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張譯不愧年度王炸,今年最燃戰爭片,《金剛川》實至名歸

2020-10-25 迷影映畫

最近一直在寫國產老電影,不是不想推薦新片,實在是沒有新片可寫。

尤其是國慶檔後,十月下旬的內地檔期歸於平淡,缺少真正的重磅大作。

在這種背景下,《金剛川》的強勢定檔,自然備受關注。

作為一部獻禮戰爭片,影片的拍攝過程放在內地影史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和歷史原型故事中一樣,《金剛川》電影的拍攝也經歷了很多不可能。八月開機、十月上映,兩個月的拍攝周期,讓這部電影考驗著中國電影工業的製作水準。

一直到上映之前,很多人都對此片持有疑慮,因為連一款正式的預告片都沒有。

然而當走進電影院之後,才驚訝於此片的完成度——

影片雖有瑕疵,但考慮到兩個月的拍攝周期,影片整體沒有讓人失望!

《金剛川》

The Sacrifice

《金剛川》是一部獻禮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的主旋律戰爭片。

原定今年十月要上映的《冰雪長津湖》,但因為年初的疫情,導致劇組無法開機,遂有了這部臨時搭建劇組完成的《金剛川》,就像電影中奔赴前線的志願軍戰士一樣,這個臨時組局的劇組也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任務。

坦率地講,自從《金剛川》立項之後,我一直很期待這部——

有可能是今年華語最強戰爭巨製的影片。

影片有著目前內地電影圈的頂級陣容,論幕後,三位導演管虎、郭帆、路陽是目前國內中生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此前的作品履歷都非常耀眼,而且管虎有戰爭片的拍攝經驗,郭帆和路陽此前深耕特效技術領域多年,三位技術型導演的合作本身就令人期待。

從成片效果來看,《金剛川》並沒有讓人失望。

影片在戰爭場面的表現上不僅突破尺度,而且極具畫面表現力和視覺衝擊力,將發生在67年前的那場慘烈交鋒異常真實地還原在銀幕上,看完之後才發覺此前預告片裡的內容只是蜻蜓點水,正片中的戰爭場面的激烈火爆程度、戰鬥場景的寫實感以及對於戰爭殘酷的悲壯表達,更加讓人震撼

論臺前,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加上特別出演的鄧超,這樣的王炸陣容,讓影片成為今年當之無愧的重磅大作。

《金剛川》這樣的戰爭片,本身就是男人戲,所以片中的幾位實力派演員都化身為英雄硬漢,片中吳京的糙爺們性格、張譯的視死如歸、李九霄的男兒熱血都被詮釋得淋漓盡致,讓人印象深刻。

為了追求影片真實感,張譯、吳京更提前半個月接受高射炮操作訓練,力求熟練掌握每一個環節;李九霄、魏晨也紛紛學習使用槍械甚至攀爬施工塔吊,最終才讓他們每個人在片中的表現都非常令人信服。

尤其是這次挑大梁的張譯,我單方面認為,他的表演絕對值得一個影帝提名!

再說故事。

即使事前對原型故事的歷史背景一無所知,也不妨礙理解《金剛川》的故事。

與以往的國產戰爭片不同,《金剛川》是一部小格局的戰爭片,它沒有呈現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某場戰役,甚至都不是直接的兩軍交鋒,而僅僅是通過志願軍戰士架橋護橋的真實事件為原型,作為切入點側面展現這場戰爭的殘酷與勝利的來之不易。

影片的原型事件發生在1953年,中國軍隊跨越鴨綠江第三年。

當時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迎來至關重要的大規模戰役,金城戰役

這場戰役有多重要?

