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師強暴的林奕含自殺了,被學長pua的包麗去世了,現在他們又要讓李星星「劇情反轉」

2021-02-10 孟婆說

01 

那個被老師強暴的女孩,因為父母的不理解,最終用自殺終結痛苦

臺灣美女作家林奕含自殺前,曾出版過一本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用林奕含自己的話來總結:「很直觀,很直白,很殘忍,就是一個老師,常年利用他的職權,誘姦、強暴、性虐待女學生,」在她死後,她的父母曾說,林奕含把她自己的經歷,放在了故事中的四個女孩身上。我在看完了林奕含的16分鐘視頻之後,相信這個極有才華的女孩,選擇了這種方式寫作,是因為她認為自己所承受的痛苦太大了,必須分割成4份,才能讓讀者閱讀。然而,另一方面,林奕含又自稱,在故事寫到後面,她是帶著「惡」去寫作,希望每一個看過的人都感受到痛。視頻專訪裡,林奕含非常明確地表示,自己的寫作不願意與那些宏大的詞語連結在一起,她無意也無力去改變社會現狀。她只是想呈現出來,拷問「藝術是不是巧言令色?」,或者說,巧言令色是不是就是藝術的本質?我不想討論藝術與巧言令色之間的關係,我注意到的是,她父母在她去世之後,選擇了逃避的態度。他們說,女兒希望以這本書,和她自己的人生經歷阻止更多的類似悲劇,希望大家不要再將注意力放在女兒被性侵、被強暴這件事上面。她父母的潛意識裡認為,女兒林奕含被性侵被強暴是「羞於提起的」,他們仍懷有某種可恥的羞恥心,而這羞恥心,在某種程度上,是給林奕含加諸更深層次的傷害,或者說是無法逃離的詛咒。林奕含多年來患有抑鬱症,精神病,精神飽受折磨,她形容自己的痛苦,一連用了三個排比句,那是她的精神科醫師對她說的「你是一個經過越戰的人……」而林奕含則認為,世界上最大的痛苦,不是經過核爆,是房思琪(林奕含小說的女主角)式的強暴。我理解為,女主,也就是林奕含自己內心世界經受的痛苦,如千軍萬馬,每天在一片傷口上反覆奔騰、凌辱、折磨,從未有片刻的止息。一個人,要經受多大的痛苦,才能用這種詞語來形容自己內心的千瘡百孔,血肉模糊?「那些從集中營出來,倖存的人,他們在書寫的時候,常常有願望,希望人類歷史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情,可是在書寫的時候,我很確定,不要說世界,臺灣,這樣的事情仍然會繼續發生,現在、此刻,也正在發生。」而我在敲下這一段文字的時候,也同樣無比確信著,包括,你在閱讀這行字的這個瞬間,世界上的某個角落裡,某個我們不知道名字的女孩,正遭受著這樣可怕的厄運。林奕含的出身、家境、容貌、才學、氣質、見識,都遠遠超越大多數平方女孩。然而,她所感受到那份強烈的痛苦,如同一隻龐然怪獸,打敗了這個女孩身上其他那些美好的特質。如果把一個人看作一個整體,如果一定要認為「被性侵本身是罪惡」,那麼,林奕含身上那些美好大約佔了98分, 而被侵犯的醜惡佔有2分,遺憾的是,她全部的注意力,卻都在被性侵這件事上。在林奕含被性侵之後,她曾小心翼翼地問母親,如果學校裡有其他同學被性侵,母親怎麼看?