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秋:拒絕蔣經國,苦等大17歲已婚囚犯,甘願當20年農婦

2021-01-20 局外人cx330

她12歲成名,本有望媲美甚至超越梅蘭芳成為新一代戲劇大師,卻因一次意外被留在了臺灣,又因為一個比她大17歲的有婦之夫,毅然決然在30歲時放棄正直巔峰的事業。

不僅如此,她放棄榮華富貴,甚至帶著年幼的孩子每天去牢裡送飯,之後又甘願當一名普普通通的農婦,這一切都源於「愛情」二字。

可到最後,這個男人卻跟原配葬在了一起。

她就是京劇名伶顧正秋,這個比他大17歲的男人就是任顯群。

1928年,顧正秋生於南京,原名丁蘭葆,父親在她年幼時便不幸去世,由於當時寡婦經常要受盡他人的流言蜚語,再加上一個母親帶著三個孩子也有點困難,所以顧母就帶著孩子們回到上海老家。

因為乾媽顧劍秋喜歡看戲,所以顧正秋也經常跟著去,久而久之,年幼的顧正秋就愛上了戲劇,後來經乾媽介紹,她跟著吳繼蘭學戲。

1939年,上海戲劇學院開設招生,顧正秋接受乾媽的提議,以「顧劍秋女兒顧小秋」的身份報考上戲,顧小秋的嗓子及能力,通過上戲考核完全不是問題,但最後顧小秋直接以第一名被錄取,這件事還是讓顧劍秋大吃了一驚。

在上戲,顧小秋勤學苦練,不僅戲唱的越來越好,就連各種刀槍棍棒都屬於一流水平,所以上戲那會的重要的戲劇表演,幾乎都由顧小秋擔當重任。

因為那一代剛好是「正」字輩,所以「顧小秋」也就改名變成了「顧正秋」。

1944年,顧正秋在北平表演《金山寺》時,得到了梅蘭芳的賞識,並且在之後順利拜入梅蘭芳門下。

梅蘭芳:「很難得啦,小小年紀,在臺上不慌不忙,很有角兒的氣度,以後多用功,好好利用你這副好嗓子,一定唱得出來的。」

1946年,顧正秋挑選了「正」字輩部分優秀同學組成了「顧正秋京劇團」,主要在江南地區演出,在1948年的冬天,顧正秋接到了臺灣永樂戲院的邀請,一群年輕京劇演員欣然前往。

因為臺海阻隔,顧正秋以及這些優秀的年輕京劇演員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當時國民黨高官,依舊有著喝茶聽戲的愛好,所以顧正秋每次演出,臺下必定座無虛席,其中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對顧正秋十分痴迷。

當然了,痴迷顧正秋的人很多,只是大家都知道蔣太子對顧正秋有意,所以其他人也不好有什麼舉動,其中就包括時任財政廳長任顯群。

1950年,顧母不幸離世,顧正秋沒法回去送終,為了悼念亡母,她在臺北一座寺廟中給亡母供奉了一個牌位,幾乎每天都會前去燒香,但此舉被一家媒體知道後就開始瘋狂炒作,他們指責顧正秋在牌位下藏了臺發報機,每天給大陸發送情報,所以顧正秋被扣了頂「投敵通匪」的大帽子。

顧正秋一個弱女子看到外面的報導後整日擔驚受怕,蔣經國知道後,立刻出面替顧正秋解決了此事,並且這家雜誌社也很快倒閉了。

但饒是如此,顧正秋仍然沒有被蔣經國打動,反而愛上了對她傾慕已久的任顯群。

顧正秋自述她並非一開始就對任顯群有意,而是在長久的相處下,才決定跟這個比他大17歲的男人長相廝守。

顧正秋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對任顯群並不是一見痴心,但相識之後卻被他幽默談吐、豪爽個性所吸引。與他相處時,我覺得很幸福自在,便終於破除萬難,我們走到一起,並決定長相廝守。」

