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姜曉娜)一個個或古樸、或雅致、或現代的新型農村社區,一座座乾淨美麗的庭院,一條條平坦暢通的水泥路,一條條清澈的河流,在泗陽的鄉村,處處是景,步步入畫。「道路更乾淨了,庭院更美麗了,房前屋後也更整潔了!」……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許多人記憶中的村莊面貌正在悄然改變。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去年,泗陽縣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確定圍繞農村垃圾、廁所革命、汙水治理、農業廢棄物治理、公共服務配套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任務,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讓農村成為百姓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炎炎夏日,走進城廂街道卜湖社區,道路乾淨,花木蔥蘢,白牆黛瓦小院,還有小橋流水,涼亭休憩,在這裡生活,宛如住進了田園詩歌中。據了解,去年,按照「一次規劃、全面改造」的原則,城廂街道對卜湖社區房屋外立面、圍牆巷弄、道路、綠化、汙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分類點、農藥農膜廢棄物回收點、公廁、管網線路等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使整個社區既具有質樸風貌,又充滿現代氣息。
卜湖社區的升級改造是泗陽縣有力有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縮影。今年以來,泗陽各鄉鎮(街道)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圍繞房前屋後、庭院內外、公共場所等重點區域,改旱廁、除雜草、清垃圾、淨水體、美庭院。
在王集鎮古墩村,全村上下以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工作全域推進,聚焦「清髒、拆亂、治汙、植綠」四項重點任務抓人居環境整治。同時,注重居住配套,全村新建1座垃圾房,有效增加了垃圾村集中的收儲量;新安裝路燈45盞,照亮了村民也行回家的路,也豐富了村民的夜生活;配備垃圾桶30個,提高了硬體水平,讓村莊環境煥然一新。
在郝橋環保能源中心,有機垃圾處理機正在運行,它「吃」進去的是廚餘垃圾,「吐」出來的是有機肥料。據郝橋村黨支部書記張再廣介紹,每天早上八點,保潔員將上門收集來的易腐垃圾放到機器中,通過菌種培育發酵24小時後將垃圾分解,最後轉化為高效的有機肥,實現變廢為寶。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既是改善環境的「面子」工程,更是改善百姓生活的民生工程,需要所有人的積極參與,泗陽各鄉鎮(街道)還積極引導,發動群眾參與,紮實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實到千家萬戶。
高渡鎮吳勒村,通過懸掛橫幅,手繪牆體畫,向村民發放房前屋後「三包」承諾書等一系列的舉措,進行宣傳發動,並持續開展文明戶、五美庭院戶評選,積極倡導大家「愛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責任意識。
如今,泗陽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村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強,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新畫卷正在泗陽鄉村大地上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