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相識於一場飯局,顧正秋對相貌平平的任顯群本沒有興趣。可任顯群拼命在酒桌上談笑風生,想博得她的好感。菜還沒齊,顧正秋起身告辭,任顯群哪裡肯,攔著她再聽一個不可錯過的笑話。40年後顧正秋回憶當時說,笑話早忘了,只記得主客們笑得前俯後仰,她卻覺得這位男士真囉嗦。
兩個人荒唐地認識了,一來二去,成了朋友。任顯群猛烈追求顧正秋。顧正秋說:「跟他在一起,我感到自在、快樂、平和。」她從小寄居外婆家,缺乏父愛。如今又孤苦飄零在塵世,心中難免想要一個依靠。年長17歲的任顯群似乎就是這樣一個亦父、亦兄的人。顧正秋漸漸被打動,她的心靠了岸,與任顯群開始了地下情。
1953年初,顧正秋24歲,任顯群覺得該給她一個名分了,這個決定立刻遭到了黨朋的激烈反對。有人直接當著面說:「她是蔣經國看上的人,你若娶了她怕是前途難保。何況你已有妻室,名聲大過天,戲子再好,當個紅顏知己也就行了。」
這當頭棒喝,重重擊打在顧正秋的心上。
她知道任顯群有一位妻子,但在那個年代,有能力的人娶兩三房太太很常見。可如果把任顯群的政治前途拿出來掂量,她就沒有信心了。此時,任顯群也陷入了矛盾愁苦。當年4月,一直與蔣經國政見不合的吳國禎辭去主席職位,遠赴美國。作為吳黨,任顯群地位尷尬。他百般思量,一橫心也辭了財政廳長的職務。
沒了「政治前途」的顧慮,二人悄悄辦了婚禮。但這場婚姻,註定不受祝福,也註定前途坎坷。婚禮當天只有一桌酒席,稀稀疏疏坐著任顯群的幾位家人。而顧正秋這個漂泊異鄉的孤女,早已沒了任何親眷。婚後,顧正秋洗手煮羹湯,不再拋頭露面。但兩個人依舊遮遮掩掩,不敢公開關係,可厄運未曾遠離。
1955,結婚不到2年,顧正秋和任顯群應邀參加朋友婚禮。為了避嫌,二人分開入場,不敢同桌,可偏有好事者拉著顧正秋去和任顯群同坐。也許是從戀愛到結婚都太委屈,那一日顧正秋就稍稍鬆了一下膽子。
萬萬沒料到,在場的媒體人拍下了他們的合影,大肆報導。第二日,全臺灣的上流人士都知曉了。蔣經國看到照片,勃然大怒。他本就和任顯群是舊日政敵,此刻看到他娶了自己苦追不得的女子,心中的嫉妒和憎恨勢如燎原。
不到一個星期,任顯群就被捕下獄,罪名是「包庇匪諜」。這樁「匪諜案」是兩年前的舊案,當事人只被判了一年半,任顯群卻被判了七年。其中勾當,令人玩味。
看笑話的人此刻都站了出來,什麼「娶個姨娘毀一生」、「戲子無情」,且看顧正秋如何見風使舵、割裾斷義吧!據說,出了一口惡氣的蔣經國還把顧正秋「綁」到酒席上,對她明示暗示。可顧正秋巋然不動,一言不發。
倔強的顧正秋從此閉門謝客,她拒不復出唱戲,只變賣首飾清苦度日。每逢探監日,她做好丈夫愛吃的飯菜,風雨無阻地送到監獄裡。顧正秋不用一言一語,卻給了眾人一個響噹噹的答案。即使她的婚姻汙點遍布,她對任顯群的愛卻是真的,她依然要等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