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岸線保護,還江於民還綠於民

2020-12-28 中國江蘇網

推進長江幹流岸線清理整治,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具體行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長江辦統籌協調,工信、交通等部門通力協作,各級水利部門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全力抓好落實。

提升沿江經濟含綠量

雨後漫步長江南京江寧段,江風習習,天空一碧如洗,眺望江中小島子匯洲,滿目蔥翠,令人心曠神怡。

包含新濟洲、子匯洲等5座江中小島在內的新濟洲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長江江蘇段最上遊,也是南京市「離野生動物最近的地方」。江寧濱江開發區濱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吉萬軍告訴記者,通過「生態移民」和保護、修復建設,新濟洲成為國內第一個洲灘型國家溼地公園,如今正在建設科普宣教核心展示區。

在長江保護與發展上,江寧區著力突出文化特質、城市特色和產業結構特點,不斷提升沿江經濟發展含金量、含新量和含綠量,加強對新濟洲溼地公園、一級水源地、江豚保護區等區域的保護。

人與江,在南京相依相生。開展長江幹流岸線專項整治以來,長江南京段已清退生產型岸線21.5公裡,項目復綠面積超3000畝,為城市人居環境改善,優化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創造了條件。

南京市水務局生態河湖處處長李益進介紹,南京沿江各區以長江岸線整治為契機,將項目整改與生態環境改善有機結合,做到沿江每區整治一片、打造一片:昔日廠棚林立的浦口區9.8公裡「十裡造船帶」拆除企業30家,復綠面積約90萬平方米,全面打造「春江十裡」景觀;江寧區拆除、整治「散亂汙」企業52家,打造慈湖河口至江寧河口19.08公裡的岸線景觀綠化提升項目;南京江北新區正以「最美的岸線,最近的未來」為願景,實施26公裡長江岸線溼地保護與環境提升工程;雨花臺區結合長江岸線整治打造1100畝的生態景觀項目……

岸線整治編織沿江「綠網」

位於揚州化學工業園區的公共液體化工碼頭長906米,是目前長江江蘇段最長的液體化工碼頭。為了保護長江岸線資源,近兩年來,當地根據「只退不進」的總原則,嚴格控制開發區域,劃定生態紅線,對碼頭進行整治和修復,讓化工園區朝後「退」了一大步。與此同時,高標準建設碼頭項目,增強區域石化物流承載能力,做到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兩不誤。

揚州化學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規劃建設局局長許忠說:「對於廢水和雨水,我們分類收集、在線檢測,確保從碼頭和庫區排出的廢水得到有效管控;廢氣方面,把化工品油氣採用冷凝加吸附方式進行回收,把對長江和沿線的環境影響和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放眼全省,在抓好長江岸線清理整治的同時,我省因地制宜,同步推進已退出岸線的復原、復綠。沿江各地結合岸線整治,以點帶面整體實施生態修復,南通、泰興、江陰、常熟、張家港等地均打造一批親水生態特色示範工程。

省水利廳副廳長韓全林說,作為省級牽頭部門,省水利廳專門成立了長江幹流岸線清理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協調會商、跟蹤督導、定期檢查通報等工作機制,推進整治工作落實落地。會同省長江辦等有關部門開展檢查督查,對拆除項目進度滯後的,聯合約談地方政府和責任單位,印發督辦函。目前,我省被列入國家岸線整治清單的596個項目基本完成。

在抓好長江岸線清理整治的同時,我省同步推進已退出岸線的復原、復綠,累計退出岸線47公裡、復綠面積8592畝。到2025年,我省將進一步壓減沿江生產岸線利用,優化提升生活、生態岸線,打造一批綠色發展的標誌性示範段,初步形成長江岸線大保護格局;到2035年,構築岸線科學有序、高效生態新格局,展現沿江生態良好、景色優美新風貌。

「汙染源」變「生態帶」

站在如皋長江大橋上遠眺,江灘上白鷺飛舞,江堤上綠野片片。「以前這一片受非法碼頭影響,自然生態遭到破壞,如今,經過精心整治、復綠,一度絕跡的螃蜞又回來了!」如皋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田駿說。

真真切切的變化是我省沿江非法碼頭整治成果的生動寫照。「截至目前,實際納入專項整治的117個非法碼頭全部拆除取締並失去碼頭功能。」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所有非法碼頭的水上水下運營各類相關設施設備基本拆除,共拆除各類大小吊機472臺,拆除違章建築9.15萬平方米,累計驅離停靠非法碼頭的船舶3336艘次。與此同時,推進補植復綠或恢復自然岸坡,有效恢復了長江自然岸線13.3公裡。

