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後,我不再參加過同學聚會了」:人到中年,告別無用社交

2021-01-09 騰訊網

插圖:電影《匆匆那年》劇照

以下為一位中年男性讀者的來信,經編輯後發布,未經允許,抄襲必究。

年齡越大,越容易回憶過去,可是面對現實的心,卻越來越淡了。在這個愈發浮躁的社會,感情好像也漸漸成了最稀缺的東西。人與人之間最難得的是真情,可真情總是容易被一些有心之人所利用,身處其中的我們,想做到獨善其身,著實太難了。

人到了某一個年齡以後,就會變得越來越與世無爭。記得我還在上學的時候,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為班級掙得無數競賽獎項。

那時候,很多老師都說,我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現在看來,他們說錯了。大學畢業之後,我回老家做了一份最平凡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拿著不多但穩定的工資,然後按照父母安排的,娶妻生子。

現在孩子已經上初中了,成績和我當年相比,簡直天壤之別,不值一提。

我偶爾也會想起從前的歲月,有衝勁有熱血,有無所畏懼的勇氣。但其實,我並不遺憾,這是我自己選擇的生活,雖不轟轟烈烈,但卻細水長流。真說起來,哪種人生一定是優於另一種呢?

只不過,偶爾也會有讓人心煩的時刻,那就是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

待在老家的我,可以說是每年同學聚會的忠實參加者。剛開始的時候,我挺喜歡這樣的活動,和昔日的同窗一起聚一聚,一起緬懷過去,暢想回來,重溫舊時回憶,感慨現實人生。

而且,我也有幾個關係還不錯的同學,畢業之後,我們偶爾也都會聯繫。和這些朋友在一起,時光仿若又回到了從前年少的時候,我們一起瘋一起鬧,享受了最無憂無慮的日子。

可是漸漸地,我發現一切都變了。

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昔日好友也都陸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我們每天操勞家庭、工作以及孩子的教育,再也騰不出時間留給朋友。

於是,我們的聯繫慢慢變少了,再後來,也就沒有再聯繫了。

當然,我們還會參加同學聚會,但同學聚會也成了我們每年唯一的一次聚會。可是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找不回當初的感覺,陌生已經覆蓋了曾經的無話不談。

我們不知道對方的近況,連聊天也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什麼問題就觸及對方的雷區。我們也無法再交心交流,那些在社會上拼搏的疲憊,成年人的壓力,不僅已經沒有說出口的必要,對方也不再是那個讓你有傾訴欲望的對象。

於是,那些昔日和我喝的酩酊大醉,和我對酒當歌的夥伴漸漸遠去,我們的聊天,變成了止於表面的客套。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們也不再強求自己刻意去寒暄,同學聚會也變成了走個過場。不僅如此,我漸漸發現,同學聚會的風氣也變了,早就已經失去了從前單純美好的心境。

同學聚會中,女同學最喜歡攀比。她們大多都已經成家,過著截然不同的婚姻生活。有人婚姻幸福,家庭美滿,兒女雙全;也有人成天吵架,在離婚邊緣徘徊。

可是不管真實生活如何,在同學聚會上,她們總能擺出一副幸福的模樣,添油加醋自己的婚後生活。或是侃侃而談,炫耀老公對自己的疼愛,或是打開手機相冊炫耀孩子的可愛,再或是聊一些奢侈品、名牌包、化妝品。

我雖然聽不太懂,但能直觀感受到,這些東西的價格是真不便宜。

而男同學呢,就是另一場暗中比較了。如今誰混得好,誰混得不好,和從前讀書時候的排名全然不同。成功這種事情,不僅看能力,還看機遇。

在這種時候,其實最諷刺的是我。所有人都覺得我一定要功成名就,家財萬貫才對得起我讀書時代的輝煌。也因此,雖然他們表明上不說,但其實背後都在議論我。

我說不上什麼感覺,但我也是個正常人,做不到寵辱不驚,難免還是會有些不舒服。

特別是在同學之中,確實有些成功人士的對比。他們過著年薪百萬的生活,可以在買單的時候出手闊綽,隨意請客,可以有意無意地展現他們身上價值幾十萬的表。

甚至還有一些可能本身並沒有那麼富裕的人,他們也會在同學聚會上「打腫臉充胖子」,編造一些天花亂墜的謊言,把自己偽裝成一個遠比現實優秀的形象,為的也不過是那一點虛榮心的滿足罷了。

