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我看過的最優秀國產戰爭電影,但導演的操作就是個笑話

2021-02-09 科技犬

今天《金剛川》首映,我先下個結論,這是我看過的迄今為止最好的國產戰爭片,絕對飆淚,感謝先烈用生命為我們帶來的美好今天,由衷感謝!山河已無恙,英雄何時歸!但……!結論下完,下面深聊這個但字。

早早就看了預告說由吳京硬漢和張譯這個戲精主演,還有鄧超加持,導演還是目前還沒有出過尿點的管虎、路陽、郭凡三人,必須要刷一波!

昨天早早就買好了票,就怕今天搶不到好位置,意外的是,由於是星期五4點50分場的,整個電影院只有七個人,都還在上班呢。

但是,有三個人提前離場了,不是因為電影不好看而離場,而是導演太不要臉……不扯太多,直接深入。

電影一開始就讓我兩眼一亮,老淚縱橫,這些導演終於開竅了。

吳京飾演高炮班長關磊

我分三點來說:

一、戰爭場景高度真實還原

以前的國產戰爭片,無論急行軍還是隱蔽潛伏,無論多少人,急行軍總是整整齊齊的一絲不亂的往前跑,隱蔽潛伏時總是人擠人就差抱在一起了。往往一發炮彈下來就能幹掉一個排的感覺。

但《金剛川》展現出了我們最正確的行軍模式和戰鬥隊形,一個師鋪滿幾座大山,一聲出發,鏡頭由近到遠,漫山遍野的子弟兵一下站了起來,這個大場面,絕對好萊塢級別。

接下來注意細節,一個師的戰士都是每人隔著五到七米交叉隱蔽在大山裡,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挨在一起互相聊天的。出發急行軍的時候,為了躲避敵人炮襲,也是每人隔著五到七米交叉行進。

完全顛覆了以往國產戰爭片扎堆的場景!為什麼要隔著五到七米呢,因為這樣可以儘可能的防止炮彈同時炸到兩個人以上,機槍也不會一掃一大片。所以這個場景一出現,就驚訝到我了,以前只有國外大片裡才有的正確行軍方式和戰鬥隊形我們的導演終於會拍了。頓時感覺這部電影穩了。

張譯飾演高炮排長張飛

二、戰爭殘酷性的高度真實還原

首先說一下廣電總局,這次對主旋律電影太支持了,這樣的尺度都能過審。

戰爭的殘酷性被導演用心的還原了出來,又是直追好萊塢水平。

過江時鄧超帶領的連隊躲在岸邊樹林裡準備排隊過江,結果被美軍一輪炸橋的榴彈炮誤炸了,頓時死傷慘重。

但注意細節,幾乎很少有一發炮彈同時炸到兩個人的,因為我們的戰士都是互相分開很散隱藏,再也不是以前的一炸一片。

但是,影片對刻畫戰爭殘酷性的真實程度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會讓你看了後對戰爭產生深深的恐懼感,同時又為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感到心疼,默默的飆淚。

炮轟完畢,斷手斷腳的到處都是,那個場景,無法想像我們的英雄是怎麼挺過去的。這些場景又完全顛覆了以往的戰爭片裡炮彈直接腳下爆炸,然後人死了,但是一點傷都看不到,最多臉上帶點血,除了知道他死了很難體現出戰爭的殘酷!

鄧超下半身被炸爛了,高炮連的戰士直接被美軍戰鬥機的機槍俯衝打碎。

我為什麼說這部影片高度還原了戰爭的殘酷呢?而且廣電總局的審批對這部電影很支持呢,就因為這個:

戰士直接被機槍打碎,高度還原了大口徑機槍的威力。以前的戰爭片,無論被什麼槍打中,就像前面說到的,就是炮彈在腳下爆炸,頂多一個小傷口留點血,這要是主角,多半因傷直接啟動開掛模式,一個人解決戰鬥。

但《金剛川》顯然不是,美軍戰鬥機一個俯衝掃射,我們的戰士一個個被直接打碎,血霧肉碎橫飛,這種場景要擱以前廣電就不讓你過了。

是的你沒看錯,吳京也直接被打碎了,不帶一絲猶豫的,沒有主角臨死前的一大堆廢話,子彈到了直接碎,最後張譯只找到他的一個頭。

鄧超被炸爛了下半身,張譯還略微有點神,被炸斷左手左腳居然還能跑到山頂一發入魂幹掉了美軍飛機,但最後也被美軍投下的燃燒彈燒焦了。

這些鏡頭,第一以前的導演不會用心去體現,第二廣電不會給過,但這次都齊了。而且主角再也沒有主角光環,全死,越是主角死法越慘。看的我直飆淚。

鄧超飾演步兵連長高福來

三、武器道具

雖然整部影片除了吳京、張譯的高炮連打美軍飛機以外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場景,從頭到尾挨炸,武器出現的也很少。但無論是美軍戰鬥機,轟炸機,還是我軍唯一一輛擺設坦克,都毫無差錯,特別是我們的槍枝武器,絕對沒有穿越的萬國牌,妥妥的純蘇制武器。

說完場景,來說說劇情吧!

