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前5分鐘,也不要妥協

2021-02-08 破詞兒

文 | 西帕克

編輯 | 卷捲毛

首發 | 《看電影·午夜場》

2014年第10期,有刪改

DC的[小丑]在威尼斯創造了歷史,它拿到的金獅獎,是漫改/超英類電影歷史上第一次獲得的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


有人說,[小丑]的成功在於它並不是爆米花式的快餐超英片,而是將漫改深深地聯結到了這個糟糕時代的現實境況。


這不是DC第一部這樣做的電影,早在10年前,[守望者]就已經是此類神作一部。



1986年,DC漫畫公司開始了這部被後世譽為神作的漫畫《守望者》的連載。


這部由艾倫·摩爾和戴夫·吉布斯創作的圖文小說,在一年中連載12期,以設定在當下時代,緊扣冷戰局勢的故事,將超級英雄的漫畫傳統進行了現實主義的重構。


它也是唯一一部獲得過國際科幻大獎「雨果獎」的圖像小說,被《時代周刊》評為最好的百部英文小說之一。


2009年,一位漫畫宅導扎克·施耐德初涉超級英雄的宇宙,便選擇將這部氣勢恢宏的漫畫史詩搬上銀幕。


他本著一切從原著出發的原則,將摩爾的漫畫進行了精妙的還原,沒有重設背景也沒有修改人物,而是將那份80年代人人自危的現實還原。


當美蘇爭霸,核彈當頭的年代早已遠去,我們以現代人的視角,再次回看那個末日時鐘,緩緩走向零點的時代,發現的卻是不一樣的終極思考。



導演扎克·施耐德出生於1966年,成長於冷戰局勢最危急的時代,也正是如此,讓他更能理解《守望者》漫畫中的極端年代有關人類命運的討論。


在施耐德的童年中,他看慣了有著超人和蝙蝠俠不停拯救世界的傳統漫畫故事,而這本《守望者》則完全不同,它也有著一群超級英雄和反派,但卻和英雄主義絲毫不沾邊。


裡面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正邪大戰,更多的是英雄尋找自身的意義,並反思其存在。正如書中所引用的一句尼採名言「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而閱讀這本漫畫,也不由地讓讀者回想起真實世界所發生的類似種種,摩爾則是靠著漫畫,去尋找真實的另一種可能。


隨著當年漫畫粉絲的成長,[守望者]電影也隨之問世,這種「凝視」也形成了一種有趣的三重對照——真實歷史、當年摩爾創造的漫畫時空,以及如今回看那個年代的電影世界。


三個世界、三種歷史以及三個角度相互交織,組成了一個極其微妙的守望者宇宙。


在摩爾漫畫的開頭,便靠著羅夏的日記,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間——1985年10月12日,幾乎與漫畫創作的歷史相互平行。


同時又通過不停的回溯與閃回,交待了從40年代開始,近40年一段完全不同的歷史宇宙。


在守望者的宇宙中,摩爾用分散在漫畫裡的無數細節,將這些歷史碎片銜接起來,雖不是故事主線,卻交待了一個真實而又豐富的超級英雄發展史。


從40年代,第一代「民兵」的崛起,到他們是否參與二戰到討論,以及戰後他們的漸漸隕落,到第二代超級英雄在他們的感召下,組成新的「守望者」。


笑匠作為唯一一個跨越一二代超級英雄團體的角色,也成為了整個故事最重要的線索人物。整個故事中大大小小所有的人物都與他有所交集,也正是在故事開頭他的死亡,引出了這場穿越歷史的陰謀與回憶。


但有一點,則是電影真正無法複製的,即在每一章的末尾,都會有一部分純文字的內容,作為漫畫劇情的補充。可以是漫畫中人物的自傳節選,也可以是羅夏的心理報告。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了解更多這個世界的背景資料,也從側面證明了摩爾即使寫純文字小說,也有深厚的文字功底。


施耐德的電影版[守望者]也遵從了細節化的敘事策略,將大量的細節融入畫面之中,試圖創造一個豐富的宇宙。


藉助美國觀眾對於真實歷史的熟悉,施耐德在電影版序幕結束之後,採取了一段華麗的蒙太奇MV段落作為字幕和片頭,配樂則是鮑勃·迪倫的名曲《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歌曲講述的是時代變遷,而片頭亦是守望者宇宙的變革,在和我們真實歷史相似卻不相同的各類大事件之中。


