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鷹眼荷魯斯 歷史心發現
現實中的卡法城
在《火與劍》的世界地圖最南端,有這樣一座城市,類似於權遊裡的奴隸灣,那就是克裡米亞半島最南端的卡法城。一進入這座城市,你就可以與奴隸販子交談;並且在俄國任務主線中,你還要來到卡法,從奴隸販子手裡救出阿列金娜夫人,以獲得一個俄國將領對你的支持。事實上這一遊戲設定非常真實。因為卡法在克裡米亞汗國時確實是當時東歐最興旺的奴隸貿易港口之一。
一、卡法的歷史
典型的希臘城市-費奧多西亞
作為希臘殖民城市迪奧多西亞的所在地,這裡於公元前6世紀就成為了地區貿易中心,希臘人將東歐的馬匹、穀物、皮毛、奴隸從斯基泰牧民那裡買來,然後賣給希臘本土;但是這個旺盛的希臘城市卻在公元4世紀的匈人入侵而淪為廢墟,被夷為平地。此後這裡是拜佔庭希臘人、遊牧的哈扎爾人和羅斯人進行交戰的戰場。
東歐的斯基泰戰士
而這個貿易中心的復活,則要等到13世紀義大利人的到來。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結束之後,義大利航海共和國成功地進入了黑海地區,熱那亞在克裡米亞的卡法和威尼斯在亞速海邊的塔納建立的殖民地,成為了當時十分活躍的人口貿易據點。在他們的操作下,大量的俄羅斯人、高加索人、欽察人作為武裝奴隸和潛在兵源被賣到了拜佔庭、安納託利亞的伊斯蘭小國還有埃及,由這些人組織的馬穆魯克王朝極大的改變了地中海沿岸歷史的走向。
繁榮的奴隸貿易港口
二.伊斯蘭奴隸貿易的開始
克裡米亞可汗
而到了15世紀,隨著奧斯曼帝國滅亡了東羅馬帝國,土耳其商人和土耳其蘇丹間接接管了黑海沿岸的奴隸貿易,也是在這一時期,奴隸貿易的貨物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奧斯曼人和克裡米亞韃靼將東歐基督徒戰俘和普通平民作為主要的奴隸貨物來源。從15-17世紀,東歐的白人奴隸貿易規模直逼跨越大西洋的奴隸貿易,直到18世紀沙俄崛起,才徹底制止了這一慘無人道的行徑。僅僅在17世紀上半葉,俄國就損失了20萬人口,在克裡米亞汗國存在過的兩個世紀裡,東歐損失了200萬人口。
東歐的白奴貿易
三、東歐人口的損失數量
東歐的奴隸販子
韃靼人的掠奴行動完全不是為了軍事或者政治目的,即使在立陶宛-波蘭和克裡米亞汗國結盟期間,這樣的掠奴行為也是存在的。這種擄人活動被遊牧民稱為「草原民族的收成」。到了16世紀,擄掠變得十分頻繁。從1468-1794年,韃靼人6次大規模劫掠東歐人口。特別是公元1676年,他們一次性地從東歐擄走了40萬人,但是多數的劫掠活動是30-40人一次的小規模捕獲,而不是大規模的擴張行動。
獵奴人
在正常情況下,人口流失的速度是每十年20000人。在1570-1580年,卡法的人口買賣量為20000人;在1648年,一個在波蘭任職的法國大使拜訪過卡法,提到那裡正有30000奴隸被買賣,他這樣描寫奴隸買賣的情況:「這座城市裡韃靼人不多,基督徒佔了大多數;城市中有1座天主教堂,2座東正教堂,和23座亞美尼亞基督教堂,這座城市中只有5000-6000戶主,但卻容納了30000名基督徒奴隸。」這說明了一點:城市中的蓄奴和奴隸買賣量級十分巨大。
克裡米亞軍隊以掠奴為生
