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此前,多家外媒曾報導日本有意引進「薩德」反導系統,但日本近日又變了卦。新華社5月15日報導,據日本政府內部消息人士披露,日本政府更傾向於引進美制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而不打算採用「薩德」系統,原因是後者防禦範圍較小而且價格更昂貴。
美制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的核心部件——AN/SPY-1D型無源相控陣雷達
多家日本媒體和路透社1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日本政府認為,相比「薩德」,陸基「宙斯盾」系統配備的RIM-161「標準3」系列飛彈射程更遠、防禦範圍更大,只用部署2~3套就可以覆蓋日本全國。而且,陸基「宙斯盾」系統每套價格為700億至800億日元(約合6億至7億美元),「薩德」則高達1000億日元(約合8.8億美元),前者性價比更好。
上個月運抵韓國的「薩德」攔截彈發射車
另外,如果引進陸基「宙斯盾」,還可以減輕日本海上自衛隊搭載海基「宙斯盾」系統軍艦的警戒任務負擔,從而這些軍艦能夠執行其他任務,更好的撐起艦隊防空網。而日本一開始就參與了新型「標準3BlockIIA」反導攔截彈的研發工作,採購陸基「宙斯盾」系統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日本在「標準3BlockIIA」項目上出力頗多
日本現有的飛彈防禦體系分為兩層:海基「宙斯盾」採用RIM-161B「標準-3block1A」型飛彈,用於在大氣層外攔截來襲目標;如果攔截失敗,將由陸基MIM-104F「愛國者3」型反導系統在十多公裡高空繼續攔截。THAAD「薩德」反導系統全稱為「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射程介於兩者之間。
日本已經部署了6個MIM-104F「愛國者3」反導連
路透社報導,眼下日方內部支持陸基「宙斯盾」系統的呼聲佔優,日本政府可能於本月派人前往美國夏威夷,考察陸基「宙斯盾」系統試驗設施。《讀賣新聞》報導,日本防衛省要求一個專門委員會加速研究引進方案,今年夏天結束前做出結論,而實際引進將在數年之後。
韓國和美國4月在韓國慶尚北道星州郡部署「薩德」系統。中國、俄羅斯堅決反對在韓部署「薩德」。中方說,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無助於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不利於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嚴重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本地區有關國家的戰略安全利益和地區戰略平衡。
這一舉動也受到韓國當地居民強烈抵制,引發持續抗議示威。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曾稱,韓國應就部署「薩德」向美支付10億美元,韓方則表示拒絕承擔這筆費用。
部署在羅馬尼亞的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效果圖,美國已經在東歐部署了陸基「宙斯盾」系統,每個系統包括3個8單元垂直發射系統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薩德」反導系統屬於末端防禦,高度在40-150公裡;而陸基宙斯盾如果都採用新型的「標準3BlockIIA」飛彈,其射高可達70-500公裡,具備初步的反衛星能力。在日本西海岸配備兩座陸基宙斯盾系統意義重大,既可以分擔宙斯盾艦的壓力,還能確保在任何時間都具備靈活的防禦態勢。
現在的陸基「宙斯盾」系統配備的是RIM-161C「標準3BlockIB」攔截彈,到2018年,陸基版宙斯盾會配備「標準3BlockIIA」;2020年,配備「標準3BlockIIB」。正如前文所說,「標準3BlockIIA」能夠進行中段防禦,攔截高度達500公裡,而「標準3BlockIIB」則初步具備了攔截中遠程彈道飛彈的能力。升級的潛力和能力都更強。
早在2010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就具備了發射「標準3」的能力(圖為DDG174「霧島」號驅逐艦發射「標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