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行途中有哪些背後的故事?

2020-12-28 冀緣巧豫

剛剛結束又一次環球旅行,走過人生中第121個國家。朋友問: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我只說:「還在梳理」。走得越久越沉默,似乎成了這些年的規律。因為行路愈深,愈會發現自己的局限。這種局限既來自時間,也來自空間。說到底,是源於無限世界與有限人生間的矛盾,任何生而為人者亦無法超脫。

我的121國環球旅行紀錄

十年前在印度,從喜馬拉雅到孟加拉灣,遍訪梵音中種種信仰。十年後,當與一位婆羅門坐而論道的一刻仍然發現:那些看似凝固的古老哲學還在隨時間流變,幻化出黑洞般的面孔;五年前在伊朗,東西南北四方跋涉,走過曾經波斯帝國幾乎所有文明遺蹟。而五年間的重大變故,卻讓我再次反思:真正讓這個民族特立獨行的,不止昔日榮光,還有在地緣夾縫中的無奈;三年前在匈牙利,與一位老友徹夜長談,悉數布達佩斯邊邊角角的逸聞趣事。但直到不久前重逢,我才了解到他的家族在兩次大戰中的恩怨情仇,以及他很少提及的八分之一塞爾維亞血統。

至於宿命般的南美,更像黑色幽默。接連幾天,在聖地牙哥老城探尋遺世的安第斯文化。晚間回到住處,本地朋友問白天有沒有聽到槍響?我感到錯愕。因為就在我穿行鬧市之際,一名馬普切人被殺,人群發生激烈衝突,事發處離我僅僅不到兩公裡。

而馬普切人,正是安第斯的子民之一。

這個時空中總有人無力觸達之處。放眼千年,從古埃及太陽曆到格列高利的公曆;從商周時代「兩臂之展」為一尋,到不列顛島上「三粒大麥」一英寸,人類想盡辦法改變的只是時空的刻度,而不是時空本身。今天,即便科技發達到可以造出十倍於音速的飛行器,卻依舊無法讓人的肉身既在此處,又在別處。

柏拉圖說:現實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對疲於應試的學生們而言,這大抵只是思想政治考卷中一道「主觀唯心主義vs客觀唯心主義」的單項選題。但於我,這卻是一句實實在在的讖語。因為它昭示著旅行所見世界和真實世界間,有著註定無法逾越的區隔。

歸根到底,何謂「真正的真實」?

答:除非你是我,除非我是你。

東非衣索比亞,人們自稱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共同的後裔。這裡的信仰,混雜了傳統基督教和原始的驅巫風俗。體現在壁畫上的人物表情,有的祥和、有的猙獰。不過請當地人講解壁畫,卻不是件容易事。因為,這種古老宗教使用的是獨特的阿姆哈拉語。若非從小生活在本地,幾乎沒法掌握。而翻譯成英語,必然又有一定的語意折損。但這卻也是我作為外來者,能接收到最大限度的信息。

類似情況,在旅行中不勝枚舉。如果說,巴別塔下的語言之別,是不同群體間相互交流的天然屏障;那麼旅行作為一種觀察,對本地生活的介入和影響,則是人為構建出來的、更深的鴻溝。在巴西貧民窟、在柬埔寨吳哥、在澳洲庫蘭達,這種影響幾乎處處可見。很多時候,你以為你體驗到的是最原生態的生活方式,但殊不知它們已像輸出海外改良後的中餐,變了味道。所謂絕對超然的視角,其實並不存在。

如薛丁格的貓和王明陽的花,

你看它的時候,它已在改變。

最典型的,就是緬泰邊境的克耶族。上個世紀的緬甸內戰中,大量克耶人逃亡泰北。其中一支就是被眾多旅遊團熱炒的「長頸族」。族中女性自幼戴銅製項圈壓迫鎖骨,久而久之脖子會越來越長。本來克耶人有著自己的生產生活,但自從大批遊客蜂擁而至,這些女性就被當成了觀光項目。如今,她們依然會在遊客來時搖動織機,但這早已不是必須。因為人們需要的並不是她們紡出的布,而是與她們的一張合影。