終於明白很多人說的,國內影視劇現在不缺技術,缺的是編劇。

這部電影從開始到結尾,真的非常完美,絕對是國內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爭片,無論是劇情和演員的表現或者是場景的展現模式,都是最好。

但……而是……還記得開頭的這兩個嗎?

但他又是一部妥妥的爛片,我真的好想人身什麼的攻擊一下什麼的導演,但又不敢。這麼好的片,這麼完美的弘揚了我們人民志願軍的影片讓你搞瘸了。

你知道導演不要臉無節操到什麼地步嗎?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這麼大的一部大片能在兩三個月內就拍攝完成上映了。

因為一個三十分鐘講完的完美故事情節導演居然連續重播了四遍硬生生的湊成一部一百二十分鐘左右的電影。

沒錯,你沒看錯,重播四次,我就激動了,缺錢嗎?這樣搞,上面提到的電影院七個人看,最後提前走的三個人就是因為知道後面講什麼了,所以提前走了。

我看過這麼多電影,再爛的電影也沒遇見過中途退場的,頂多打瞌睡。沒想到第一次遇見是在這麼好的題材這麼好的電影裡。搞得最後我想帶個頭起立為回國的志願軍英雄遺骸致敬的時候都不敢,怕人家說爛片致敬啥?

一個同一樣的美軍炸橋,志願軍修橋,居然被用鄧超連隊戰士的視覺、美軍飛行員的視覺,橋上工兵連的視覺、我軍高炮連的視覺角度重複播放了四次!一模一樣的場景,只是每個位置的人看的角度不同。

編劇是實在沒得寫了嗎?導演是實在沒得拍湊不了時長了嗎?你可以重點描述一下我軍戰士修橋的細節啊,他們怎麼把炸斷的橋連上的啊。

每次橋一被炸斷,然後工兵連戰士馬上跑過去修橋,人都還沒到呢,下一秒橋就修好了,這裡能不能重點描寫一嚇子。

喀秋莎火箭炮轟炸美軍榴彈炮陣地的場景能不能描寫一下;金城戰役的場景能不能稍微來一點;實在不行到達金剛川前的故事能不能敘述一下。比如吳京的連長是怎麼被擼的,能不能拍一下。這樣不能湊夠一百二十分鐘嗎?而且劇情絕對不會因此而垮掉。

實在不行就兩個視覺,我軍視覺,美軍視覺各來一遍都是非常完美的,但你偏偏來四遍。

李九霄飾演步兵班長

所以我的觀後感就是,這是一部非常完美的電影,故事拍的好,足夠感人;場景和視覺拍的好,足夠有衝擊力;演員演技足夠爆表催淚;難得一見的好片。

但你重播四次就有點扯了,引用網友的一句評論:導演為了錢,真是絕了!