我們看到了一代「民兵」如何從小報展露頭角,參加二戰報效祖國,一直到冷戰爆發,喜劇演員刺殺甘迺迪,曼哈頓博士崛起並幫助人類登月。

©️[守望者]電影開頭通過一段炫目的閃回蒙太奇介紹了守望者的前身「民兵」成立的時代背景以及隨後的社會遷移,在一片黑色反諷的語調之中,暗示了超級英雄的沒落和湮滅


這樣亦真亦幻的交織,將現實歷史的標誌性事件,融入到守望者的宇宙之中,不僅方便觀眾迅速代入劇情,更直接告知觀眾,這依然是我們熟悉的那個世界,但有了些許的不同。


如此穿越歷史的方式,用直觀的畫面流動呈現,避免交待大量背景的贅述,可謂是施耐德的一步妙招。


既將有用信息迅速傳遞,也讓大量無關主線的旁支信息成為彩蛋,供漫畫的鐵桿粉絲自行發現,正是電影蒙太奇敘事的優勢所在。 


漫畫中摩爾大量使用了我們所熟悉的文化指涉來完善自己的敘事,從最早的《超人》漫畫,到時不時出現在電影院中放映的末日電影 [篤定發生] ,甚至連書中人物反派莫洛克的名字,都取自艾倫·金斯伯格的詩作《嚎叫》中的火魔。©️1936年的末日片[篤定發生]畫面曾出現在[守望者]裡


對歐美文化有所了解的觀眾,都能發現這些細節與劇情的聯繫,如[篤定發生]是由科幻大師H.G·威爾斯本人親自編劇的反烏託邦電影,拍攝於1936年,討論了集權政治的問題,可謂和《守望者》的故事異曲同工


在施耐德的電影中,他保留了摩爾的一部分創意,並藉助電影元素進行了有趣的生發,如曼哈頓博士參與越戰的段落,使用華格納《女武神》的配樂顯然是在向 [現代啟示錄] 致敬(亦對應了兩部電影有關戰爭瘋狂與超現實的相似主題)。


而在法老王的電視中萊德利·斯科特無比經典的蘋果電腦「1984」廣告也成為了一則顯眼的反烏託邦符號。


全片幾乎所有的音樂都限定在60年代到80年代之間,可謂是一套懷舊金曲大集錦(和之前大熱的[銀河護衛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插曲中不僅有全球觀眾都無比熟悉的《寂靜之聲》,也有曾在漫畫中以文字形式出現的納特·金·科爾的經典名曲《Unforgettable》。


而曼哈頓博士閃回的火星大挪移段落,則使用了1985年電影[三島由紀夫傳]中菲利普·格拉斯的迷幻配樂,時代感與劇情兼顧,是觀眾進入守望者背景的一把鑰匙。


摩爾的漫畫在敘事上亦有極強的電影感,他並不追求無止境的連載,而選擇分章節,在有限的篇幅內,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完全原創的人物,與有始有終,有所節制的敘事,讓本書更具有一部真正電影的節奏。而作為一本圖文小說,摩爾也發揮了其優勢,與一般漫畫的簡單單線敘事有所不同,摩爾總是在進行著如同電影一般的蒙太奇切換。


兩條線索的畫面經常交叉剪輯在一起,通過人物的旁白或對話進行配合。大量的閃回以及對稱構圖,則顯現了畫面美學相較於文字描寫的獨到之處。


全書最令人嘆為觀止的,無疑是第四章,有關曼哈頓博士過往的超級閃回。我們如同進入了博士的大腦,用一段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穿梭的神級蒙太奇,體驗了角色超越一切的思維模式。


我們也第一次真正理解,在博士的腦中觀望歷史和宇宙是如何的樣子。而在施耐德的電影裡,也幾乎只需將這一段原樣還原。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摩爾的漫畫已做了大半的電影劇本和分鏡工作。