套用電影中的一句臺詞形容——

贏了,敵人的地獄;輸了,我們的地獄。

為了保障向金城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戰士誓死捍衛交通要塞——金剛川上的金剛橋。

在當時急需運輸補給,72座橋全部被摧毀的情況下,中國志願軍戰士頂著炮火,在志願軍工兵第3團3營9連連長張振智(片中魏晨飾演的閆瑞人物原型)的帶領下,僅僅花了7天就「神速」建好了這座橋。

在這期間,儘管不斷被美軍轟炸(阻礙志願軍支援),但是張振智帶領工兵連不斷把這座橋重新建造起來,一次次屹立在江面上;無數次飛過耳畔的子彈和炮火都沒能使戰士後退一步,他們用血肉之軀抗下了美軍的轟炸和炮彈,一直堅挺到戰鬥結束。

反反覆覆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面,當時落下的炮彈大約有2500多枚,可以想像到當時戰況何其慘烈,以及修建的難度有多大,足以稱得上是「戰爭奇蹟」。

《金剛川》正是以這一事件為原型,電影講述的是金剛橋上一個晝夜內的敵我交鋒。

影片開始,大部隊接到命令,次日凌晨5點前必須全部過橋。無論橋面怎樣被炸毀,工兵連都要全力保證修好;如果工兵連倒下,鄧超率領的步兵連就得頂上去。

故事很簡單,特別之處在於影片的敘事方式。

導演將故事劃分為四個篇章,分別從四個角度來展現這段很簡單卻很關鍵的事件。乍一看這種設計很像諾蘭的《敦刻爾克》,但其實該片應該更接近2008年的影片《刺殺據點》。

第一段的標題:士兵,圍繞著李九霄飾演的步兵班長劉浩的視角展開講述。

第二段的標題:對手,主要從敵方轟炸機飛行員的視角展開講述;

第三段的標題:高炮班,主要是從張譯和吳京所飾演的炮兵排長與班長的角度展開講述;

第四段的標題:,則完全是從第三方的角度講述。

四個段落合在一起,分別涵蓋了敵我雙方陣營、從普通士兵到中層軍官,從負責架橋的工兵連到負責護橋的高炮班,組成了一副「戰場群像」。

每個人都不是絕對的主角,卻又都有完整的故事線,從慷慨激昂到捨生忘死,從義無反顧到壯烈犧牲,編劇透過這群「最可愛的人」的視角去審視戰爭的殘酷與傷痛,同時也展現了軍人們捨生取義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

雖是講了四遍故事,但因為敘述角度的切換,編劇每次都會加入新的細節,讓故事變得更加豐富立體。

同時,導演安排觀眾預先看到角色的結局,然後在後續的段落中再進一步塑造人物,戰爭之宏大襯託出個體的渺小,當影片最后角色走向犧牲時,所產生的震撼與悲情感也更加強烈。

而更讓觀眾觸動的則是四個段落之間——

影片的情緒鋪陳一直在遞進,並依次不斷疊加。

第一段的情緒是:焦慮

眼見前線急需支援,可大軍卻被捆彼岸;工兵連奉命架橋,可橋一次又一次被炸;高炮班臨危受命護橋,可卻要面對強弱懸殊、彈藥緊缺的劣勢。

再加上敵機一直在旁侵擾偷襲,焦慮緊張的情緒蔓延在每一個士兵的心中。

第二段的情緒是:瘋狂。

這段直接展現了兩軍之間的直接對抗與交鋒,並少見地以美方空軍為主視角來展現戰事的焦灼,雙方士兵都在血與火中透支燃燒著自己的生命。

戰爭是什麼樣?

是硝煙瀰漫,是槍林彈雨,是血肉橫飛,是死亡的陰影籠罩在你的身邊……

第三段的情緒是:悲壯,也是本片中的重頭戲。

導演塑造了張譯與吳京這對非常富有人情味的戰場師徒。一方面,吳京是張譯的師父,可另一方面,張譯如今卻是吳京的頂頭上司,雙方在前半段不停鬥嘴。

可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敵襲時,又相互爭搶最前方的炮位,看似是搶功,實則是都希望把生的機會留給對方。

而高炮班作為抵禦敵襲的主要武裝力量,一次次地與美軍轟炸機上演正面交鋒,高炮班的戰士們一個個地先後犧牲,一直到最後,當張譯以極為慘烈的狀態拄著木棍,踉踉蹌蹌地走向炮位,唱著京劇冒死迎敵的時候,帶給觀眾的震撼和感動是無以復加的。

