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同一鏡頭重複三次情節弱,國產主旋律電影不能只賣情懷

2020-10-25 不八卦會死星人

《金剛川》是近日最備受期待的電影,有導演管虎加主演吳京和張譯,外加一個特別出演的鄧超,加上電影題材是以抗美援朝為大背景的,外界不少聲音預言《金剛川》會是「年度王炸」。

從上映首日來看,《金剛川》的票房已經過億,貓眼評分也高達9.4分,預測票房將超過16億。但是當小8準備去深入了解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網友們的觀後感後,卻發現這個電影的好評其實不是來自於電影本身,而是來自於電影的背景和演員的演技。

小8發現,不少網友看完電影的感受是為這部電影的大背景所感動,為抗美援朝時期的士兵感動。但從欣賞電影的角度來看,他們並不覺得這部電影拍得好。所以在豆瓣上,《金剛川》的評分只有6.9分,不少打了三星和四星的網友還是因為抗美援朝的背景和吳京張譯的演技。


但從電影欣賞的角度來看,《金剛川》的缺陷還是很明顯的。第一,《金剛川》是8月9日開拍的,從開拍到上映不過短短兩個月時間。籌備時間的先天不足造成了電影上的不少瑕疵。

首先整部電影的故事性很弱,整部電影只是講了工兵連和炮兵連護橋的事情,但這個原本可以用半個小時講完的事情,電影用了兩個小時。電影中主要人物吳京的「老關」和張譯的「張飛」在人物塑造上並不飽滿,導演在為突出人物個性的細節設置上太過缺乏。

最後「老關」犧牲,張譯飾演的「張飛」和美軍偵察機對戰是張譯演的角色最重要的部分,據說張譯在拍攝瘋狂發射高射炮的時候,因為過於投入表演導致眩暈,張譯的表演沒話說。

但不管是張譯還是吳京飾演的角色,從頭到尾都是靠自我犧牲的「情緒」來表現角色,其實太過單一薄弱,人物塑造很弱,更像是在刻意煽情。《金剛川》看完給人的感覺可能是,故事背景,電影場面很大,但細節表現不行。

第二個問題也是很多網友反映的,就是電影用了3個不同視角拍攝的方式,所以出現了同一個鏡頭重複出現3次的現象。大家都知道用不同視角拍攝是一種藝術手法,本身沒有可以吐槽的點。

但這個藝術處理是有講究的,而不是簡單地重複。而在《金剛川》中,網友就覺得,自己看完三個視角的部分之後並沒有從中感受到什麼震撼,而是覺得電影就是將同一件事重複講了三遍,顯得拖沓浪費時間。

網友反映,《金剛川》中第一視角部分,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所有主要人物的結局了,也已經將整部電影的主要事件描述清楚了。所以第二視角和第三視角只是補充了細節上的描述,雖然也有看點但並沒有起到震撼的效果,反而給人一種拖沓的感覺。

《金剛川》雖然是以抗美援朝為大背景,但電影故事基本上算是原創故事,並沒有嚴格對應歷史事件。但實話實話,電影中的故事情節不夠細膩,不管是旁白還是高潮部分更像是宣傳片。

所以不少網友看完電影都會有感動的情緒,是因為故事背景而不是因為電影本身。而電影公認的出色之處,可能只剩幾位主演的表現了。小8發現,《金剛川》中的吳京,張譯和鄧超還是三大影帝。

吳京和張譯近年來已經是主旋律電影的常客,也是「硬漢」的代表,不管是外型還是演技都是毋容置疑的。不過吳京留著鬍子的造型還是有網友表示看不慣啊,還是就是吳京似乎圓潤了不少。

