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日站君。日本人懷舊,尤以京都為最。
幾百年的古寺,幾代人的老鋪,都是平常。但若說保守,卻又是誤解。明治維新帶來的西化浪潮,京都亦不曾落下。從明治的激進華美,到大正的奔放浪漫,進入昭和後又逐漸平和,並將西洋之風融合得更加溫柔自然。
當年的奇風異格,在京都漫長而悠遠的時空中,早已融於這個城市,醞釀出一種別樣的懷舊情緒。明治特色鮮明的紅磚瓦,搭配白色花崗巖裝飾,結合西式洋樓的挑高設計,讓京都文化博物館在黑白灰為主的街道裡格外醒目。
前身是日本銀行京都分行,建於明治39年(1906)。一貫的辰野金吾設計風格,和本行(現東京車站)如出一轍。大廳仍然保留著銀行的格局,開闊大氣。日光從天窗裡散落下來,大理石櫃檯反射出淡淡柔和的光彩,平衡了那份厚重感。細細留戀,可尋見精緻的花紋裝飾,柱上的雕刻勾線簡潔優雅,西洋風格雖然明顯,但仍能感受到日本特有的含蓄和克制,反而不顯浮誇。舊金庫也沒閒著,推開厚重的大門,黑色的餐桌和天鵝絨座椅散發著雍容的氣質。老字號前田咖啡,從咖啡豆到點心都是親手烘焙。長楽館
在京都,說到特別,不得不提長楽館。雖然建於明治42年,但這樣集各種風格於一身的大混搭,即使是在當時積極西化的風潮中,也是獨樹一幟。文藝復興式的外觀,接待室是洛可可風格,餐廳是新古典,彩色玻璃門窗來源新藝術風,而陽臺大膽採用了美式風格。內部不同房間也是各有特色,以梅蘭竹菊水墨畫裝飾的中式,書院式構造的純正和室「御成の間」。「球戱の間」(桌球室)淺綠色基調清新明亮,「鳳凰の間」則以白色為主端莊大方,每一間都風格各異,儀態萬千,真有種千屋千面的奇妙體驗。長楽館的趣味不止於建築,到迎賓室享受精緻的下午茶不失為別樣的打開方式。高挑的天頂上,布滿歐式雕花,華美的水晶燈營造出一種貴族般的氛圍。午後會有現場鋼琴演奏,令人宛如置身於中世紀沙龍一般。
如果細心留意,還會發現杯墊上的小心思,復古的設計圖案,據說是日本初期捲菸發行的時候所用的花紋,集全了做收藏也是不少常客的小樂趣。生神女福音大聖堂
儘管明治維新開始,西洋之風盛起,但直到1947年政府允許宗教自由以後,俄羅斯的東正教才獲得了合法地位。東正教的教堂在日本也相對稀少,1901年的生神女福音大聖堂是現存最古老的存在。
相比她的歷史,輕巧的綠色八角屋簷,經典拜佔庭風格,淡淡的水色外牆在京都厚重的氣氛裡反而顯出一絲明亮輕快。周日的清晨,能聽到祈禱傳教之聲。平日不可隨意進出,需要提前預約,可以由專人引導參觀聖堂。
堂裡的聖幛由日本首位神像畫師山下裡舞修復和創作而成,30幅聖人像神態各異,惟妙惟肖地講述著聖跡。
而女性畫師獨有的纖細美感,相較於西方的表達,更顯得溫和細膩。即使不是教徒,也不由得心折於這聖潔而純粹的美。透過玻璃窗,陽光似乎也被馴服了,變得謙和平靜,靜靜地呆一會兒,仿佛聽見百年時光中虔誠的低語,內心也沉靜安穩下來。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柳馬場通二條上る6丁目283時間:周一-周五 10:00-17:00;周六 10:00-16:00;周日 13:00-16:00電話:075-231-2453(參觀需電話提前預約)明治之後的大正時期,雖然只有短短14年,卻是日本各方面極為鼎盛的時期,亦有日本的烏託邦時代之說。而竹久夢二就是大正浪漫的代名詞,他的離去,代表了這個時代的結束。
即使斯人已去,大正浪漫也從未被淡忘。
五龍閣建於大正12年,因竹久夢二和店主的祖父私交甚密,從此和夢二結下不解之緣。撥開暖簾,推門而入,身後的喧鬧像是被隔絕在了另一個時空。