任顯群非但比顧正秋大17歲,而且早就有了妻兒,在跟顧正秋確認愛意之後,有一天任顯群把睡夢中的兩個孩子叫醒,並且跟孩子們一起跪在妻子面前,請求妻子章筠倩的原諒。

章筠倩不停的流淚,什麼話都沒說,最後堅決不同意離婚。

任顯群鬧離婚這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不過顧正秋還是跟任顯群走到了一起,並且秘密結婚。

1953年,顧正秋參加好姐妹張正芬婚禮時,她跟任顯群是以「夫妻」身份參加的,並且還被登上了報紙,這波操作令兩人又備受爭議。

後來任顯群因某些原因,辭去公職轉行當了律師,但沒過多久,便有部門開始調查他。

起因是在1950年,有個族叔來臺灣找工作,任顯群當了擔保人,結果在1955年,這筆舊帳被人翻出來,然後任顯群因「通敵」入獄,被判7年。

外界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顧正秋會離開任顯群,但顧正秋非但沒有離開,反而每天給牢裡的任顯群送飯,風雨無阻。

作為任顯群正式妻子的章筠倩,雖然被這個男人傷的體無完膚,但一日夫妻百日恩,她不斷找關係幫助任顯群。

最後在張群(國民黨元老)的幫助下,任顯群在1958年1月出獄,不過卻有兩個額外條件:

1.不能在臺北市區做生意

2.不能在公眾場合露面

任顯群的運氣是真的好,能遇到這樣兩位深愛著他的女人,或許章筠倩當初堅決不離婚,不是想故意刁難任顯群,而是希望他有一天能重新回歸家庭。

但出獄後的任顯群,第一時間並沒有回家,而是選擇跟顧正秋在一起。

顧正秋放棄了如火如荼的京劇事業,跟著任顯群到金山鄉下過起了田園生活,兩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叫一個快樂!

顧正秋:「孩子們興奮地笑著,笑聲洋溢在寬闊、安靜的農場四周,透明、嘹亮,像一首歌。數十年之後的現在,每每回想金山農場,我的眼前仍清楚浮現那三個探險歸來的小身影,聽到他們那純潔、幸福的笑聲。」

兩人的田園生活一過就是20年,1978年,63歲的任顯群因病逝世,在他臨終前,顧正秋對他說:「你先去,我會來陪你的。」

可惜,顧正秋跟任顯群始終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夫婦,所以顧正秋跟孩子並沒有出現在任家族譜中,而且跟任顯群合葬在美國馬薩諸州天主教墓園中的不是她,而是原配章筠倩。

在任顯群去世後,顧正秋沒有再嫁,都說戲子無情,但顧正秋卻真正做到了「一生只夠愛一人」,晚年的顧正秋虔心禮佛,並且看淡了生死:「我不想活得久,隨時可以走」。

2016年,88歲的顧正秋走到了盡頭,她去世後一個人葬在臺灣,雖然死後無法跟任顯群合葬,但倆人相處這麼多年的經歷,就是她這一生中收到最美好的禮物。

而且她也明白,任顯群因為她,確實做了很多傷害原配章筠倩及家庭的事,所以合葬一事顧正秋沒有強求。

延展閱讀:很多朋友可能有疑惑,既然任顯群這麼愛顧正秋,為什麼不強制跟章筠倩離婚?

當時富家千金章筠倩還在讀高中,就遭到了任顯群的狂熱追求,很快章筠倩就倒在了任顯群的懷抱中,但此舉遭到了章家長輩的強烈反對,畢竟女兒還在讀高中吶!

