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是什麼樣信仰的勝利?

2021-03-05 天地行人


   他站在戰場,彈火橫飛,遍地殺戮。

可是他,德斯蒙德·多斯,拒絕拿起武器,拒絕奪去任何人的生命,哪怕是敵人。

這是他對上帝的誓言,不可違背,否則他就不配擁有信仰。沒有了信仰,哪怕面對的是深愛的女孩多蘿西,他也不知道該怎樣生活。

這樣一個奇葩,在銀幕之外許多人的想像中,不可能被任何一支軍隊接受,更不要說是強大的美軍。

確實許多人不想要他,長官想盡辦法要趕走他,戰友甚至暴力相向,鼻青臉腫的他卻固執地挺立在軍營裡面。

而他居然就留下了,雖然也險些被軍事法庭判罪或除名,但終究被世界上最現代化的軍隊接納了。

這仿佛天方夜譚,卻是真實的歷史,二戰中最不可思議的傳奇。

傳奇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懂他。即便同為基督徒,德斯蒙德與夥伴卻像生活在兩個星球。

他們在為國家戰鬥,戰爭就意味著殺人。不肯這樣做的德斯蒙德,只能被看成膽小鬼。

沒人去想,這個怪物一般的異類,與他們一樣深愛這個國家。他本可以安於後方的工廠,卻執意走上火線,因為要和別人一起為正義而戰。

沒人理解,一個人另類的原因可能並非不合情理。在差點殺死狂暴的酒鬼父親之後,槍與暴力是德斯蒙德心中不可推卸的重負十字架。

他唯一的選擇,只有在註定生靈塗炭的沙場上,拼盡全力拯救一個個生命。

讓我再多救一個!鋼鋸嶺血腥的黑夜中,他向神祈求。

就在一聲聲求告中,德斯蒙德挽回了七十多個人的生存,其中許多都是輕蔑過他的同伴,還有不共戴天的日本傷兵。

整個過程中,在這片死亡之地,德斯蒙德竟然沒有受到一處致命傷。

這是神的恩典!

同袍終於明白了,「懦弱」的德斯蒙德才是他們中間最了不起的英雄。

他們明白了,「所有人的信仰都是值得尊重的」。

神通過賜予德斯蒙德·多斯的恩典,給予人間一次莊重的啟示。

神甚至讓梅爾·吉勃遜這個反猶太的傢伙,在七十年後精心製作了敘寫德斯蒙德奇蹟的《血戰鋼鋸嶺》。冥冥之中,寬容多元的神意自在其間。

德斯蒙德的成就是信仰的勝利,這信仰不只是對神之敬畏順服,也是遵照神旨寬厚對待他人,包括公平對待敵人,或者敵人那邊的普通平民。

德斯蒙德故去十年了,今天的我們是否還可以像他和他的戰友那樣寬宏,不被一時的恩怨遮蔽雙眼?