為防止非法碼頭反彈經營,我省採取斷水、斷電、斷路、斷航等措施,沿江各市先後組織交通、海事、水利、公安等部門開展140餘次聯合執法。去年12月,我省印發《關於鞏固長江經濟帶非法碼頭整治成果 落實監督管理長效機制的實施方案》,明確交通運輸部門重點加強對港口規劃範圍內的碼頭岸線監管,水利部門加強長江岸線管理與保護,海事部門加強船舶監管,各部門各司其職,加強協作配合,構建起全方位、全覆蓋、網格化的監督體系。

「接下來,江蘇將持續採取『四不兩直』抽查、第三方明查暗訪等形式,對沿江非法碼頭整治成效鞏固和日常監管情況進行常年不間斷督查,嚴防已整治的非法碼頭死灰復燃。」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吳 瓊 朱 璇 田墨池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荔枝視評:守護「一江清水」,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特約評論員/王玉星「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你向未來奔去,濤聲迴蕩在天外……」一曲中華兒女耳熟能詳的《長江之歌》,唱出了萬裡長江的波瀾壯闊。11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蘇考察調研,首先來到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考察當地推進長江岸線環境綜合治理、實施長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況。
  • 南通篇:破立並舉,高質量打造長江口綠色生態門戶|唱響新時代長江之...
    他考察時強調,要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發展思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南通。
  • 建設沿江大道 扮靚城市風景·他山之石|銅陵:還長江岸線「一片翠綠」
    本網訊(記者 唐崖巖)安徽省銅陵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重點實施沿江生態環境治理提升工程,推進長江岸線應綠盡綠。今天的他山之石,去看看銅陵如何還長江岸線「一片翠綠」。 過去,濱江岸線一帶混雜著散貨碼頭、渡口、磨料廠、養殖場等,寶貴的岸線資源被大量小碼頭及非碼頭設施佔據,區域環境汙染較重,損害了港口和城市的整體形象,也制約了港口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銅陵市投入4.93億元,共完成一江兩岸港口岸線整治項目168個,釋放岸線15公裡、陸域土地4000畝。
  • 習近平時間|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長江,中國最長的河流,覆蓋沿江11個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的經濟帶,佔據全國「半壁江山」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改善長江生態環境和水域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如今的長江兩岸,每天都在演繹著人水和諧共生的故事。上遊、中遊、下遊共飲一江水的「長江人」,相約守護著這條綿延萬裡的「共同的家」,共畫美麗和諧的新時代長江萬裡圖。《習近平時間》推出「奮進新徵程」系列,今天播出《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 「鐵腕治江」鑄合力 守護長江美麗岸線
    新華社發近幾年來,長江三峽各地採取封山育林、庫岸治理、岸線復綠、岸電接船、碼頭整治、水上清漂、船舶汙油和垃圾回收無害化處置等綜合措施修復山水林田湖草,構築起一道美麗的生態屏障,「護航」一江清水向東流。圖為船舶行駛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三峽翻壩物流園一帶水域。
  • 復綠江兩岸:長江幹線非法碼頭整治五周年回訪
    曾幾何時,寶貴的長江岸線資源,成為各方競相搶奪的「唐僧肉」,亂佔亂用、佔而不用、多佔少用問題突出。2015年10月,長江幹線非法碼頭專項整治啟動,被稱為長江大保護的首場「戰役」。5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相關部門和沿江省市持續開展清理整治,規模之廣、力度之大、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如今,乘船在長江穿行,讓人不由得有一種恍若隔世之感。短短5年,長江兩岸發生了歷史性巨變,綠色生態廊道基本建成,岸線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很多披上「綠裝」的岸線,完全看不出碼頭存在過的痕跡。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千裡江陵一日「還」?「水清岸綠...
    人民政協網荊州11月13日電(記者 付振強)「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唐朝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早已讓人們對今天的湖北荊州江陵縣產生無限遐想。13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了解到,如今的江陵長江岸線植綠復綠、拆除非法採砂船、整治非法碼頭……在著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大美畫卷」中,正為這一詩句作出全新的詮釋。建設能源通道:把江陵發展「快起來」公路在上、鐵路在下。
  • 武漢兩江四岸規劃突出「長江大保護」 天興洲白沙洲南岸嘴建設...
    《規劃》致力打造「兩江四岸」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將更多的沿岸空間留給市民,還江於民、還岸於民,讓城市更宜居宜業宜遊。「一個有江有河的城市是有靈性、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世界級濱水名城的發展經驗表明,濱水空間的開發與提升,可以成就一座城市最大的特色,並帶動城市發展。」武漢市規劃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制定該項規劃時,我們針對武漢自身江面開闊,岸線長的特點,對標芝加哥、上海等世界濱水名城,找尋武漢自己的特色,促進城市品質提升。
  •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棄「江鮮之名」揚「綠色美名」 看全國首個...
    「沒有『江鮮美味』的光環,我們依然能製作出『舌尖上的美味』!」80後楊世建信心滿滿,「一是我們有豐富的烹飪經驗,二是從選材到烹飪,都會更加用心。」  鎮江揚中是全國首個「江鮮之鄉」。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後,從老漁民、河豚烹飪大師,到整個江鮮島,他們都在改變。而這種改變深刻卻又不著痕跡。  先從老周的改變與不變說起。
  • 江西彭澤「開工」值綠 助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