母親立即冷冷下了結論:「一定是那個女生很騷」,這讓她打消了訴諸父母的念頭。而當她試探性追問媽媽「我們家教裡好像沒有性教育」時,母親又回答她「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於是,這個女孩在被性強暴之後,感受到的,只有親人的冷漠和敵視,她默默背負著這一切,不敢告訴家人。一天,一個士兵打電話給他媽媽,說:「我的一個戰友為了救我,傷到了腿,我想把他帶回家裡照顧他。」他的媽媽說:「那樣的話你會毀了自己的一生,我不同意。」然後這個士兵掛掉了電話。一天後,警察告訴這位母親,他的兒子自殺了,當她看到現場照片時,大哭起來,因為,照片上的男人沒有雙腿。這位母親,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兒子雙腿已經殘廢,認為照顧一個殘疾人將會毀掉自己的一生,而她的孩子因此自殺。某種程度上,林奕含的遭遇與這故事裡的士兵很相似,她受了傷,但是母親的回答讓她明白,自己沒有援兵。林奕含生前,缺乏足夠的勇氣站出來反抗傷害自己的人,於是,將痛苦與傷害內化,進而傷害自己。她的書出版了,她終於有勇氣和力量面對那一切,她本可以繼續抗爭,但她選擇了自殺如此慘烈的方式。在林奕含的視頻專訪裡,看得出來,這是一個飽讀詩書的、溫柔的、優雅的、美好的女孩子,正因為她太相信文學之美,她希望姿態保持「美好」,大概正因為如此,她從未站上法庭狀告那位傷害她、以及傷害她另外三名同伴的老師。斯人已逝,沒有人能夠了解她內心深處經歷了怎樣的痛苦,也沒有人能夠真正對任何其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但是,我大膽猜測:或許,正因為她是一名真正的文學女青年,她比普通女孩子更加纖細,有一顆更加柔軟善良的靈魂,所以,她所感受到的痛苦,也就更加強烈、濃厚、持久。她活在自己的痛苦裡,始終無法走出來,一生都停留在原地,一生都身處陰影之中,所以她用死亡結束了自己的痛苦。當你遍體鱗傷時,你最親近的人沒有支持你,而是冷漠以對,那時,你會意識到,原來自己孤立無援,獨自與這世界加諸於你的痛苦作戰,那將是何等的孤獨和可怕!父母本應該是孩子永遠的港灣,也應該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無論這個孩子成年抑或未成年,只要他受到傷害,他都應該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保護。而這,正是家人的意義所在: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我們總難免受傷、流血、心靈破碎,而家人,則是我們心靈的依靠,是修復靈魂傷痕的萬能膠,是我們抵禦這個殘酷世界的一道鎧甲。有了這道鎧甲,即便我們偶爾被怪獸傷害得粉身碎骨,而我們亦有能量站起來,往前走,走向更光明更燦爛的應許之地。林奕含的父母,至今仍然認為,自己的女兒被戕害這件事本身是「恥辱的」。而我相信,她的父母,還有千千萬萬個認為「女孩被侵犯了是恥辱」的人,他們的態度,不吝於二次傷害,是這些偏見,讓飽受折磨的姑娘,不敢向自己最親近的人求救。