答案在我們自己手中。

相關焦點

  • 信仰的力量——影片《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以二戰時期的衝繩島戰役為背景,講述基於宗教信仰而拒絕持槍上陣的醫療兵戴斯蒙德·道斯,赤手空拳闖入槍林彈雨,隻身勇救75名戰友生命的故事。梅爾·吉勃遜的《血戰鋼鋸嶺》用最傳統的方式和毫無保留的手段,超真實還原了這場戰役的宏大奇景和點滴細節。還原了這場戰爭的殘酷,影片的後一小時幾乎全部是戰爭場面,其血腥程度令人震驚。梅爾·吉勃遜在雪梨郊外炸平了一個農場,打造成被炮火炸成焦土的鋼鋸嶺。而片中所有被炮彈炸飛和被火焰燒焦的場面,全部都是現場實拍。《血戰鋼鋸嶺》是一次對信仰和堅守信仰的人的偉大致敬。
  • 《血戰鋼鋸嶺》的真正戰場,並不在鋼鋸嶺……
    昨天晚上,方君觀看了《血戰鋼鋸嶺》的點映場。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人踴躍應徵入伍。 在戴斯蒙德·道斯所在的堪薩斯小鎮上,甚至有人因為體檢不合格無法從軍而自殺。 道斯也滿腔熱血,一心報效祖國,他的入伍得到了家人的首肯和未婚妻的支持。
  • 《血戰鋼鋸嶺》的真正戰場,並不在鋼鋸嶺 藝文錄
    當然,我沒有見過戰爭的真貌,但毫無疑問《血戰鋼鋸嶺》是我在銀幕上所見過的尺度最兇猛的戰爭戲。最起碼,它絲毫沒有遮遮掩掩那些破碎的肢體、橫流的內臟、狂湧的血漿,它最大程度地接近我們想像中的二戰戰場。而《血戰鋼鋸嶺》這樣的電影讓人們清醒。老天作證,戰爭沒有絲毫美的地方,那是人與人之間,用盡一切可能的手段奪取對方生命的過程,人性中任何醜惡不堪的東西,都在戰場上暴露到淋漓盡致。
  • 『血戰鋼鋸嶺』信仰的力量堅不可摧
    梅爾·吉勃遜把拍《耶穌受難記》時的理念帶進了《血戰鋼鋸嶺》當中,只是在表達信仰時,梅爾·吉勃遜不再那麼激烈,他用一個柔和的、近乎阿甘式的形象—— 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的小鎮青年戴斯蒙德·道斯,肩負起傳遞上帝的力量的責任,並成功地讓觀眾相信了他所敘述故事的真實性與可信性。
  • 電影《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12月8日全國正式上映導演梅爾·吉勃遜《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        自11月4日北美公映以來,這部講述二戰真實故事的影片就刷新了媒體、影評人對「奧斯卡最佳導演梅爾·吉勃遜、「蜘蛛俠」安德魯·加菲爾德、「阿凡達」薩姆·沃辛頓、「精靈王」雨果·維文等一票好萊塢巨星,共同成就了這部即將載入電影史冊的戰爭巨製———《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繼《拯救大兵瑞恩》後最震撼的戰爭場面」        《血戰鋼鋸嶺》改編自二戰英雄戴斯蒙德·
  • 【薦 片】電影《血戰鋼鋸嶺》
    幾經周折,戴斯蒙德最終和戰友來到了鋼鋸嶺。槍林彈雨,轉瞬之間無數人應聲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僅憑一己之力拯救了數十條瀕死的生命……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影評:《血戰鋼鋸嶺》的真正戰場,並不在鋼鋸嶺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人踴躍應徵入伍。
  • 另類的戰爭片《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影片劇照我心中的戰爭片經典《血戰鋼鋸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的另類之處。風語者》、某豆評分7.9的《珍珠島》、某豆評分8.4的《敦刻爾克》等等,包括今天介紹的《血戰鋼鋸嶺》某豆評分8.7。片子各有各的特點,有突出愛情的,有還原戰爭本身的,有刻畫某個人物的,而《血戰鋼鋸嶺》深刻的是突出戰爭中的「信仰」,一本《聖經》貫穿全劇。
  • 奧斯卡|《血戰鋼鋸嶺》:一位拒絕服兵役者的信仰
    -Ralph Waldo Emerson我國電影院線於去年和今年年初引入了不少入圍第89屆奧斯卡的佳片:《瘋狂動物城》《將臨》《薩利機長》《血戰鋼鋸嶺》《愛樂之城》。戰場上的戴斯蒙德個人認為《血戰鋼鋸嶺》不是一部宗教電影,它無關宗教卻有關信仰。
  • 電影《血戰鋼鋸嶺》劇情介紹 創造了「零差評」口碑
    電影《血戰鋼鋸嶺》劇情介紹 創造了「零差評」口碑時間:2017-01-25 07:28   來源:系統天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電影《血戰鋼鋸嶺》劇情介紹 創造了零差評口碑 電影《血戰鋼鋸嶺》在北美上映以後獲得了很好的口碑,這部電視劇創造了零差評的口碑,相信電影一定很好看,你知道電影講述了什麼樣的故事嗎
  • 淺析《血戰鋼鋸嶺》的藝術魅力及思考
    前言:影片《血戰鋼鋸嶺》改編自二戰美國軍醫戴斯蒙德·到斯的真實經歷, 講述他基于堅定的信仰拒絕持槍上戰場, 卻在衝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了75位戰友的英雄故事。整部影片表達了信仰的篤定、反戰的情懷與對和平嚮往的主題, 全片充滿了對戰爭的反思、信仰的篤定與對和平的嚮往, 是一部和平主義者的戰爭史詩。
  • 淺析《血戰鋼鋸嶺》的藝術魅力及思考