在漫畫中,摩爾做了不少鋪墊,讓法老王將大量科學家和藝術家綁架到一條船上,命令其製造一隻前所未見的巨型生物,令這種生物將紐約摧毀,並告知世界此乃外星人所為。


以此讓美蘇兩大勢力,以為自己遇到了更大的威脅,從而停止冷戰,攜手抗敵。以一個謊言達到世界和平的目的。


到了電影中,則變成了法老王一直在秘密研究曼哈頓博士的力量,並模擬這種力量,在全球各個主要城市引發爆炸,殺死數十萬人口,並以此嫁禍給之前崩潰離開的曼哈頓博士。


最終,殺戮已經造成,一切挽救都為時已晚,曼哈頓博士也同意了讓自己背負罪名,以換取世界的最終和平。守望者們決定靠著維護一個謊言,來達到最終的烏託邦世界。


雖同是由一個巨型謊言築成,但電影版和原漫畫之間採用的是兩種不 同的方式。漫畫結尾帶有奇特的隱喻色彩,充滿血腥的異色,而電影則是顯得更加現實和直接。


這樣的改編,可謂是讓整個故事更加合理與連貫,與其寄希望讓全球所有人相信地球正被巨大的外星章魚入侵,倒不如改成此前已略顯失控的曼哈頓博士,更為看得見摸得著。


而不管摩爾還是施耐德,最終引向的都是一種脆弱而又虛假的和平,隨著羅夏的日記被記者發現,似乎短暫的盛世也已是命懸一線。


也許,守望者的世界提供的是一種只屬於冷戰思維的可能景象,施耐德的電影也少了些警世意味,而更像是一場單純而又華麗的懷舊。


站在今天的視角,我們見證了歷史的全新發展,世界並沒有滅亡,我們的生活似乎也變得更好了,也許法老王的謊言其實並不必要。但換一種思維,難道如今的世界不也是建立在另一種謊言之上?


不管是維基解密還是斯諾登,都如同羅夏的日記一般,讓難以名狀的現實黑暗通過一個黑洞,與我們所謂的和平世界相對接。


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世界依舊在不斷殺戮,政府依舊在控制著人們的自由,甚至世界大勢力間的角逐也僅僅是換了另一個不可見的戰場。


