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列國志】印度-帕提亞王國

2020-12-27 騰訊網

印度-帕提亞王國

印度-帕提亞王國為公元1世紀前後的一個王國,由岡多法勒斯王朝及其他一些中亞君主統治,疆域約為今阿富汗部分、巴基斯坦以及印度西北部。大多數時期,岡多法勒斯王朝都居於塔克西拉(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但在王朝最後幾年裡,首都在喀布爾和白沙瓦之間變動。雖然王國鑄造的硬幣多啟發自安息帝國,但他們本身可能屬於居住在帕提亞以東的伊朗人部落。並無證據顯示所有國王都冠以「岡多法勒斯」(意為「榮耀獲得者」)。此外,王國還以世界遺產——佛教僧院塔克特依巴依而知名。

1.歷史

岡多法勒斯一世起初可能為今伊朗東部錫斯坦統治者。大約在公元前20年代,其徵服了原印度-塞西亞王國的領土,這一切可能發生於印度-塞西亞王國重要統治者阿澤斯離世之後。岡多法勒斯所統治的區域囊括了阿拉霍西亞、錫斯坦、信德, 旁遮普以及喀布爾谷,但應未超過旁遮普地區東部。他自稱為「眾王之王」,此頭銜恰當地反映出王國內部鬆散的結構:許多小王朝仍舊存在其中,得以保全,來換取他們對岡多法勒斯及其繼任者承認與效忠。西薩特拉普王朝踞於古吉拉特,可能就與王朝相鄰。

岡多法勒斯去世之後,王國開始分裂。Sarpedones(可能為前者之子)成為「岡多法勒斯二世」。儘管岡多法勒斯二世宣稱自己為主要統治者,但其統治仍舊搖搖欲墜。他在信德、旁遮普東部、阿富汗南部的阿拉霍西亞發行了貨幣。之後岡多法勒斯的侄子Abdagases繼位,但不久之後即為Orthagnes篡位,後者成為岡多法勒斯三世「伽達納」。之後伽達納的兒子Ubouzanes繼位。公元20年後,Sases奪回Abdagases的位置,成為「岡多法勒斯四世」。塔克特依巴依的題字正是他所書。

此外,還有一些不甚知名的國王,如曾短暫篡位的Sanabares,再如也叫做Abdagases的國王等。

但是印度-帕提亞王國再未企及岡多法勒斯一世的高度,公元1世紀中期,丘就卻治下的貴霜帝國開始蠶食印度北部的領土。到最後一任國王Pacores(約在公元100年之前)時,僅殘餘錫斯坦及坎大哈。

2.文學記載

在一些古老的文學作品中對印度-帕提亞王國亦有所提及。在聖經《新約》有關多馬的故事中提到,多馬曾在印度宮廷中為國王岡達法爾做過木匠。其中岡達法爾應該即為岡多法勒斯。

古希臘哲學家提亞納的阿波羅尼烏斯曾前往印度,並於約46年到往塔克西拉。他描繪了此處希臘風格的建築。在交談中,岡多法勒斯提及自己從其父那裡學得一口流利的希臘語。

《厄立特利亞海航行記》提到,岡多法勒斯於信德地區作戰,在印度河河口一帶,斯基提亞的重要城市明納伽拉落入在帕提亞人手中,後者驅逐每一個異邦人離開。

對於戰爭的時間,塔克特依巴依題詞中有兩個記法,其一為Guduvhara國王26年(推測為岡多法勒斯),另一個為未知紀年103年。

3.考古研究

在其貨幣及犍陀羅藝術品中,印度-帕提亞人被描繪為身著交叉的短夾克及寬鬆的長褲。他們的夾克裝飾有一排排獎章等。他們通常頭髮濃密,並帶有頭帶(這種做法在公元1世紀主要由帕提亞人採用)。

在犍陀羅發現了許多石制帶有雕刻的圓盤,代表著印度-帕提亞王國的藝術。這些雕刻結合了希臘和波斯的風格,被認為是帕提亞藝術特徵的表現形式。但其只在印度-希臘王國、印度-塞西亞王國和印度-帕提亞王國相對應的考古層中發現,在之前的孔雀王朝及之後的貴霜王朝並未發現。

4.岡多法勒斯一世

岡多法勒斯一世為巴基斯坦西部印度-帕提亞王國的建立者。根據現代研究,其統治時間應該為公元前20年至前十年。但Bopearachchi認為應當是公元21年至40年。