我親眼見過同學聚會結帳時的壯觀場面,好幾個人拿著手機,亮著二維碼,爭先恐後地買單。對於真正的有錢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炫耀機會,彰顯了自己的財力,得到了別人的吹捧。

特別是有些人可能學生時代存在感並不高,不被重視,如今依靠這樣的方式達到了人生的反轉,內心自然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

而且,有人炫耀,就會有人奉承,奉承也是一門藝術,如何將「馬屁」拍得恰到好處,讓聽得人舒服並不容易。

我親眼見過我的一個同學,將另一個如今已經是總經理的同學從頭到腳誇了一遍。場面話,違心話,奉承話,總之當時的場面,可以說令人嘆為觀止。

於是,我逐漸意識到,同學聚會早已失去了當初的簡單純真,變成了烏煙瘴氣的社交場合。

這個場合裡,充斥著攀比的人,炫耀的人,奉承的人,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這個看起來很大,但實際上卻狹小的房間裡,展現著自己想要別人看到的一面。

這就像一個修羅場,表面上看起來一片和諧,實際上處處都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這樣的同學聚會,參加又有什麼意義呢?

四十歲以後,我再也沒有參加過同學聚會了。有這個時間,我寧願在家裡看著我那貪玩的孩子,督促他多寫幾個字,陪我的妻子說說話,嘮嘮家常,或者看一本書,享受時光的安寧和平靜。

年紀越大,身邊真正能陪你的朋友也就越少。特別是這種多年沒有交集的昔日同學,很容易就會漸行漸遠,因為大家都有自己費心去經營的生活。

遺憾雖有,但更多是祝福,有的人註定只能陪你一小段人生,至少曾經的校園時光,我們非常肆意歡暢。

而已經變了味的同學聚會,除了浪費你的時間,沒有任何意義。有的人可能會覺得,我是因為事業上的「失敗」才逃避同學聚會,其實不然。

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而且即使我達到了曾經同學老師的期望,我也沒有必要在同學聚會中找存在感。

同學聚會本來的意義,是多年未見的朋友聯絡感情,重溫那些喜怒哀樂的記憶,而不應該變成攀比或者巴結的場合,成了功利的代名詞。

所以,四十歲以後,同學聚會也就離我越來越遠了。

等我們到了某一個年齡段,遲早會明白:學會斷舍離,是一件足以使我們的人生,豁然開朗的事情。

和無用社交說再見吧,活成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END

今日話題:

你們覺得現在的同學聚會,還有必要參加嗎?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有2種人漸漸不參加同學聚會了,你是哪種?
    人到中年,有2種人漸漸不參加同學聚會了,你是哪種?同學是一個飽含青春的詞,年少時花一般的年紀,對未來充滿了期待,與小夥伴們在一起每一天都過得十分開心。大家表面上談笑風生,其實背地裡早就將昔日的同學分成了369等,比自己過得好的自然要巴結一番,今後免不了會有用得到的地方,而比自己混得差的就要在心裡嘲笑一下了。人到中年後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每年的同學聚會參加的人越來越少,尤其是下面這兩類人從來不會在聚會上露面。
  • 人到中年參加同學聚會,混得好的人往往有這幾種表現,希望你中了
    人到中年參加同學聚會,混得好的人往往有這幾種表現,希望你中了人到中年,頻繁的飯局和酒局就開始找上我們了。特別是一些高中同學、初中同學的同學聚會,總是會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準時到來。其實現在的同學聚會,那些青澀的學生時期的回憶已經消弭的差不多了,留下的是一堆中年人的攀比與較勁。所以很多人越來越不喜歡去參加同學聚會了,因為參加一次同學聚會,只會讓我們本就淡薄的同學友誼變得更加慘澹。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那些混得好的人,在同學聚會的時候,會有哪些表現。
  • 人到中年,越傻的人越愛參加這3類同學聚會,往往沒出息
    人到中年,大部分都已經畢業一二十年了,有很多人還是會懷念當年在學校的純真校園情誼 ,要麼就是班級大團體聚餐,要要麼就是幾個玩得很好的小團體聚餐,大部分人都是為了碰個面,見一見老同學,但是其中有一些人參加同學聚會的目的卻是不一樣的,人到中年,這3類同學聚會能不去就別去,去了沒意義還會被別人利用
  • 人到中年,參加這三類同學聚會越多,越會給自己招惹麻煩
    職場案例:前不久在論壇中,筆者看到這樣一個同學聚會的案例,有位班長特別有錢,現在在開了公司以後,年薪達到了近30萬以上,在聚會結束之前班長便搶著買單,可是在結帳之後,班長卻看到同學群裡有不少同學都在冷嘲熱諷,有幾位同學甚至說道:有幾個臭錢有什麼了不起的!
  • 什麼我不參加同學聚會?有些回憶,停在告別的時刻就好了
    為什麼我們畢業了,再也不想參加同學聚會?很多人我會回憶自己高中或大學的學習時光,回憶那段青春歲月裡的自己。可是每當班長號召大家去參加同學聚會,卻沒有人願意前往,只是一催再催,一情再請指的同意前去。可是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了?相信這個答案千奇百怪,各有各的原因,難以統一。
  • 人到中年,同學聚會就別去了,後果你承受不起
    「咱班同學聚會,你來嗎?」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過年過節接到這種電話會變得一陣慌亂。想當年剛剛畢業的時候,明明日盼夜盼希望同學聚會別忘了自己。其實半小時前,我就看到了群消息。只不過大家都默契地沒有吱聲,直到班長發了個超級大的紅包來「引蛇出洞」。
  • 同學40年聚會通知 40周年同學聚會通知參考模板11篇
    同學40年聚會通知 40周年同學聚會通知參考模板3親愛的同學們:曾經同窗,依稀如夢,你是否記得起我:純真年代,歲月如歌,但願常憶你我。隨著年事漸高,以後大規模組織同學聚會越來越不容易了。希望籌備組同學以及各市召集人儘量聯繫能聯繫到的同學,積極參加這次聚會。決定參加聚會的同學,請於9月20日前告知本市召集人。由各市召集人集中報與黃振華同學。以便做好有關安排。五、本次聚會統一訂做短袖丅恤一件以作留念。請各位同學報名時順便報上衣服碼數,10月14日上午到華美達酒店報到時領取並穿上,統一服裝合影。
  • 為啥過來人總說,中年女人,儘量不要參加同學聚會?
    中年女人,跟老公相處太久,早就沒了激情,跟左右摸右手一樣熟悉。老公嘛,由於要扛起家庭的重擔,也沒了甜言蜜語。下班後,也很少有交流,大家在床上,也是各看各的手機,甚至倒頭就睡。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的情況。
  • 海清素顏參加同學聚會,臉上蠟黃還坑坑窪窪,一看就是40多歲了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道路,但是到了後面還是會有一些人一直陪伴著你,以前的同學有的時候也會聚一下,其實這樣的生活過得也是比較的有意思,海清這次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整個人是素顏的狀態,可以發現她的年紀比較大了,整張臉上的坑坑窪窪都是比較的明顯。
  • 人到中年謹記:這三類同學聚會不值得參加,浪費時間和精力
    近年來,在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其實很多年輕人也是發現了人性的複雜所在,因為聚會時可以看到不少同學為了所謂的利益或者是滿足虛榮心,可以做出一些讓他人感到非常可憐的事情,一些同學會炫耀自己的收入和存款,另外一些同學也會趁機嘲諷那些比自己混得差的人,看到比自己混得好的有錢人,於是便心生嫉妒