如此,既然旅行無法求得真實,那它的意義何在?幾年前,我曾在一次題為《所有經過的路,都是必經之路》的講演中,聊到過這個話題。當時的回答是:感受世界的不同;理解世界的大同。走過這些年,雖然又遊歷了不少國家、經歷了更多坎坷與波折,但這兩點已然塑在最基礎的信念中,一直沒有改變。如果非要談一些更新的認知,那大概就是祛魅與平等。

所謂祛魅,字面並不難理解,是指祛除心中之魅。它最初源自馬克斯·韋伯「世界的祛魅」(disenchantment of theworld),用來表達對神聖性與魅惑力的消解。生活在變革裡的中國,對於這一點人們大多不會陌生。從幼年的教育起,統編教材描繪中世界的樣子;到技術勃發,網際網路展現出地球的多元風貌;從媒體打造的某個榜樣形象,到流行文化驅動的某種生活方式。有生之年,大多人被撲面而來的信息裹挾著,度過大部分生命。

德國人嚴謹、法國人浪漫、北歐性冷淡。極簡化的概括,生產著一根根藉以粗略認知世界的拐杖;而怎樣變成一個有趣的人、怎樣讓自己快速學會XX、怎樣的人生姿勢看起來更有逼格,又成為社交網絡上另一場造神運動。在重重魅影包圍下,若非真正出走世界,人很難有機會突破一道道傲慢與偏見的怪圈。

不過,相比於幻象世界,旅行卻是危險的。

熟悉的理念和生活模式,讓人產生安全感。而旅行的本質恰恰是面對未知的探索。短期置身異種文化,與未知相處,會帶來新奇與刺激。這也是旅行的G點所在。但當未知成為常態,則會造成心理學上的「認知失調」。這種認知失調並不能以「好-壞」的單一標準來衡量。如果能積極接納並化解,它便會成為你又一次躍升的起點。至少對我而言,常年異鄉異客的經歷,已讓我懂得如何面對焦慮與恐懼。而曾經的未知,也在一點點轉化為已知,並碰撞、裂變出新的未知。這種螺旋狀的往復循環,構成了我的人生動力。

在盧安達,我見到最不像非洲的非洲。二十多年前的人道主義災難過後,「破窗效應」的警示讓這個國家格外重視環保。不僅每周會組織舉國規模的街道清掃,甚至連塑膠袋都被列入違禁物品,禁止帶入境內;在黎巴嫩,我見到最不像中東的中東。首都貝魯特,古羅馬遺蹟、聖喬治大教堂與默罕默德·阿敏清真寺相比鄰。轉過兩個街區,酒吧、水煙館交錯林立。阿拉伯菜品與美式快餐列在同一張菜單上,毫無違和感;而在狹長的拉丁美洲,我聽到最多的抱怨就是:「我們真的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性開放」。從說話的口氣不難感覺,這顯然已經不是第一次向人解釋。

如今,我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中國人如何如何,外國人如何如何。因為在這種模糊的集體化名詞背後,承載著太多混雜、多元的內涵。如果說中國人,那指代的是哪個省市、哪個群體,或者哪個人?如果說外國人,他又身處哪個大洲,哪個國家,哪片區域,甚至是男是女?越旅行,越謙卑。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以偏概全往往是最容易的。而想把世界運行的規律理解通透,一生未必足夠。旅行並不能讓人認知終極的真理,但卻可以讓人看清自己。祛除心中魅影,敞開心胸接納未知,才能洞見未來。

關於平等。其實,在生活裡的日常話語中,這個詞並不鮮見,譬如佛教的眾生平等;猶太、基督、伊斯蘭教的信徒間平等;政治法律語境強調的男女平等、公民平等。諸如此類,它們大多針對的是具體的生命與事物。而於我來說,行遍世界歸來,最大的感觸已不止所見的人與物,而是抽離開國家、民族、膚色、語言、信仰之後,人與人之間生活與精神層面的平等。

這個念頭的雛形,最初萌生於多年前的西域之行。在大漠與雪山之間,我親歷了遊牧、定居、城鎮、鄉村間的巨大差異,也見到操著不同語言、有著不同信仰人臉上共有的笑容。在天山盆地巴音布魯克,我遇到了一位名叫納木斯力的土爾扈特蒙古牧民一家。他們幫我把陷在溝壑的車子拖出來,用招待貴客的禮遇給我款待。臨別之際,問到未來的打算,納木斯力指著廣袤的草原,用半生不熟的中文說:放羊。

