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蕭峰是金庸筆下的扭曲人物之首
金庸14本小說裡,哪個主人公死的最最最最憋屈?恐怕就是天龍八部裡的大俠蕭峰了。
你看他憋屈不憋屈,身為一個契丹人,從小父母都死,然後被收養,好歹在中原還學了武藝當了丐幫幫主;
然後身世被揭開,原來一直在搞事的是要報仇的親爹,而抱養自己的那些人,又是殺父母仇人;
暴露身份後,天下喊打喊殺,不得已回歸母國契丹,因緣巧合下當了契丹南院大王;
然後又跟中原武林合作阻止了契丹南侵,又因為自己的身份是契丹人,兩頭不落好,只好自殺了事;
死後被這樣評價:「那鎮守雁門關指揮使……修下捷表,快馬送到汴梁,說道親率部下將士,血戰數日,力敵遼軍十餘萬,幸陛下洪福齊天,朝中大臣指示機宜,眾將士用命,格斃遼國大將南院大王蕭峰,殺傷遼軍數千,遼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
你看,死了都這麼悲催。
有文藝青年就說了,哎呀你看,這就是一個自我身份認同不清的問題啊!由於一生都沒找準定位,所以好悲苦;
又有文藝青年說了,蕭峰真是太可憐,心愛的人死了不說,最後那麼忠義悲壯,還被說成是被格斃的「敵酋」,歷史何其不公哉!
要我說,去你姥姥的,這才不是蕭峰的問題,這他麼是典型文人金庸的意淫好不好?
金庸原名查良鏞,是江南士族,這個士族跟之前的士族有是區別的,比如東晉士族的意思是世家大族,金庸祖輩的「士族」意思就是通過考試做官的一族。
好了,矛盾出來了,你查良鏞祖上,有沒有做清朝的官?清朝是啥?是滿人,是後金,野蠻程度遠超契丹,要談民族大義,好像談不上啊!
可是,不談又不行,否則你一個讀書人不講忠義,還怎麼做朝廷的官當江南的士族呢,你拿啥服務你的老闆呢?
這就需要不斷扭曲歷史,扭曲說法。
比如虛構出,民族大義很重要,蕭峰會陷入身份危機,會為自己是大宋人還是契丹人感到痛苦。
痛苦個P,真實歷史是這樣的嗎?秦國滅六國後,多少燕趙貴族跑到北方匈奴那裡去了?
哪怕漢朝建立,內地苛政,又有多少逃民逃亡草原加入各個部落,或自己群居最後變成逐草而生的草原人?
你以為這是胡扯?看下史料記載好了。公元前35年,陳湯擊殺郅支單于後,就是「雖遠必誅」那回,親漢的前呼韓邪單于非常歡喜,他終於成為了匈奴唯一的單于。在上表賀功的同時,請求漢朝撤除長城的守軍,從此南北一家。
結果出身邊境的侯應堅決反對,他的理由如下:
自中國尚建關梁以制諸侯,所以絕臣下之覬欲也。設塞徼,置屯戍,非獨為匈奴而已,亦為諸屬國降民,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舊逃亡,四也。(意思是這些防備不僅是防匈奴人來,還要防邊境人跑)
往者從軍多沒不還者,子孫貧困,一旦亡出,從其親戚,六也。(以前不少軍人偷偷留在草原不走了,他們的子孫如果貧困,很可能去投奔他們)
又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聞匈奴中樂,無奈候望急何!』然時有亡出塞者,七也。(邊境人窮的一筆,想跑的人很多,聽說匈奴那邊寬鬆,經常有人逃亡)
如何,這些人就不算人了?這些人是不是該抓著就弄死?居然背棄我偉大漢朝?如果這樣的話,跑東南亞的華人又怎麼說呢?哦,當年大明確實也說過,媽的跑出去的都是不要我大明光輝照耀的人,你們西班牙人隨便殺!
但是,這些人在金庸先生所理解的歷史上,統統不存在。文人道統不能承認有這樣一大群人。
實際上,現實人群有啥複雜的?無非有吃有喝想更進一步,沒吃沒喝,就去找吃找喝。
南北朝時期的乞活軍,掃蕩北方大地,胡人擋路殺胡人,漢人擋路殺漢人,僅此而已。
梁山好漢上山,難道還真在乎什麼替天行道?無非來了商人搶商人,來了官軍殺官軍,來了胡人照樣搶就是了,不搶的一般是打不過的。
而在金庸的書裡呢?特別在意這些分別,有人說的好,那些秉承民族大義的丐幫,是怕契丹人來了不讓你討飯嗎?
這不是真實丐幫,真實丐幫管你這些?這是文人的想像,他們為啥要這樣想像虛構,因為他們自己也要吃飯。
既不肯去討飯,又不會做生意搶劫,怎麼辦?就要有滿足老闆的說辭,幾百年來,這種說辭已經爐火純青。
哎呀丐幫雖然討飯,也是很忠義噠,蕭峰雖然是契丹人,也是心向大宋噠,郭靖雖然是蒙古金刀駙馬,還是要幫著我大宋襄陽守城噠....
可是攻滅南宋的張弘範是什麼人?幫著滿清拿下鄭家臺灣的施琅又是什麼人?你怎麼定義一下呢?為了突出施琅帶著滿清去攻殺漢人的合理性,你老金不是在鹿鼎記裡把鄭家後人描寫的極度不堪了嗎!民族大義呢?可相同的事,怎麼到了明明有契丹血統的蕭峰,就不行了呢?
查家祖上去做過滿洲人的官,老金自己親爹查樹勳被宰了,然後來一句「人入黃泉不能復生,算了吧!」。
原來忠孝節義都是幌子,要看彼是不是坐穩了江山!所以不是蕭峰矛盾,而是金庸矛盾。一會覺得要文成武德一統江湖的任我行不好,一會又覺得要分裂祖國的吳三桂不好,到底好不好,要看最後成不成。
誰給官做,給財發,誰就好。
假設歷史確有蕭峰真人,他肯定不矛盾。帶著南院大軍南下,等耶律稱了帝,開了科舉,你金庸會不來考試嗎?你金庸來考試做官,然後還會幫著宣揚:大遼是正宗燕國姬姓後人,進入中原理所當然嘛。再給丐幫發點扶貧津貼,還不是滿世界的歡呼蕭大王萬歲?南宋呢?南宋怕不是要變成抗拒統一的分裂勢力了!
所以真實蕭峰不會自殺不會死這麼憋屈,是金庸讓他死的憋屈。
不信?看看出生在女真族統治之下又服務於大元帝國的文人郝經為論述蒙元政權的合法性提出「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之主也」《與宋國兩淮制置使書》
意思是,只要來了能用科舉取士,按照中土來治理的,就是中國之主。
金老先生讓漢化契丹人蕭峰死那麼憋屈,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契丹沒有成功入主中原,如果他們能想滿人一樣進來了,老金就會把他們也描寫成聖祖康熙,即使韋小寶忠心伺候,也不算漢奸啦!
呵呵呵呵呵呵噠....今天的二條也有意思,可以看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