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骨 編輯/李忻融 周五晚,投入巨大、命運多舛的浙江衛視新節目《夢想的聲音》終於開播。 初看,陣容不錯、舞美驚豔。細看,因為沒有音樂牌照、節目明顯被剪掉了觀眾投票、星素PK的片段,競技感被削弱,而且做出了一點《中國夢想秀》的影子。
相比之下,東方衛視搶佔先機、已播三期的《天籟之戰》就幸運得多,因為拿到了廣電總局Q4唯一的一塊牌照,連續兩周分別出現了素人把楊坤、費玉清PK掉的場面,上周也推出了一個小爆款——華晨宇版《我的滑板鞋》。
華晨宇版《我的滑板鞋》為何要比較這兩個節目?因為「師出同門」——主要創意都源自韓國近期很火的模式節目《神的聲音》。兩個核心看點:第一,素人可以單挑明星、甚至把明星PK掉的懸念和刺激感;第二,素人可以指定明星改編演繹其從未嘗試過的歌曲。 遺憾的是,第一個看點在中國電視市場幾乎很難實現。縱有明星被素人打敗的案例在先,但試問誰會真正當真?他們更關心的是,節目組是如何說服楊坤甘願被PK掉的?莫文蔚會如何翻唱《大王叫我來巡山》?費玉清能否把《隱形的翅膀》唱出新滋味… 雖說都是衝著現象級去的,但拿到或看中一個優質的節目模式後,如何本土化確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一直以來,盲目相信或隨意攢改模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實在不行退而求其次等反面案例簡直不要太多,當然吸取教訓、重頭再來的例子也有。 借著兩大衛視搶同一模式這一熱點,小娛來聊聊「模式節目本土化」究竟有哪些大坑、如何正確適應中國特殊的明星生態,及這類節目的正確打開姿勢是什麼?
《夢想的聲音》vs《天籟之戰》:選人不錯、細節沒誠意 首先說《夢想的聲音》,張惠妹、蕭敬騰、羽泉都上過類似節目,都比較知道觀眾想看什麼,當你看到老蕭主動爬上桌子跳舞,就知道他們早就深諳此道。
至於Hebe,在大陸綜藝很少露臉,第一次錄製有點緊張、略顯拘謹。而林俊傑,小娛心想:「很好,你努力融入的樣子成功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兩人第一期沒有被翻牌子、幾乎沒互動,暫且理解為想留著吸引觀眾看第二期。 至於《天籟之戰》,請來的也都是人氣唱將。莫文蔚、華晨宇、楊坤、費玉清幾位導師由初次錄製時的尷尬變得更熟絡、自然,有點漸入佳境的感覺。 但是,兩個節目都遭遇了一些不如人意的困境。 1、沒細節、觀眾感受不到誠意 如果說《夢想的聲音》閹割了投票,那《天籟之戰》則容易被認為是假投票。
楊坤被素人打敗以楊坤為例,明明代表著中國電視史上第一個被素人打敗的明星,但不僅沒有激發網友的熱議,反而被認為是節目組一手操控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一位資深電視人告訴小娛,以《我是歌手》為例,同樣是引進(參照)韓版的模式,中國版《我歌》幾乎每個細節都嚴格遵從了原版、很多細節甚至超越了原版。「500名大眾評審的投票讓人感覺很有誠意,相信你是玩真的。但《天籟之戰》缺乏投票的細節,觀眾感受不到你的權威性和真實感。」 2、賽制弊病、明星難以掌控 比起《夢想的聲音》保留了韓版3個小時的籌備時間,《天籟之戰》將其延長到24小時。以中國歌手的整體實力,小娛認為24小時可信度還是更高一點。 值得玩味的是,《夢想的聲音》裡明星面對的是素人「討教」,而明星則紛紛表現出驚豔、誇讚、緊張、互相推脫,一位網友犀利地指出:「每人下臺唱一首準備了很久的歌,然後握個手分別下臺,一兩期還可以,時間久了,你怕個錘子啊?」 某資深專家告訴小娛:「中國的製作團隊對藝人沒有那麼強的把控力,中國藝人整體的確沒那麼強的創作力,為了表演效果,提前準備的確是極有可能的。」 綜上,浙江、東方這兩檔節目想在「素人PK明星」上做出花樣、阻力較大、觀眾難買帳。估計接下來都會把精力放在打磨音樂作品、製造反差、導師互動上。
