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楊映月
一,本來平凡而偉大的愛情,成為了當下時代一種最奢侈無比的東西
在4月11日中午,北大女生包麗(化名)在醫院去世……
這兩天,「北大女生包麗」這幾個字突然竄上了微博的熱搜榜。作為一個情感作者的我,幾乎是很少追熱點的。然而,被「北大女生包麗」這幾個字一遍一遍撞進眼裡的感覺讓我覺得如果不了解一下這件事情的話,第一似乎自己與社會脫節了,第二自己似乎跟人談起話來一問三不知顯得弱智。於是,打開微博,我看到了「紅星新聞」對於「包麗去世」事件的前因後果。
說實話,看到這篇報導後,心情惴惴不安,因為心中奔騰著一萬匹xx馬,然而卻又無處發洩,因為作為曾經的一個職業記者來說,我深知,現在的自己僅僅是一個自媒體——沒有新聞採訪權的個人自媒體,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和操守。
據紅星新聞報導:12日中午,包麗媽媽說:「我孩子就是被逼死的,和牟某翰脫不了干係。」
二,愛情已經成為某些三觀不正,不懂得自律的人一種變態工具
那麼,這個「牟某翰」又是何許人呢?
據媒體報導的相關信息顯示,「牟某翰」系北大自殺女孩包麗的男友。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2019年10月9日,包麗在北京市某賓館服藥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
據媒體報導和包麗與其男友的相關聊天記錄顯示,在包麗自殺前,他的男友牟某翰曾向包麗提出過拍裸照、先懷孕再流產,然後做絕育手術等一系列要求。
顯然,這樣的要求對於任何一個女孩子都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也是不屬於正常的思維要求,更談不上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折磨。所以,包麗媽媽認為,牟某翰對包麗的折磨,才是包麗自殺的主要原因。
對於包麗自殺事件,經媒體曝光後,引發了網友對於親密關係的戀人間精神控制、PUA、字母圈等問題的聚焦關注和熱烈討論。
PUA,全稱(Pick-up Artist)源於美國,字面為「搭訕藝術家」。然而,目前的PUA已經從簡單的搭訕已經擴展到了整個兩性交往流程:搭訕(初識)、吸引(互動)、建立聯繫,升級關係、直到通過對異性誘騙洗腦,欺騙異性感情,達到與異性發生性關係的目的。
無獨有偶。近日,有「」南風窗」、「澎湃新聞」、「新京報」等多家媒體報導原傑瑞副總裁鮑某明涉性侵案,而性侵對象則是他的「未成年養女」李星星。報導一出,與包麗自殺事件一樣,立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
三,「不懂得自律,沒有道德底線」成為了我們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前有鮑毓明涉性侵案,後有包麗自殺案,雖然兩個案件互不關聯,但是,從這兩個案件的身上,我們或許可以看到一種內在的某種共性的東西——「道德的底線」已經蕩然無存!也正是「道德底線的蕩然無存」讓我們看到了這樣兩宗看似毫無關聯卻有著本質上相同的案件。
並且,延伸我們的思維,不難發現,「三觀不正,不懂得自律」才是出現這樣的惡性事件的根源——假如我們對待愛情能夠尊重一些,心存一份敬畏,不那麼隨隨便便的讓某些別有用心的人輕易「得手」,假如我們懂得自律,保持一些矜持,也不會有「包麗自殺去世」事件的發生。那個牟某翰,也就不會得手。當然,同樣,喪失人性,沒有道德的底線和做人的自律,才讓牟某翰成為了今天的一種變態……
甚至,假如鮑某明做人還有一些良知,做事還有一些道德底線,懂得自律,也就不會成為涉性侵案的主角。
作為一個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做事情應該有一份道德底線的良知在心中,應該知道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而「懂得自律」自己的行為,才是一個人活著的最大的尊嚴!
自律,是道德底線的警報器!一個人一旦不懂得自律,便是拉響了安全警報器,不是被自己的瘋狂毀滅,就是被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