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個成語:李代桃僵

2020-12-21 騰訊網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來啊,造作啊

文:xiaobai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

【成語名字】李代桃僵

【成語拼音】lǐ dài táo jiāng

【成語釋義】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成語釋義】中性詞

【成語造句】

1.真想不到,他竟幹了那麼多李代桃僵的罪惡勾當。

2.人應該要學習負責,你這樣李代桃僵地為他承擔責任,不是幫他,反而是害了他。

3.這件事明明是老王的錯,你為什麼要李代桃僵,為他頂罪?

【成語故事】

「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出自一首樂府詩。詩的開頭第一句是:「雞鳴高樹巔,……」因此,在《樂府詩集》中,這首詩就以《雞鳴》為篇名。

這首詩的末後兩節,原文是:兄弟四五人,皆為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路旁。黃金絡馬頭,熲熲何煌煌!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這兩節的大意是說,:一家四五個兄弟,都是高官,每隔5天休假的日子,他們同來相聚的時候,路旁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瞧他們的服飾打扮,多麼華麗,連馬嚼子和韁繩都有黃金裝飾,光燦燦地,漂亮極了!接著說:井邊有一株桃樹,桃樹旁有一株李樹。害蟲來咬桃樹的根,李樹雖然沒有遭到蟲害,卻也替桃樹著急、難受,而至於僵死了。桃李這樣的樹木,竟能同情互愛、以身相代,而同胞兄弟卻還有把手足之情忘得一乾二淨的呢!

這是一首暗寓諷刺的詩。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內部,往往因爭權奪利,而勾心鬥角,互相殘殺;兄弟之間,表面上虛偽應付,暗底裡彼此嫉妒,若一人有難,其餘的人不但不肯相助,還要幸災樂禍,或者乘機打擊。這首詩,就是諷刺這類「兄弟」的,說他們不如樹木。

「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就是由這首詩而來。但是,我們運用這句成語的時候,只用它來比喻「代替」、「頂替」。例如以甲代乙、以此代彼的意思,同什麼兄弟手足之情完全無關。

李代桃僵,意思是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在軍事戰略上,三十六計之一,指在敵我雙方勢均力敵,或者敵優我劣的情況下,用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的謀略,很像象棋中的「捨車保帥」戰術。

