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夏:永不妥協,即便是在世界末日面前

2021-02-23 光非影

(寫在前面:上期介紹《守望者》的推送,因為疏忽大意,排版和格式都出現了問題,小編在此致歉)

Never compromise, not even in the face of Armageddon.--Rorschach

之前已經給大家安利過《守望者》。「守望者」有眾多人物,今天和大家聊聊我最喜歡的、也是充滿悲劇色彩的一個:羅夏(Rorschach)。

羅夏在之前的科普已經有所提及:羅夏的原名叫沃特·寇瓦克斯。他有一個悲慘的童年:母親是一名妓女,而且動不動就對他又打又罵。在外他又經常被人欺負。久而久之,他變得精神恍惚且具有暴力傾向。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吃飯的時候把醬汁掉在了餐紙上,形成了一個類似下圖的印記:

這個莫名其妙的圖案就是著名的「羅夏墨跡測試」,它可以根據受試者對圖案的描述推斷出受試者的性格和心理狀態。

沃特在夜晚行動的時候都會戴面具,面具上的墨跡會隨著他的心情的變化而變化,就好像「羅夏墨跡」對受試者心理狀態的反映。於是,「羅夏」的名字由此而來。

晝伏夜出、佩戴面具,羅夏的這兩個屬性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另一位DC的超級英雄:蝙蝠俠

確實,這兩個漫畫角色有很多相似之處。在我看來,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這二人的行事風格:同樣都是維護正義,蝙蝠俠和羅夏選擇的並不是幫扶弱小,而是懲治罪惡;同時,兩者行為的性質均是凌駕於法律之上,對那些觸犯法律的人施以「私刑」,而這樣的行為無疑也是在挑戰法律的權威性。

而蝙蝠俠和羅夏也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蝙蝠俠有一個原則:不殺人,他會把犯人打趴在地,但絕不會殺掉他;而羅夏卻完全不一樣:他對待罪犯的手段非常殘忍,《守望者》原片中也對此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

羅夏在追查一起小女孩失蹤案件中發現,罪犯不僅殺了小女孩,還把她的屍體肢解餵了狗。於是,羅夏先幹掉了犯人的兩條狗,把狗的屍體扔到犯人眼前,之後把他打倒在地。罪犯死之前乞求羅夏把他送進監獄,因為那樣會好過些。而羅夏盯著那雙驚恐的眼睛,說出了這部電影的一句經典臺詞:

Men get arrested, Dogs get put down.

(人進監獄,狗只有死。)

毫無疑問,羅夏根本沒把罪犯當做「人」來看待。

之後,羅夏拿起斧子,狠狠地劈向了罪犯的腦袋。

我想,本段應該是《守望者》被列為R級的重要原因之一。

看到羅夏如此瘋狂、極端的處事風格,你可能會想:這哪裡是超級英雄,他是窮兇極惡的罪犯還差不多。

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這裡來安利一個概念:一種電影類型,叫做「反超級英雄電影」。這類電影的主角看似是我們固有印象中的那些光明、正義、偉岸的人物,但實際描繪和展現出來的是他們不同以往的另一面。

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金剛狼3》:原本金剛狼身手矯健,而且擁有超強的自愈能力,基本就是無敵的存在,而在這部電影中,描繪的金剛狼暮年是那麼的不堪:他鬢角斑白、鬍子拉碴、視力下降,還瘸了一條腿,手上的鋼爪有一根無法完全伸出,自愈能力也急劇下降;他還嗑藥,帶著已經幾乎喪失自理能力的X博士浪跡天涯。

這還是那個光鮮亮麗、威猛無敵的金剛狼嗎?

當然是,連演員休·傑克曼都沒換。只是,導演大膽的挖掘了他的另一面。這種巨大反差很容易給人以震撼,而且相比於一味的打打殺殺,這樣的電影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和思考。

同樣的:羅夏,也是那個「非正常」的超級英雄。

羅夏還有一個不會違背的原則:永不妥協

在《守望者》電影的最後,法老王為了創造一個「永遠和平的烏託邦」而要犧牲數百萬人的性命,在曼哈頓博士都默許了的情況下,羅夏選擇了拒絕妥協。他不認同這樣的做法,他打算向世間公布法老王的計劃。在離開之前,他說出了本文開篇的那句話。

曼哈頓博士清楚,如果羅夏這麼做了,法老王的計劃便會破產。他要阻止羅夏。然而,他更清楚的是,要使羅夏改變想法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殺了他。

