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被人取笑,可能是「匹諾曹症候群」,父母別不當一回事

2021-01-18 網易

2020-09-28 19:38:01 來源: 精彩視頻綜藝匯

舉報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般孩子都有自尊心、臉皮薄,不喜歡父母把自己的缺點公開說出來,比如尿褲子、考零分等等,因為他們害怕被人笑話。

  可是,不少中國家長總是以此為樂,看孩子越羞愧,他們就越開心,並且從不把孩子的感受當一回事。

  

  我有一個伯伯就是這樣的類型,每當家族聚會的時候,家長們聊得最多的是孩子的事情。這位伯伯就喜歡抖落他家孩子的囧事:大到孩子跟同學打架,衣服被撕破,小到孩子早上穿了不同顏色的襪子等等。

  伯伯的兒子,也就是我的堂弟,聽到後耳朵都紅了,一邊低著頭一邊央求:「爸,你別說了行嗎?」大人們看了面面廝覷,但是他爸爸正說到興頭上,沒管孩子的感受。「我吃飽了!」堂弟把筷子一撂,就悶頭跑出去了。

  

  事實上,這種現象出現在很多家庭。大人把孩子的隱私當成玩笑一樣講出來,孩子覺得自尊心受傷。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孩子和父母之間關係不和諧,還有可能引發「匹諾曹症候群。」

  01■「匹諾曹症候群」

  提起匹諾曹,很多人可能會想到「說謊會鼻子長長」的木偶匹諾曹,其實這是一個心理學名詞,也叫做「被笑恐懼症」。

  心理學家描述這種症狀:當一個人感到自己被嘲笑的時候,如臨大敵,由於緊張、恐懼,進入一個防禦狀態,肌肉緊繃、四肢僵硬如木偶一般,所以稱之為「匹諾曹症候群」。

  

  有此類症狀的人很擔心自己被人取笑,在社交中會對可能出現的取笑極度不安和敏感。他們會觀察周圍的環境以及在場的人,尋找可能被取笑和奚落的可能,甚至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把聽到的笑聲歸結於是在嘲笑自己,然後就會胡思亂想、情緒激化等。

  

  心理學家推測:這些孩子之所以恐懼被人取笑,跟成長環境脫不了關係,即孩子小時候經常受到來自家人、長輩和同齡人的嘲笑、奚落、打擊等。

  02■家長的這些行為誘發孩子害怕「被取笑」

  01「低俗式」逗娃

  一些大人在逗娃的時候,故意說一些「你不乖的話,爸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話,看到孩子因為害怕、恐懼而哇哇大哭,他們就很得意。這種「低俗逗娃」的行為,不但沒有任何,還令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對此類長輩的笑聲產生恐懼。

  

  02把孩子的缺陷當成談資

  身體上有缺陷的孩子,就會特別自卑,害怕別人對自己異樣的眼光,害怕被人議論和嘲笑。還有些不是很明顯的缺陷、比如身體協調性差、嘴巴笨、腦子笨等等,家長總是逢人便聊起孩子的這些問題,但其實孩子很不願讓別人知道。

  

  03父母打擊、奚落孩子

  還有一些父母喜歡用別人家的孩子來跟自己的孩子進行比較,然後打擊孩子。其實孩子已經很優秀了,但仍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會令他們感到灰心喪氣、自卑低落。平常父母口不擇言、奚落的話語,也會令孩子懷疑和否定自己的價值。

  03■孩子害怕「被取笑」可能產生什麼危害

  01家庭關係

  毋庸置疑,孩子常常被父母開玩笑,內心會很自卑、敏感,不願跟父母親近。進入青春期之後,孩子對父母的這種行為更是逆反,一旦父母向外人談論自己,就會發脾氣、暴走、砸東西等等。孩子受到的心理傷害是難以磨滅的,久而久之,造成親子關係冷漠、疏遠。

  

  02人際交往

  笑對這類孩子來說,不代表愉快,而代表嘲笑和貶低。他們難以區分哪些是惡意的玩笑,哪些是善意的嘲笑,對於善意的玩笑也表現得十分敏感和過激。而且,因為因為害怕被取笑,他們寧願一個人呆著,不喜歡社交活動與人際交往,久而久之,變得性格孤僻、怪異。

  04怎樣幫助孩子克服「匹諾曹症候群」?

