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是全球的「肺癌關注月」,11月17日是「國際肺癌日」。11月14日,港媒報導,TVB金牌綠葉曾偉權因肺癌去世,終年58歲。曾偉權是TVB綠葉演員,曾出演《封神榜》《雲海玉弓緣》《白髮魔女傳》《射鵰英雄傳》《尋秦記》《法證先鋒IV》《使徒行者3》等劇集。
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392.9萬例,其中肺癌發病人數居惡性腫瘤首位,每年因肺癌死亡約63.1萬人。
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佔惡性腫瘤之首,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雖然可達80%-90%,而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卻不足5%。
肺癌早期不易被發現,但是卻有預警信號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肺病科(呼吸內科)主任李芳主任醫師介紹說,很多人發現肺癌時已是中晚期,錯過最佳的診治時間。其實,如果在肺癌早期就開始治療的話,5年生存率還是較高的。
為什麼肺癌早期不容易被發現呢?由於肺癌的早期症狀一般是咳嗽、發熱,比較常見,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以為只是普通的小病小痛,所以很多人會忽視。由於肺的特殊結構,肺部的腫瘤如果沒碰到氣管,一般不會產生咳嗽症狀,沒有觸及到胸膜,一般不會有胸痛的感覺;沒有破壞支氣管黏膜及周圍血管,就不會咳血。
雖然如此,肺癌早期還是有預警信號值得大家注意的。比如不明原因的刺激性乾咳,無明顯原因的聲音嘶啞伴氣喘,感冒後咳嗽持續不愈,突發痰中帶血或少許鮮血絲,瀰漫不固定的胸背痛、肩痛、上腹痛等,固定部位反覆發生肺炎,杵狀指及遊走性關節炎,男性乳房女性化,多發性周身性肌炎,一側頸部明顯浮腫,一側眼裂變小,眼瞼下垂,瞳孔縮小等。中老年人,尤其是男性嗜煙者,如出現上述可疑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去醫院做胸部X線或CT等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肺癌。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咳嗽是肺癌早期最常見的症狀,以咳嗽為首發症狀者佔35%~75%。對於吸菸或患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數變頻,咳嗽性質改變,尤其是老年人,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此外,以胸痛為首發症狀者約佔25%。常表現為胸部不規則的隱痛或鈍痛。大多數情況下,周圍型肺癌侵犯壁層胸膜或胸壁,可引起尖銳而斷續的胸膜性疼痛。若繼續發展,則演變為鑽痛。持續尖銳劇烈、不易為藥物所控制的胸痛。
早期發現是提高肺癌治癒率的關鍵
早期發現是提高肺癌治癒率的關鍵,早期的肺癌篩查更顯重要。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肺病科(呼吸內科)主任李芳主任醫師提醒以下四類人需要早期進行肺癌篩查:第一是長期吸菸,尤其是男性年齡大於50歲者;第二是直系親屬有肺癌者;第三是工作和生活環境中存在致癌因素者;第四是肺部反覆慢性損傷,如反覆感染、肺結核等。
此外,出現以下六種異常的時候需要及時篩查:咳嗽久治不愈;胸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時加重者;肩痛伴有手指麻木;伴有或不伴有眼瞼下垂;聲音嘶啞;其他如體重下降、呼吸短促、支氣管炎反覆發作等。
需要指出的是,常規體檢中的胸透和胸片不能發現早期肺癌,要做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有條件的患者還可以選擇PET-CT以及MRI等篩查手段。其他篩查手段還有:痰液細胞學檢查;支氣管鏡檢查;經皮細針抽吸活檢等。
預防肺癌,要警惕兩種「煙」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肺病科(呼吸內科)主任李芳主任醫師介紹說,肺癌發病原因除吸菸以外,還有大氣汙染、職業因素、肺部慢性疾病、遺傳及免疫力等多方面原因。其中要特別注意遠離兩種「煙」:
第一種是菸草。戒菸有助恢復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強體力,預防癌症和其他疾病。第二種是廚房的油煙。烹飪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廚房通風,點火同時打開抽油煙機;不要一炒完菜就關油煙機,至少再開3~5分鐘;烹調時不要等油鍋冒煙,少用煎炸烹調方式。
從飲食的角度還要注意增加食物中蔬菜、水果的攝入量,有助於降低肺癌的發病率。日常生活要注意作息規律,心情愉快,勞逸結合,鍛鍊身體,增加防病抗病的能力。
通訊員 楊璞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校對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