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面積37萬GDP全球第三,日本是怎麼做到的?這兩點很重要

2020-12-24 大風國際觀察

戰後的日本,從一片廢墟發展成如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亞洲「領頭羊」,堪稱「增長的奇蹟」。日本是怎麼做到的?今天的視頻就帶大家看看日本如何從戰敗走向繁榮。

1980年代是日本的高光時刻,科技飛速發展,佔據世界主流位置,三菱重工甚至收購美國標誌「洛克菲勒中心」,富士通更是企圖收購美國矽谷「神話」仙童公司,讓美國聽了抖三抖。不夜城東京車水馬龍,燈紅酒綠。

日本

日本如何從「戰敗」、「資源匱乏」的「小國」成長為如今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第一,戰後的日本

日本總面積37.8萬平方公裡,由北海道、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四大島及6800個島嶼組成,也被稱為「千島之國」。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GDP總量4.97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美國和中國之後。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日本經歷過二戰,損失是巨大的。但很快,日本就將衰敗的經濟發展了起來,日本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先來走進戰爭過後的日本。

二戰後日本士兵踏上回家的路

日本雖然是發起國之一,但日本本土並沒有多大損失。主要是侵略別國去了,把別的國家打個稀巴爛,自己國家反倒是受損不大,除了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廣島長崎還有就是作為戰略重地的東京受損嚴重,相比起德國斷壁殘垣情況好太多了。

1945年日本投降後,軍隊的縮減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勞動力,加上戰爭並沒有摧毀日本的工業基礎,經濟很快就發展上去了。

其次日本經濟快速發展離不開一個國家——美國。由於日本具有遏制蘇聯和中國的戰略位置,所以美國開始大力扶持日本,以便鞏固自己在亞太的實力,打擊共產主義。

二戰後的日本

美國的援手起了很大作用。

當然,日本也為美國付出了不少,向美國支付保護費,允許美國駐軍日本,外交上更是對美國俯首稱臣。

第二,日本的不利因素

戰爭結束後,國內政治經濟社會一片混亂,民眾面臨飢餓、失業的困境,日本政府當即重金聘請了許多專家,対日本恢復經濟做出評估。

日本恢復經濟的不利因素總結下來就是:國土面積狹小,其中山地和丘陵更是佔了總面積的3/4。日本平原稀少,耕地面積也少,比日本還小的英國都有20%的耕地面積,日本只有15%。加上日本處於板塊交接斷裂帶,國內又多火山,地質活動頻繁。

在日本,地震是常事,基本每天都能感受到來自大地的召喚。所以日本每家每戶都備有「應急物品袋」,裡面有礦泉水,壓縮餅乾,照明工具,簡單的藥品等急救用品,而且日本國內的建築一般都比較低,採用輕質的材料,以減少地震帶來的人員傷亡。

日本火山噴發

日本國內資源稀少,雖然有鐵礦和煤礦,但儲量少,更別說石油、天然氣,原油儲量只有900萬噸左右。

當時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人多,沒地,沒錢,沒資源。

第三,揚長避短髮展經濟

雖然不利因素一大堆,但也不是「一無是處」。

日本雖然地理環境並沒有太大優勢,但好在日本島嶼眾多,海岸線蜿蜒曲折,形成了許多天然的深水良港。這彌補了日本匱乏的國內資源和局限的市場,帶動了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廣泛的經貿關係,使得日本能夠依託經濟全球化而迅速崛起。

安倍晉三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海產品的出口也是必不可少的。這裡坐落著世界第一大漁場——北海道漁場。北海道漁場擁有天然的環境優勢,寒流和暖流的交匯使得浮遊生物豐富,魚群密集。豐富的漁業資源也給日本帶來了一部分收益。

另外,日本的造船業也領先世界水平。

日本政府和社會各界在充分認識客觀條件的基礎上,有效利用其有利一面,最大限度改變其不利因素,揚長避短,從而實現了經濟的長期迅速發展。

北海道漁場

第四,重視教育,科技興國

日本經濟能夠發展起來,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日本人民。

日本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的國家,這是說好聽,說不好聽點就是「崇洋媚外」。

古代效仿唐朝的政治制度,幕府時代後期又開始效仿西方進行明治維新。但別說,這樣「無恥」的行徑,日本還真是發揮的挺好的。

日本

明治維新日本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日本國內經濟科技發展的很厲害,這也為戰敗之後日本經濟走上正軌奠定了基礎。日本勞動力質量高,也是自明治維新以來重視教育的結果。

日本的高新技術更是不容小覷!前面也說了日本善於將別人的轉化為自己的,就在1950-1975這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裡,日本只用了3%的錢就將西方國家用了半個世紀,花了2000多億美元的研究「學以致用」。當年日本在半導體產業的平地一聲驚雷,可是連美國都嚇到了。

二戰結束後的短短30年時間裡,日本讓世界看到了什麼是「日本速度」。

美國的援助,加上人民的奮鬥,這些都加速了日本的崛起,最終使他們跨入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一度在經濟以及科技上趕超美國。

