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包麗在腦死亡半年後最終沒有挺過去,她的母親還是等來的她的死亡。因疫情期間她的母親已經兩個月沒有見過包麗了解然後再次見面卻是天人永隔。命運何其殘忍剝奪了一個花季女生的生命?
她的母親培養了她20幾年,最終把他送入中國最好的學府之一,但是沒有等來她的功程名就,卻等來了她死亡的消息。
一個能進入到北京大學就讀的姑娘肯定是一個優秀的姑娘,即使不是天資過人,相信他也會有很好的能力,這個姑娘在校期間曾經是學生會的一員,尤其可見她的能力方面確實是不錯的。
而通過對她同學的採訪得知這個姑娘曾經也是一個無比開朗陽光積極向上,有著很強的獨立意識的姑娘。可是因為一場戀愛,她不僅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她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突然想說這麼一句話,我的孩子我該拿什麼去愛你?是什麼讓一個優秀的姑娘走向了死亡?她的那個男朋友當然會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是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她的家庭給予她足夠的支持,信任和關懷的時候,也許這個姑娘不會走向最終殘忍的結局。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有很好的成績,但是我們卻很少告訴孩子到底應該怎樣去活著?我們告訴她你要去鍛鍊自己的能力,卻從來沒有告訴她等她迷茫難過的時候怎麼樣才能夠走回原來的方向。
我們不否認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姑娘,如果說她沒有遇見自己的男朋友牟某,或者是他認識了這個男生,但是沒有愛上他,再或者是他能夠在這個男生給他洗腦的時候及時清醒,及時止損,都不會導致最終產生的結局,但是我們收到生命中從來都沒有如果。包裡的生命永遠停留在這個美麗的春天。但是我們希望以後所有的女孩子都能夠真正的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一份愛情?
女生如水,她真的很柔弱。這種柔弱不是說女生在社會地位上地位不高,從力量角度對比,她確實沒有男生更加堅強。所以教會每一個女孩子去保護自己就變得尤為重要。這種保護不僅是當她面臨威脅的時候她能夠有體力有能力去反抗,還有她能夠真正的意識到自己該如何走出這種愛情的陷阱和誤區。
每一個女孩子都應該知道什麼樣的愛情才算作愛情,她應該清楚的知道怎麼樣才能叫愛一個人。怎麼樣衡量自己在這份愛情中的地位?在這段感情關係當中,她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拋開愛情觀這個範疇,也許我們真正應該談的是每一個女孩子應該對自我有一個怎樣的認知。很明顯在這段感情關係當中,包麗失去了自我。她在男朋友的一代思想的灌輸下,她開始進行自我的懷疑,她甚至覺得自己是有罪的。那一刻她不再是愛情當中的主人,她變成了愛情當中的傀儡。也許到最後根本就不能稱之為愛情,而成為精神上的一種控制。
如果這個姑娘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能識別到這是一個騙局,能夠一開始的時候走出這種誤區,我相信她不至於到最後因為那種偏執的愛自殺謝罪。更何況這個荒誕的理由竟然因為是她不是一個處女。
21世紀了,我們強調的是男女性在任何地位上的頻道,包括職業更包括在愛情中地位的平等。尋找一份真摯的愛情遠遠比尋找一個所謂的處女更重要。我們拒絕把女性物化,更拒絕一些人把女性因為達不到符合他們心目中的標準而被盯上恥辱柱。
這個姑娘是不幸的,她死於愛情,她死於迷失自我,她更死於某些人的某類偏見。願每一個姑娘都能夠找到真正愛她的人,都能找到一個真正值得她攜手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