很多年過去,他年幼的兒女必定已經長大。我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如這位父親所說繼續放羊,還是到了附近鄉裡讀書。但我知道: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草原上,這一家人的生活無論怎樣改變,大約也不會與土爾扈特的祖先傳承偏離太遠。最終不管他們如何選擇,那年那刻感悟始終銘記在我的心裡。那就是:

不同生活彼此平等;

人的精神彼此平等。

作為城市人,你也許很難想像草原上惡劣的生活條件。除了不斷遷徙、遊牧,每臨大雪封凍,幾個月都只能躲在帳篷裡。全家人所有的電源供應,就只有一塊鍋底大的太陽能電池板。但條件如此,為什麼我還會想到平等?因為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特定的信息環境和生活理念下。納木斯力沒有去過大城市,一輩子都生活在巴音布魯克。那麼,草原就是他的一切。

這裡沒有林立的寫字樓,沒有光彩照人的霓虹燈,更沒有迅捷便利的地鐵與出租。但這些他難道又真的需要嗎?草原上人際關係簡單直接,想去探親訪友、放歌飲酒,人不過幾個、路不過幾裡,只消騎上馬七八分鐘就可以抵達最近的帳篷。即便時間再長,也無鬚髮愁。因為遊牧的慢生活,日出而作、月升而息的自然律動,讓人有大把時光消磨而不必擔心蹉跎。

回顧這些,並非在唱草原讚歌或者頌揚淳樸。而是說:這兩個世界之間沒有孰高孰低。城市並非所有人的黃金天堂,草原也不是一切人的平安樂土。不同的生活都在各自軌道上,平等運行;在各自的文化傳統下,人類共有的精神、信念、幸福感,彼此平等。

在路上的時候,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其中不乏一些很有深度的對話。但大多數情況下,對於沒有到過中國的人,我聽到的問題大約就是老三樣:你們中國人是不是真的吃貓肉、吃狗肉,是不是還有人吃猴子和蛇;中國人生活在某一種體制下,是怎樣的感覺,有沒有自由;是不是每個中國人都那麼努力工作?對於這些問題,即便我已經回答了不下上百遍。但只要時間允許,我還是會為對方耐心解答。因為我知道,他不過是生活在世界另一端,另一個曾經的我。