不過一個小女生哪裡懂這麼多,於是頭腦一熱,就跟任顯群私奔到日本秘密結婚,最初那階段,章家人還以為女兒失蹤了,於是趕緊發動周圍人一起尋找,甚至還張貼尋人啟事。

結果沒過多久,章筠倩就回來了,而且還懷有身孕,面對此情此景,章家人也只能作罷。

後來任顯群坐牢時,章筠倩本來可以不管他,但她不忍心,所以不斷發動家族人脈關係,找地位高的人幫忙解救,原本7年的牢獄之災,最後任顯群只坐了2年多就出來。

可惜的是,任顯群一顆心早就飄到了顧正秋那裡,但章筠倩這麼多年對他,對家庭的付出,任顯群還是看在眼裡的,所以他實在不好意思再跟章筠倩提離婚。

——END——

感謝您的點讚與關注。

如有偏差,望海涵。

相關焦點

  • 顧正秋:臺灣「梅蘭芳」,拒當蔣經國外室,苦等坐牢丈夫,甘當15年農婦
    蔣經國追求者中,地位最高的是蔣介石的太子蔣經國,1952年,他向蔣方良提出離婚,想與顧正秋結合,但被蔣介石嚴厲制止。顧正秋在郊外農場顧正秋一心苦等任顯群出獄,為此,1953年,正在京劇演員巔峰年齡的顧正秋宣布退出舞臺,不再出入社會場所,此後,她與任顯群一同隱居臺北郊外農場,自甘淡薄,足足當了15
  • 顧正秋:蔣經國苦追不到的女人
    時間退回到上世紀40年代末,顧正秋離開上海去臺北演出,她希望將梅氏唱腔帶到那裡,讓國粹發揚光大。浩浩蕩蕩的劇團,60號人,顧正秋劇團在臺北的永樂戲院演出,一亮相,顧正秋即大火起來。一連幾場演出,都是掌聲不斷。  本來顧正秋是打算在臺北一試身手便打道回上海,哪知上海戰事不斷,有家難回。劇團變得動蕩,大家心有些亂,不知該怎麼辦。
  • 蔣經國求而不得的顧正秋
    為生活所迫,她5歲隨母移居上海,在外婆家機緣巧合遇見了「坤伶才子」吳繼蘭。受吳影響,顧正秋開始模仿戲曲。10歲時,顧正秋以第一名成績考入上海戲劇學校,開始了她的戲劇人生。在上海戲劇學校,顧正秋得到很多戲劇界名流點撥,技藝大有長進。1944年,梅蘭芳從香港回到上海,顧正秋的老師帶著她去見梅蘭芳,那年她才十四歲,梅蘭芳閒時看過顧正秋的演出,誇她有副好嗓子,正式收她為徒。
  • 她是蔣經國一輩子苦追不上的名角,卻甘為農婦,用情至深……
    她6歲向名伶吳繼蘭學戲,11歲就以第一名考進上海戲劇學校。顧正秋一生受教於諸多名師,梅蘭芳都曾收她為徒。她扮演的青衣,唱腔華美、身段超然,楊貴妃、林黛玉、白娘子等絕代佳人,都被她演繹得深入人心。她以為這一生,會簡簡單單把戲曲之路走下去,卻沒料到一次赴臺公演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1948年,顧正秋帶著戲班子到臺北永樂戲院,開始為期兩個月的演出。
  • 讓蔣經國心碎、任顯群愛慕、梅蘭芳讚賞的一代「青衣祭酒」顧正秋
    顧劇團的「團長」,是剛剛滿20歲不久的顧正秋。如果說顧正秋的名字不夠響亮,那麼說梅蘭芳弟子,你肯定就知道了。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上海戲劇學校正字班,17歲,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面對蔣經國所做的一切,除了感激,再無其他。顧正秋的公然拒絕,潑了蔣經國一頭冷水。
  • 她是蔣經國苦一輩子苦追不上的名角;父母早亡,痴守丈夫出獄、甘為農婦,飽受非議只為情
