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兩個人在一起時間長了,會多少受對方的影響。耕少喜歡歷史,對各個年代的故事如數家珍,尤其對秦國的那段歷史聽他說過很多次,他說大秦帝國之系列有幾部拍的不錯。疫情宅在家的那段時間,他推薦我先從幾部電視劇看起,因為我喜歡富大龍,就找來了《大秦帝國之縱橫》這部片,剛開始是被他拉著看,後來我竟入迷了,自己一口氣追完了43集。
先秦是一個熱血的時代,人人都彰顯著血性,豪氣和張揚的生命力。《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所傳遞的勵志創新、奮進圖強、自強不息的正能量,更是彰顯著秦人先祖高尚、樸實、壯勇的精神內核。這部劇吸引我的除了故事情節緊扣史事,還有劇中演員對每個歷史人物的把控和塑造上,不僅豐富了人物形象,使人物變得有血有肉,同時每個人物性格鮮明。如:巧舌如簧、能言善辯、機智過人的張儀;目光短淺、傲慢無知,沒有識人之能,將一首好牌打得稀巴爛的魏惠文王;鎮定自若、外松內緊、苦心周旋大局、不卑不亢,有勇有謀的贏疾;毀譽參半——後期喜歡阿諛之辭、寵愛南後鄭袖,排斥屈原、變得貪婪無比的楚懷王;能徵善戰——雖囂張,但明事理的大秦第一勇士贏華等等。
![]()
其中富大龍飾演的秦惠文王,我印象最為深刻,也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你能看到一個君王的王者風範;他的帝王之術、識人馭人的本領;有勇有謀的睿智;臨危不懼的膽量;洞察人心、知人善用的胸懷;縱橫天下的野心;對兄弟情深的看重;對待愛情的多愁善感;還有對待生命即將離去的不舍、害怕和無可奈何;整個人物立體又豐滿。下面通過劇中幾個印象中比較深刻的畫面,來探討下,哪些是職場中值得我們學習參考的。
慧眼識珠、知人善用
贏駟最優秀的品質就是馭人之術——「不唯秦人」,在慧眼識珠、甄拔人才、任人唯賢上,他不僅重用嬴華、異母弟公子疾等秦人,還不拘一格地重用外籍能臣。其中公孫衍、張儀、司馬錯等魏人,正是在秦惠文王時期得以重用,為秦國開疆拓土,極大促進了秦國國力的強盛,這也是嬴駟取得重大政績的關鍵。犀首公孫衍乃一代名將,魏國人,無奈魏王昏庸,不懂得欣賞此等大才。贏駟慧眼識珠邀請其入秦為大良造。公孫衍為報答知遇之恩帶兵攻打魏國,因此才有了魏國將領帶領秦國士卒「河西之戰」大敗魏軍,秦軍斬殺魏軍八萬餘人,佔領魏國河西之地之重大事件。
![]()
對於以口舌謀利的能臣張儀,秦惠文王力排眾議,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點。張儀主張「邦交為先,伐戰為輔」,在秦與列國間複雜的邦交鬥爭中,多次逆轉危勢,擊潰五國滅秦之兵。他與張儀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成就,一次次突破外交困局和險局,也為後面的大秦統一打下了基礎。在張儀與司馬錯對是否平蜀發生激烈辯論時,嬴駟毅然委任司馬錯領軍平蜀,更展現了嬴駟審時度勢,高屋建瓴的王者風範。
職場小貼士
通過上述給到我們的啟示,企業在選人的過程中,不僅要慧眼識人,還要求企業管理者摘掉有色眼鏡,儘可能以平和的心態、立足於企業的未來發展,來對待人才的識別和引進。在用人方面儘可能的發揮其所專長,同時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再就是要真誠留人,贏駟可以放下身份,誠邀公孫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這都是對人才的尊重。