    前言:影片《血戰鋼鋸嶺》改編自二戰美國軍醫戴斯蒙德·到斯的真實經歷, 講述他基于堅定的信仰拒絕持槍上戰場, 卻在衝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了75位戰友的英雄故事。整部影片表達了信仰的篤定、反戰的情懷與對和平嚮往的主題, 全片充滿了對戰爭的反思、信仰的篤定與對和平的嚮往, 是一部和平主義者的戰爭史詩。
  • 人造煉獄《血戰鋼鋸嶺》
    關於今年11月初,北美上映的這部新片《血戰鋼鋸嶺》觀眾口碑極佳,由闊別導筒十年的梅爾·吉勃遜再度擔當導演,這位拍出了《勇敢的心》的好萊塢導演,又一次證明了他對史詩類型電影的指導能力。(《血戰鋼鋸嶺》帶回了戰爭大片的震撼)今年梅爾·吉勃遜的回歸,似乎預示著傳統題材的電影,又有人回來扛大旗了。實打實的把戰爭場面拍得好看、拍得漂亮、拍得震撼人心,他遊刃有餘。
  • 《血戰鋼鋸嶺》版權方CCP發聲明,力挺麒麟影業署名
    前不久,斬獲兩項奧斯卡金像獎的《血戰鋼鋸嶺》中國公映版本裡,全球聯合出品方麒麟影業(Kylin Pictures)的署名或被中國分銷方熙頤影業無故刪除。 《血戰鋼鋸嶺》投資方的名譽誹謗訴訟案被駁回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血戰鋼鋸嶺》中,麒麟影業是佔比最高的中方投資者,並與影片版權方CCP(美國十字小溪影業)籤訂了合同,作為《血戰鋼鋸嶺》的全球投資方及聯合出品方,也讓觀眾看到了中國電影資本的蓬勃發展之勢,從電影《畫皮》系列到《血戰鋼鋸嶺》,麒麟影業與國際電影市場的全面合作也展現了其「新東方、新電影」的文化理念。
  • 《微感悟14》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去年年底,一部名為《血戰鋼鋸嶺》的戰爭大片席捲了各大影院,口碑爆棚。電影中,逼真震撼的特效場景,還原了戰爭本來的樣子。《血戰鋼鋸嶺》極為真實的還原了71年前衝繩島上那場鋼鐵風暴。激烈的戰爭場面全景鋪展,炮火和子彈如同暴雨般傾瀉在極小的陣地之上,堅硬的山脊也被削成參差殘缺的「鋼鋸形」。溝壑間,呼嘯的烈火甚至將屍體也瞬間化為灰燼。
  • 重溫《血戰鋼鋸嶺》:執著的信念
    《血戰鋼鋸嶺》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二戰時期軍醫德斯蒙德· 多斯赤手空拳在鋼鋸嶺戰役中救助了75名戰友,是美國第一個獲得榮譽勳章的「因良心而拒絕的參軍者」。德斯蒙德生長在維吉尼亞,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鏡頭進入1945年5月的鋼鋸嶺戰場,彼時二戰進入尾聲,美軍從太平洋向日本本土推進。鋼鋸嶺是位於衝繩島懸崖絕壁上的要塞,而衝繩島是佔領日本本土的橋頭堡。日軍依託地道垂死掙扎以至美軍死傷慘重,說是血戰絕不為過。瘦弱的德斯蒙德赤手空拳穿槍林躲彈雨,在日軍打死軍醫有獎勵的血腥戰場,毫不退縮,勇敢救扶戰友。
  • 《血戰鋼鋸嶺》版權方CCP發聲明,力挺麒麟影業
    前不久,斬獲兩項奧斯卡金像獎的《血戰鋼鋸嶺》中國公映版本裡,全球聯合出品方麒麟影業(Kylin Pictures)的署名或被中國分銷方熙頤影業無故刪除。無論是觀眾還是片方,《血戰鋼鋸嶺》這部戰爭電影發展為線下的「電影戰爭」都是影迷們不願意看到的。
  • 《血戰鋼鋸嶺》讓梅爾·吉勃遜成功翻身了
    《血戰鋼鋸嶺》這部被譽為《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好萊塢「二戰」題材電影,終於讓吉布森「出獄」了。《血戰鋼鋸嶺》狂收獎項和票房《血戰鋼鋸嶺》製作費4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77億元),在好萊塢應該只能算中小成本電影。
  • 《血戰鋼鋸嶺》(在線觀看)
    —員長《戰爭,最殘酷的和平》《血戰鋼鋸嶺》(在線觀看)劇情簡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作為邪惡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衝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鬥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衝繩,等待他們的則是敵軍重兵防守、兇險異常的鋼鋸嶺。在這群人中間,卻有一個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他名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 Andrew Garfield 飾),來自美國的維吉尼亞。太平洋爆發之際,瘦弱的戴斯蒙德志願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而應徵入伍。
  • 【賞析】電影《血戰鋼鋸嶺》
    在二戰題材已經被「拍爛」的背景下,奧斯卡最佳導演梅爾吉布森操刀執導《血戰鋼鋸嶺》。亦或是整個影片在宣傳美利堅的戰爭勝利,歌頌美利堅的偉大?其實看完整個影片你會發現,歌頌個人英雄主義的確有,可片子卻扎紮實實是一部反對戰爭的影片。同樣,原來無論多普通的劇情發展也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思考。
  • 同樣抗日:為什麼別人《血戰鋼鋸嶺》;我們卻「手撕鬼子」?
    同《拯救大兵瑞恩》一樣講情懷的好萊塢戰爭片《血戰鋼鋸嶺》在內地上映5天後開始逆襲,終於超過日本唯美小清新的動畫片《你的名字》。《血戰鋼鋸嶺》血肉橫飛、殘酷而真實,帶來人性內省的震撼,讓我們反省「手撕鬼子」國產抗日神劇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