日本戰機

只是後來我們也知道,日本的快速崛起引起了美國的不滿,對日本進行了強力打壓。日本遭遇重大經濟危機,泡沫經濟的破滅將日本從經濟神話拉回到現實。

真是「成也美國,敗也美國」。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國土面積37萬多平方公裡,比越南大一點,算是彈丸小國嗎?
    經濟方面,日本是世界二等強國;從科技、工業實力來衡量,日本也是世界大國;從人口規模來講,日本也算是世界大國。但是,國土面積方面,日本只是中等國家,用彈丸小國也形容也是可以的,特別是跟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巨星國家相比。
  • 全球都在爭奪的一塊土地,面積比美國還要大,日本早已搶先一步?
    在世界範圍內,有一塊比較特殊的土地,其面積要比美國還大,由於其資源豐富成為全球爭奪的對象,日本早已搶先一步。各國經常因為土地或資源問題而引發矛盾地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世界上約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越發頻繁,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土地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國土面積越大,所蘊藏的資源也就相對豐富,因此從古至今各國經常因為資源和利益問題引發矛盾,從而爆發戰爭。
  • 國土面積30萬平方公裡,卻分成68個國家,日本戰國戰爭是村戰?
    在日本戰國,自然也沒有這麼大的數字,整個日本戰國一直到末期,日本的人口高峰值也才1800萬人。相比之下雖然三國末期總人口僅僅只有2000萬,看起來和日本接近,但是東漢末年時全國的總人口卻有5000萬。也就是說光是一個三國爭霸就打掉了3000萬人!相比之下,日本戰國的戰爭規模能有多大?
  • 俄羅斯國土面積最大,到有效面積卻排第三,中國和美國排第幾呢?
    國土面積常常被拿來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一個標準。而學術界的專家們最近對於領土面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專家們認為國土面積不應該是看總面積的大小,而是應該以國土有效面積來衡量。那什麼叫做有效面積呢?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和北部高原,面積一百五十萬平方公裡,西起葉尼塞河谷,東至勒納河谷,北抵北西伯利亞低地,南鄰菩薩雁嶺平均海拔五百至七百公尺,屬極端大陸性氣候。氣候寒冷,農業用地不多,只有兩千多萬公頃。原屬於中國的貝加爾湖位於高原南側,是世界最深湖,最深處達一千六百二十米,淡水資源蘊藏量大,卻苦於生存條件惡劣、開發困難。
  • 韓國國土面積狹小,為何工業實力超過眾多歐洲傳統強國
    韓國,是東亞一個面積比較小的國家,實際陸上國土只有9.9萬平方公裡,只有中國的約百分之一,日本的約四分之一大,即便是放到各國土面積不大的歐洲,也明顯低於英,法,德,意,波蘭,瑞典,西班牙等中等國家,僅僅和葡萄牙的面積差不多。
  • 國土面積後十位的國家:4個在歐洲,5個在大洋洲
    在全球範圍內,我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面積大、人口多、經濟強,因此我們經常驕傲地說「大中國」。另一方面,日本、韓國作為我國的近鄰,很多時候也自稱大日本、大韓國,韓國的國名全稱更是:大韓民國,讓不少國人頗為無語。
  • 面積類比海洋的湖泊,比日本整個國土還要大,湖裡還有鯊魚海豹!
    面積類比海洋的湖泊,比日本整個國土還要大,湖裡還有鯊魚海豹!中國不乏有名的湖泊,無論是哪種湖泊,中國都有,其中西湖還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世界遺產中唯一的湖類文化遺產。當談到裏海時,不知道的人還認為這是海洋的名字,但實際上它只是一個湖泊,卻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特別是對於居住在沿海地區的人們而言,幾乎很難區分裏海和真實海洋之間的差異,因為該湖太寬闊了。據了解,這裡的海面長約1200公裡,寬約320公裡。湖岸線長約7,000公裡,面積37.1萬平方公裡,總面積比日本一個國家大。
  • 俄羅斯國土面積1709萬平方公裡,為何宜居面積遠不如我國?
    稍微懂一點地理知識的國家都知道,國土面積世界第一的俄羅斯,為何適宜居住的國土面積反而遠遠低於中國?原因很簡單,我們來扼要分析一下:適宜居住的國土,顧名思義就是適合人類生產生活的國土,而這部分國土必須滿足幾個硬性要求,平原廣闊可耕種面積廣、氣候適宜水熱充足、土壤肥沃等。俄羅斯地大物博,是世界第一大國,擁有1709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國土,幾乎是中美兩國面積之和。
  • 中國面積最大的一座城市,面積達200萬平方公裡,是日本的5倍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國家,我國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只有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這塊土地上還分布著許多城市,今天我來介紹一下,這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總面積達200萬平方公裡,是日本國土的5倍,這個城市就是三沙市,這個城市聽起來有點眼生,位於海南島的南部總面積為
  • 我國國土面積並不止960萬!現今又增加了,他們都來自哪裡?