拱門高挑,花瓣形彩色玻璃折射出夢境,流光溢彩。腳下華麗的紅地毯一直蔓延到樓梯上。木製桌椅散發著久遠的氣息,精細講究,空氣中漂浮著懷舊的情緒。
畫廊裡竹久夢二筆下的女子,神情哀婉,悵然若失,那難以名狀的易碎之美,令人神迷。在這個空間裡遇見竹久夢二,不得不說是最好的安排。然而讓人傾倒的不止於視覺,五龍閣的料理亦是令人心服。
主屋內的杉戶繪,孔雀牡丹圖是江戶後期原派之祖原在中之子原在正之作,因為英年早逝作品相當稀少。
色彩細膩又華美,葉脈根根纖細,有種年少的細膩天真。日光透過和紙,畫面籠在柔和的光暈裡,更似有了生命感。三層的望樓觀庭景最佳,不過礙於文物保護,目前並不公開。
夏日限定期間,有夜間點燈的特別活動。
進々堂 京大北門前
庭院借雙ヶ岡的斜面作為背景,古松灌木錯落有致,遠觀如欣賞一幅風景掛軸慢慢展開。
夏日一片蔥蘢,日光自頂而下灑落,嫩綠,碧綠,翠綠,高低交錯,層層漸變,交織出美妙和弦。會客大廳(大広間)坐北朝南,廳中央端放一張被磨得發亮桌子。但若是覺得只是張普通的桌子,未免低估了京都的匠心。
稍稍變換角度離遠一些,便能將庭院完美倒映於其上,取名「庭鏡」。相比実相院的「紅葉地板」(將紅葉倒映於漆黑地板上)的壯觀,別有一種小巧玲瓏的美。而回歸亦不是倒退,和洋兼容被運用得溫柔自然。二層洋式的房間,大膽採用彩色玻璃裝飾,天頂亦請武藤彰氏繪以桔梗,牡丹,菊等,傳統素雅之間亦挾一絲洋風豔麗,平添情趣。除了玄關處,在雙ヶ岡斜坡半高處特意建造的茶室雙庵可一眼望見御室山。近觀樹影婆娑,遠眺青山蒼翠。夏日青茶一杯,風穿庭而來,帶來絲絲涼意,似在傾訴思古之幽情。
官網:www.omuro-kyoto.jp
アサヒビール(朝日啤酒)大山崎山莊美術館建於木津、宇治和桂三川合流的大山崎。最早據說是關西實業家加賀正太郎對英國溫莎城上望見泰晤士河的風景一往情深,回國後特別選址建造。古典的英式別墅,半掩在周圍繁茂的樹叢間。
大廳裡暖黃的燈光柔和了黝黑的骨架,不經意遇見的八音盒,雕花的彩色玻璃窗,無不散發著英式的厚重感。與英式別墅相連的「地中の寶石箱」——地中館是安藤忠雄的設計。穿過玻璃通道,如被室外一片青亮蔥綠環抱,頓感清涼。 圓柱形半地下設計和館內常設的莫奈的《睡蓮》系列,地裡的藏寶箱名副其實。這個季節,恰逢地面上庭院裡一池睡蓮花開,人在畫外身在景中,亦真亦幻,可謂美妙。
午後微倦的時候,到本館二樓的陽臺享受英式下午茶時光。點一份「莫奈的庭院」,慄子抹茶蛋糕如大師筆下的配色,搭配經典紅茶。
舉目是男山連綿著奈良群峰的雄偉,腳下三川合流的壯大風景,似乎能聽見流水潺潺之聲,始覺這光景才不愧是這個美術館的無價之寶啊。
時間:10:00-17:00 每周一閉館(如遇節假日,次日調休)
電話:075-957-3123
官網:www.asahibeer-oyamazaki.com
京 都 文 化 博 物 館 京都市中京區三條高倉
長 楽 館 京都市東山區 八坂鳥居前東入円山町604
夢 二 カ フェ 五 龍 閣 京都市清水寺門前清水2-239
生 神 女 福 音 大 聖堂 京都市中京區柳馬場通二條上る六丁目283
舊 三 井 家 下 鴨 別邸 京都市左京區下鴨宮河町58番地2
進 々堂 京大北門前店 京都市左京區北白川追分町88
舊 邸 御 室 京都市右京區御室岡ノ裾町5
大 山 崎 山 荘 美術館 京都府乙訓郡大山崎町大山崎銭原5−3
-END-
日站君私人微信
rizhanjun2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