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金剛川》首映,我先下個結論,這是我看過的迄今為止最好的國產戰爭片,絕對飆淚,感謝先烈用生命為我們帶來的美好今天,由衷感謝!山河已無恙,英雄何時歸!但……!結論下完,下面深聊這個但字。
早早就看了預告說由吳京硬漢和張譯這個戲精主演,還有鄧超加持,導演還是目前還沒有出過尿點的管虎、路陽、郭凡三人,必須要刷一波!
昨天早早就買好了票,就怕今天搶不到好位置,意外的是,由於是星期五4點50分場的,整個電影院只有七個人,都還在上班呢。
但是,有三個人提前離場了,不是因為電影不好看而離場,而是導演太不要臉……不扯太多,直接深入。
電影一開始就讓我兩眼一亮,老淚縱橫,這些導演終於開竅了。
吳京飾演高炮班長關磊
我分三點來說:
一、戰爭場景高度真實還原
以前的國產戰爭片,無論急行軍還是隱蔽潛伏,無論多少人,急行軍總是整整齊齊的一絲不亂的往前跑,隱蔽潛伏時總是人擠人就差抱在一起了。往往一發炮彈下來就能幹掉一個排的感覺。
但《金剛川》展現出了我們最正確的行軍模式和戰鬥隊形,一個師鋪滿幾座大山,一聲出發,鏡頭由近到遠,漫山遍野的子弟兵一下站了起來,這個大場面,絕對好萊塢級別。
接下來注意細節,一個師的戰士都是每人隔著五到七米交叉隱蔽在大山裡,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挨在一起互相聊天的。出發急行軍的時候,為了躲避敵人炮襲,也是每人隔著五到七米交叉行進。
完全顛覆了以往國產戰爭片扎堆的場景!為什麼要隔著五到七米呢,因為這樣可以儘可能的防止炮彈同時炸到兩個人以上,機槍也不會一掃一大片。所以這個場景一出現,就驚訝到我了,以前只有國外大片裡才有的正確行軍方式和戰鬥隊形我們的導演終於會拍了。頓時感覺這部電影穩了。
張譯飾演高炮排長張飛
二、戰爭殘酷性的高度真實還原
首先說一下廣電總局,這次對主旋律電影太支持了,這樣的尺度都能過審。
戰爭的殘酷性被導演用心的還原了出來,又是直追好萊塢水平。
過江時鄧超帶領的連隊躲在岸邊樹林裡準備排隊過江,結果被美軍一輪炸橋的榴彈炮誤炸了,頓時死傷慘重。
但注意細節,幾乎很少有一發炮彈同時炸到兩個人的,因為我們的戰士都是互相分開很散隱藏,再也不是以前的一炸一片。
但是,影片對刻畫戰爭殘酷性的真實程度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會讓你看了後對戰爭產生深深的恐懼感,同時又為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感到心疼,默默的飆淚。
炮轟完畢,斷手斷腳的到處都是,那個場景,無法想像我們的英雄是怎麼挺過去的。這些場景又完全顛覆了以往的戰爭片裡炮彈直接腳下爆炸,然後人死了,但是一點傷都看不到,最多臉上帶點血,除了知道他死了很難體現出戰爭的殘酷!