面對阻礙他前行的曼哈頓博士,羅夏沒有絲毫的懼怕。他也清楚,作為一個凡人,根本沒法和身為超能力者的曼哈頓博士抗衡,於是他選擇了直面死亡。

說出開篇那句話的時候,羅夏並沒有把世界末日用「end of the world」來表達,而是使用了「Armageddon」這個詞彙。

Armageddon源自《聖經》,意為「世界末日善惡決戰的戰場」。使用聖經裡的詞彙,也讓羅夏的死充滿了悲壯和史詩色彩:即便是人世終結,他的信念也絲毫不會改變。

一陣血霧之後,羅夏煙消雲散。

慘白的雪地上,留下了那個代表他一切的圖案:羅夏墨跡:

可以說,是羅夏的理想化和固執導致了他悲劇的結局。但是在看過《守望者》之後,喜歡羅夏的人應該不在少數。

因為在面對生死抉擇時,幾乎沒有人能如此堅持。

--end--

轉載請聯繫作者

(歡迎把二維碼推薦給更多的朋友,小編感激不盡~)

相關焦點

  • 《守望者》羅夏的永不妥協,到底是一種什麼精神?
    他想要繼承守望者世界中那些超級英雄的精神,但是他卻沒有領會到羅夏這個稱號的含義。雷吉·郎是一個黑人,他擁有和羅夏一樣悲劇的童年,但是他卻有點太年輕了。法老王很輕易的就讓他陷入了這場計劃之中,羅夏不再和法老王對抗,而是合作。從目前《末日警鐘》的故事中來看,這個二代羅夏表現確實有點一般。
  • 羅夏:永不妥協的意志,可能只會讓世界更糟
    阿蘭·摩爾的神作《守望者》是超級英雄漫畫的頂峰之一,其中最受歡迎的不是聰明絕頂的法老王,也不是近乎神明的曼哈頓博士,而是永不妥協的羅夏! 簡單來說,羅夏就是低配老爺,他們同樣有著對正義的絕對追求和永不妥協的鋼鐵意志,只不過羅夏沒錢、沒裝備,更沒有老爺的光環,連格鬥技巧也只能算一般水平,前傳裡幾次差點被小混混打死,正篇裡也和二代夜梟一起被法老王吊錘。
  • 羅夏·血腥的和平
    這個世界是理想主義者的末世,他們終將為自己的倔強葬送生命。 首先,我要先呈上一句:羅夏真英雄!(羅夏)為堅持自己「永不妥協」的鐵律付出生命,敢問有幾個人能做到?羅夏像是我心中最想成為,卻又離我的生活最遙遠的那種人。他下手果斷決絕,甚至可以說是「狠」。還經常敵我不分,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完全按自己的原則,走自己的一條路。
  • DC新劇《守望者》重啟「末日倒計時」,法老王已老,羅夏歸來?
    影片的結局裡,法老王用毀滅的方式「拯救」了這片被戰爭陰影籠罩的世界,地球保住了,一切歸功於這個「最聰明的人」想出的計劃和他看似無懈可擊的強盜邏輯。片尾,羅夏的日記暗示了更加可悲和混亂的未來,不穩定的因素仍持續不斷地在這個世界上滋生,只要人類未滅絕,地球必將一次又一次地面對同樣的災難。
  • HBO《守望者》S1E1:世界觀的延續,羅夏精神的異化
    這一次的舞臺被搬到了2019年——並非是現實世界中的2019年,而是那個《守望者》世界的延續,結合美國政治話題進行的原創劇本。其實這種做法也是《守望者》原作精神的延續,在一個結合了真實歷史與超級英雄要素後的架空世界,討論的其實還是現實問題。
  • 美劇《守望者》開播首評:成為「白人至上」組織圖騰的羅夏面具
    這一次的舞臺被搬到了2019年——並非是現實世界中的2019年,而是那個《守望者》世界的延續,結合美國政治話題進行的原創劇本。其實這種做法也是《守望者》原作精神的延續,在一個結合了真實歷史與超級英雄要素後的架空世界,討論的其實還是現實問題。
  • 羅夏的徵途 | 解讀《守望者》
    (執行任務的羅夏)而羅夏這個名字,也很大程度上受到羅夏墨跡測試的靈感而來。事實上,羅夏墨跡測試在漫畫第179頁首次通過紐約州立精神病院Malcom醫生的視角呈現出來。在遭到人陷害並且鋃鐺入獄後,羅夏的案子引起了Malcom醫生的重視。他便開始了對羅夏的治療,順便試圖了解這個鐵血的男人為何在政府嚴厲禁止蒙面英雄們仍混跡於街頭。
  • HBO《守望者》第一集:羅夏「復活」,末日時鐘再次倒計時
    HBO《守望者》第一集:羅夏「復活」,末日時鐘再次倒計時HBO《守望者》第一季第一集已經開播了,因為我特別喜歡阿蘭.摩爾大神的原著漫畫以及2009年扎克.施奈德改編的電影《守望者》,我是非常期待的這部劇的,那麼今天我就來簡單聊聊吧。
  • 有一種妥協,叫做《永不妥協》
    今天小麥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美國電影——《永不妥協》。雖然這部作品因為粗話太多被MPAA(美國電影協會)定為R級,但它作為一部正劇類型電影其中傳遞出來的思想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
  • 羅夏和曼哈頓博士誰對誰錯?