    工人日報客戶端3月10日電 陽春三月,又到了為長江添綠增彩的時候。近日,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河道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加快長江最美岸線彭澤段的增植補綠工作。在該縣城防堤銀龍水務公司段,滿載苗木的貨車正在卸貨,一顆顆樹苗被工人們轉移到堤壩下。
  • 「守護一江碧水 推動綠色發展」還長江一岸翠綠——嶽陽打造最美...
    長江兩岸,綠意盎然。兩年前的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嶽陽市,叮囑湖南做好長江保護和修復工作,守護好一江碧水。兩年來,湖南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如磐石的定力、久久為功的韌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4月20日起,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連續推出系列報導,展示湖南在守護一江碧水、推動綠色發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敬請關注。
  • 空中俯瞰長江「最美岸線」
    按照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九江市全力打造「外表美」與「內在美」相統一的長江「最美岸線」。圖為11月16航拍的九江長江大橋美麗風光。11月15日,位於長江邊的九江市白水湖汙水處理廠,正式進入試運行。
  • 統籌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勇當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模範生
    通過抓長江大保護,有力推動了高質量發展,更加堅定了我們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下一步,應努力走出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高度統一、相互促進的新路,把推進長江大保護作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發展、最大的民生和最大的責任來抓,努力實現生態環保高水準、經濟發展高質量、城鄉建設高顏值、人民生活高品質,為長江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作出應有的貢獻。
  • 守護一江碧水,唱響生態綠色之歌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5年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用實際行動擔負起「守護好一江碧水」的責任,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有力推動了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書寫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美麗答卷。「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保護關係到長江流域的社會長治久安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
  • 見證大江巨變: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
    採訪團圍繞「最美岸線行、保護濱江行、最美江灣行、綠色園區行」四條主題線,踏訪南京、南通、常州和張家港四地,切身感受大江巨變。本報記者一路隨同,採訪江蘇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的故事。  最美岸線行——揚子江畔,渚清沙白鳥飛回  駐足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濱江廣場,一江春水靜靜東流,不遠處,新濟洲國家溼地公園宛如一顆「綠寶石」熠熠生輝。
  • 實錄|水利部召開長江幹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新聞發布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加強長江岸線管理保護,按照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部署,近年來,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督促沿江9省市開展了長江幹流岸線利用項目的清理整治工作。
  • ...撰文:統籌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勇當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模範生
    通過抓長江大保護,有力推動了高質量發展,更加堅定了我們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下一步,應努力走出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高度統一、相互促進的新路,把推進長江大保護作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發展、最大的民生和最大的責任來抓,努力實現生態環保高水準、經濟發展高質量、城鄉建設高顏值、人民生活高品質,為長江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作出應有的貢獻。
  • 我住長江尾:記者南京訪三洲,看大江巨變
    江中,那一座座小島就如一顆顆珍珠,成為長江大保護的綠色明珠。今起,揚子晚報陸續推出江島保護系列報導。讓我們一起沿江而下,見證「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帶來的綠色蛻變。「漁三代」餘金髮從小住在長江邊,年輕時經常登島捕魚。餘金髮口中的「生態移民」是2000年11月,江寧區人民政府為貫徹中央和省市《關於「治理長江、保護天然資源、退耕還江」的決定》,對新濟洲上住戶實施的「生態移民」工程。經過近一年的時間,3668位新濟洲人在江寧區各個街道安頓了下來,結束了一到汛期就擔驚受怕的日子。
  • 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丨一江碧水綠滿瀟湘 唱好新時代「長江之歌」
    編者按: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五年來,湖南自覺扛起「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政治責任,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換擋提速,有力地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鄭州人民公園內遊樂設施不再續籤 將逐步拆除「還綠於民」
    「在城市中心有這麼一塊兒綠地我感覺非常好,所以還是希望「還綠於民」,公園裡少一些機械化設施,多一些綠地更好」市民陳先生說。關閉拆除到約遊樂設施 目的是「還綠於民「鄭州人民公園的工作人員解釋,為了給市民提供更多的綠地是有這樣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