鄧超下半身被炸爛了,高炮連的戰士直接被美軍戰鬥機的機槍俯衝打碎。
我為什麼說這部影片高度還原了戰爭的殘酷呢?而且廣電總局的審批對這部電影很支持呢,就因為這個:
戰士直接被機槍打碎,高度還原了大口徑機槍的威力。以前的戰爭片,無論被什麼槍打中,就像前面說到的,就是炮彈在腳下爆炸,頂多一個小傷口留點血,這要是主角,多半因傷直接啟動開掛模式,一個人解決戰鬥。
但《金剛川》顯然不是,美軍戰鬥機一個俯衝掃射,我們的戰士一個個被直接打碎,血霧肉碎橫飛,這種場景要擱以前廣電就不讓你過了。
是的你沒看錯,吳京也直接被打碎了,不帶一絲猶豫的,沒有主角臨死前的一大堆廢話,子彈到了直接碎,最後張譯只找到他的一個頭。
鄧超被炸爛了下半身,張譯還略微有點神,被炸斷左手左腳居然還能跑到山頂一發入魂幹掉了美軍飛機,但最後也被美軍投下的燃燒彈燒焦了。
這些鏡頭,第一以前的導演不會用心去體現,第二廣電不會給過,但這次都齊了。而且主角再也沒有主角光環,全死,越是主角死法越慘。看的我直飆淚。
鄧超飾演步兵連長高福來
三、武器道具
雖然整部影片除了吳京、張譯的高炮連打美軍飛機以外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場景,從頭到尾挨炸,武器出現的也很少。但無論是美軍戰鬥機,轟炸機,還是我軍唯一一輛擺設坦克,都毫無差錯,特別是我們的槍枝武器,絕對沒有穿越的萬國牌,妥妥的純蘇制武器。
說完場景,來說說劇情吧!
終於明白很多人說的,國內影視劇現在不缺技術,缺的是編劇。
這部電影從開始到結尾,真的非常完美,絕對是國內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爭片,無論是劇情和演員的表現或者是場景的展現模式,都是最好。
但……而是……還記得開頭的這兩個嗎?
但他又是一部妥妥的爛片,我真的好想人身什麼的攻擊一下什麼的導演,但又不敢。這麼好的片,這麼完美的弘揚了我們人民志願軍的影片讓你搞瘸了。
你知道導演不要臉無節操到什麼地步嗎?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這麼大的一部大片能在兩三個月內就拍攝完成上映了。
因為一個三十分鐘講完的完美故事情節導演居然連續重播了四遍硬生生的湊成一部一百二十分鐘左右的電影。
沒錯,你沒看錯,重播四次,我就激動了,缺錢嗎?這樣搞,上面提到的電影院七個人看,最後提前走的三個人就是因為知道後面講什麼了,所以提前走了。
我看過這麼多電影,再爛的電影也沒遇見過中途退場的,頂多打瞌睡。沒想到第一次遇見是在這麼好的題材這麼好的電影裡。搞得最後我想帶個頭起立為回國的志願軍英雄遺骸致敬的時候都不敢,怕人家說爛片致敬啥?
一個同一樣的美軍炸橋,志願軍修橋,居然被用鄧超連隊戰士的視覺、美軍飛行員的視覺,橋上工兵連的視覺、我軍高炮連的視覺角度重複播放了四次!一模一樣的場景,只是每個位置的人看的角度不同。
編劇是實在沒得寫了嗎?導演是實在沒得拍湊不了時長了嗎?你可以重點描述一下我軍戰士修橋的細節啊,他們怎麼把炸斷的橋連上的啊。
每次橋一被炸斷,然後工兵連戰士馬上跑過去修橋,人都還沒到呢,下一秒橋就修好了,這裡能不能重點描寫一嚇子。
喀秋莎火箭炮轟炸美軍榴彈炮陣地的場景能不能描寫一下;金城戰役的場景能不能稍微來一點;實在不行到達金剛川前的故事能不能敘述一下。比如吳京的連長是怎麼被擼的,能不能拍一下。這樣不能湊夠一百二十分鐘嗎?而且劇情絕對不會因此而垮掉。
實在不行就兩個視覺,我軍視覺,美軍視覺各來一遍都是非常完美的,但你偏偏來四遍。
李九霄飾演步兵班長
所以我的觀後感就是,這是一部非常完美的電影,故事拍的好,足夠感人;場景和視覺拍的好,足夠有衝擊力;演員演技足夠爆表催淚;難得一見的好片。
但你重播四次就有點扯了,引用網友的一句評論:導演為了錢,真是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