多幾粒鍾對不對?
天王寺站(Tennoji)同時也是大阪市內地鐵的樞紐站之一,去盡人皆知的購物區心齋橋和道頓崛(讀ku而不是jue啊~)都有直達線路。燃鵝,這個便利我完全沒享受到,因為七天的時間幾乎全部奉獻給了京都及其周邊 :(
▲從關西機場到大阪萬豪所在的天王寺站,
搭乘圖中藍色的JR HARUKA特快列車
城際之間(大阪/京都及其周邊、大阪/奈良、大阪/嵐山)大站點的往返,我們嚴重依賴JR。
JR是日本鐵路公司(Japan Railways)的縮寫,前身是日本國有鐵道,現在早已民營化、公司化了。目前JR的客運部分包括JR東日本、JR東海、JR西日本、JR九州四家,而此次[關西之旅]與我們產生交集的,當然是JR西日本各線。
如果你每天都需要大阪/京都(及其周邊)/奈良/嵐山之間往返,購買日本專門為外國遊客髮型的JR PASS最為實惠、方便。JR PASS通俗的說法就是"日本鐵道通票",針對不同地區購買不同的JR PASS,為你遍遊日本保駕護航。
▲我們拿著JR Pass,每天在
圖中藍色的線上做折返跑
JR西日本鐵路週遊券/JR KANSAI PASS,根據使用時限分為一日/二日/三日/四日/廣域五日(再長的時間我想你可以組合著買)。
我們購買的是時限最長的【關西廣域5日週遊券/JR Kansai WIDE Area Pass】,涵蓋大阪、京都、神戶、奈良、姬路等地,無限次乘坐。除了去環球影城(反正也不在我的打卡名單上)不能用之外,其他所有近鐵、南海、阪急、阪神、京阪公交地鐵隨便坐。
注意,JR PASS需要"連續使用",無法順延。也就是說,假設你9月1日到7日在關西旅遊,購買了五日週遊券,9月1日到3日你用了三天,4日你沒用,那麼你的五日週遊券的使用期限依然是到9月5日截止(因為你是從1號起開始使用的),而不是9月6日。
▲JR Kansai WIDE Area Pass正反面
JR KANSAI PASS的使用簡單方便:每次過閘時給閘口的工作人員檢查一下截止日期他們就會放行。如果你乘坐只經停兩三站的快車在大阪與京都之間穿行,上車後還會有列車員檢票,同樣的,你向他出示Pass就可以。
記不住這些規則也無所謂,過了使用期限無法過閘時工作人員會提醒你並耐心講解的。他們並不是人人都能聽/說英文,但會使用一款手機/iPad軟體,你對著講中文後把你的中文(或英文)語音翻譯成日文,幫助雙方溝通。
出租司機也用這種語音翻譯APP,像"請把車上的空調關小一些"這樣不算複雜也並不簡單的句子翻譯起來無壓力。
▲突然從地鐵路線圖裡探出
半個人來,簡直博物館驚魂夜~
在去日本前我們就買好了JR Kansai WIDE Area PASS,在淘寶上的中青旅旗艦店買的,順豐送貨上門,免去到日本後還要關西機場排隊購買的麻煩。
除了直接購買紙質的JR PASS並快遞到家,你也可以在淘寶上購買"兌換券",到日本之後再去JR櫃檯兌換紙質PASS, 聽起來就很麻煩對不對? 所以強烈建議大家出國前買好。
在淘寶上購買的另一個好處是你有充分的與客服交流的機會,無需排隊,沒有語言障礙,也沒有被排在你後面的消費者催促的壓力。
▲出門在外,最實用的是
"售票員夾子" + 零錢包 組合
▲"售票員夾子"可以裝你一路
上的所有卡、票、收據和地圖
注意哦,JR是JR(鐵路),地鐵是地鐵,不是一個系統。以在大阪市內舉例,你的JR PASS可以讓你暢行無阻地乘坐大阪市內的JR換線(如下圖),但如果你想要去的地方需要乘坐地鐵,你還需要購買另一張卡:ICOCA (京都同理)
ICOCA是大阪、京都地區的交通卡,搭乘JR、地鐵、巴士都可以用,只是搭乘【特快】列車時需要另行購買【特快票】。
▲大阪市內地鐵線路圖,如果你住在紅線或綠線
周邊,去最繁華的心齋橋逛吃逛吃最方便
ICOCA還能用來在便利店和自動售貨機上買東西,只要店家的收銀機或者自動售貨機上有ICOCA的標誌就表示可以使用ICOCA(不確定拿出卡片問詢收銀員就好)。
注意,如果你去小城市遊玩兒,比如京都附近的歷史名城彥根的神社、公園、山底山腰處售賣飲品並供人小憩的鋪子,很可能無法使用,要準備好現金,最好是硬幣。
ICOCA餘額不足時可以隨時在地鐵站內通過售票機或充值機用現金充值,但不能使用信用卡充值。我在購買JR Kansai WIDE Area PASS的同一家淘寶店同時買了ICOCA。
▲ICOCA
交通卡齊備,接下來要解決迅速掌握做哪路車、在哪個站臺上車、在哪個站下車的問題,日本的公眾交通十分發達,這意味著線路、車型、大小站的複雜程度令人頭大。因此,出國前除了提前買好JR PASS和ICOCA,強烈建議你下載【日本換乘】這個手機APP。
【日本換乘】是我此次[關西之旅]每日頻繁使用的必備神器,正是因為它我們才沒有坐錯過一次車,安全感滿分。
點擊打開後界面長這樣 ↓↓↓
只需要輸入起點和終點,它就會列出所有可能的選擇:應該做哪路車(以及朝哪個方向坐)、幾號站臺上車幾號站臺到達,總共需要多長時間,車票多少錢(如果你有JR PASS就無須考慮價錢這一項了),並貼心地標明每個選擇的速度快還是慢,需要換成幾回。
假設這一天中你上午先去奈良流連博物館、餵鹿,傍晚時分在關門前的半小時趕到京都,拍攝夕陽中的金閣寺(這個時間點人最少、景色也最好),你只需要在起點框中輸入"奈良",終點框中輸入"京都",【日本換乘】APP就會列出如下全部6個方案。
我們選擇的是最快(無需換乘)的路線1,用時49分(爸爸在車上打了個盹兒,我在車上完成了半篇稿子,一抬頭,京都就在眼前),根據APP的指示,直接到4號站臺候車,不用費任何腦筋。
你還可以點擊上圖中藍色的"時刻表"查詢這條路線都在什麼時間有車,或者點擊"出口"查詢哪一個出口裡你要去的目的地最近。
不知不覺竟絮叨了4千字!"關西旅行錦囊之交通篇"奉獻完畢,敬請等待下回的觀景篇~ 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