鄧超告別《跑男》之後,終於讓人找回他影帝的感覺,雖然電影中還是自帶笑點,但他的臉部細微的神情變化還是證明了他的演技。

三大影帝的演技是電影中一大亮點,不過《金剛川》本身硬傷太大,三大影帝也無法拯救。但大家也許可以期待一下,在這些實力派演員的努力下,國產主旋律電影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金剛川》賣情懷?鏡頭重複三遍,讓人無語
    《八佰》的成功讓管虎又火了一把,因為現在的國產戰爭類型的高票房電影少之又少電影採用三分視角講述同一件事,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各司其職,採用步兵、炮兵、空軍三個視角展開,再配以各自的小主題,平行向前推進。
  • 國產電影金剛川,獻禮抗美援朝的戰爭大片,不得不說的觀後感
    2020年10月23日,國產電影《金剛川》如約上映。這是被稱為獻禮抗美援朝70周年的國產戰爭大片。早在數月前,輿論媒體便已預熱多時。不少影迷更是期待滿滿。此次這個題材得以解封,作為獻禮抗美援朝70周年的主旋律大片,《金剛川》背負的期望很高,只是它能不能背負的起這份期望呢?
  • 無論如何,《金剛川》這部特殊的主旋律電影,都將青史留名
    後來人們才發現,「主旋律電影」不獨是國產特色,歐美也有大量的主旋律電影。,拍出了自己的主旋律。》,是主旋律電影的又一自我進化,是一次新的試驗。《金剛川》通過三個不同的視角,對這場攻守戰進行細緻描繪。1979年新好萊塢電影的代表,《現代啟示錄》開創了另一種戰爭敘事。它把鏡頭從外在的戰場表象,穿透到參與戰爭的人的內心。戰爭除了短兵相接,對於人性也是巨大的考驗。
  • 同樣三條故事線,《金剛川》比《敦刻爾克》差在哪裡
    》的口碑卻沒能像票房那麼高歌猛進,豆瓣只開出了6.9分,觀眾對於電影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甚至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三個片段在拍攝的時候重複用了一些場景、鏡頭,這對於電影來說,除非有特別的象徵意義,不然根本就沒有故事張力。
  • 《金剛川》:從這一刻開始,主旋律影片進化了
    《金剛川》或許會在未來成為主旋律電影的另一個標杆,它如此純粹的「類型」,又如此純粹的「主流」。如果不以嚴格的藝術創作標準來要求,《金剛川》可能由此進入了一個自由王國。文、編輯、排版丨禾言拍《金剛川》,其實一個技術活兒,以現在的完成度來講,該賞。兩個月周期,五六億投資,五千人團隊,三個導演聯手,男星卡司頂配。
  • 《金剛川》:這次沒道理不吹這部主旋律
    《金剛川》也是如此,名導、明星聯手之外,劇作上又有了新構思。 小切口,一座橋。放在十年前,你說要拍「抗美援朝」,肯定是「大全景」思路,在歷史上蓋棺定論的重大題材,怎麼敢拍得小家子氣。 多視角,一件事。將半天內發生的同一故事,從工兵、炮兵、小兵三個不同視角講了三遍。
  • 《金剛川》: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的一份滿意答卷 | 評論
    ,三位導演分別從三個視角,講述了同一時間線裡不同空間的戰役故事。影片通過這三個主要的視角,形成了「復調敘事」的非線性邏輯,一方面設置懸念,層層展開;另一方面,不同環節多次重複強調本片的主題——中國志願軍的堅忍不拔和犧牲精神,也就是影片的英文翻譯「The Sacrifices」,實現首尾呼應。
  • 遲到的「八佰番外篇」《金剛川》,一部不知所云的電影
    這是一篇遲來的觀後感,《金剛川》我又喜歡把它稱為八佰的番外篇。看這部電影之前,說實話我是十分期待的,畢竟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國內頂級導演聯手執導、張譯、吳京兩大影帝聯手飆戲的電影陣容,足以滿足我對這部電影的任何幻想,但電影究竟好看不好看是不是一部好電影,看過之後才能見分曉。
  • 《金剛川》:一場有關國產電影工業化進程的「極限挑戰」
    只可惜,雖然上映4天票房破4億的成績已經算得上亮眼,但這顆「炸彈」卻似乎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響」。時間緊、任務重,一開始就以挑戰工業化極限為目的的《金剛川》,它的失敗與偉大究竟都在哪裡?同時,在角色塑造方面,《金剛川》也打破了主旋律思維的定式,三位導演既沒有喊口號式的煽情,士兵們也沒有強行「高大全」的情況,方言元素的加入讓每個人物都生動真實,角色之間「與子同袍」的關係更是處理的細膩,人性化。
  • 《金剛川》奪冠《長津湖》開機 國產戰爭片爆發!
    導演郭帆沿用《流浪地球》合作班底,物理特效和視覺特效團隊多達2600多人,通過虛擬拍攝,用600多個特效鏡頭打造出《金剛川》的第二章「對手」,其中運用最新3D列印技術製作飛機,用大量的資產掃描場景、道具和演員,打造高水準的CG鏡頭。
  • 《金剛川》奪冠《長津湖》開機 國產戰爭片爆發