只是大多數時候,我們都選擇了轉身與無視,也許,不管願或不願,我們都已活在法老王的謊言之中,這便是「守望者」留給今天,最巨大的諷刺。

-哎等一下,別走那麼快-


最近,我們新建了一個給破詞兒讀者朋友的聚集地,

在這裡,你可以任意勾搭幾位主筆,

也可以認識些有趣的新朋友,

以後可能還有一些抽獎啊、小活動啊等等驚喜等著你

不多說了,想加入我們的快來掃以下二維碼,

讓運營小姐姐拉你入群吧👇


註:破詞兒成立了「偷聽」欄目,

每周一從往期文章中擇選10條精彩讀者

留言刊出,不定期不定人選送出精美周邊。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鴨!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羅夏:永不妥協,即便是在世界末日面前
    羅夏還有一個不會違背的原則:永不妥協。在《守望者》電影的最後,法老王為了創造一個「永遠和平的烏託邦」而要犧牲數百萬人的性命,在曼哈頓博士都默許了的情況下,羅夏選擇了拒絕妥協。他不認同這樣的做法,他打算向世間公布法老王的計劃。在離開之前,他說出了本文開篇的那句話。曼哈頓博士清楚,如果羅夏這麼做了,法老王的計劃便會破產。
  • 新片劇透 ▏5分鐘劇透災難片《末日崩塌》
    儘管這一地震還沒發生,但這一題材的電影《末日崩塌》已經橫空出世,其英文譯名也正是「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基於真實世界的專家預言,《末日崩塌》也將呈現「史上震級最高」的地震浩劫,而且這一切也僅僅是個先兆,災難並不止步於此,一系列「多米諾骨牌」的連鎖反應,讓這場浩劫如同末日般來臨,也將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一場驚心動魄的極致體驗。
  • 世界末日之鐘被撥快,人類差五分鐘「熱到毀滅」
    60歲的愛因斯坦給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寫信時可能想不到,在他建議趕緊研究原子彈後,他的徒子徒孫們除了為SCI奮鬥、提防徒弟讚美師娘的日常,還要為一口鐘牽腸掛肚,忙到頭禿。 這口鐘叫末日之鐘。
  • 全球喪屍片票房王,60分鐘的世界末日,40分鐘的希望
    電影於2007年聖誕節在北美上映,最終斬獲全球票房5.85億美元,在當時甩了《生化危機》幾條街。2007年,已經有《生化危機》誕生且票房表現也很亮眼的成績後,好萊塢的喪屍片基本形成了以世界末日喪屍圍城,僅存的人類升級打怪拯救世界的格局。
  • 全球喪屍片票房王,60分鐘的世界末日,40分鐘的希望!
    電影於2007年聖誕節在北美上映,最終斬獲全球票房5.85億美元,在當時甩了《生化危機》幾條街。2007年,已經有《生化危機》誕生且票房表現也很亮眼的成績後,好萊塢的喪屍片基本形成了以世界末日喪屍圍城,僅存的人類升級打怪拯救世界的格局。但是《我是傳奇》卻與這種模式「背道而馳」。
  • 跨年必追《90分鐘末日倒數》三大精彩看點報你知
    跨年倒數計時,想好好安排難得四天假期,別錯過追看12月28日與韓國同步上映的《90分鐘末日倒數》!這部全球影壇矚目已久的動作大片,上映前版權就已熱銷54國,被譽為「2018年底壓軸最強檔」,以下為你解析《90分鐘末日倒數》非看不可的理由。
  • 河正宇主演的《90分鐘末日倒數》試映會,引發觀眾讚美
    歡迎來到百家號(陽光正好的事娛樂)這裡,我們今天講述的是:河正宇主演的《90分鐘末日倒數》試映會,引發觀眾讚美大家好,我是(陽光正好的事娛樂),每天為大家帶來娛樂界的最新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哦。
  • 影評:《90分鐘末日倒數》當危機迫在眉睫,正是對人性最大的考驗
    若是喜愛大量動作戲尤其是槍戰、爆破場面者,前半段非常緊湊精彩,刺激程度及其規格不輸好萊塢大片;後半段則較著重營救及情感面向的橋段,若是偏好情感層面戲碼,尤其是喜愛親情、兄弟同袍情誼或患難見真情等元素者,可在後半劇情中得到慰藉。
  • 頑皮狗回應《美國末日2》遭洩露:不要劇透 遊戲很棒
    昨日(4月27日),PS4年度獨佔遊戲《美國末日2》遊戲關鍵內容在各大社交視頻媒體遭到洩露,引起粉絲和玩家們的熱烈關注。無奈之下索尼官方宣布,遊戲將會於6月19日正式與大家見面。此後頑皮狗官方對此做出了回應:不要劇透!!!
  • 共你一起,做末日前最後一對伴侶
    對於那些已派臺的《停半分鐘聽一闋歌》《恐怖情人》等歌曲都再熟悉不過,還有例如《又笨拙又自大的人,即刻消失》《邪惡博士與花輪同學》這一類歌名新奇的,也多少有一些印象。唯獨這一首,排在列表第六,似乎不是一個容易忽視的位置,但是卻一直沒有聽過。後來許廷鏗也在訪談上同另一位嘉賓合唱過這一首歌,並坦言這首歌算是他少有的一首合唱。
  • 河正宇李善均抵臺宣傳,謝謝大家支持電影《90分鐘末日倒數》
    圖左起為河正宇、李善均、導演金秉祐韓片《90分鐘末日倒數》電影記者會於1月2日在臺北舉行。導演金秉祐、河正宇、及李善均攜新片《90分鐘末日倒數》抵臺宣傳,預計停留三天兩夜。而該片在臺灣上映5天,首周末連假票房即開紅盤,突破3,000萬臺幣,穩坐亞洲新片票房冠軍,下午3人則一起出席記者會。導演金秉祐、河正宇及李善均在記者會上,感謝臺灣粉絲的支持,李善均也特別強調:「這是第一次來臺灣,感覺很神奇也很令人興奮。」兩人於一連串訪問中分享電影拍攝逗趣過程,展現親和力。