通常所給的都是後一個日期。根據巴基斯坦馬爾丹附近的塔克特依巴依佛院一塊由岡多法勒斯銘刻的石頭記述,他於公元20年即位。

岡多法勒斯自印度-塞西亞王國的阿澤斯手中奪取了喀布爾谷、旁遮普地區及信德省。事實上,還有許多附庸國倒向了岡多法勒斯。其王國疆域雖廣闊,但是只維繫在一個鬆散的框架內,在其死後即開始瓦解。王國都城為犍陀羅城市塔克西拉。塔克西拉位於旁遮普,今日伊斯蘭瑪巴德以西。

恩斯特·埃米爾·赫茲菲爾德認為,岡多法勒斯代表著蘇倫家族。

相關焦點

  • 說說古印度列國時代的軍隊武備
    ▲雅利安人文物伴隨著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社會不斷發展,古印度的歷史也就因此進入了列國時代,也就是電影《巴霍巴利王》的背景時代。這一時期基本可以認為是古印度的城邦時代,各個雅利安人小國之間的戰爭,也促進了古印度的軍事發展。
  • 【古印度列國志】喀布爾-夏希王朝
    喀布爾-夏希王朝 夏希王朝(天城文: ),或稱沙希王朝、沙希亞王朝,是公元三世紀貴霜帝國衰落開始統治著喀布爾地區及健馱邏(今巴基斯坦北部)的一個印度中世紀王國,直至公元九世紀初。
  • 【古印度列國志】莫臥兒帝國(三):英國殖民
    次年初,章西成為中印度起義中心,女王親自指揮章西軍民與英軍激戰八天,重創英軍。後率軍向西轉移,與英軍決戰中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最後英勇犧牲,死時年僅23歲。莫臥兒帝國完全被英國殖民者佔領。但莫臥兒民族反英起義也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使英國的統治從印度的一端到另一端發生動搖」。之後,莫臥兒帝國末代皇帝巴哈杜爾被英國殖民當局放逐。
  • 【古印度列國志】德裡蘇丹國(三):拉茲亞特丁•蘇丹娜
    德裡蘇丹國(三):拉茲亞特丁·蘇丹娜 (6)拉茲亞特丁·蘇丹娜拉茲亞特丁·蘇丹娜(Raziyyat-dinSultana,1236–1240)是印度德裡蘇丹國奴隸王朝
  • 【古印度列國志】貴霜帝國(下):迦膩色伽一世2
    貴霜帝國最初只是南方印度-帕提亞王國的一個附庸 由於具體記錄的缺失,迦膩色伽一般被認為於公元128--144因此他顯然沿襲了先王的政策,繼續對印度特別是恆河流域的各邦國施加影響。相對於曾經誕生過孔雀王朝的印度文化核心區,貴霜人所在的西北方在軍事技術上有著巨大優勢。
  • 【古印度列國志】邁索爾王國(四):蒂普蘇丹
    邁索爾王國(四):蒂普蘇丹 6.海德爾·阿里 海德爾·阿里[HyderAli](1722,印度邁索爾布迪科泰~1782.12.7,奇圖爾)印度南部邁索爾的穆斯林統治者。
  • 印度票房冠軍要上映了!《巴霍巴利王》印度特色冷兵器大捕撈
    在古印度列國時代,當時的軍隊大多以輕步兵為主。溼熱的氣候,鎧甲會讓士兵快速消耗體力,也會使金屬或皮質鎧甲出現生鏽或發黴的問題,減少鎧甲壽命。所以在古印度列國時代,只有一些高級武士或者軍官,才有能力購買和使用昂貴的鎧甲。並非像電影中,每個士兵都有統一的鎧甲。
  • 【古印度列國志】莫臥兒帝國(十):巴哈都爾•沙一世
    印度莫臥兒帝國在18世紀的一位君主,奧朗則布第三子。生於印度中部的巴哈都爾·沙於1707年-1712年統治印度次大陸,王朝規模約遍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地。1643年,穆阿扎姆出生。父親奧朗則布在位時,穆阿扎姆負責管理帝國的西北部包括旁遮普地區,與錫克教徒領袖關係良好。1707年3月14日,奧朗則布逝世,繼承王位的戰爭爆發。
  • 古希臘與古印度文明的碰撞,塞琉古-孔雀戰爭
    它開始於塞琉古帝國的塞琉古一世(Seleucus I Nicator),試圖奪回被孔雀帝國的旃陀羅笈多·孔雀(Chandragupta Maurya)佔領的馬其頓帝國的印度總督區。戰爭結束後,雙方達成和解,將印度河流域地區和部分阿富汗地區併入孔雀王朝,旃陀羅笈多獲得了他所尋求的地區的控制權,並在兩個大國之間建立了聯姻關係。
  • 印度不重視歷史記載,但不代表其歷史上沒有統一時代
    1、古印度文明源於今巴基斯坦古印度,本是一個地理概念,我們常說的古印度指的是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包括了今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斯坦南部和尼泊爾等地區,並不單指今天的印度共和國。最早的古印度文明產生於印度河畔,因最早發現於巴基斯坦旁遮普邦的哈拉帕而被命名為哈拉帕文明。印度河發源於我國的西藏,主要流經巴基斯坦,所以哈拉帕文明也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與今天的印度共和國沒有多大關係。