  患有「被笑恐懼症」的孩子,並不是缺乏幽默細胞,或者開不起玩笑,他們內心其實很渴望得到溫暖和接納,因此,父母要給予孩子善意的保護,拿孩子開玩笑要有分寸。

  

  01父母要營造溫暖的家庭環境

  父母要意識到自己的「玩笑話」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拒絕「低俗式逗娃」,也不要拿孩子的隱私或缺陷來開玩笑,有同理心,尊重孩子的感受。父母要營造溫暖的家庭環境,用愛、鼓勵和包容給孩子提供安全感。

  02當孩子被人取笑及時安慰他

  如果孩子被其他的長輩或者小夥伴「取笑」,父母要及時給孩子安慰,用溫暖治癒孩子的內心。同時,父母還要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話,培養孩子一顆「鑽石心」,避免孩子因為一兩句玩笑話就「玻璃心」。

  

  05說給父母聽:

  有句話是:只有被開玩笑的當事人覺得好笑,才能叫做「善意的玩笑」。父母既要懂得分寸,不拿孩子亂開玩笑,同時也教導孩子不要隨便開別人的玩笑,要懂得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被開玩笑,會不會覺得被冒犯和不尊重?尊重對方也就是尊重自己。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有沒有害怕被人取笑的表現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匹諾曹症候群與說謊沒關係 實際是社交恐懼
    在最近熱播的韓劇《匹諾曹》中,女主角只要一說謊就會打嗝,直到說出真話打嗝才會停止,這個毛病劇中稱為「匹諾曹症候群」。  下沙的小陳打本報熱線89898400來問,是不是真的存在「匹諾曹症候群」?自己在說謊的時候,兩隻耳朵都會紅起來。
  • 真的存在「匹諾曹症候群」嗎?
    一、匹諾曹症候群的大烏龍韓劇《匹諾曹》中,女主患有一說謊就會打嗝的匹諾曹症候群,但是這個顯然是編劇們腦洞很大的結果。在現實中,真正的匹諾曹症候群和說謊八竿子打不著,它被稱為「被笑恐懼症」(gelotophbia),實質上是一種社交恐懼與人際敏感。
  • 「匹諾曹」症候群真的存在嗎?
    以前,大家對於韓劇情節的印象就是車禍、絕症、豪門恩怨,不過回首2014年,韓國的編劇可謂腦洞大開,一部《來自星星的你》掀起了世界範圍的韓流熱,劇中的外星人都教授這個人物設定也是讓不少人狂呼。如今,地球的人物設定已經滿足不     原標題:「匹諾曹」症候群真的存在嗎?
  • 孩子怕水、怕黑、怕蟲子,長大了就好了?父母別不當一回事
    孩子在公開場合鬧了笑話,並因此遭到眾人的嘲笑,卻沒有人解圍,那麼很可能從此成為孩子心中一輩子的陰影。不僅對公眾場合產生畏懼,嚴重一點,甚至害怕人群,沒有自信在外人面前做事情,覺得自己就是做不好,性格懦弱,容易退縮。孩子會產生焦慮感。
  • 「開不起玩笑」的人,需要更多的善意和保護
    有一部曾熱播的韓劇叫《匹諾曹》,劇中女主只要一說謊就會打嗝,直到說出真相打嗝才會停止,這個毛病在電視劇中稱為「匹諾曹症候群」。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名為「匹諾曹症候群」這個病嗎?北京回龍觀醫院副主任醫師宋崇升表示:典型的「匹諾曹症候群」只是理論上存在的疾病,在現實中對大多數心理醫生來說,「匹諾曹症候群」那種極端的表現就像一個傳說,只存在於口頭和想像中。
  • 放屁時若有三種現象,或許是大腸癌在警示,別不當一回事