    導演郭帆沿用《流浪地球》合作班底,物理特效和視覺特效團隊多達2600多人,通過虛擬拍攝,用600多個特效鏡頭打造出《金剛川》的第二章「對手」,其中運用最新3D列印技術製作飛機,用大量的資產掃描場景、道具和演員,打造高水準的CG鏡頭。
  • 一件事講三遍的《金剛川》太重複,美軍視角真的應該全砍掉嗎?
    看完《金剛川》好些天了,心情依然不能平靜。說實話,《金剛川》讓我挺意外的,跟之前的預期有非常大的不同。早就知道,三位導演是從「三個視角」來講述金剛川上修橋的故事,但我想當然地以為,「三個視角」的主體人物分別是炮兵、步兵和工兵。完全沒料到的是,電影會用一整個段落,以「對手」美國空軍飛行員的視角來呈現。
  • 電影《金剛川》,蹭熱度賣愛國情懷的注水片
    最近電影《金剛川》很火,各大影院檔期排的很滿,據說票房也不錯,做為電影愛好者的我懷著對一部愛國主義影片的崇敬之心進入影院。看了半個小時之後,我就意識到我將看到的這部片子絕對會是在修橋、炸橋中裝滿二個小時,我有衝動想直接離開,但忍了忍還是把它看完了。果然不出所料,它確實是修了二小時的橋。
  • 潯電影|三次高潮,最後炸裂!全方位解讀《金剛川》的秘密
    毫無疑問,《金剛川》以獨特的敘事手法和戰爭場面的調度,讓我們感受到國產戰爭片煥然一新的電影工業體系。而更為讓人動情處或許在於,它僅用一座「橋」的戰爭保衛戰,就讓我們穿梭到歷史的當時語境,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以及殘酷下的家國情懷,士兵勇敢。
  • 抗美援朝電影《金剛川》首日票房破億,並刷新國產電影首日場次紀錄
    《金剛川》也取代了此前已經連續20天佔據單日票房冠軍的《我和我的家鄉》,成為新的單日票房冠軍,而排片場次高達18.6萬餘場,也刷新國產電影首日場次紀錄。此前國產電影首日場次紀錄由《寵愛》在2019年12月31日創造,為15.83萬。
  • 《金剛川》上映8天票房破5億,扎堆上映的主旋律已出現審美疲勞
    轉眼之間又到了星期五,距離上周五首映的《金剛川》剛好過了一個星期。雖然《金剛川》上映首日票房直接破億,還帶動了電影大盤從工作日4000萬左右拉升億元級別。但是和預期不同的是,影片目前已經上映8天,截止到今天下午3點,票房僅僅只破了5億,這對一部大製作的主旋律商業大片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那麼《金剛川》是爛片嗎?
  • 趙彥彬評《金剛川》又是一部主旋律電影
    近日,觀看了電影《金剛川》。《金剛川》為在指定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 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木橋的故事。這是管虎續《八佰》之後又一部主旋律電影,故事簡單主題突出,聲效和格局宏大,雖然只是圍繞著一座橋做圓周取景,但是各種視角的運用讓影片毫無單薄感,反而增添了厚實的層次感。
  • 一個故事講了三遍的電影《金剛川》
    電影《金剛川》是由管虎導演,吳京、張譯主演的戰爭片,其中一個故事講了三遍的情節似乎並不能讓觀眾買帳。故事講述195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戰士為了修一座橋和美軍戰鬥的故事,戰況極為慘烈,但故事並不複雜,從三個側面講述一個故事,給人重複並使勁兒回憶前面內容的感覺。志願軍為了在指定時間到達地點,向金城前線投入更多兵力,在物資匱乏、裝備落後的狀態下要在水面上架起一座浮橋。
  • 《金剛川》我看過的最優秀國產戰爭電影,但導演的操作就是個笑話
    但是,有三個人提前離場了,不是因為電影不好看而離場,而是導演太不要臉……不扯太多,直接深入。電影一開始就讓我兩眼一亮,老淚縱橫,這些導演終於開竅了。但《金剛川》展現出了我們最正確的行軍模式和戰鬥隊形,一個師鋪滿幾座大山,一聲出發,鏡頭由近到遠,漫山遍野的子弟兵一下站了起來,這個大場面,絕對好萊塢級別。接下來注意細節,一個師的戰士都是每人隔著五到七米交叉隱蔽在大山裡,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挨在一起互相聊天的。出發急行軍的時候,為了躲避敵人炮襲,也是每人隔著五到七米交叉行進。完全顛覆了以往國產戰爭片扎堆的場景!
  • 《金剛川》3天票房破3億《長津湖》開機 國產戰爭片爆發
    》引領起抗美援朝電影的創作熱潮,國產戰爭片也勢必將迎來全新「戰局」。,拓展開河流兩岸和河流上空的三個故事空間,以步兵、對手、炮兵三個視角,三次重述這一驚心動魄的戰場事件。,也歷經了三波高潮,從B26轟炸橋體、榴彈炮遠程轟炸、延時炸彈爆炸、B29燃燒彈再度轟炸...字幕一次又一次重複交代,事件一次又一次重新演繹,前者與後者敘事相互補充,相互強調,不斷強化這場戰鬥的慘烈程度,深化這群英雄戰士的壯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