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拜相、封妻蔭子作為古代普通人的最高追求,怎麼才能做到呢?
《史記》明確記載被封為列侯的人屈指可數,商鞅、魏冉、範睢、呂不韋、嫪毐、王翦、王賁七人而已。其中武將出身而封侯的只有王氏父子二人,說明封侯難,武將封侯更難。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國實施變法,為鼓勵兵民參與公戰,秦國實施了「二十等軍功爵制」。自此之後,秦國「利祿官爵,摶出於兵」「富貴之門,必出於兵」,所有人沒有軍功便無法獲得爵位,普通百姓如此,王室貴族如此 。
然事無絕對,秦昭襄王三十六年,範雎入秦,勸說秦昭襄王實施「遠交近攻」,排擠宣太后、魏冉等外戚勢力,封為客卿,至四十一年,封應侯,官至丞相。期間秦國並無大勝。或是秦昭襄王眼中,幫他獨掌大權算不世之功,開了秦國丞相之中,無軍功而封侯的先例。
什麼樣的功勞才能在秦國封侯?這個要依據君王的個人意志進行決定。為什麼這麼說呢?提到一人就明白許多,戰神白起。戰國四大將軍,白起位列第一,王翦想必也不會有異議。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賜死於杜郵。距離封侯一步之隔。
是否有相應的捷徑? 有,學習嫪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