從上述兩節目說開去,揭「音樂模式」本土化的五大寶典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為什麼明知「素人打敗明星」不容易做、兩家平臺都會如此上心? 據小娛分析,一方面,音樂節目大眾性強、門檻低、是最能成為現象級的門類;其次,選擇這個在韓國已經成功了的模式不僅安全穩妥、形式新穎、且更易招商。
《天籟之戰》 但另一方面,決定將它落地前一定要自覺繞開諸多「大坑」。 1、首先考慮政策風險。以浙江衛視為例,在拿不到牌照、但又想進黃金檔的情況下,是頂住風險錄一個帶投票的版本,還是提前捨棄投票做一個更安全、成熟的版本,值得反思。 2、尊重原版模式。據某資深電視人介紹,很多節目本土化失敗的深層原因,在於製作團隊往往過度自信、常抱著批判的心態,一上來就想著推翻原模式、迫不及待去本土化。但他們忽略的是,「一個模式能成功必定有它的道理,最好先抱著學習心態延續原版,再去嘗試本土化。」3、綜合考慮中國藝人現狀,以節目權威性打動藝人。小娛曾聽多位製片人吐槽,「中國藝人不僅貴、權力大、檔期緊張、配合度不太高。很多節目都是因為hold不住大咖、藝人檔期湊不到一塊等原因,最終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但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節目本身打造出來的氣場不夠權威,試問藝人怎會陪你玩真的? 4、選擇經驗豐富的製作團隊。還是以《我是歌手》為例,它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很多人認為憑藉的是洪濤在音樂圈多年的資源積累、對原版模式的高度還原、對音樂品質的精益求精、對歌手的把控力。「如果換一個在音樂領域未曾深耕過的團隊,他的審美力、氣場、領導力、權威性或許都會大打折扣。」 5、吃透模式核心,更要摸透觀眾心理。以《天籟之戰》為例,中國觀眾明知素人逆襲的機會很小,就算是真的也不太相信,所以對此並不會抱有太高期待。但如果某個人或某首歌能被全部打碎、重新演繹,如華晨宇翻唱《滑板鞋》,能把這一點做到極致也是ok的。 一個更典型的案例,《蒙面歌王》第一季因為面具簡易、歌手缺乏神秘感、收視口碑一般,但到了第二季,《蒙面唱將猜猜猜》把歌手面具、歌手類型、歌單等核心元素上做了全面升級,收視、口碑實現了逆襲。
《蒙面唱將猜猜猜》 該節目總導演車澈在接受小娛採訪時提到一些有趣的經驗。 1、在包裝上,以前誤以為觀眾想看簡單的面具暴露出歌手的身體信息、個人信息。但後來,他們發現觀眾並不喜歡提示,就是喜歡猜,而且「越難猜越愛看」。 2、在選人上,以前誤以為節目註定無法像韓版那樣消化大量歌手,在賽制上安排輸掉的人留下繼續PK。但後來節目組轉變了思路,增加了沉寂已久的藝人、跨界藝人、選秀藝人的數量,讓被猜中的人離場,沒被猜中的進入下一輪演唱。為了加重「猜」的戲份,邀請了更有趣的Ella、大張偉等人組成猜評團。 3、在選歌上,以前誤認為觀眾喜歡更小眾、格調更高的作品,但後來通過調研,發現觀眾更喜歡聽大眾歌曲的顛覆性演繹。「歌曲越大眾,越容易引起共鳴;改編越大膽,越能激發觀眾的嗨點。」 綜上,音樂模式本土化確實不易,但前人的經驗教訓確實值得借鑑。在中國特殊的明星生態下如何改變思路順水推舟、如何摸準觀眾心理訴求,如果《夢想的聲音》、《天籟之戰》等新節目能吸收有效經驗,相信都是可以實現低開高走的~
點擊關鍵詞查看往期相關精彩||||||||李宇春王寶強離婚案引爆輿論王寶強離婚事件之前發生了什麼微博的復甦專訪好妹妹樂隊奧運「體育明TFBOYS三周年中影IPO《戰狼2》保底發行「限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