    通常情況下,身體健康的人,每天放屁的次數會在5到10次。但如果身體出現異樣,那麼放屁也會出現異樣。放屁時若有三種現象,或許是大腸癌在警示,別不當一回事1、想放放不出來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有的時候想放屁卻放不出來,而且也會覺得胃非常的脹。
  • 別不當一回事
    寫給粉絲的話:微信改版後,我們每天辛苦推送的好文越來越少人看到,為了能繼續為大家服務,請喜歡和支持本號的朋友,千萬!一定! 在交談的過程中,我還發現他眼圈浮腫發黑、舌淡苔白,於是我和他說:「你這個莫名其妙的足跟痛,很可能是腎虛引起的啊!」 「腎虛?腳後跟和腎還有關係?」他有點懵。 看到這裡你是否也和我的這位朋友一樣驚訝?常常足後跟疼痛,原來竟是腎出問題了?
  • 那些從不發朋友圈的人,害怕自我暴露是怎麼一回事?
    她說,這是她猜測的,外界可能對她有這樣的評價。後來,我們談到她初中時的作文被老師拿去投稿的事,大學自己在博客上寫故事,獲得一些關注的事。談到她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想:要是成為一個寫故事的人就好了。他們家五口人,三姐妹加父母,只有她會開車。雖然妹妹們有駕照,但是她們都不敢開車。小優還想起自己一拿到駕照就和朋友去浙西自駕旅行,走得是彎彎曲曲的石頭山路,朋友不敢開,但是膽大心細的她敢開,一路都很順利。她說,母親說「人人都會開車」並非事實,她覺得會開車是一個很不錯的技能。
  • 孩子這個年紀會說謊,父母應該高興,學會正確引導你的「匹諾曹」
    有個經典的童話故事形象《匹諾曹》就講了小男孩只要撒謊鼻子就會變長,撒謊指的是有目的性的說假話來為自己謀取利益。每個小孩子都是單純且天真的,孩子為什麼會撒謊呢?當孩子開始說謊的時候,父母先不要生氣,小匹諾曹需要正確引導。
  • 雲南中西醫結合醫院王淑麗|多囊和多囊卵巢症候群,竟然不是一回事?
    等結婚後,想要孩子了,她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被「多囊卵巢」四個字嚇到了。她很擔心,上網一查,多囊卵巢症候群要寶寶很難?怎麼辦? 雲南中西醫結合醫院專家指出:李女士可能是把「多囊卵巢」和「多囊卵巢症候群」混淆了,其實,這兩者雖然關係密切,但並不是一回事。
  • 義大利真人版《匹諾曹》,奇幻歷險電影,孩子該如何面對誘惑?
    原本想好好培養,讓匹諾曹讀書上學,沒想到匹諾曹個性貪玩,結果被馬戲班團長擄走。電影類似公路電影的形式,講述了匹諾曹重新回歸老木匠身邊的奇幻旅程。任何改編的真人版電影難免會比動畫少些童真,義大利版《匹諾曹》也不例外,而且形象做得更為逼真。
  • 這塊「毒麵包」害了不少娃,父母還在洋洋得意,可別不當一回事
    在絕大多數的家庭中,孩子都是排在第一位的人,不管是父母還是長輩都希望家中的小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甚至有什麼好東西也是寧願自己不吃不用也都留給孩子。如果父母一味地對孩子好,可是孩子卻並沒有學會如何感恩,反而認為這是理所當然那麼這件事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反而成為了助長孩子養成壞習慣的東西。
  • 為什麼我們和父母如此相像?「後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了解一下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就有可能面臨死亡,不論精神上還是肉體上。孩子努力獲取父母關注,並對自己的這種行為無限維護。我將這種普遍趨勢稱為「後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換言之,是因為「後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而非基因,才讓我們與父母如此相像。每個孩子都需要靠迎合養育者、成為與養育者相似的一類人,來保證自己能生存下去。