  • 人至中年,混得不好就不要參加同學會
    後來她把我拉進了同學群,並相約國慶節的時候組織同學會,邀請我去參加。和同學將近二十多年沒有見面了,很多名字在我腦海中一點印象都沒有。偶爾有點印象的也很模糊,而記憶深刻的只有那麼幾個人。我當時糾結了幾天,到底要不要去參加這個同學會?人至中年,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像我這樣一個農村婦女去參加同學聚會有什麼意義?
  • 同學聚會引來的麻煩
    老高,接到了一個微信,說是元月二號在縣城的東方大酒店一塊兒搞一個同學聚會。大家好久沒見了,一塊兒聚聚。老高接到這個微信以後,尋思著要不要去,本來他是不想去的。架不得,班長反覆打電話說,同學們都想你,都希望你去。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反感同學聚會?原因很現實
    再天真的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之後,少時的初心都會被拋諸腦後。那些為了生活疲於奔命的人,參加同學聚會,可不僅僅是為了找回青春。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參加甚至反感同學聚會?裘佳的回答很現實。Chapter 02裘佳今年四十多歲,是一個生活非常低調的中年女人,她就很反感現在的同學會。
  • 工作後,就不要再參加這3種同學聚會了,看似很熱鬧,實則沒意思
    工作後,就不要再參加這3種同學聚會了,看似很熱鬧,實則沒意思自從畢業後,大家就各自去追尋自己道路了,有些人選擇回到家鄉安穩度日,有些人選擇去大城市拼搏一把,有些人選擇成家立業。個人的選擇不一樣,未來的生活軌跡也就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所以在畢業之後,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和生活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 參加同學聚會的四種目的,你喜歡參加同學聚會嗎?
    參加同學聚會勢必有相應的目的,畢竟無論做人還是辦事都會有目的,否則等同於誤打誤撞,不知道何去何從,同學聚會照樣如此,其實參加同學聚會的目的屈指可數,為了助你知曉參加同學聚會的目的,以下參加同學聚會的四種目的還望你能通篇閱讀,或者你會對一種或數種目的感同身受,只因你曾幾何時親身經歷過。
  • 參加同學聚會,想要讓人看得起,就別說這四種話,很現實!
    如今同學會就這樣已經不再是單純朋友間的聚會了,反而成了攀比會,很多人都變得極其世故,總說著一些捧高吹噓的話。因此我們在聚會時,決不能口無忌憚,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是要得體且合理。下面這4句話,我們一定要閉緊嘴不要說,否則很容易讓人看不起,而且越混越差!
  • 真正有智慧的人,早已屏蔽了這5種「同學聚會」
    但世間萬物,不論是物,是人還是情感關係,總會有其既定的壽命和質保期,三毛說「友情再深,緣分盡了,就成陌路。」是啊,時過境遷後或許即便大家再聚到一起,也未必能夠找尋到曾經的感覺,而一個真正有智慧又理性的人,會懂得拒絕無用社交,屏蔽了這幾種聚會。
  • 人到中年,參加飯局,沒有帶這3樣東西的人,往往沒有什麼人緣
    人到中年,參加的飯局會越來越多,不管是生活中的朋友聚會、同學聚會,還是職場中的同事聚會、客戶洽談,都少不了飯局的身影。在中國,飯局也越來越成為社交場合中更加重要的場所,身處飯局,也是最能體現自己社交能力和為人處世能力的時候,因此人到中年,去參加飯局肯定是需要隨身攜帶一些「東西」的,否則想要在飯局中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是有一些困難的。
  • 美女參加畢業3年同學聚會,發現同學都老了30歲—《未來同學會》
    如今同學聚會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炫耀攀比的場合,吃吃喝喝侃大山,完全看不出彼此之間有什麼思念。今天要聊的故事就是一個關於同學聚會的,女主興衝衝的去參加同學聚會,可到了之後卻發現同學們突然都老了三十歲的樣子。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從頭說起。
  • 人到中年,儘量遠離這些是非,生活才能更順遂
    人到中年,遇到無數人和事。走過半生,回首往事有舍有得。人到中年,應適當地做減法,守住本心,笑對生活,因為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人到中年,想活得輕鬆,儘量遠離這些是非,越早知道越好。01遠離無用的社交表哥是豁達之人,他的通訊錄中只有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