一路上為了防止沙俄、哥薩克或者波蘭軍隊的追擊,韃靼人會殺死老弱病殘,只留下精裝者繼續急行軍趕路。神聖羅馬帝國駐莫斯科大使赫博斯坦因在1521年的觀察報告中,表示克裡米亞人會以砸石頭、射箭、扔入大海來取樂。16世紀的奧斯曼旅行家艾威亞-瑟比勒曾經以十分羨慕的口吻,讚嘆韃靼人劫掠者們的擄掠成果和功勞。
四.被掠人口的去向
很多奴隸會被賣到土耳其
在捕獲了俘虜和劫掠人口之後,一般來說劫掠者會在邊境地區,把收入的十分之一上交給可汗作為提成,然後戰俘們會被送到卡法地區,供希臘、穆斯林、猶太、亞美尼亞人商人採購。一般來說,按照克裡米亞汗國的規定,只有穆斯林可以購買來自高加索、亞塞拜然等地的奴隸;只有希臘、亞美尼亞人等基督徒可以買基督徒奴隸。然後奴隸主和買賣者可以根據性別、年齡、身體特徵、技能等要素定價,然後決定價格。
一般來說,沒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會被立即處理掉,當做普通奴隸賣給本地買主,或者被批量出售給奧斯曼帝國和伊朗。剩下的人,特別是能夠證明貴族出身的高級俘虜,則會被安置在貝克奇薩萊和阿克-梅切特堡壘之間的一個村莊裡,這裡作為克裡米亞韃靼人安置貴族俘虜的一個據點。
猶太人是重要的斡旋力量
在這裡,有很多猶太放貸人存在。這些人由於長期經營奴隸貿易,所以在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作為中介性力量的存在。比如在俘虜和家人之間進行斡旋。1470年,猶太商人霍加-拜克斯曾經幫助沙皇伊凡三世大量贖買回被俘獲的俄羅斯人;1578年,波蘭人寫的一部報告《韃靼人詳情描述》中曾經提到,那些被收買的猶太人和韃靼人可以幫助基督徒贖買回歐洲戰俘。所以遊戲中作為線人的奴隸販子告訴你阿列金娜夫人的去向,是很真實的歷史還原。
奧斯曼新軍也是白奴的去向
除了貴族俘虜之外,30%的奴隸會在本地被處理。立陶宛外交官米海伊-立提溫這樣描述克裡米亞人蓄養的基督徒奴隸:在克裡米亞,基督教奴隸的數目甚至比他們的牲畜群更多,克裡米亞韃靼人不僅將奴隸和武器、馬匹、皮毛等貨物賣到亞洲和伊斯坦堡,而且還留一部分奴隸作為奴隸主和可汗的抽成。這些奴隸白天要在田地裡勞作,晚上還要被關到地窖裡受折磨。按照奧斯曼人的慣例,奴隸在服侍主人7年後可以獲釋,奧斯曼人去世後也可以獲釋;但是相比之下,希臘和猶太人奴隸主顯得並不仁慈,即使奴隸主們去世了,奴隸還要再為這家人服務7年才能獲釋。
海軍的划槳船
而70%的奴隸會被裝船,送到伊斯坦堡處理,隨著他們一起帶到伊斯坦堡的還有鹽、穀物和皮毛、蜂蜜等東歐特產。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興盛,無論是官員貴族的隨從成員,還是划槳戰船的槳手,還是作為精銳奴隸部隊的耶尼切裡,來自東歐的奴隸都是搶手的熱門商品,1576年奧斯曼帝國一次性將6000名奴隸全部武裝上了划槳戰船作為奴隸,直到17世紀,奧斯曼帝國的划槳戰船都是以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等東歐奴隸作為主要驅動力的。考慮到槳帆船的划槳層環境十分惡劣,划槳手的死亡率十分高,所以奧斯曼帝國對於東歐奴隸的需求十分旺盛。帝國官員會從貨物中挑選最美麗的女人進入蘇丹後宮,最英俊、最健康的男子接受土耳其式教育,培養為宮廷侍從或者其他服務人員,還有相當小的部分會加入奧斯曼新軍,最後成為帝國的行政和管理人員;來自帝國各地:埃及:安納託利亞、敘利亞、南歐等地的奴隸主也要來這裡買賣貨物,對於他們而言,農業奴隸和軍事奴隸也是十分旺盛的大宗需求。
