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最近非常火,因為她發了一條微博——
作為喜劇演員,「賈玲」二字就代表著歡笑。可是,面對這條微博,誰也笑不出聲,「賈玲」兩個字成為了全網最大的淚點。「籌備三年,電影《你好,李煥英》今日開機。難免有遺憾······總算如願以償······可以重來,何其有幸。」李煥英,是賈玲的母親。
《你好,李煥英》小品劇照十幾年前,在賈玲考上大學一個月後,她的母親因為一場意外永遠離開了她。她始終無法接受母親離去的事實,也一直在懊惱:媽媽一直想要一個冰箱,但到最後也沒有用上……媽媽一直想要一件綠色的皮衣,賈玲就打工給爸媽一人買了一件,只是媽媽那件尺碼小了,賈玲拿去換。可是等到賈玲把衣服換回來的時候,媽媽沒了,再也穿不上了……母親走了十六年,她的人生缺憾了十六年。賈玲用一條微博告訴我們:子欲養而親不待,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壹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先生來到銀行,為愛人繳納信用卡年費。工作人員一看帳單只有一百塊錢年費,就跟他說:「不用繳,讓您愛人刷幾次卡就能免的。」先生笑笑,說:「沒事,我給還了吧,通知她可能不太方便。」工作人員不解:「您愛人怎麼會聯繫不到呢?明明這個錢可以不用交的啊。」他爭執不過,問:「你知道馬航MH370嗎?」工作人員有點懵,點了點頭:「知道。」他特溫和地說:「我愛人就在那上面。」工作人員一下就愣了,心裡特難受,一個勁地道歉:「先生不好意思,我馬上給您辦。」他笑笑說:「沒事,我就是為了讓這個卡一直保持正常使用狀態。你說,萬一哪一天她要用呢,是不是?」聽完這句話後,工作人員再也忍不住,哭了。有些分別,來得猝不及防;有些遺憾,沒有彌補的機會。離別固然傷感,更悽苦的是不辭而別。我們一生中說過千百次再見,可能從來都是隨口一說;但命運若要給我們說一次再見,卻認真的讓人無力招架……貳
大家還記得去年轟動一時的公交車墜江事件嗎?一輛載有15人的22路公交車,突然衝上路沿撞斷護欄,墜入滾滾長江。本該是個溫馨的星期天。一名媽媽帶著兩個3歲的孩子和高齡的母親,計劃到郊外遊玩。一位老人家,沒等到孩子接,便自己坐上公交車準備偷偷給兒媳婦送去生日禮物。想到兒媳兒子驚喜的樣子,他笑得眼睛都沒了。還有退休老師周大觀,他剛從菊花展上回來,準備坐車回家和孩子吃飯。他的孩子,周小波,是一名救援人員。本來是再尋常不過的一天,卻被一名女乘客打破:漠視車規、無理取鬧的她竟拿手機砸向司機。司機失手急轉,公交撞向欄杆,緊接著,車上被驚恐的尖叫聲填滿......2秒鐘打鬥,15條人命,就這樣消散在頃刻之間。那個叫周小波的孩子,緊急參與救援。當他撈起自己父親的那一刻,嚎啕大哭:「還有五分鐘,我爸就下站了......」多等五分鐘,他們就可以跟往常一樣樂呵呵地吃飯了......前段時間的無錫高架橋事件爆出後,有網友留言:一個朋友剛好在無錫出差,已經把他拉黑了的我,立馬添加好友問他有沒有受傷。腦子裡想的都是,只要你好好活著就好。什麼矛盾,什麼糾葛,在生死面前,無非都是小事。我們總是對當下的人生、當下的生活有諸多不滿。只有等到災難來臨時,才明白所有的爭執和衝突都不值一提。如果能及早明白這一點,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能更珍惜當下,更珍惜眼前人。叄
網上有一篇微小說,讀來讓人深思——大學畢業典禮後,同學們聚在一起吃飯。飯桌上,班長問舍友:「大學四年,我從來沒見你笑過,為什麼啊?」舍友抿抿嘴,待了一會後,向大家說明了原因。高考結束後,她收到了一個電話,讓她去郵局取快遞。她知道,那是她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到了。她興奮地說:「媽媽,我去找同學玩呀,你去郵局幫我把錄取通知書取來吧。」晚上,她回來了。可是,她媽媽還沒回來。只有爸爸坐在沙發上,神色凝重。還沒等她開口,爸爸說:「你媽媽出車禍了,我帶你去醫院。」那一天,她媽媽走了。那一天,她再也沒有媽媽了。即便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她依然無法釋懷。她一直想,如果那一天,去郵局的是自己而不是媽媽,結局會不會不一樣……聽完這個故事,同學們全都沉默不語。畢淑敏在《孝心》中寫道:我相信每個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
點評: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其實,連下一秒我們都無從掌握,如何確定來日方長?未來,其實就是每個當下,我們要用盡全力過好每個當下,做喜歡的事,說想說的話,張開雙臂擁抱想擁抱的人,陪伴最親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