相關焦點

  • 《集結號》到《八佰》再到《金剛川》:國產戰爭電影崛起還要多久
    距離10月23日國產戰爭電影《金剛川》上線已過去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現在才談起這部影片似乎有些晚,但是這部影片所展現的厚重歷史和濃烈情感,對於國產戰爭電影來說,什麼時候提起都不算晚。《集結號》的成功,為後續國產戰爭電影的拍攝提供了一個優秀的範本。但是,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國產戰爭電影並沒有出現想像中百花齊放的景象,在商業資本以及快錢思維的驅使下,投資耗費巨大、見效較慢的戰爭片已被逐步排除在電影類型的主流序列。
  • 管虎導演的《八佰》和《金剛川》,為什麼達不到國產戰爭片巔峰!
    優點就是電影工業上面的的突破,不但對於國產戰爭片,甚至整個中國電影工業都有所推動。缺點自然也非常明顯。一是戰爭細節上的問題無數。在很多戰爭細節方面,甚至達到了演義的程度。二是導演在思想內核上的表達的問題太多。這個也是自從電影上映,國內網絡早已爭論無數的東西。其實說到底也就是「屁股正不正」的問題。
  • 《金剛川》,恰恰是最成功的國產戰爭電影
    人類最基本的智商:比如你想嫖娼了,你會找小姐,去夜總會。如果一個人下半身憋得難受,想嫖娼,直接走進警察局,對著女警察開始開價約炮,這個人是什麼人?肯定智力不及格了。 說《金剛川》失敗的人,基本上屬於『去派出所找小姐』,『去妓院徵婚』的智力。 《金剛川》是什麼?是一群電影投資商,加上一群娛樂圈戲子,合夥製造的一個賺錢的『精神催情劑』罷了。 投資怎麼教失敗?
  • 《金剛川》是國產戰爭史詩片?我看它更像《西遊記後傳》
    》的故事很簡單,最直接了當的兩個字就是「修橋」。有人說《金剛川》創造了電影史上的奇蹟,可這也為其質量埋下了隱患伏筆。,雖然是三個導演各掌鏡一個視角,但不同視角講述的卻是同一件事情、細節也相互勾連。,只不過一個是中國步兵、一個是美國空軍,但其效果卻一樣,那就是以鏡頭視角窺探戰爭。
  • 中國戰爭電影的一次新嘗試《金剛川》
    一、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首度聯合執導《金剛川》臺前幕後的陣容都是中國電影的頂配,管虎執導的《老炮兒》、郭帆執導的《流浪地球》、路陽執導的《繡春刀》系列等等,都是國產類型片中的翹楚。三位導演分別執導一段,從不同角度講述金剛川的這場護橋戰鬥,從小人物視角切入,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這樣的故事組足夠吸引人了。
  • 國產電影金剛川,獻禮抗美援朝的戰爭大片,不得不說的觀後感
    2020年10月23日,國產電影《金剛川》如約上映。這是被稱為獻禮抗美援朝70周年的國產戰爭大片。早在數月前,輿論媒體便已預熱多時。不少影迷更是期待滿滿。可惜,這次管虎導演組拿出來的作品,《金剛川》讓期待的心情有些失望。
  • 3位導演、4個視角!不完美的《金剛川》卻改變了國產戰爭片
    3位導演,3個月時間,四段故事交叉拍攝。不但創造了國產戰爭片一個新模式,對於國產電影工業也是次探索。三是電影背後牽扯出的爭論並不重要。這部電影為什麼要三個導演分別拍攝?《金剛川》電影上映前後,還是有大量圍繞這類問題的爭議。但是,我個人覺得整部電影雖然因為工期太趕,導致「製作層面」不足之外。電影在內核來講,除了「白馬」這種不合時宜的道具。其它方面的爭議,真的有點牽強。整部電影4個視角可以說:起承轉合。
  • 33位導演、4個視角!不完美的《金剛川》卻改變了國產戰爭片
    3位導演,3個月時間,四段故事交叉拍攝。不但創造了國產戰爭片一個新模式,對於國產電影工業也是次探索。三是電影背後牽扯出的爭論並不重要。原因就是導演管虎上一部電影《八佰》。《金剛川》的純粹與簡單這部電影為什麼要三個導演分別拍攝?主要原因就是項目的時間,實在是太倉促了。這部電影3月份才拿到官方許可。正式拍攝的時間是2020年8月份。
  • 《金剛川》獲準立項:導演管虎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戰爭體驗嗎
    戰爭片一直是國產電影的硬傷,優秀的戰爭片極為鮮見。我大概地捋了一下,基本上還能看的也就是由楊光遠、翟俊傑執導的《血戰臺兒莊》,這也是國產電影中最好的一部,製作還是比較嚴謹的,演員的表演功夫也都不錯。國產戰爭片最大的毛病就是對人物的刻畫簡單粗暴,英雄就是乾巴巴的英雄,壞蛋就是乾巴巴的壞蛋。幾乎看不到對戰爭的反思以及對戰爭中人性異化的反思。而這一點幾乎是歐美電影完全無法超越的優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好像是《父輩的旗幟》,一開始就用一個極小的鏡頭進入了職業衝突,戰士醫生在充當天使的同時,也扮演著殺人魔鬼。
  • 從《集結號》到《金剛川》的13年,國產戰爭片真越拍越好嗎?
    前半段戰爭場面得重點關照之餘,超越原有戰爭片的內涵精神,更融入了後半段。 馮小剛在採訪中也說道:在《集結號》中大家可以看到我鮮明的『小人物立場』———這些小人物才是戰爭中最值得讚揚的人。
  • 這是《金剛川》最強的地方?不是特效和戰爭,而是「美化」敵軍