果敢有謀、臨危不懼
秦君婚典,迎娶魏國公主魏姝當日,嬴駟滿懷欣喜迎接魏紓,卻被魏紓暗刺,用匕首插入嬴駟心臟,為了不讓其他人發現異常,他捂著傷口,表情淡定,微笑著讓魏姝不要慌張,扶著他進入大殿,然後使眼色緊急讓心腹贏疾,想辦法關閉大殿之門。進入大殿無人後,趕緊私密請大夫,一把推開魏姝,不可置信的看著這個讓他一見傾心的女人。
當時正面臨內憂外患,一旦讓別人發現他被暗刺重傷,以甘龍為首的反對勢力一直想要換掉贏駟,另立秦君。其他各國也是虎視眈眈,必定會引起騷亂,後果不堪設想。富大龍飾演的秦惠文王臨危不懼,果敢有謀,全面布局,輕鬆化解了一場危機。
職場小貼士
職場中在一些重要會議或者場合,經常會臨時出現一些突發狀況,這種時刻非常考驗一個人的臨時應變能力,如何轉危為安,輕鬆化解危機,淡定從容的處理好突發狀況,贏駟劇中的表現,遇事不慌亂,急中生智,值得我們參考。
重情重義、思慮深遠
嬴駟曾與張儀說過:「先祖篳路藍縷,得此一隅,未敢幸安,常有未雨綢繆之警。」千斤重擔壓於一身,時時憂慮被他國覬覦,心心念念秦國強大。秦惠文王是被累垮的,與孝公不同,他垮的是精神。贏駟十分看重與贏華、贏疾的兄弟情誼,對他們更是信任有佳。贏華,尚武,對秦惠文王更是忠心耿耿。劇中秦楚大戰,贏華為救回鹹陽,一人突圍,力戰而死。贏駟也是由於贏華的去世,成了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後來精神失常。
劇中嬴駟與贏華的一段精彩對話,我覺得堪稱職場學習的典範。戰神贏華帶兵未昭覲見,擅離職守,因不滿張儀只憑口舌,就把他們戰士拼死換取的要地拱手相讓,內心不服,找秦惠文王討要說法。這種擅離軍營,未經召見,乃是朝中大忌。
面對一群手握軍權的將士,又都是有功之臣,其中贏華還是他的兄弟,怎麼平熄這些將士心中的怒火,又能讓他們心服口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件事一旦處理不好,不僅打擊了將士們欲場殺敵的鬥志,還寒了這些有功之臣的心。秦惠文王思考片刻,只招贏華1人覲見,這樣的目的,一是贏華是自家兄弟,有話好說。贏華在軍中的戰功那是赫赫有名,無人可敵的,在軍中威信很高。贏駟知道贏華的秉性,雖囂張,但明事理,如果安撫住贏華,讓他明白贏駟的良苦用心,其他下面的將士也就無話可說,老實本分了。
![]()
聽完贏華滿肚子的抱怨,秦惠文王沒有生氣,先是肯定了他們的戰功。秦惠文王說道:「寡人想起,那蒲陽是你親手打下來的吧!打蒲陽,取焦城,重的曲沃,你們功不可沒。」然後語氣緩和的問贏華,這些年在外殺伐徵戰,兵書還讀否?以往所讀兵書可有此等語句,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拿曲沃來說,今日得之,明日失之,明日復得,得復又失,這圖什麼呀~寡人也常問自己,為何不徹徹底底平定之。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是經過深思熟慮,不是被人誤導,而是要為我大秦國謀劃的更長遠,不能只圖一時之利。
![]()
然後他問贏華,何時能徹徹底底平定?不等贏華說話,他繼續說:
「何為戰之本,四個字,曰,為國取利。取利之法,有戰之戰,有不戰之戰,比如張儀,欲憑口舌之利,與我討的上郡十五縣,不用興兵也可取城啊!」然後贏駟接著說,河西之地若歸大秦,大河由界河成為內河。屆時,我大秦為刀俎,它魏城盡皆魚肉,其利在秦。然後問贏華,蒲陽可舍否。聽完贏駟的分析,此刻贏華才知道自己目光短淺,思慮不夠深遠,只顧眼前利益,為自己的魯莽道歉。
職場小貼士
