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最爽的一天》,講了兩個中年患癌男,為不使自己留下生之遺憾,在被醫生宣判的餘生裡,去非洲瀟灑走了一回。兩人用信用卡套現,才得以成行。回來後信用卡主人掛了,而另一位是誤診,將咾睡症被誤認為腦癌。
這趟旅行,因懷了必死的決心,把因現實束縛似乎不可能的事都做到了,算是找到各自最爽的一天。
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與2007年在美國上映的《遺願清單》差不多。在《遺願清單》裡,兩中年男換成老年男,同樣是患癌病友,一個是健康醫療機構的CEO,一個是機修工人。
雖然兩人價值觀不同,但仍相伴著,將他們共同羅列出來的、還沒實現的夢想,逐一實現。
這兩部影片都在探討一個主題,即人要如何度過自己未來的有限的人生。在影片中,未來時光變得可見的短,進而激發起再不做就來不及了的緊迫感,助推迅速行動。
於普通人來說,未來總長到一眼看不到頭,於是很少去想未來要變成什麼樣子,如何度過。當然也可能你有志之士,已為自己定了小目標,描繪過藍圖,或設計好了追夢的路。
未來蘊藏著無盡變化,正因其不確定性,人們常對其充滿嚮往。可很少有人能夠對自己有前兩部電影主人公般的狠勁兒,真正利用未來實現那些想要做卻仍沒有做的事。有的甚至走到人生盡頭,只好抱憾而去。
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面對夢想,如何走好未來的路?按照規劃,按部就班生活沒有錯,這樣可以在當下與未來間搭建一條循序漸進的路。
當然更多時候,我們對夢想中的事情會有諸多的藉口不去實現,瞻前顧後,權衡利弊,然後說這樣不可以,那樣也不行,眼睜睜地看著夢想如皂泡一樣破滅,或如一顆摘不到的紅果子一樣風乾。
囿於現實的生活,看似安穩,四平八穩,也會讓你陷於故步自封、畫地為牢的狀態。
如果你想讓生活充滿活力,充滿了意外和驚喜,那麼不妨看看開篇介紹的兩部電影,。當然,如果讓我推薦,我更傾向於《遺願清單》。
這兩部影片雖然都會帶給你走出現狀的勇氣,但《遺願清單》裡,傑克·尼科爾與摩根·弗裡曼兩位老戲骨,會讓你感受到,人生實現遺願的過程是多麼豐盛而又歡樂。
《最爽的一天》,雖是2016年的片子,但兩個中年男的人設比較模糊,一個是以莫札特作為人生目標,卻苦於無法成名的古怪鋼琴家安迪,另一個是一事無成、渾渾噩噩混日子的本諾。
這兩個在現實生活中就不靠譜的人,一路上雖然融進了小戲劇性的噱頭,比如說在非洲草原上與野生動物面對面的遭遇,與非洲小男孩一起旅行的相處,但安迪那種脆弱的、神經質的性格實在讓人有些生厭。
而本諾儘管比安迪敢想敢做,但是跑到前女友婚禮現場,攪亂了婚禮的行為還是不得人心。這部影片在情節上亦沒什麼波瀾,看後很少觸及內心的感動。
而《遺願清單》則無論在外景的跨度以及實現遺願的方式方法方面都很有特色,有種深入人心的享受。兩位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的老男人,都有哪些尚未實現的夢想呢?清單如下:
跳傘/紋身/開福特車 /週遊世界/看壯麗的風景/幫助一個陌生人/親吻最漂亮的女孩/見最親的人
這張貌似簡單的清單,實現起來卻很有戲劇性,對兩人相處的感情推進節奏把控得也很好。邊走邊互相了解,彼此的生活經歷,父女間的不再聯繫等心中無法釋懷的情結,困擾於心的秘密,經過碰撞分享,使兩人這一路走來,既有激動爭執又默契相助,既保持個性又彼此尊重。
《遺願清單》中充滿著對人生深度探討,這些大而化之的命題又都滲在小事中,比如邊走邊聊天,或通過吃飯喝酒等來表現。
優美的外景地將兩人的遺願打造得堪稱完美,無論是浪漫法國,生猛的衣索比亞草原野生動物,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還是恢宏的中國萬城長城,蓋滿白雪的喜馬拉雅山,珍珠般閃亮的夜色香港,都使視覺一直呈跳躍狀態,大飽眼福。
而在一個個遺願完成的小衝突中,會讓你不由自主地思考,我們的未來要怎麼過?仍是一成不變的循規蹈矩,被現實束縛得畏手畏腳,還是要有勇氣突破自己,真正去實現自己想要的一切?
未來,對任何人來說都並不遙遠,它只是由無數個下一秒組成,是每個當下的未來時態。只要我們每天都有勇氣面對當下,突破當下,或許每一天都是最爽的,每一天都不會為未來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