戰事之慘烈,戰爭之殘酷,戰場之恐怖,戰士之悲壯……

由此可見一斑。

到了影片結局的第四段,一直疊加積累情緒終於得到釋放和爆發。

在橋被燃燒彈摧毀後,志願軍戰士們前赴後繼下水,用身體搭建了一座人肉橋梁,護衛大軍過橋,就像國歌中的歌詞一樣: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相信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都會和我一樣,忍不住眼眶溼潤吧。

聯繫電影的前半段,美軍有一句臺詞:

不可能,就是我們能夠戰勝敵人的最大武器。

說到底——

從來沒有什麼奇蹟可言,有的只不過是把不可能化為可能的勇氣與信念。

另一方面,作為一部獻禮電影,《金剛川》並沒有高喊口號或過分強調大場面,大格局。電影延續了導演管虎作品的一貫風格——

雖然在在戰爭場面上追求寫實感,但在故事中又不乏一些寫意性的藝術表達。

戰場上奔馳的白馬,盲眼的士兵獨自走向木橋,扛著木頭被燒焦的戰士屍體屹立不倒宛如雕塑,士兵們在敵機的轟炸下,化身人橋,在血與火的洗禮下鑄成一座豐碑……

這些悲壯又浪漫的表達——

平衡了電影的敘事節奏之餘,也讓電影不再局限於一部單純的主旋律電影!

該誇的誇完了,再來說說電影的缺陷。

《金剛川》是一部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的電影,非線性多角度敘事的好處是讓影片的節奏變得跌宕起伏,而且相比傳統的平鋪直敘,增加了故事的懸疑性,可以調動觀眾的注意力。

但劣勢在於故事被拖得太長,前半段信息量不足,顯得節奏有些冗長拖沓,而且每個段落部分的收尾都有些洩氣,本來故事情緒剛剛起來,結果戛然而止,而且,一個場景用不同的視角拍四遍,就出現了很多重複鏡頭和場景,越到後面越覺得不過癮。

如果這還只能歸咎於拍攝時間短籌備不足的話,那麼劇本上的硬傷就更可惜了。

實際上在修橋護橋的過程中,我個人最期待的是能有一部分魏晨帶領的工兵連作為主視角的段落。

畢竟在這場戰爭奇蹟中,他們雖然沒有和美軍直接交鋒,但卻在一次又一次的炸橋又修橋的過程中展現軍人頑強的毅力和不服輸的勇氣。

這本來應該電影最值得銘記歌頌的部分,卻被一筆帶過,非常可惜。

不過,我仍然願意給這部有瑕疵的電影打一個及格分。

由於種種原因,國內銀幕上已經很久沒有過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

遠的要住宿到五六十年代的《上甘嶺》《英雄兒女》,而近些年上比較有影響力的作品還是馮小剛在《集結號》中有所涉及,但只是作為故事的背景,至於劉燁主演的《我的戰爭》則直接被歸類為爛片行列,鮮少被人提及。

作為一部近年來少有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值得被更多的觀眾所看到。

同時,也讓我更加期待明年上映的戰爭巨製《冰雪長津湖》!