  • 印度莫臥兒王朝,「珠光寶氣」的皇室!
    製作於18世紀的祖母綠雕刻吊墜 曾屬於Mysore 王國統治者 整枚吊墜呈小船造型 說起印度土王珠寶中最有名的的一例,就數這條「帕提亞拉項鍊」了。
  • 帶你了解古印度的早期文明:原住民的輝煌和雅利安人的到來
    原住民的輝煌眾所周知,古印度文明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但一般所認為的古印度文明實際上是印度原住民創造的哈拉巴文化。學術界曾經長期普遍以為,在雅利安人建立古代文明前,印度地區並沒有出現顯著的文化跡象。在遺址中發掘了大量來自中亞以及兩河流域的物件,這被認為是古印度與周邊地區進行經濟交往的證據。羅塔爾海港遺址的發現,反映了當時與蘇美爾的商業活動已經普遍化。在發掘的數百座遺址中,哈拉巴城和摩亨佐·達羅城是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兩處。已經出現了市區和街道的劃分,城堡和街區之間有人工的溝渠,城堡內工事堅固且設有各類活動區域,出現了排水設備,功能齊備。
  • 古印度有個偉大發明,至今全世界都在用
    眾所周知,公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按照時間誕生的先後順序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對應國家是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中國。為何前三個文明古國都帶「古」字,而中國不帶,那是因為世人認為前三個的文明斷層,已經消失殆盡,什麼都沒留下,只有中國文明延續至今。
  • 印度數千年歷史三個大一統朝代: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臥兒王朝
    古印度與現代印度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程度在古埃及、古伊拉克之後,中國之前,距今五千多年前,即公元前三千多年前誕生。由於現代印度與古印度已經沒有任何文明傳承,所以古印度要加上「古」字,古埃及和古伊拉克同理,而中國沒有「古」字,因為中國文明傳承至今。
  • 深度影評 《巴霍巴利王》:印度民族史詩的又一次壯美演繹
    古印度輝煌歷史,神奇的開掛,熱血的燃,還有十分現代的女性角色……都構成了這部印度史詩電影的成功表達。《巴霍巴利王1》帶給我的是新鮮感,濃鬱的古印度風情,不同於好萊塢大片、歐洲片和國產片的審美體驗。《巴霍巴利王2》則進一步勾起了對古印度傳統文化的好奇。「巴霍巴利」是一個梵語,意思是「大臂者」。
  • 《巴霍巴利王》:氣勢磅礴的印度神話史詩
    《雷神》便是來自於北歐神話,而正在熱映的印度史詩動作大片《巴霍巴利王:開端(上)》(以下簡稱《巴霍巴利王》)則也是取材於神話傳說,並藉助於現代化的電影技術語言,鋪展成一部氣勢磅礴的史詩動作大片。影片《巴霍巴利王》的故事背景是古印度時代的馬西馬帝王國,是一個虛構的歷史王國,但影片還結合了不少的歷史真實人物或者傳說,使得既豐富多彩又娛樂性十足。
  • 《巴霍巴利王》定檔7.22 古印度神話世界即將開啟
    這部強檔印度電影,根據印度神話改編而成,宏偉精緻的視覺奇觀,簡單熱血的劇情,令人賞心悅目的歌舞,2015年在印度本土開畫首日就創下780萬美元成績,接連打破多項印度影史記錄,成為目前印度票房榜首位影片。影片由中國電影股份集團有限公司引進,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相信在火熱激情的七月,《巴霍巴利王:開端》一定會讓中國觀眾大飽眼福,再創印度佳作狂潮。
  • 《巴霍巴利王2:終結》傳奇史詩巨製代表另一種印度電影
    在古印度傳說中,巴霍巴利王意為「力大無窮的人」,而摩西施末底是「終極烏託邦」的象徵。《巴霍巴利王》系列上集講述流落民間的少年施瓦,展露天賦異秉的神力,由王子的身世帶出國力強大的摩西施末底王國,而下集《巴霍巴利王2:終結》中,施瓦重振父親巴霍巴利王聲威,與身為摩西施末底王國君主的叔父巴拉德瓦展開王位爭奪戰。下集除了解開許多上集留下的謎團外,還獨立成章,劇情和戰爭場面驚心動魄。
  • 古印度笈多王朝造像藝術-坐佛像欣賞
    6世紀 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