  • 末日時鐘警示-2020年,距離末日還剩100秒
    首次設立時,「末日時鐘」被設定在,「距離午夜7分鐘」的位置。之後,每當世界發生一些重大事情,就會有人把時鐘進行「撥快」或「撥慢」,這意味著離「世界末日」更近或更遠。,美蘇和談大大提高了世界安全水平,所以他們在1991年,把時鐘撥慢了7分鐘,讓鐘點出現在了與午夜12點最遠的時刻。
  • 專訪 | 路嘉欣:落落大方,不要妥協
    就在發片前兩周,發生音樂廠牌負責人、《落落大方》的監製王於陞(小於),特意給路嘉欣打了一通打氣電話,紓解了她的發片焦慮:「小於就跟我說了四個字:『不要妥協』他說,人一旦妥協的話,心中就會多了一點點的失望,所以不能讓那個失望在自己的心裡蔓延。」小於的一句「不要妥協」,讓路嘉欣深受感動,同時也堅定了她繼續按照自己的心意走下去的信念:「那句話實際上在我的心裡,埋下了一個小小的種子。小於指的那個失望,並不是說你對市場失望、或者是對誰失望,而是對自己失望。對自己失望,才是最難解決的事。」
  • 末日世界動漫系列:《末日》,我不要在世界末日時孤獨一人
    導語:說到廢土,世界末日這些題材不僅僅在遊戲中流行,更是有相當多的動漫作品也描述了末日場景。而和《輻射》系列中的對於政治,宗教的描寫不同。日本的末日相關作品表現的更加壓抑,更加絕望。太壓抑這了這漫畫本作漫畫的結局是開放式的唯心主義,不像是很多的末日作品那樣,本作壓根沒有說清楚任何關於末日從哪裡來的起因。
  • 【經典推薦】【美劇】【動作/科幻/戰爭】末日孤艦 第1-5季
    末日孤艦 第1-5季 The Last Ship Season 1-5導演: 保羅·豪拉漢 / 彼得·威勒編劇: 史蒂芬·凱恩 / 漢克·斯坦伯格主演: 埃裡克·迪恩 / 亞當·鮑德溫克裡斯蒂娜·埃爾莫爾 / 約克·西姆斯 / 麥可·柯倫-多塞諾 / 馬克斯米利亞諾·赫爾南德斯 / 本·趙 / 布裡吉特·瑞根 / 布倫·福斯特 / 費伊·馬斯特森 / 斯蒂文·卡普 / 傑米·格雷·海德 / 瑪依亞拉·沃爾什類型: 動作 / 科幻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8-09-09(美國)季數: 5
  • 雙語|梅姨辭職演講稿「永遠不要忘記妥協不是髒話,生活取決於妥協.」
    另,這篇文章我們只校對了前半部分,因為確實翻譯不出來英文用詞的很多細節。希望大家閱讀英文版。5月24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門前發表演說,宣布將於6月7日辭職。擔任了近3年「脫歐首相」的特雷莎·梅最終沒能帶領英國完成「脫歐」程序。2016年6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決定退出歐盟,時任首相卡梅倫宣布辭職。
  • 霍金警告、500年前末日預言應驗!世界真快到末日了?
    500多年前,被稱為「義大利諾查丹瑪斯」的義大利哲學家塔夫裡曾經預測,義大利南部一個城市的兩天下雪、天上出現兩道閃電後,將標誌著「世界末日」的開始。在這個長達四分鐘的視頻中,該物體的形狀和顏色似乎都發生了變化。目前還不清楚該物體是什麼,音樂教師Lucio Margiotta在臉書上分享了這段視頻。在另一個不祥的跡象中,馬其頓一幅聖母瑪利亞的畫像被聲稱流下了「真正的眼淚」。目擊證人聲稱,淚水是在新年首次被人注意到。
  • 什麼是世界末日鍾?
    期追劇,在藍皮書(Project Blue Book)第二季的最後一集中,兩個船員曾經提到過一個世界末日鍾(Doomsday clock)。這並非編劇的奇思妙想,它的確存在。那麼世界末日鍾到底是個什麼鍾呢?世界末日鍾起源於1947年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其核心成員都曾經參與美國著名的「曼哈頓計劃」。
  • 《GTAOL》末日2實用技巧與卡前置方法
    名稱解釋 末日2:兩年前出的DLC「末日豪劫」的其中一個搶劫任務,和老18183相同,由前置任務+分紅關卡組成。 卡前置:利用bug直接跳過前置任務直接開啟分紅關卡(老實人普通流程的話可能需要半天甚至一天,而這個流程只需15分鐘) 如何啟動才能開始末日2呢 設施:買了設施才能開啟末日任務,打開手機-網絡 在MAZE BANK購買,末日2推薦購買佩立託灣 設施(125w地圖最上面)物理位置近,方便完成精英挑戰。
  • 5本口碑一流的末世小說,《神魔養殖場》《諸界末日在線》爆紅
    5本口碑一流的末世小說,《神魔養殖場》《諸界末日在線》爆紅第一本:《神魔養殖場》 作者:黑瞳王書評:主角末世成神之路的小說,就是主角掉入天坑之後,慢慢的打怪升級,不斷地變強,最後突破牢籠的束縛。這本書的劇情不一定多贊,但是他升級的爽感處理得很爽快!從最開始的哥布林殺怪,然後到後面的青銅,白銀,黃金一步步升級,最後就像是升一級換一個位面一般,永遠不會讓人缺乏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