相關焦點

  • 吳京張譯新片造型認不出,國產戰爭片燃炸場面:開大炮對打戰鬥機
    今日,戰爭題材電影《金剛川》發布首支預告,預告片中演員張譯、鄧超和》由管虎、郭凡、路陽三位各懷絕技的導演聯合執導,吳京、張譯、李九霄、魏晨等人聯袂出演,電影的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期間,講述了我國志願軍為了通過一座橋而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與敵人慘烈對抗的故事。
  • 看完了《金剛川》,這可能是今年國內的王炸作品了
    在電影《金剛川》首波口碑解禁之時,就有不少影評人感嘆:「這是今年的王炸。」更有人直接說:「這是當前中國電影工業水平的最好體現。」從上映前片方提供的信息來看,那就是一個字:炸。主演包括張譯、吳京、鄧超、李九霄、魏晨……翻看主演的作品履歷,個個都接得住戲,壓得住場。二是影片中真實的戰爭故事夠「炸」夠慘烈。
  • 年度王炸、紙巾哭完,《金剛川》年度爆款預定
    上映不到三天,累計票房已破3億;淘票票9.5,貓眼年度最高開分9.4;排片第一,場次第一,觀影人次第一……伴隨著各項記錄,觀眾評論中不乏「年度王炸」,「中國電影工業最完美體現」 「哭完一包紙巾」,它就是電影《金剛川》。
  • 張譯吳京的年度最後王炸來了,看完滿臉是淚
    先做個預言——「燃」,一定是影片正式公映後,觀眾的第一感覺。「哭」,應該是好評中最高頻出現的詞。不比《八佰》差,這事兒張譯已經說了。為什麼說晝夜急行軍拍出來的《金剛川》不比《八佰》差?開始盤!金剛川,夠剛一個擺明的態度是:《金剛川》,是一部硬核戰爭片。
  • 《金剛川》:「拼盤」下的戰爭獻禮片,會是年末「王炸」嗎?
    本文來自:娛樂獨角獸,作者:周銳,題圖來自:《金剛川》「電影行業總是說大話,但我這次以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戰爭片《金剛川》正式上映前的一個星期,演員張譯在平遙國際電影節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張譯未必不知道,這句公開發言即便沒有任何拉踩攀比的意圖,也會輿論市場當成宣傳噱頭。
  • 張譯吳京這張年度王炸,能不能炸出40億?
    「這是今年的王炸。」三個導演合導一部影片難以協調?由此,現在的問題或許已經不是《金剛川》票房口碑會不會炸,而是這部國產戰爭片,甚至國產片年度王炸,到底有多炸?《金剛川》,硬碰硬從開拍到上映,只有三個月,《金剛川》的創作,當然是硬碰硬。要拍《金剛川》,沒那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 《金剛川》未映先火 或成今年票房王炸?
    有看過該片的影視媒體直言(@電影票房),「這是今年的王炸。」10月16日晚,影帝張譯在平遙影展面對眾多媒體說道,「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口碑決定票房。截至發稿,貓眼專業版顯示,該片想看人數已經超過10萬人,排行第1名。預售總票房2188萬,首日預售票房達1769萬;影片首日排片14萬場,排片佔比達65.9%。
  • 【越·推薦】張譯 吳京沒騙我《金剛川》今年電影世界裡最後的王炸
    《金剛川》是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而拍的一部電影,講述了當年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以三個導演的三個角度來講述同一個事情:志願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橋梁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
  • 王炸導演+金剛天團 《金剛川》成今年最有風骨的電影
    備受期待的戰爭電影《金剛川》上映不到四天票房直指四億,穩穩扛住了國產戰爭片大旗。這部集齊了今年最狠戰爭片管虎、中國最強科幻片郭帆、以及憑藉《繡春刀》系列電影名聲大振的路陽,三個王炸導演的年度「預定爆款」,自8月宣布開拍,就吊足了觀眾胃口。
  • 《金剛川》 張譯、吳京高燃集結!
    影片介紹《金剛川》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講述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3年之後,戰爭穩定在了「三八線」一帶,最終達成了《朝鮮停戰協定》。而這次戰爭被我們稱之為「抗美援朝」戰爭,「金剛川」指的是一條河,而戰役就是圍繞著這條河上的「一座橋」展開的...
  • 有張譯吳京坐鎮,《金剛川》值不值得看?
