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姝婷
1
李誠儒又槓上了郭敬明?
在最新期的《演員請就位》中李誠儒和郭敬明又槓上了,熱搜不斷。
他們是對老冤家了。
事情是這樣的:
選手何昶希和張逸傑對決,被四位導演一致搖頭,因為一個演技比較稚嫩,而另一個根本沒啥演技可言。
眾導演:就多學習吧。原本兩位演員都準備下臺了。
郭敬明卻說,請留步,並給了何昶希一個S.
40個演員,4位導演一共有8個S,郭敬明就給了一個不會演戲的新人一個S。
他深情地說:「我不知道這個S的英文縮寫是什麼,但我今天想給它三重定義,第一個是學生,第二個是種子,最後一個是獨一無二,我希望你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特別的演員。」
總之就是,我看好你呦,相信我,你有潛力的!
但深情解讀仿佛並不被導演與觀眾買帳,下面,李誠儒就坐不住了:
一臉迷茫的表情。
一言不合,直接開懟:
「我不喜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做法,一會兒說我選擇他不是要和他合作,一會兒說我選擇他就是要和他合作,出自一個人之口。」
(翻譯:上來先評人,你這孩子品行不好,我不喜歡你。)
「你等我說完,小小的年紀要懂得尊重人。」
(翻譯:聽說你是個詭辯的之才,先壓你一句,別說話,讓我說完。)
「4個導演一共就8張S卡,一共有40個演員,這裡面就存在一個公平公正的問題,以及肯定他的演技表演水準的問題,不是你可以隨性而來的!」
(翻譯:主持公道)
「每個導演都有每個導演的判斷這是沒錯的,臺上有4位導演,難道那3位導演就看不出,一個寶劍扎到胸口,一塊兒死肉,連痛苦都沒有就被選擇嗎?那你對其他39位演員怎麼交代,情何以堪?」
(翻譯:拉幫結夥,其他3位導演都懂戲,你們快站出來給我評評理,給演員們伸張正義。)
「哎,這可不行了,我剛才本來不想發言了,以前郭敬明就說過存在就是合理的,這句話是偷換概念,原文翻譯過來是,存在是有原因的。不要再說存在是合理的,這句話是錯的。」
(雖然是陳年舊帳,但我也要和你算算清楚。)
話說得這麼重,這誰接得住呀?
更沒啥表情管理可言了。
看,郭敬明又生氣,又眼泛淚花,就像個被老師批評的小學生一樣。
當然,郭敬明還說了很多,不過最重要的就是:
「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是請允許他的存在。」
不過,郭敬明說什麼已經不重要了,這次互懟上了熱搜,兩個人的爭論,變成兩撥人的爭論。更多人站李誠儒,也有少部分人站郭敬明。(網上罵的有多難聽我就不在這裡展開了。)
這次的神仙掐架,確實在人群中掀起了風雨。
2
兩個猴精猴精的老男人
但是大家真得看明白這場神仙掐架了嗎?
很多人都一頭霧水。
臺上,4個導演,1個鑑影師,1個主持人,每個人都在這場神仙打架中扮演了自己的角色。
最初,郭敬明給出S卡時,沒有人提出異議。
第一回合:
趙薇:「每個人的標準和喜好都不一樣,因為我之前也給了一個S卡,我覺得挺好的。」
(翻譯:姐看戲不發表意見。)
爾冬陞:「反正努力吧,希望他能和敬明合作。」
(可以看到爾冬陞這句話是很模糊的,翻譯:郭敬明說的,我再幫你回憶一下,承諾一下。)
只有陳凱歌:「太多的詞是S打頭的,對我來說是驚訝,我非常驚訝,但是尊重郭敬明導演的選擇,我只想說,這太讓我驚訝了。」
所以,最先提出異議的,不是李誠儒,而是陳凱歌。
在後臺更補充了自己的意見:
「我自己認為如果給予這個演員一個S卡,是會誤導這個稚嫩期的演員,對青年演員確實應該採取平等的態度,這個也是我們來到這個節目,一直以來的態度。我再三強調了,這張S卡是我們4個導演,對於一個演員的一段表演,所做出的評價的結論,如果不是那樣的話,還有公平可言嗎?」
能發現陳凱歌導演是不同意的,是生氣的,但是他沒有暴怒,而是嚴謹得道出他的理由。
第二回合:
董思怡提問:「郭敬明導演給何昶希S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嘛,大家都挺驚訝的,那麼我想問一下四位導演,大家給S的標準是什麼?」
郭敬明很無奈只能說:「我給S的標準是我想找他拍戲。」
陳凱歌:「我是個比較老實的人,真沒想過我此刻投出S就要和某位演員合作,因為我自己覺得投出每張S,不管是誰投的,我們四個人坐在這,都代表著某種對演技的看法。」
爾冬陞附和:「對。」
陳凱歌:「既然我們是一個競賽類的節目,請我們坐在這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對於臺上的表演,給予專業的正確的評論和判斷。這個就是我給S,我是這樣的標準。至於說和演員們合作,可以私下裡說。」
郭敬明:「導演我的意思是,我拍戲時我想要選擇這種類型,而不是說,我此刻就要找你去拍戲。」
爾冬陞:「那這個好像有點問題的,那上一個就凱歌導演影響我了,他說還是要以演技為主,那,怎麼玩不玩了?開玩笑的。」
(翻譯:爾冬陞藉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究竟S是導演喜歡,還是演技厲害?)