02 

那個被學長PUA的包麗,不敢向父母求助,她最終割腕自殺

今天,北大女生包麗(化名)於4月11日中午在醫院去世。12日中午,包麗媽媽證實上述消息,面對包麗突然過世,包麗媽媽表示十分難過,腦子一片混亂,「我孩子就是被逼死的,和牟某翰脫不了干係。」直到包麗過世,牟某翰也沒有聯繫過包麗媽媽,更沒有道歉。包麗媽媽表示,會繼續追究牟某翰的責任,目前還在等警方的調查結果。北大女生包麗,認識了北大學生會的師兄牟某翰,在長期被牟某翰PUA之後,包麗最終醒悟,不堪其負的她,選擇了割腕自殺。幸好被同學及時救下,隨後包麗一直住院,處於「腦死亡」狀態,後來通過治療有了起色,但仍未能自主呼吸。牟林翰與包麗兩人的微信聊天記錄曝光後,可以看出,兩人戀愛期間,牟林翰對包麗使用大量侮辱性言語,要求包麗稱自己為「主人」,甚至要求她在自己身上文「牟林翰的狗」,並且錄製文身的整個過程;除此之外,牟某還更進一步地要求包麗「為我懷一個孩子,然後去把他打掉,我留下病歷單」對於牟林翰的冒犯和虐待傾向,包麗曾提出警告乃至提出分手,但在牟林翰多次以自殺為威脅等情況下,最終未能與牟林翰擺脫關係。牟林翰嫌棄包麗有過戀愛經歷,不是處女,但又不想分手,卻以此折磨包麗,終致將包麗逼死。牟林翰對「澎湃新聞」的記者稱自己是「有責任的」,但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包麗精神控制。這件事情,從法律責任來看,我不知道法官會如何審判。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談談,那就是:為人父母,你有義務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你應讓孩子知道,無論他如何被這個世界傷害,無論這個世界對他有怎樣的惡意,無論他人怎樣傷害自己,你都是值得被愛的,你應該好好活下去,好好愛自己,被欺騙,被傷害,這不是你的錯,這是他人的惡。不要用他人的惡來懲罰自己,我們應該比惡人活得更好。包麗從未向父母敘述過自己的遭遇,她只是在決定自殺前,給母親發簡訊說:對不起。可我想說,姑娘,這不是你的錯啊,被傷害,從來都不是被害者的錯啊!

03

被「養父」性侵3年的李星星,報案3次,煙臺警方不受理

這兩天,還有一件令人出離憤怒的事情,李星星三次報警自己被養父性侵,而煙臺警方居然一直沒有立案。當14歲的星星站出來後,鮑家人想方設法為這個人渣開脫。他的姐姐說,家人早就知道他們的關係,他們並非養父女。根據財新網報導,煙臺警方認為這是「感情糾紛」而不予以立案。可我想說的是,不管他們是怎樣的關係,鮑某明將一個未滿14歲的未成年少女,長期拘禁在自己身邊,要麼是強暴罪,要麼是非法拐賣未成年人,總有一項罪名成立吧?那些說少女是自願的,是錢色交易的人,不是愚蠢就是真壞,我希望他們沒有女兒,否則他們的女兒真是可悲。退一步說,一個女孩,在自己懵懂無知的年齡,被一個精於世故的老男人傷害了,多年後她長大了,懂得了那是一種傷害,那麼她現在有沒有權利報案?我覺得,法律應該保護未成年女孩,甚至將未成年人的年齡提高到16歲。14歲的姑娘,長期被40歲的男人洗腦,控制,她如何分辨什麼是「愛」什麼是:「強暴」我希望給所有這類案件加一個追訴期:未滿16歲的姑娘,與成年人發生關係,無論過了多久,只要女孩認為這是強姦,她就可以告。如此一來,法律才不會成為人渣利用的漏洞,才能真正保護女孩。