    他們相識於一場飯局,顧正秋對相貌平平的任顯群本沒有興趣。可任顯群拼命在酒桌上談笑風生,想博得她的好感。菜還沒齊,顧正秋起身告辭,任顯群哪裡肯,攔著她再聽一個不可錯過的笑話。40年後顧正秋回憶當時說,笑話早忘了,只記得主客們笑得前俯後仰,她卻覺得這位男士真囉嗦。兩個人荒唐地認識了,一來二去,成了朋友。任顯群猛烈追求顧正秋。
  • 顧正秋:蔣經國是否追求過她
    她長我十六歲,出生於南京,成長於上海,十九歲就自組「顧劇團」,於上海、蚌埠、南京公演。後來在臺北永樂戲院甚至創下「定點演出」五年的空前紀錄,終而成就「一代青衣祭酒」之令譽。        我生長於臺灣南部農村,從小看布袋戲、歌仔戲,十九歲到臺北做職業作家,默默寫作,二十五歲開始從黑白電視接觸京劇藝術。
  • 蔣經國苦追不到的女人究竟有多美?
    蔣介石之子蔣經國一生也有苦追不上的女人,這樣的女人該是何等姿色,有何過人之處呢?蔣經國成了永樂戲院的常客,他無比迷戀戲臺上那個演絕代佳人的顧正秋,有時他會想像她就是白蛇,就是林黛玉,就是虞姬。美人總該配英雄的,而蔣經國,他覺得自己就是她的霸王。
  • 「臺灣梅蘭芳」顧正秋,她是一代名伶,卻為一人守一生
    十八歲時,顧正秋組建了「顧劇團」,1948年,20歲的顧正秋帶領劇團到臺灣演出。這也成為顧正秋的人生轉折點。在臺灣,許多粉絲為之傾倒,同時她遇到了兩個愛她的男人。一個是太子爺蔣經國,一個是財政廳長任顯群。蔣經國非常迷戀她,逢演必到,而且經常宴請劇團,以此製造機會接近佳人。出於尊敬,顧正秋會禮貌的應酬。她的芳心,已經傾慕於成熟穩重的任顯群。
  • 顧正秋:一代名伶,一世長情
    可是,到了民國,就有一件事把蔣經國難住了。因為有個女人,他窮盡一生都沒有得到。這個女人名叫顧正秋,頗有些姿色,唱京劇的青衣,扮相俏麗,也會崑曲,嗓音華麗。有小梅蘭芳之稱。顧正秋平日少言,也不喜交友,更不聞政治,卻萬沒想到,她之一生,與政治會如此糾結。時間要退回四十年代末,顧正秋率領自己的劇團去臺北的永樂戲院公演。準備演出完畢回上海。
  • 民國上戲大姐頭:顧正秋不忍說的往事
    網絡檢索顧正秋,最多的一條是:蔣經國追求不到的女人。如果知道顧正秋的人,想必十有八九也是因為和蔣經國的這段緋聞。蔣經國的寡人之疾,張學良都自嘆不如,與之有過情感糾葛的女性有名可查者也有六七人,女明星就有三個。 吳驚鴻是40年代上海的電影明星,後到臺灣發展,紅極一時。
  • 逝者|顧正秋:我不喜歡戲劇以外的事
    1948年11月30日,過完20歲生日不久,顧正秋從上海飛到臺北。抗戰勝利後,梅先生讓她大量看戲,崑劇、京劇都看,再指點,「更像是一種導師帶研究生的方式,而不是打基礎,這很適合顧正秋這樣的尖子生,也說明梅先生對她水準的認可。」在臺灣的演出,顧正秋的「打炮戲」三天都是客滿,於是,與永樂籤的2個月的合約,一續再續,直到1949年5月,她正準備回上海,上海已解放,國民黨軍隊撤退臺灣。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本打算回上海的她和劇團,就此滯留臺灣。
  • 誰是蔣經國一生追求不到的女人?
    蔣介石之子蔣經國一生也有苦追不上的女人,這樣的女人該是何等姿色,有何過人之處呢?據說這個女人名叫顧正秋,頗有些姿色,唱京劇的青衣,扮相俏麗,也會崑曲,嗓音華麗。有小梅蘭芳之稱。顧正秋平日少言,也不喜交友,更不聞政治,卻萬沒想到,她之一生,與政治會如此糾結。