而每每想到:在有限的人生歲月裡,我原來是與那麼多有趣而好奇的生命同行,內心便充滿了喜悅。

相關焦點

  • 【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機車夫妻」的環球旅行
    「我甚至也懷疑過這樣的苦旅能不能算蜜月旅行,但生活常常會露出如此的真實面目,顛簸流離或許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菠蘿說,「我們在蜜月之旅中經受別人不曾有過的辛苦,同時在旅行中收穫別人不曾有過的幸福。」  漂泊的日子 記錄著不安分的青春
  • 這隻貓咪的365天環球旅行日記,治癒你的不開心
    365天環球旅行之後,一隻貓的自白Hi~我名叫蹦蹦,是一隻旅行貓,剛結束一場365天的環球旅行。365日,每天一頁,我把發生的日記、拍的照片、學到的世界各地的知識都整理在《365日:一人一貓一世界》這本書裡。
  • 莫可可看世界 | 足不出戶的環球旅行
    寒假來臨,神獸們又要回到各自地盤上了,今年的寒假看來也是持續去年家裡蹲的狀態,以往朋友圈裡的「曬旅行」,可能今年會變成「曬廚藝」、「曬'災難現場'」。前幾天叮噹午睡起來,帶著起床氣,靠坐在靠背枕上,自言自語說「天天都在家裡,好想出去旅行啊,坐坐飛機嘛」,雖然不能遠行腳痒痒,但做做白日夢總是可以的。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足不出戶也能有「旅行感」的繪本《莫可可看世界》。
  • 大叔環球旅行17年,數次生死一線,一生完成一個目標|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本期嘉賓:龍行七大洲黃世和,網名「龍行七大洲」,環球旅行家,環球旅行17年以來,已走過了195個主權國家和103個地區(即TCC「329」項中的298項目的地)。到訪過729處世界遺產,8次去南極,到過南極點和北極點,經歷過南極沉船......
  • 【科普】蝦子花的環球旅行
    印度板塊運動與蝦子花 上面說了這麼多蝦子花的優勢,蝦子花背後還有一個更為令人深感欽佩和驚奇的故事。蝦子花在科學上還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地殼變遷的見證者。這背後有何秘密? 想知道這個答案,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些雲南的植物地理情況。雲南的植物學家在研究雲南植被的時候,發現瀾滄江、元江、金沙江等乾熱的兩岸,植物稀稀落落、主要由扭黃茅、香茅草本,餘甘子、蝦子花灌木和木棉等組成,植物與遠隔萬裡的印度稀疏草原很親近,與非洲的Savanna稀樹草原也有密切聯繫。
  • 有哪些看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卻很簡單的旅行攝影技巧?
    講真,那些看似高大上的旅行照,實際拍起來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不過缺了點小技巧罷了~那麼今天,咱們就一塊兒來探索下那些看似高大上的旅行照背後的小秘密吧!🙈拍人像照時好好利用前景,能瞬間增強構圖創意,讓畫面更有層次感,有了層次感,大家的注意力才會在照片上停留更多時間~
  • 賣房子棄工作陪老公環球旅行,老公卻途中出軌,何炅為她怒懟渣男
    在陳翰賓提出要進行「環球旅行」,並且想要賣掉房和車的瘋狂想法後,吳靜一為了支持陳翰賓實現這個看起來不太實際的夢想,竟然同意了,沒有猶豫地賣掉了自己的房子,並且推掉工作陪伴陳翰賓環球旅行。當時吳靜一的這個決定可謂是震驚了很多人,她也受到了自己家人的質疑,然而她坦然回應道:環球旅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並不是單純去玩,他們可以在旅途中學到很多東西。
  • 單人單車闖中亞|一個人自駕環球,在路上都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呢?
    『行走看望世界』第一季·2019在義大利的日子,正是治安不穩時期,所以對於我一個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還好一切順利;那麼一個人自駕環球,除了出發前的準備,在路上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原計劃從米蘭離開抵達威尼斯後停靠,不過義大利最近的治安並不讓人安心,有自駕的朋友前兩天就被砸了車窗,所以還是儘快離開比較好,畢竟我是單槍匹馬;除此之外,我對義大利還是很有好感的,環球自駕以來,跟我打招呼最多的國家就是在義大利,鳴笛的、揮手的······內心還是很開心很喜歡這個國家的,奈何我是一個人,安全起見,
  • 在旅行途中,你遇到過哪些尷尬的事情?
    說到這,終於要進入正題了,撰稿素材來自窩主辦公室某幾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童鞋…故事都是真的,畢竟愛旅行的女孩子講段子總不會太差!我們就真的開始了愉快的旅行!於是…當移動電源自動關閉手機電量低於20%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是焦慮的…當翻包只找到一個國內充電器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是崩潰的!
  • 一個白領的10年環球旅行