這裡其實贏駟想要告訴贏華一個道理,獲得成功的路徑不止一條,思路可以拓寬一些。不要只想著只能靠拳頭、靠戰場打打殺殺這一條路,像這種不用傷我一兵一卒,就有可能解決我們這麼多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嘗試一下未嘗不可。在職場中,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學會變通,也是一種進步。面對像贏華這樣性格剛毅魯莽的人,不能硬著來,要先肯定他們的功勞,不能靠領導的氣勢打壓,強制執行,有些時候要讓下面的人知道君王所想,他們才能體會到君王所憂,也就能更好的理解和執行。
![]()
不怒自威、恢廓大度
針對贏華一行擅離大營,非議國策,所犯下之罪。贏駟重複了贏華的話,擅離大營,非議國策啊!哪有如此大的罪啊!然後接著下面的這句話,馬上讓贏華站不住了,嚇得趕緊下跪。
贏駟說:「你們不過是逼宮而已」。這一句話,可見威懾力多大。贏華當時就已經嚇傻了。
![]()
贏駟其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明君,知道文臣死諫,武將死戰,是國之大幸。知道他們這樣做,是怕張儀誤國害國,是出於為大秦考慮,不是真的要逼宮。但還是要威懾一下贏華,讓他知道以後做任何事要動腦子,要清楚自己的位置,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他告訴贏華,為什麼沒有會朝廷義,而是只召見他一人,一旦會朝廷義,蒲陽是否割讓事小,然眾多武將聚眾抗詔你等如何處置。然後繼續說,此事到你為止,就當從沒有發生過。可見贏駟是非常看重他這個兄弟贏華的,要是一般武將,早就拉出去以儆效尤了。然後贏駟又說道,寡人可以不追究,但往後也不可再有。贏駟對整個對話節奏把握的非常好。召見贏華一人,既不想把事情擴大化,維護住兄弟情,使朝臣一心,也要讓底下人的清楚,一個君王的威嚴,永遠不要挑戰;針對此等聚眾抗詔,贏駟的不追究,也體現了一個君王的大度。不僅通過贏華,向其他將領,傳遞贏駟的意見,同時也解決了底下人在對待張儀這件事上,態度上的轉變,一旦文臣、武臣不和,必定會出亂子。只有臣子一心,才能所向披靡。
職場小貼士
下面的人要想管好,還能聽話,對你忠誠。既要嚴,也要寬,這個度要把握好。贏駟既體現了一個君王的威嚴也看出了一個君王的度量,這個也是贏駟的厲害之處。
![]()
力排眾議、以理服人
對於底下人不服靠耍嘴皮子的張儀,因他卻走了與他們一起同袍浴血的犀首。任何一國,文臣、將臣最忌有疑心,為了文臣武將上下同心,贏駟是這樣說的,
你們給我記住了,你告訴他們,全都給我記住,張儀是我為秦國請的客卿,他是我的上賓。然後接著說,張儀出使是我定的,定了的事就定了。意思就是你們對他不恭,就是對我的不恭,你們對他的質疑,就是對我的質疑,這裡能看出一個王上的霸氣。
職場小貼士:
一個君王,一個領導,做的決定,面對下面的人的不滿,如何打消他們怨氣。張儀既然是自己看重的人才,既要力挺,也要給其機會讓其施展自己的才華,讓他人看到自己選人、用人的眼光,但領導的權威是不容置疑的。對於新來剛上任的領導,底下人由於缺乏了解,只是聽取之言片語,就對其存有偏見,這也是職場中普遍存在的現象,要想下面的員工真正從心裡服你,除了有上面的領導力挺之外,自己也要展示才華,有技壓群雄的本領,還要體恤下面的職工,這樣工作才有可能順利的開展!職場形同戰場,歷史形同鏡子。我們可以以史為鑑,以史為鏡,在未來的職場中領悟參考。
做好自己
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