    在電影《金剛川》還未上映之前,就有不少看過首映的影評人感嘆:「這是今年的王炸。」還有人直接說:「這是當前中國電影工業水平的最好體現。」雖然這一段被很多人詬病,但社長覺得,以往的國產戰爭片不免陷入以矮化敵人來拔高自己的怪圈,《金剛川》花大篇幅用敵軍的視角來平視「自己」,是勇氣也是突破。這一段由郭帆帶領團隊打造的精彩特效場面,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仍舊羸弱的情節。
  • 《八佰》尚熱,管虎又一戰爭片定檔,吳京張譯鄧超魏晨李九霄主演
    抗日戰爭片《八佰》硝煙未散,又傳來韓戰片《金剛川》10月25日上映的消息。此片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演,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紀念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拍這種剛燃的戰爭硬片是他們擅長的領域。
  • 吳京新片《金剛川》口碑出爐,質量票房穩了,國產電影中的王炸
    該片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領銜主演,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頂著炮火修築供給橋梁的故事。對於不少對於電影質量有信心的片方而言,點映是一個非常好的營銷方式,點映口碑好的話,對於電影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宣發方式。從《金剛川》首場看片會來看,點映口碑爆炸了。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不少參與看片的媒體和大V都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據知名的票房研究大V表示,這部電影質量爆了。
  • 《金剛川》預測票房25億,吳京將重回第一,張譯堪稱無冕之王
    《金剛川》預測票房25億,吳京將重回第一,張譯堪稱無冕之王 文/小九 10月23日,張譯、吳京主演的電影《金剛川》上映,雖然目前口碑評分還沒有出來,但是貓眼平臺已經給出了25億的預測票房。
  • 《金剛川》預測票房25億,吳京將重回第一,張譯堪稱無冕之王
    《金剛川》預測票房25億,吳京將重回第一,張譯堪稱無冕之王文/小九10月23日,張譯、吳京主演的電影《金剛川》上映,雖然目前口碑評分還沒有出來,但是貓眼平臺已經給出了25億的預測票房。最為關鍵的是,《金剛川》的題材影響力很大,與今年國家大項活動相契合,而且主演團隊加入了吳京,他可是此類題材電影的票房保證,甚至一些觀眾把《金剛川》當成吳京給《戰狼3》的預熱。
  • 《金剛川》定檔10月25日,吳京張譯再度聯手,票房劍指30億
    今年電影市場較往年滑落很多,很多片商都還沒賺到錢,甚至還沒有開張。不過隨著影市的升溫,加上下半年有實力的大片不斷,未來幾個月預計能產出高票房電影。馬上就是國慶檔了,成龍《急先鋒》,《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等片都是有望取得票房大豐收的。
  • 《金剛川》定檔10月25,吳京張譯再度聯手,票房破30億穩了
    今年電影市場較往年滑落很多,很多片商都還沒賺到錢,甚至還沒有開張。不過隨著影市的升溫,加上下半年有實力的大片不斷,未來幾個月預計能產出高票房電影。馬上就是國慶檔了,成龍《急先鋒》,《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等片都是有望取得票房大豐收的。
  • 張譯吳京合作,臨時提檔,《金剛川》為什麼被稱為「王炸電影」
    好融藝:分享影視資訊,感受影視文化 儘管今年的電影票房受到疫情影響 和同樣題材的《八佰》一樣,《金剛川》也是關於戰爭的電影;但是《金剛川》的題材卻是比較少見描寫抗美援朝的電影,作為一部人務劇,原本沒人看好它的成績;但是從最近放出的一組電影博主的觀影體驗後,大家都被吊起胃口,什麼樣的電影能獲得這樣大的稱讚?
  • 吳京新片來襲,《金剛川》聯手張譯鄧超,片方票房劍指40億穩了
    小編說的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聽說了,沒錯它就是吳京的新片《金剛川》。該片他聯手張譯和鄧超,三位票房巨星同臺,這是要奔破票房紀錄去啊!、郭帆、路陽聯合導演,張譯、吳京、鄧超、李九霄、魏晨等主演。,最讓期待的是幾位男主角的表現。
  • 4億投資二月趕工《金剛川》變票房王炸?張譯吹不遜八佰
    最近,戰爭大片《金剛川》備受矚目,畢竟主創陣容華麗,由管虎、郭帆、而且《金剛川》主演則有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杜江,以及鄧超特別出演其中,張譯、吳京、杜江累積票房都是超過百億的人氣大咖。不過,其中對於影片的質量,外界早前一直有所擔心,原因無外乎工期「太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