陳凱歌:「我看到李誠儒老師一個迷茫的表情,這個可能也是對小四說的話一個迷茫的表情,他的意思是,希望你拓寬你對你的審美、趣味和愛好的尺度和範圍。」(陳凱歌第一次cue李誠儒)
郭敬明立刻炸毛:「沒有,沒有,我是真的這麼覺得的,如果今天我的選擇標準,它不代表我個人導演的能力、審美和風格,別的導演認為好,我就說,也選那個,我會質疑我這個導演,我是在表達自己,還是我在學別人?」
陳凱歌輕拍郭敬明的手臂:「玩笑,你太在意了。」
郭敬明:「我是回答李誠儒老師。」
陳凱歌:「他沒問問題,是我替他問的,對不起。」
爾冬陞:「其實我也認為,不需要解釋的,我喜歡,我就給,對不對,那誠儒老師,別睡著。」(爾冬陞第二次cue李誠儒)
終於,李老發話了:「我這個位置,應該是鑑影評論演員的,現在非要讓我來評論4個導演如何發S卡的問題。就是,我能不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
重點來了,李誠儒說話並不是李誠儒非要發表自己的觀點不可,而是多次被陳凱歌導演和爾冬陞導演慫恿才發言。
現在熱搜上,李誠儒與郭敬明的互懟熱鬧著呢,卻沒有了陳凱歌與爾冬陞的身影。
實際上,李誠儒的言論,或許也是陳凱歌和爾冬陞內心的想法,但是他們卻沒有講。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這兩個老男人都猴精猴精的。
3
神仙掐架的兩個發現
在這次神仙掐架中,我有兩個發現:
1 最難得批評中的溫情,不同意中的商量
陳凱歌與爾冬陞兩個老男人猴精猴精的,他們想表達這個觀點,但是礙於人情又不能說得太多太重,他們就誘發耿直的人發表觀點。
在這裡,看見了男人們近身肉搏相互推搡的味道,很像是小學生打架的延伸版本,也像是酒桌文化相互鬥毆只在談笑與眼神中間。
在這個部分我很欣賞他們的靈活、婉轉、自己的堅持,批評中又有點溫情,不同意中也有點商量。
這是一種相對整合的狀態,沒有將你與我,你的意見與我的意見,我對你的友好與衝突,完全放在對立面,而是一種既對立又有連接的狀態。這種面對人際衝突的方式已經相對很成熟。
我們經常能看見一對情侶吵架,或者自己經歷吵架時,很多人的吵架方式是:
一旦發生衝突,即便對方是戀人、老公、孩子、老媽,在那一刻,對方是一個與他完全對立的人,他冷冰冰表達憤怒,或者火神爆發般表達憤怒。
在他的憤怒中一點都看不到他情感的左右為難,而這一點被情感牽動的左右為難正是關係的潤滑劑,讓兩個人可以不撕裂式的「爆發戰爭」。
如果你願意在你日常的關係中,用腦子與他們近身肉搏,保護自己,同時護對方周全,批評中有溫情,不同意見中有商量,這種爭吵是不傷人的,是你在很用心的處理關係。
2 陳凱歌沒有敵意的堅決
當大家對郭敬明發S卡表示沉默時,只有陳凱歌表達了:「我對此很驚訝,但尊重郭敬明導演的決定。」
在後期訪問中他補充了自己的觀點:「這樣會誤導一個稚嫩期的演員,我們坐在臺上要給出專業和正確的意見,小四你可能需要拓寬一下你的審美類型。」
句句都有依據,能夠感受到他的堅決,但是他沒有大聲說過一句話,沒有批評郭敬明的人格。
一旦我們相互指責對方的人格,就開始爭鬥不休,就好像是李誠儒與郭敬明一樣。
也就是說,他在拒絕中卻沒有暴力。這是我個人非常欣賞的部分,也是很多人正在學習的部分。
這樣的人你與他相處,你覺得他溫和、卻堅定,即使你做錯了,他會指點你,卻不會把你踩在腳下。
果然,最有魅力還是老男人,老男人有老男人的智慧,他們用自己的信仰與生命的經驗來調教小男孩,等待他長大。
作者:李姝婷
本文首發於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公眾號,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