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戰場,彈火橫飛,遍地殺戮。
可是他,德斯蒙德·多斯,拒絕拿起武器,拒絕奪去任何人的生命,哪怕是敵人。
這是他對上帝的誓言,不可違背,否則他就不配擁有信仰。沒有了信仰,哪怕面對的是深愛的女孩多蘿西,他也不知道該怎樣生活。
這樣一個奇葩,在銀幕之外許多人的想像中,不可能被任何一支軍隊接受,更不要說是強大的美軍。
確實許多人不想要他,長官想盡辦法要趕走他,戰友甚至暴力相向,鼻青臉腫的他卻固執地挺立在軍營裡面。
而他居然就留下了,雖然也險些被軍事法庭判罪或除名,但終究被世界上最現代化的軍隊接納了。
這仿佛天方夜譚,卻是真實的歷史,二戰中最不可思議的傳奇。
傳奇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懂他。即便同為基督徒,德斯蒙德與夥伴卻像生活在兩個星球。
他們在為國家戰鬥,戰爭就意味著殺人。不肯這樣做的德斯蒙德,只能被看成膽小鬼。
沒人去想,這個怪物一般的異類,與他們一樣深愛這個國家。他本可以安於後方的工廠,卻執意走上火線,因為要和別人一起為正義而戰。
沒人理解,一個人另類的原因可能並非不合情理。在差點殺死狂暴的酒鬼父親之後,槍與暴力是德斯蒙德心中不可推卸的重負十字架。
他唯一的選擇,只有在註定生靈塗炭的沙場上,拼盡全力拯救一個個生命。
讓我再多救一個!鋼鋸嶺血腥的黑夜中,他向神祈求。
就在一聲聲求告中,德斯蒙德挽回了七十多個人的生存,其中許多都是輕蔑過他的同伴,還有不共戴天的日本傷兵。
整個過程中,在這片死亡之地,德斯蒙德竟然沒有受到一處致命傷。
這是神的恩典!
同袍終於明白了,「懦弱」的德斯蒙德才是他們中間最了不起的英雄。
他們明白了,「所有人的信仰都是值得尊重的」。
神通過賜予德斯蒙德·多斯的恩典,給予人間一次莊重的啟示。
神甚至讓梅爾·吉勃遜這個反猶太的傢伙,在七十年後精心製作了敘寫德斯蒙德奇蹟的《血戰鋼鋸嶺》。冥冥之中,寬容多元的神意自在其間。
德斯蒙德的成就是信仰的勝利,這信仰不只是對神之敬畏順服,也是遵照神旨寬厚對待他人,包括公平對待敵人,或者敵人那邊的普通平民。
德斯蒙德故去十年了,今天的我們是否還可以像他和他的戰友那樣寬宏,不被一時的恩怨遮蔽雙眼?
答案在我們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