    大家好,天天一起看電影,我是喜歡看電影的笨熊。讓一個導演難受的事情有很多,「創作限制」絕對是其中一個。如現在的國產電影經常是這個不能拍,那個不能說,受傷戲的流血量恨不得用量杯量一下,再激烈的戰鬥戲不能暴力,好人說八股文,壞人不能說人話……今天終於有部電影終於有種導演是放開手腳去拍感覺。
  • 我眼中的《金剛川》與韓戰
    此片我認為導演想從整體上展現韓戰期間我志願軍所遇到的種種殘酷挑戰與志願軍戰士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跨度從1950年戰爭之初到1953的戰爭之末,但有大雜燴之嫌,原因有三:1. 彈藥: 志願軍有三怕,怕缺彈藥,怕吃不上飯、怕受傷,但分階段,分場合。影片一開始就突出了第一個怕,沒有足夠的高炮彈藥!
  • 《金剛川》奪冠《長津湖》開機 國產戰爭片爆發!
    《金剛川》引領起抗美援朝電影的創作熱潮,國產戰爭片也勢必將迎來全新「戰局」。電影創造性地利用這座橋,拓展開河流兩岸和河流上空的三個故事空間,以步兵、對手、炮兵三個視角,三次重述這一驚心動魄的戰場事件。
  • 《金剛川》奪冠《長津湖》開機 國產戰爭片爆發
    從10月23日開始,還有《最可愛的人》《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英雄連》將接連上映,以接力姿態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奉上屬於中國電影的致敬。從《英雄兒女》《上甘嶺》《奇襲》《鐵血大動脈》到《金剛川》,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源源不絕,持續在銀幕上塑造捨生忘死、浴血奮戰的英雄人物,延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 吳京張譯不愧年度王炸,今年最燃戰爭片,《金剛川》實至名歸
    最近一直在寫國產老電影,不是不想推薦新片,實在是沒有新片可寫。與以往的國產戰爭片不同,《金剛川》是一部小格局的戰爭片,它沒有呈現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某場戰役,甚至都不是直接的兩軍交鋒,而僅僅是通過志願軍戰士架橋護橋的真實事件為原型,作為切入點側面展現這場戰爭的殘酷與勝利的來之不易
  • 抗美援朝戰爭大片《金剛川》預售開啟,憑什麼說它能票房奪冠?
    而事實上,這部影片從拍攝到定檔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上映,都是帶著政治任務的,我相信,從下周五開始,從央視到各路自媒體都少不了對《金剛川》的報導。 除了題材大熱之外,國產戰爭片票房大爆在之前也是有先例的,比如《戰狼2》、《紅海行動》,以及近期大熱的《八佰》等,這說明國內觀眾對於優秀的國產戰爭片向來是很買帳的。
  • 中國電影人向「最可愛的人」致敬,《金剛川》等紀念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系列電影集結髮布
    今天,中國電影人向「最可愛的人」致敬——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電影發布會在京舉行。《金剛川》導演管虎、郭帆、路陽,總製片人梁靜,領銜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特別出演鄧超,主演邱天、周思羽;《最可愛的人》總導演李劍平;《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編劇、導演郝蘊;《英雄連》主演付辛博等一同亮相發布會。
  • 中國電影人向「最可愛的人」致敬,《金剛川》等紀念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系列電影集結髮布
    《金剛川》力求以最真實的質感,通過普通士兵們的微觀視角,帶著觀眾一道親身感受戰爭的殘酷,以及這些平凡個體們,於絕境中留下的種種「非凡創舉」。發布會現場,《金剛川》裡的「京譯求精」組合——主演吳京、張譯給予彼此高度的讚賞。吳京表示,張譯對戲非常痴狂,是我非常欽佩的人,他是用生命詮釋角色,把每場戲都當作生命的最後一次留痕。
  • 《金剛川》,一群小人物的戰爭,帶來的動容與反思
    分享人:隨風就遠,石油工程師《金剛川》在我看來是雖然是倉促上馬,但也是超越了大部分國產電影上乘之作。作為一個故事,我認為它還是講述得比較完整的。要想把它的來龍去脈都講清楚,那就是另一部電影了。管虎的巧妙就在於他截取拼接了再現了其中的一段,講述了一個犧牲的故事。故事簡單到甚至不能叫故事,就是一個修橋護橋的事,導演用不同的人物視角解讀了戰爭中小人物的心態,這跟以往的國產戰爭片有了很大的不同。
  • 潯電影!《金剛川》未播先火,這國產黑馬,到底啥來頭?
    但志願軍不怕,你炸了,我再修,就這樣,修了炸,炸了修…不管美軍炸多少次,只要過個幾小時回來,就發現,橋又奇蹟般地出現在金剛川上…美軍飛行員都蒙了:這群中國人到底怎麼回事?戰爭題材、加上強大的製作班底,絕對是近期中國觀眾最期待的影片。《金剛川》做到了尊重歷史,真實描繪了抗美援朝戰爭場景。它有慘烈的戰爭場面,令人揪心淚目,但更多的時候,它冷靜克制,拍攝手法相當高級,不爛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