    一個人能有多少個10年,也就是數數手指頭的事情。    從畢業以後進了一家國企,一呆就是10年。我的10年環球旅行,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那麼你就會問了:朝九晚五,怎麼環球旅行?出差?假期很多?    都沒有,我的工作不用出差,我的假期也就是國家法定節假日加上一年5天的年假,僅此而已。那麼這些年我都去了哪些地方旅行?」
  • 生命的「侶行」,這對夫妻變賣家產,10年環球旅行,反倒賺了2億
    之後又將眼光投向了其他類型的機械,因此在事業上小有成就,也是因為他敢想敢做所以積累了不少財富。而他這樣勇於承擔風險不願平凡安穩的性格為他未來和妻子一起出國旅行探險也埋下了伏筆。賣房旅行積攢了一筆不小的財富之後,他們學習了動力傘、機動船、潛水、帆船、直升機等駕駛技能。各大挑戰賽事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些都不難看出,小兩口都特別喜歡運動。
  • 女神節專訪|時裝設計師Alianna Liu:一場環球旅行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Alianna為我們描摹著內心理想的「消費者畫像」,「我覺得,她們是具有高消費能力的獨立女性,並且喜愛藝術和音樂,有活力,坦率真誠,熱愛時尚和生活,有自己獨特的藝術品味與審美角度。」環球旅行,用腳步丈量世界之外……很多人萌生「環球旅行」的夢想,或許是因為拜讀了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80天環遊地球》。而對於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Alianna決定用腳步去丈量。
  • 尋寶、探險,環球旅行,艾米莉亞邀請你一起來探索世界!
    跟著她去旅行,足跡將穿過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等五大洲,體驗飛機、火車、輪船、汽車還有你意想不到的交通工具,和艾米莉亞一起闖關尋寶,重走薇薇安的環遊世界之路,在勇闖各種奇怪的迷宮同時,鍛鍊生存技能,積累旅行知識,了解世界文化。足不出戶,在書中就能體驗環遊世界的樂趣!在迷宮裡來一次環球旅行,真是太棒了!
  • 辭職環球旅行800天!男子以此作為聘禮向女友求婚
    一件文化衫配一條快幹褲,孜孜淡然地站在分享臺上,身後的大屏幕裡,最先出現的是一個粉嫩的花裙美妝少女,與臺上幹練簡潔的孜孜有天壤之別。「我是怎麼變成了現在這樣?」笑談間,一個四川男人和一個廣西姑娘的愛情浮現,而男方的聘禮則是這一次環球旅行。一山真能容二虎
  • 品行之旅啟動環球綠卡 引領境外高爾夫旅行風尚
    紅酒、鑽石、翡翠、鮮花、璀璨大獎、精彩表演……2012年10月17日,中國高端旅遊先導者、定製旅行領軍品牌LUXTRIP品行之旅攜手中信銀行在北京舉辦以「悠遊四季,尊享無限」為主題的「中信銀行VISA無限卡答謝盛典北京站活動:2013全球高端旅遊趨勢發布會 暨 環球夢想家•旅行達人分享沙龍」,來自不同領域取得非凡成就的業界翹楚、
  • 《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當旅行的途中經歷愛情的冒險
    《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主要講述了因一幅名畫牽扯出一樁跨國洗錢販毒案件,幾位年輕人也因此踏上一場旅行的故事。該劇融合了公路、警匪、懸疑、愛情等多種元素,以一場直播旅行為背景,將複雜的故事向觀眾徐徐道來。
  • 有哪些流行金曲背後的故事讓你動容?有時候歌曲背後故事更加精彩
    它們之間是相通的,既然影視劇拍攝有很多都改編自真實事件,文學創作也有很多都有真實原型,歌曲的創作當然也有很多來自真實故事。一首歌的歌詞,其實就是詩歌,和文學是相通的。歌曲的旋律,也是在表達作曲者的內心情感,所以很多流行歌曲,背後都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今天就讓咱們說說,哪些經典歌曲背後的故事曾經打動了你。
  • 陳翰賓:賣了房,開房車環球旅行4年零4個月
    4年多的時間跨度可以有很多的可能性——小孩的成長、職場的升遷、財富的累積等等,而他選擇去環球旅行,不是因為對現狀有任何不滿,而是「突發奇想」,覺得做這件事很有意思。而讓他更加堅定的原因是:拒絕心理上的衰老。
  • 我的世界:MC「謊言」的背後,都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說起我的世界裡面的一些生物,肯定很多的玩家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其實我的世界作為一款非常自由的遊戲,無論是創造方面還是生存方面,都給了玩家極大的主動權,所以我的世界裡面自然而然也會有一些傳言,直到後來被玩家們攻破變成了謊言,作為老玩家肯定是知道很多關於我的世界的謊言,但是新玩家可能就未必了,今天小編就要帶大家來盤點一下,我的世界裡面有哪些鮮為人知的謊言,而這些謊言的背後究竟是怎樣的故事,事不宜遲,我們趕緊來看看吧。MC「謊言」的背後,都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 日本環球影城有哪些排隊排到「天荒地老」也一定要玩的項目?
    話說,KLOOK最近和自家的三個旅行體驗師跑了一趟日本環球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