04 

被強暴被損害的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加害者,包括冷漠的父母

關於這些資料,罄竹難書,各種自述、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窮盡一個人的一生,恐怕也無法全部閱讀完畢。所以,繼續描述這些痛苦,我相信並不能改變現實,也不能讓惡魔停下腳步。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男性始終比女性更有力量,而強暴案中,絕大多數受害者都是女性,無論是熟人作案,還是陌生人作案,女性遭遇性侵害的概率為19.7%,這是哈佛甘迺迪學院發布的官方數據。既然傷害無法完全避免,或者,換個說法,既然我們中總會有人被傷害,那麼,如果我們中,有人遭遇性侵害,我們應該如何求助?如果我們的親友遭遇性侵害,我們應該如何幫助被害者?在我看來,最核心的問題,便是觀念問題:我們的社會,至今仍然不夠友好,不夠寬容。想一想,我們對待那些被性侵害的女性,是怎樣的態度?被性侵、被誘姦,這些標籤一旦貼在某個女孩子身上,女性便會被盯上恥辱柱。儘管,她們原本是受害者,她們應該得到幫助,可實際上,社會給予她們的卻只有「同情」或者是「可恥」的目光。甚至,當那些被性侵的女孩子,勇敢站出來告強姦犯的時候,她們還會被親友阻止,被家人反對,因為「丟人」!我們必須更新這樣一個觀念:被強暴的,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惡意犯罪的加害者!我希望將來的某一天,當我們討論某個「被性侵的女孩」,就像討論「她走路被車撞斷了腿」那樣發出感嘆:「噢!那真糟糕,她真無辜!」,而不是戴著有色眼鏡。當所有人都抱著這樣的觀念時,被性侵犯的傷害者,就再也不必害怕坦露自己所遭受的痛苦、折磨,以及身心靈的三重煎熬。敢於直面痛苦,僅僅只是與痛苦和解的第一道手續而已。被強暴的女孩,身體裡的痛楚,大概永遠留在記憶的某處,如若不加以反抗,恐怕一生都會帶著某種程度的憎恨,以及「自己很軟弱、很無能、很無力」的悲哀錯覺生活下去。如若承受不了這份痛苦,就會像包麗、林奕含一樣,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從而結束這份折磨自己的痛苦。遭受過性侵犯、性暴力的女孩子有很多,也許就潛藏在我們身邊。她們中,有一些人,一生都被噩夢侵襲,有人一輩子帶著恥辱和被傷害的印記活著,始終在與自己的脆弱、與那時時刻刻啃噬著自己靈魂的怪物作鬥爭,始終無法獲得內心安寧;而另一部分人,卻能夠獲得心靈上真正的平靜,追尋自己的幸福生活。我想,這不是因為後者比前者更強大,更有實力,而往往是因為後者有一種不顧一切也要掙扎著活下去、並且活得更好的信念。給予她們這份信念和力量的,往往來自於她最親密的家人。印度電影《印度的女兒》,講述印度女醫學實習生喬蒂·辛格·潘迪在公交車上,被六名男乘客輪流強暴、性侵致死的紀錄片。在紀錄片的最後,被害者喬蒂的父親說,「在臨死之前,她點燃了一束火把……無論這個世界有多黑暗,這束光終將能驅散黑暗。」喬蒂的父親生活在印度那樣一個極度重男輕女的國家,然而他依然為自己的女兒站出來與印度的男權抗爭,只因為這個父親明白:自己的女兒沒有錯,錯的,是那些惡人。我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明白這個道理,然後好好愛你的孩子,讓她知道,無論遭受怎樣的惡,她都值得好好被這個世界愛著。如果孩子遭受地獄般的磨難,而父母竟冷漠旁觀,這樣的父母,同樣也是加害者。還有,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圍觀者,都應該明白:那個勇敢站出來的女孩,她真的很了不起,很可愛!
今晚,我想給李星星點讚,我想告訴她,姑娘,你真的很棒,你做到了很多姐姐們都沒有勇氣做到的事情,你之前受到過傷害,今後你值得加倍幸福!