    於是國家首先就測量了中國的國土面積,這也是如今一直沿用的數字,中國一直對外宣傳自己的國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公裡,而就連中國的民眾也都是這樣認為的。但這個數字卻不是真實的數據,中國的實際國土面積遠超960萬平方公裡。我國國土面積並不止960萬!現今又增加了,他們都來自哪裡?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為何是不止960萬的國土面積呢?
  • 日本人很不解:為什麼中國人能夠擁有那麼大的國土?
    說起中國和日本,兩者之間在文化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更有學者指出,日本的很多文化都源自於中國,但在諸多方面又有著許多的不一樣,而這其中最直觀的就是兩國國土面積上的差異。 我國的陸地國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裡,日本的陸地國土面積約為37.8萬平方公裡,這相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 南京北站確定了,場站為12臺24線,樞紐面積約37.6萬平方米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南京北站是北沿江高鐵中最重要的鐵路樞紐站,當然其地位,可能比不上南京南站,但不妨礙南京北站稱為南京站和南京南站並駕齊驅的三大鐵路樞紐之一。對於南京北站如此之高的定位,南京北站南京市打算如何建設呢?相信大家看過南京國土資源部門的一張規劃圖,如下:
  • 日本為什麼是世界上最乾淨的國家?國土面積小,卻備受世界關注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土面積小,人口排名世界十一,其上也有很多讓人感到驚奇的事情。日本被稱作世界上最乾淨的國家,這到底是怎麼得來的呢?雖然沒有專家團隊去考證,大多是人們的民間評論,但所謂有果必有因,人們為什麼會這樣說肯定是有一定的根據的。但是仔細分析,不難得出幾點原因。
  • 我國最肥沃平原,面積高達35萬平方千米,相當於55個上海
    在960多萬平方千米的華夏大地上,孕育了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才有了現在的繁榮富強的中國,這片黃色的土壤功不可沒,雖說我國的國土面積算不上是世界之最,但也排在全球前列,廣袤的國土面積上該有的東西一樣不缺,各種各樣的資源應有盡有,不管是山川、大海、草原、沙漠、長河、動植物還有寬闊的平原地貌
  • 日本忍者這麼盛行,為啥中國古代沒有?原因或許出在國土面積
    日本有忍者,為啥中國沒有?網友:可能跟國土面積有關 中國古時候發生過很多激蕩人心的戰爭,很多人也比較嚮往那種叱吒風雲的感覺,不過比較遺憾的是終歸是時勢造英雄,英雄是造不了時勢的。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改變不了整個局勢,三國演義這麼英雄氣概的一個故事,也只是一本小說。
  • 中國曆朝歷代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統治時間排行榜
    第7名:宋朝(國土面積最小) 國土面積:280萬平方公裡 人口數量:1.2億左右 統治時間:319年 南宋地圖 第6名:晉朝 國土面積:543萬平方公裡 人口數量:3500萬左右 統治時間:155年
  • 南美洲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也是世界國土第五大國
    南美洲的總面積約為1784萬平方千米,位列亞洲、非洲和北美洲之後,是世界陸地面積第四大的大洲。南美洲雖然面積十分巨大,但是國家數量卻不多,在七大洲中除了南極洲之外,南美洲的主權國家數量是最少的,目前南美洲共有12個主權國家。
  • 美國有效國土面積750萬平方公裡,俄僅500萬,中國有多少?
    美國有效國土面積750萬平方公裡,俄僅500萬,中國有多少?國家的領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不能退讓的規則,但是呢國家為了好的發展,又會想要有一些更多的領土佔地。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各個國家之間的有效面積對比吧。首先我們來看一看俄羅斯,俄羅斯現在的一些整體發展也是非常不錯的,他們擁有的有效國土面積有500萬平方公裡,在我們今天要對比的幾個國家當中,面積算是比較少的。
  • 全球專利數量大比拼:日本5.2萬件,韓國1.9萬件,中國多少件?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01全球專利數量不難發現,很多全球領先的頂尖巨頭都來自於美國。比如高通、蘋果、英特爾、微軟、AMD、英偉達、亞馬遜等等,隨便拉一個出來,都是行業第一。為什麼他們能取得這麼大的科技實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研技術實力。而不同科技企業之間該如何評判實力呢?可以對比專利數量。專利越多,科技底蘊越強。
  • 美國公布重大發現,海上「新大陸」靠近中國,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
    隨著全球國家不斷發展,也產生出大量的垃圾。此前中國一直都是「洋垃圾」的傾銷國,畢竟當時我國的製造能力並不發達,還需要依靠從「洋垃圾」中回收可利用的物品,以此來減輕製造業的壓力。然而隨著某些國家在其中摻雜一些輻射物品,也逐漸讓我國萌生不再進口「洋垃圾」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