  • 取笑孩子的出糗經歷?尊重孩子,要從保護孩子「隱私」開始!
    相反,孩子的心理沒有經過長期的生活磨練,本身十分脆弱,家長無意間披露的一句關於孩子隱私的問題,家長覺得無傷大雅,但是孩子卻可能覺得天要塌了。子非魚,家長不可能對孩子保護某一隱私的事情感同身受。所以家長更有必要對孩子的隱私保持距離,不輕易去觸碰孩子的隱私。保護孩子的隱私,不拿孩子的隱私去開玩笑,家長只是少了一個談笑的樂趣,孩子得到的卻是家長一分平等的尊重。
  • 想知道娃是不是「匹諾曹」,看這3個跡象就清楚,父母要學會分辨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說謊其實是一件本能的事情,在成長的階段,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出於一些隱瞞還有來自對父母的畏懼,很多孩子往往會對家長說謊。尤其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這階段最愛和父母撒謊,家長如何分辨孩子說謊,其實可以通過孩子的一系列動作就能發現說謊的跡象。孩子是不是「匹諾曹」,看這3個跡象就清楚匹諾曹本是一個虛構的童話,夢想成為人類的木偶「匹諾曹」喜歡撒謊,但是一旦撒謊,他的鼻子就會變長。
  • 可能是史上最暗黑的《匹諾曹》,然而結局讓我淚目了
    不管是角色形象設計還是某些故事情節,這個版本的《匹諾曹》我認為可能是最成人化的了。當然,兒童的視角畢竟和大人不同,我們覺得詭異,也許在熊孩子眼中會覺得很歡樂。總的來說,這部奇幻童話電影對於不同年齡層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下文僅僅是作為大人的我的一些感想罷了。
  • 孩子太漂亮也不好,可能患上「漂亮病」,一周歲後開始出現異常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高顏值,有些父母甚至會產生帶孩子去整容的想法,畢竟顏值對一個人很重要,可能會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影響。但是你知道嗎?孩子如果太漂亮的話,可能會患上一種病,叫做「漂亮病」,這並不是在和大家開玩笑,這種病真實存在。
  • 當孩子說害怕家裡的怪物……
    它們是藏在閣樓、櫥櫃、浴室、起居室等地方的怪物,而且,它們白天不出來,等到晚上光線一暗就出來了,一到早晨又消失了。雖然書本從頭到尾都沒有揭秘究竟那些怪物是怎麼回事,但是聰明的孩子們,一看就知道那些怪物是由家裡的家居物品組合而成的黑影。
  • 《匹諾曹》:從童話故事到社會現實,韓劇也在一步步改變
    先從有趣的片名說起,看到《匹諾曹》讓人一下子就會想到小時候的動畫片《木偶奇遇記》,片中匹諾曹因被仙女下了詛咒,所以只要一說謊鼻子就會變長
  • 孩子經常說謊怎麼辦?家長掌握這「3招」,避免娃成為「匹諾曹」
    孩子經常說謊怎麼辦?家長掌握這「3招」,避免娃成為「匹諾曹」孩子撒謊,做好這3個方面,讓寶寶不當"匹諾曹"在孩子眾多性格品質當中,撒謊是一個最先需要糾正的壞毛病。在學校的表現也一般,有一次拿回來的試卷90多分,但是掃了一眼試卷上紅色的錯題有很多,不可能得這麼高的分數,果不其然在一番檢查之後,實際上總共扣了28分,沒想到孩子竟然學會在試卷上做手腳對我撒謊了,簡直快成為愛撒謊的「匹諾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