五.回家的人質
哥薩克會救出一些奴隸
對於深陷划槳船和奧斯曼腹地的奴隸們而言,只有2種可能性可以逃脫,那就是己方軍隊救援,或者自己的服役船隻失事。無論是波蘭軍隊、沙俄還是哥薩克人對克裡米亞的襲擊,都可以解放一部分奴隸。比如一個哥薩克被克裡米亞韃靼人俘虜之後,他在卡法貝伊的船上服務了7年,但是在一次行動中被哥薩克人解救;後來一個著名的起義領袖伊凡-伯多尼科夫曾經被奧斯曼人俘虜,並被賣為一個划槳奴隸,但是後來他所在的戰船被一艘德意志船隻俘獲,他得以乘船逃到了威尼斯,並最後取陸路回到了東歐家鄉。在歷史上,哥薩克軍隊曾經團結起來,於1615年洗劫卡法,並將當地的奴隸大舉釋放。
哥薩克劫掠克裡米亞和奧斯曼土耳其海岸
沙俄的小貴族瓦西裡-波洛佐夫也曾被克裡米亞人俘虜,並且在克裡米亞半島被拘押一年之後賣到奧斯曼帝國的宮廷。他作為蘇丹的近侍,為奧斯曼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服務了20年,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基督教信仰。最後蘇丹判他死刑,但是他還是被罰作划槳奴隸。索性他們的船隻失事,剩下人抱著一根橫木漂浮到了海岸邊,最後他決定前往耶路撒冷朝聖,隨後取道高加索山脈、伊朗和阿斯特拉罕汗國回到了沙俄,並憑藉自己的經歷和帶回的情報,在費奧多爾沙皇的宮廷裡謀取了一份職位。但是這樣的幸運兒終究是少數,多數人沒有機會重新回到故土。
6.罪惡貿易的終結
沙俄射擊軍
為了從源頭制止克裡米亞汗國和諾蓋汗國對於東歐人的擄掠,莫斯科、華沙等各個方面都在努力。從1474-1692年,沙俄向克裡米亞地區派遣了35個大使,而汗國也向莫斯科派駐了27位大使。一旦雙方有大量人口被對方劫掠,往往需要兩邊的大使進行交流,雙方都很歡迎對方的商人帶著俘虜前來「交易」。除此之外,莫斯科公國還曾經向克裡米亞汗國繳納過年金,類似於兩宋給北方強敵繳納的歲幣,以求克制遊牧民對於東歐人口的掠奪。但是這一條約其實很難被執行。因為年金的數量遠遠少於奴隸掠奪獲得的收益。特別是在1639年發生了一起惡性事件:繳納年金的莫斯科商隊直接被韃靼騎兵掠奪,最後在沙皇派遣了人員送上贖金之後,這些押送商隊才回到了莫斯科。
守衛要塞的沙俄軍隊
在伊凡四世時代,年金是每年10000盧布,從1613-1650年間,沙俄向克裡米亞繳納的歲幣高達363970盧布;到了17世紀,隨著沙俄勢力的日益增強,歲幣降到了10000盧布以下。早在1553年,在沙皇俄國成功的滅亡了近在咫尺、威脅沙俄的喀山汗國之後,1558年,他的外務大臣阿德舎夫就建議在南部邊疆建造要塞群,這才是制止侵略的最好辦法。哥薩克、射擊軍都參與了這條防線的設防。
哥薩克
而到了17世紀,沙俄開始深入南部草原反擊遊牧民的劫掠。與此同時,哥薩克和俄國移民開始向東開發人跡罕至但是土地更加肥沃的西伯利亞地區。因此韃靼人劫掠的南部草原地帶收益開始越來越小。最後1783年,隨著葉卡捷琳娜大帝最後揮師兼併了克裡米亞汗國,持續了幾個世紀的遊牧民劫掠人口貿易才最終結束。事實證明對抗狡詐遊牧民的最好辦法不是和談與歲幣,而是徹底將其驅逐或者吞併。
典型的羅斯木製小要塞,有利於反擊遊牧民的侵襲
只有自身的強大,才是國防安全的最好保證。
原標題:《黑海往事:《火與劍》中的奴隸貿易港與真實歷史上的卡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