-END-

讚賞是表達愛意最直白的方式~

相關焦點

  • 林奕含自殺了,被pua的包麗去世了,現在他們又要讓李星星「劇情反轉」
    ,誘姦、強暴、性虐待女學生,」在她死後,她的父母曾說,林奕含把她自己的經歷,放在了故事中的四個女孩身上。我不想討論藝術與巧言令色之間的關係,我注意到的是,她父母在她去世之後,選擇了逃避的態度。他們說,女兒希望以這本書,和她自己的人生經歷阻止更多的類似悲劇,希望大家不要再將注意力放在女兒被性侵、被強暴這件事上面。她父母的潛意識裡認為,女兒林奕含被性侵被強暴是「羞於提起的」,他們仍懷有某種可恥的羞恥心,而這羞恥心,在某種程度上,是給林奕含加諸更深層次的傷害,或者說是無法逃離的詛咒。
  • 林奕含、包麗自殺,李星星被侵害:性教育,更該教育的是男孩
    2017年4月27日,林奕含自殺身亡,留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是她的遺作,也是她的真實經歷,一個美麗善良、熱愛文學的13歲女孩,被補習班老師李國華誘姦5年,直至精神崩潰的黑暗故事。2019年10月9日,北大女生包麗因無法忍受男友牟林翰的精神控制服藥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於2020年4月11日去世。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李星星案還沒有解決,惡魔仍然在人間!
    原來林奕含的博客未曾公開發布的文章裡寫道,除了高中時期的誘姦,陳國星後續還有許多變態行為。林奕含把書中的陳國星比喻也胡蘭成,可見這個老師是她多麼崇拜的一個文學才子。但是,這樣的一個學富五車的老師卻是一個披著羊皮的狼。他強暴了林奕含。從此,毀了這個女孩的一生!
  • 林奕含,李星星,和洛麗塔們
    2017年4月27日,臺灣青年作家林奕含在公寓上吊自殺。在她去世的第三年,網際網路再次迎來對她的集中注視。無疑,#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登上熱搜,是公眾意志對鮑毓明掉出熱搜的不滿與反抗。「書裡的李國華並沒有死,也不會死,這樣的事情仍然在發生。」誠如林奕含所言。
  • 鮑毓明性侵女兒案反轉、包麗終死亡:中國男子牲口圖鑑來了
    他在2015年通過網絡和貧困李星星母女相識,有意和她們組成家庭。獲得母親信任後,鮑毓明承諾要給女兒一個光明的未來,帶著14歲的女兒到北京上學。水木上有男的站出來爆料,李星星就是鮑毓明的小情人,因為李星星鬧分手要一個億,價格沒談攏就去報案強姦未成年。
  • 林奕含逝世3周年之日,讓我們望向李星星們 | Variety 視人-她之力
    今天,是林奕含逝世三周年紀念日。2017年4月27日,26歲的她在家自縊。那時,她剛出版了新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是一個關於補習教師利用自己的職權強暴女學生的故事,也是她自己親身經歷的噩夢。自殺前8天,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
  • 臺灣才女作家自殺 | 林奕含:「已經插入的,不會被抽出來」
    圖片 | 林奕含生活照來源 | 整理自網絡臺灣才華橫溢的女作家林奕含(1991年3月16日-2017年4月27日)在前幾日自縊身亡,並意外曝光背後的原因竟然與多年前曾經遭受補習班老師誘姦相關,引起廣泛關注。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人渣拒不認錯!全網怒斥的「PUA」究竟是什麼?
    大家還記得包麗嗎?那個北大女生,一個被PUA毀掉的女孩。就在4月11日,上周,她去世了。 北大法學院大三女生包麗,於10月9日服藥自殺、陷入昏迷,並被醫生診斷為「腦死亡」。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這個世界什麼都沒有變
    最後一次錄影時,林奕含說:「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性侵帶來的傷痛,不僅僅是肉體上的折磨,更是精神上的摧殘。02林奕含曾在採訪中提及,她高中時得了重度抑鬱症,16歲起就固定到精神科接受診療。曾3度試圖自殺未果。
  • 羅志祥寫新歌《對不起》引群嘲,誰還記得李星星?
    我想現在最高興的應該就是鮑毓明了。僅僅一個月,憑藉羅志祥事件,不費吹灰之力,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再也沒人對他喊打喊殺了,我們的媒體和國民每天都在追逐新的熱點,他的問題,很快就會變成過去式。我們的印象還停留在報紙特稿都在說,李星星貌似愛上了47歲的養父。