關注「唐詩宋詞天天讀」

一首詩

一杯茶

一份溫柔綣繾

微信號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 | 李代桃僵
    【近義詞】桃僵李代 將李代桃 僵李代桃 代人受過 親如手足【反義詞】兄弟參商 尺布鬥粟 萁豆相煎【造句】人應該要學習負責,你這樣李代桃僵地為他承擔責任,不是幫他,反而是害了他。《樂府詩集》中有「李代桃僵」這個成語。詩的開頭第一句是:「雞鳴高樹巔,……」因此,在《樂府詩集》中,這首詩就以《雞鳴》為篇名。這首詩的末後兩節,原文是:兄弟四五人,皆為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路旁。黃金絡馬頭,熲熲何煌煌!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 李代桃僵
    【近義詞】桃僵李代 將李代桃 僵李代桃 代人受過 親如手足【反義詞】兄弟參商 尺布鬥粟 萁豆相煎【造句】人應該要學習負責,你這樣李代桃僵地為他承擔責任,不是幫他,反而是害了他。成語故事     北宋時期,知名學者郭茂倩經過遍歷走訪,收集民間著名的樂府歌辭而著成《樂府詩集》這一巨作。《樂府詩集》是繼《詩經·風》之後,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的總集。它內容十分豐富,反映社會生活面很廣,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
  • 一天一個成語——心照不宣.
    >【成語拼音】xīn zhào bù xuān  【成語釋義】照:知道,宣:公開說出。【成語出處】1.清·曾樸《孽海花》:「張夫人吩咐儘管照舊開輪,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2.《玉嬌梨》第十九回:「千裡片言,統祈心照不宣。」
  • 一天一個成語——懷璧其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成語名字】
  • 一天一個成語·一錢太守.各取一錢
    一天一個成語3——完璧歸趙【戰國趙】一天一個成語5——指鹿為馬【秦朝】一天一個成語11——火燒赤壁【三國】一天一個成語12——逐鹿中原【西漢】>一天一個成語17——運籌帷幄【西漢】劉邦的」攻心計「一天一個成語18——臥薪嘗膽【春秋】一天一個成語22——一敗塗地【秦】劉邦起家於沛縣,也是為什麼各種史書中常稱他為「沛公」一天一個成語25——彈冠相慶 冠讀一聲,多為貶義,以後用成語可不敢亂用哦一天一個成語26——傾國傾城【西漢】美人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才可描述其美貌
  • 三十六計之李代桃僵:捨棄微小的利益,來獲得全局的勝利
    經常玩象棋的人一個聽過這樣一句話:「棄車保帥,」這句話的意思是丟棄車這個棋子,以此來保護主帥,獲得棋盤的勝利。這個戰略的思想就是出自《三十六計》中的「李代桃僵。」李代桃僵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李樹代替桃樹而死亡,原來是用來比喻兄弟之間相親相親,互幫互助。後來的「李代桃僵」被比喻成代人受過,在《三十六計》中的「李代桃僵」被比喻成在敵我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用較小的代價取得巨大的勝利。
  • 一天一個成語——杯水車薪.基本用來形容錢了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成語名字】杯水車薪【成語拼音】bēi shuǐ chē xīn【成語釋義】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草。【成語出處】《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械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 一天一個成語——頭破血流.救人得跟悟空學
    【成語名字】頭破血流【成語拼音】tóu pò xuè liú  【成語釋義】頭打破了,血流滿面。【成語出處】出自 明·吳承恩《西遊記》。【成語故事】唐三藏、悟空、八戒、沙僧,緩馬而行,正有一群和尚正打著號子把滿載著磚瓦木料的車子往極高的陡坡上拉。
  • 一天一個成語:立錐之地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來啊,造作啊 文:xiaobai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 【成語名字】
  • 一天一個成語——初出茅廬.諸葛亮的亮相之作.
    【成語名字】初出茅廬【成語拼音】chū chū máo lú【成語釋義】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3.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國家而言,這些畫作就如同史書一般重要。4.在這人浮於事的年代,初出茅廬者切忌好高騖遠,以免高不成低不就。5.我雖然初出茅廬,缺少經驗,卻有一股學習的熱誠。
  • 一天一個成語:偷梁換柱
    文:xiaobai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成語名字】偷梁換柱 【成語拼音】tōu liánghuàng zhù 【成語釋義】梁:房梁;偷下房子的屋梁來替換柱子,比喻喑地裡玩花樣耍手段,對物件進行替換掉包。 【成語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偏偏鳳姐想出一條偷梁換柱之計,自己也不好過瀟湘館來,竟未能少盡姊妹之情,真真可憐可嘆。」
  • 一天一個成語:人面桃花
    【成語名字】人面桃花 【成語拼音】rén miàn táo huā> 【成語釋義】形容男女邂逅鍾情,隨即分離之後,男子追念舊事的情形。
  • 一天一個成語:牝雞司晨
    文:xiaobai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成語名字】牝雞司晨【成語拼音】>pìn jī sī chén【成語釋義】牝雞,雌雞;司,掌管;晨,早上;司晨,報曉。【感情色彩】貶義詞【成語出處】1.春秋孔子《尚書·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司晨,惟家之索。2.北宋宋祁、歐陽修等《新唐書·后妃傳上·太宗長孫皇后》:與帝言,或及天下事,辭曰:牝雞司晨,家之窮也,可乎?
  • 一天一個成語:運斤成風
    【成語拼音】yùn jīn chéng fēng  【成語釋義】運,揮動;斤,橫刃的斧頭(可以簡單理解為像鋤頭的銳器)。【成語出處】《莊子·徐無鬼》莊子送葬,過惠子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⑿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 一天一個成語:吳下阿蒙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文:xiaobai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
  • 一天一個成語·前倨後恭.富貴時被敬畏,貧賤時被輕視,你經歷過嗎?
    一天一個成語3——完璧歸趙【戰國趙】一天一個成語5——指鹿為馬【秦朝】一天一個成語11——火燒赤壁【三國】一天一個成語12——逐鹿中原【西漢】>一天一個成語17——運籌帷幄【西漢】劉邦的」攻心計「一天一個成語18——臥薪嘗膽【春秋】一天一個成語22——一敗塗地【秦】劉邦起家於沛縣,也是為什麼各種史書中常稱他為「沛公」一天一個成語25——彈冠相慶 冠讀一聲,多為貶義,以後用成語可不敢亂用哦一天一個成語26——傾國傾城【西漢】美人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才可描述其美貌
  • 一天一個成語·懷璧其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成語名字】
  • 一天一個成語——飲醇自醉.周瑜,是一個多麼優秀又帥氣的陽光青年啊
    【成語名字】飲醇自醉【成語拼音
  • 一天一個成語——狗尾續貂.貂你會寫嗎?練一下
    【成語名字】狗尾續貂【成語拼音】gǒu
  • 一天一個成語——顧曲周郎.周瑜其實是完美男友.帥氣聰明有計謀,還多才多藝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文:xiaob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