    這部作品當中,曼哈頓博士遵照的是順其自然,雖說他能夠看到未來,但是卻不會去影響未來的發展,曼哈頓在裡面也是最為強大的,但是很多時候他也不得不選擇妥協,就好像在最後一樣,認可了法老王的做法,犧牲一部分人,換取一段時間的和平,拯救更多的人,曼哈頓博士在裡面就好像是神一樣的存在,並且他看待事物好像也是神的視角一樣,看透一切。
  • DC宇宙中一位「另類」英雄——羅夏
    作為DC旗下一個重要分支,「守望者」也是DC旗下的重要團體,特別是「守望者宇宙」正式與「正義聯盟」宇宙合併後,開啟了《末日鐘聲》這部世紀大作。那麼,「羅夏」在漫畫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英雄,他究竟有怎樣的經歷,才擁有了「用頭腦攪動世界」的能力,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01羅夏的起源——羅夏原名「沃特·寇瓦克斯」,1940年出生在美國,作為一個孩子,羅夏並沒有得到「美好」的童年,他的母親是一位「失足女
  • 沒有任何超能力的DC英雄-守望者羅夏
    當英雄的面具守望著這個世界,守望者們在末日的時鐘前誕生,接管搖搖欲墜的社會成為人類唯一的保護者,超級英雄們拯救世界,凡人卻在為了毀滅世界而角逐
  • 單身媽媽的《永不妥協》,尋找真相的路上永不妥協,實現自我成長
    謊言終究是會被戳破的,只有真相才會獲得永恆的尊重,追求真相的路上永不妥協,才能實現自我成長!《永不妥協》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該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藝術虛構的成分極少,甚至本尊都發文認證電影情節還原度高達98%。
  • 《永不妥協》:豆瓣評分9.4勵志故事,單親媽媽如何上演永不妥協
    《永不妥協》於2000年在美國上映,描述了一個沒有法律背景的單身母親,歷盡艱辛,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毅力打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民事訴訟賠償案。電影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茱莉婭·羅伯茨、阿爾伯特·芬尼、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該電影是改編自真實故事。
  • 末日前5分鐘,也不要妥協
    三個世界、三種歷史以及三個角度相互交織,組成了一個極其微妙的守望者宇宙。在摩爾漫畫的開頭,便靠著羅夏的日記,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間——1985年10月12日,幾乎與漫畫創作的歷史相互平行。同時又通過不停的回溯與閃回,交待了從40年代開始,近40年一段完全不同的歷史宇宙。
  • 《永不妥協》美好生活需要的是努力!
    《永不妥協》時美國的一部經典電影,這部電影在當時已經上映,便引起了極大地轟動,很多人紛紛對這部電影表示印象深刻,《永不妥協》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主要是和它的電影題材有關,也和這部電影所表達的精神有關。
  • 《守望者》預告片深度解析,沒有曼哈頓博士的世界,會發生什麼?
    在羅夏的日記出版之後,這個世界並沒有毀滅,而是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延續了下去。建立在謊言之上的和平,當這個泡沫被戳破之後,人類終於停下爭鬥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是因為人類從未真正的停止過互相爭鬥。這裡給大家講一講為什麼要捨棄《守望者前傳》的劇情原因,因為這部漫畫中設定曼哈頓博士看到的每一個未來都是毀滅。
  • 讀懂漫改《守望者》系列之悲情英雄羅夏
    今天為大家解讀悲情英雄羅夏的人性。羅夏是一代守望者,是經歷過越南戰爭的老英雄,在年少時,母親意外懷孕,剩下了這個不受歡迎的小傢伙,這個母親是不靠譜的母親,雖生下羅夏,但始終都沒有關心過他,更是經常拳腳相加,在電影中羅夏年少時,臉上總是傷痕累累,在學校時也是備受同學的侮辱和挑釁,雖爆發出強大戰鬥力,但內心深處對社會的黑暗有著更深刻的感受,但內心強大的羅夏雖然遭到家庭,同學,社會的嘲諷和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