  • 【傳奇】臺灣「梅蘭芳」--顧正秋的八個傳奇
    這一年4月,顧劇團第三度到南京演出,檔期一延再延;10月5日她在南京度過20歲生日,預定11月24日從上海飛抵臺北,準備在臺北永樂戲院演出。然而為了多陪母親,顧正秋延至11月30日才成行。    誰能料到,11月24日那班飛機,竟在臺灣上空墜毀了!如果顧正秋搭上了那班飛機;那麼「顧曲」今安在?
  • 蔣經國追求一生,都未得到過的女人,她是誰?
    蔣經國乃蔣介石長子,生於浙江奉化1910年4月27日,也是因為這個身份,蔣經國的私人生活被受世人關注,我們都知道蔣經國的老婆叫蔣方良,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是一個俄羅斯人,後嫁給蔣經國後才改名。 但有一個女人蔣經國追了一生,也沒能追到手,她就是顧正秋。
  • 蔣經國追求近半生,都沒能追到的女人,原來是她?
    其實這並不是他妻子的本名,他的妻子是一個俄羅斯人,後來因為嫁給蔣經國後才改了名字。 說起蔣經國的私生活,除了他的妻子,還有一個女人不得不提及,她就是顧正秋。這個女人可以說,是蔣經國追了一生,也沒有得到過的。
  • 蔣方良&蔣經國:老大的女人和老大
    1935年3月15日,25歲的蔣經國和19歲的芳娜在烏拉爾機械廠工人俱樂部舉行了婚禮。婚禮的背景音樂是《國際歌》,工人們熱烈鼓掌,大聲歡呼,喜慶的紙屑花雨凌空灑落,空氣中瀰漫著愛情和伏特加的味道,年輕的異國夫妻緊緊相擁。
  • 任顯群婚變內幕顧正秋任顯群是什麼時候好上的
    1953年4月吳國楨請辭臺灣省主席後,任顯群即辭去公職改業律師。1955年時因族叔以匪諜案被判刑,而任顯群曾為其擔保人而受牽連被捕入獄,之後於1958年假釋。之後任顯群退出政壇。 任顯群從獄中出來後,怕再生事端,索性與顧正秋一起逃到金山農場。顧正秋不再唱戲,任顯群也不再從政。後來任顯群經商致富。
  • 蔣經國臨終前喃喃自語,旁人俯耳靜聽,聽到他反覆叫一個人的名字
    《蔣家門外的孩子》 1987年秋季的一天,臺北官邸內,77歲高齡的蔣經國因疾病纏身昏睡在床。 蔣孝嚴和蔣孝慈 而當時在桂林的章亞若一如在贛南般,毫不避諱的以蔣經國夫人自居。就在這年炎夏,29歲的章亞若離奇暴斃。
  • 好同學顧正秋
    (編者按:周劼人)著名京劇藝術家顧正秋女士,於8月21日下午在臺灣過世。顧正秋女士於1929年生於南京,10歲時入上海戲曲學校學習,在校期間就已顯示出了極高的藝術天分,畢業後更成為了一代京劇名家。兩人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只有一次短暫的相聚,更長的歲月中,只能隔海相望;海峽兩岸的二人,又都各自經歷了坎坷的人生。正如《一個人的京劇史》書中所言,這一代京劇人的人生,都與近代以來國家命運休戚相關,更折射了一部活生生的20世紀京劇變遷史。當一個人、一代人的人生和時代關聯得如此緊密時,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無論是顧正秋,還是張正芳,這都是足以令人唏噓又不禁深思的歷史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