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國家二胎政策開放後,很多適齡的年輕人對此無動於衷,反而是一些中年夫婦的生育意願比年輕人更加強烈。
特別是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在外地求學或工作的夫妻,老兩口為了減少心中的失落感,更願意生二胎。
兩人遛娃相識,都是42歲怎麼看起來差這麼多?高齡二胎產婦不輕鬆
鄰居翁女士,今年42歲,從外地來給女兒帶孩子,白天帶外孫,到了晚上女兒女婿下班回家,她就跟附近結識的姐妹,跳跳廣場舞,生活過得很愜意。
這天,翁女士跟平常一樣,下午趁著太陽好下樓溜娃,好巧不巧遇到了另一位女性——謝女士也在遛娃,兩人很自然就攀談起來。
出乎翁女士意料之外,謝女士跟翁女士同歲,同樣也是42歲,但看上去遠沒有翁女士的精緻與時髦,比她老了不少。
興許是投緣,兩人打開了話匣子,謝女士自我介紹道:現在這娃是二胎,因為女兒考上了外地的大學後,平時很少回家,家裡一下清靜了很多,不適應的夫妻兩人決定追生二胎。
小兒子出生後,謝女士家裡就亂了套,雖然請了月嫂幫忙照顧,但夫妻明顯感覺到年紀不饒人。
謝女士經常感覺到力不從心,即便是孩子都兩歲了,但自己產後身材沒有完全恢復,身體松松垮垮,一眼看上去,比同齡的翁女士至少年長5歲。
42歲的奶奶精緻時髦,42歲的媽媽疲憊不堪,如此鮮明的對比,讓當初意志堅定追生二胎的謝女士,內心感慨萬千。
那些想追生二胎的高齡產婦,和當姥姥的女人有啥不同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像謝女士這樣的高齡產婦越來越多,而這種42歲姥姥和42歲媽媽一起遛娃的「怪相」也會時常發生,那麼,在這個年齡段當媽媽和當姥姥有什麼區別呢?
1)精力付出大不同
年輕的媽媽家裡可以有老人幫忙帶孩子,但高齡產婦只能是自己獨自帶娃,家裡人不能給予任何支援,加上自己年齡大,精力跟體力都大不如前,需要更加充足的休息。
但帶娃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根本來不及照顧自己,這就進一步加速自己的老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老,身體健康也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傷。
當姥姥只需要在工作日的時候幫忙帶娃,到了晚上和周末可以過自己的生活,雖然帶孩子也會消耗一定體力,但遠不會到損害身體健康的程度。
2)更加操心孩子的未來
姥姥帶孩子一般幫忙帶到上幼兒園後就自由了,再久一點也不過是帶到上小學就可以交還給子女,並不用去操心孩子要上什麼樣的重點學校,上哪種輔導班,這些都是孩子父母要操心的事。
可高齡的媽媽,除了要操心孩子的教育問題,還要擔心孩子成年後的一系列問題,最擔心的莫過於,還沒等到孩子長大成人,自己的身體卻出了問題,不能照顧孩子。
3)承受社會的壓力
社會上對於高齡產子一直存在著倫理上的爭議。除了要忍受被人被誤認為奶奶的尷尬和不適外,還要忍受周圍人的指指點點。
當孩子長大後,也難免會成為同學取笑的對象,進而影響親子關係。更嚴重的是如果孩子還未獨立,父母就失去了撫養能力,家裡的老大被迫承擔撫養責任,這些都是高齡產子無法迴避的問題。
孩子的到來本應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是高齡追生二胎就要綜合考慮,除了要考慮自己的身體條件,心理承受能力,還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條件,以及家中其他子女的意見。畢竟養育一個孩子是非常重大的決定,千萬不要讓二胎,成為家庭中不可承受的負擔。
今日話題:對於高齡產子帶來的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