  • 北大女生包麗死了,居然還有人教育女孩要「夾緊雙腿」!
    4月11日,北大女生包麗去世了。她已在ICU病房躺了半年多,然而還是沒有堅持下來。 記得事件剛發生的時候,各大平臺都在關注, 官方媒體一篇《「不寒而慄」的愛情:北大自殺女生的聊天記錄》,講述了女生包麗被精神虐待乃至逼到腦死亡的事件。 北京大學法學院今年讀大三的學生包麗,於2019年10月9日自殺,醫學狀態為腦死亡。
  • 林奕含去世三年了,李國華們鮑毓明們仍在作惡
    前天,4月27日,是臺灣作家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的日子。 三年前的這一天,她給好友發了最後一條簡訊,I wish so much that I was killed the first time I got raped. 「我多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強姦的時候,就已經死了。」
  • 林奕含去世一周年|世界發生了什麼改變?
    改變了一兩件事情還不足以「變好」,也不足以拯救誰。然而,我認為平等還有教育孩子正確的性與愛的知識,是現在社會的趨勢。這是好事,教育是所有事情的基石,但成效得拉長個五年十年來看。很抱歉我說不了太多關於我或奕含家人朋友的事情。悲傷、憤怒、自責、想念,我想我們都是有的吧。我們也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和這個社會一樣。再次感謝您的來信,也祝福大陸在你們的努力之下越來越好,不要放棄,也不要心急。
  • 世界可能沒有變好,但我們仍要感謝林奕含
    兩家原本關係就很好,林奕含和陳星的女兒還是一起玩到大的閨蜜。框出來的是陳星,上排左二是他與林奕含年齡相仿的女兒然而就在林奕含16歲的那個暑假,她被陳星誘姦了,這段畸形的關係,從那時起便不斷折磨林奕含。高二開始,她厭學厭食,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每周要去看精神科醫生。往後的十年,她重度抑鬱,多次自殺輕生。她的學業也被摧毀。
  • 被禽獸性侵的林奕含,離開三周年了
    在這本書裡,講述了一個叫房思琪的13歲女孩被補習班老師李國華長期性侵,飽受恐懼和折磨,最終精神崩潰的故事。可是,這真的只是故事嗎?2017年4月27日,26歲的林奕含在家中上吊自殺。林奕含自殺之後,很多人會把她和她的那本書聯繫起來,因為這本書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越來越多的人用各種方式去閱讀這本書,有感慨她的遭遇,有咒罵老師的無恥,也有很多人站了出來,說自己就是曾經的「房思琪」。很多人會把林奕含和房思琪混在一起,其實這兩者之間並不能劃上等號。
  •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去世,鮑某明涉性侵:自律,是道德底線的警報器
    然而,被「北大女生包麗」這幾個字一遍一遍撞進眼裡的感覺讓我覺得如果不了解一下這件事情的話,第一似乎自己與社會脫節了,第二自己似乎跟人談起話來一問三不知顯得弱智。於是,打開微博,我看到了「紅星新聞」對於「包麗去世」事件的前因後果。
  • PUA洗腦、非議、羞辱:那個去世的北大女生包麗,被殺死了三次
    1 女性為什麼這麼難最近有很多可怕的新聞,不論是總裁養父性侵14歲女生,還是PUA受害者包麗去世,都讓人感慨,中國女性的生存環境遠比我們想像得惡劣。然而更讓人絕望的是,當那些犯罪事實被曝光之後,總會有一種聲音,他們不去指責犯下罪行的人,反而把髒水潑到了女性身上。
  • 那年暑假,她在輔導老師的「誘導下」發生了性關係
    他有一個奇怪的規定,看病之前要先聽他演講,所以,就有了「臺南怪醫黑傑克」的稱號。林奕含因而也受到外界關注,被稱為「臺南怪醫千金」。生病期間,她反覆自殺過很多次。2012年重考,改讀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曾受業於陳芳明。但讀到大三,因同樣原因休學——我之前有上大學兩年,會莫名其妙跟老師亂吵架,周圍同學的反應就是,你應該要吞忍,我會覺得,這個是不正常的,很明顯是老師在欺侮我。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依然還有女孩被惡魔拉進地獄……
    小說首次出版於2017年2月,2017年4月27日,小說作者林奕含被警方發現於住處自殺身亡。這本小說我沒有讀完,作為一個女性,作為一個媽媽,看著13歲的房思琪遭遇的一切,感覺太壓抑、太痛苦了……連一個讀者都能感受到悲慘,親身經歷過的林奕含,又該是多麼痛苦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