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野人女真是現在的愛斯基摩人嗎?

2020-12-19 毒蛇說歷史

女真人和北極圈裡的愛斯基摩人有關係?猛一聽是否有點扯淡?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

明史上明確記載女真分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努兒哈赤通過對海西女真的徵討,基本上實現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同化,比如慈禧就出自海西女真的葉赫部。而神出鬼沒的野人女真其實直到清朝滅亡,也沒有完全徵服。

沒法徵服的原因,其實跟漢朝難以滅亡匈奴或者明朝難以消滅蒙元的原因是類似的。野人女真本來就是一個泛稱,他們一直處於非常原始的氏族部落文明期,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而是極其分散,生活在堪稱地球上最苦寒的區域,雖然以漁獵為主,流動性沒有純遊牧民族那麼大跨度,但是在這片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自身文化文明的發展是極其緩慢的,中原的先進文明,甚至後來俄羅斯的西方科技文明傳遞到這個片區也是非常緩慢的。

他們甚至極少在歷史上被記載。《大明會典》中寫道:在建州、海西女真「極東為野人女直,野人女直去中國(中原)遠甚,朝貢不常」。問題就出在極東這二字上,極東被絕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自然是東北陸地的盡頭一帶,再往前就是東海了,所以他們乾脆又把野人女真叫作東海女真。

然而,毒蛇認為,主要因為這個稱呼產生了誤區,把野人女真的範圍大致限制在松花江下遊及黑龍江以北地區最遠僅限於庫頁島的一些部落。而從1596年開始到1625年的近三十年間,努爾哈赤統領的建州女真多次出兵徵服野人女真。通過不斷的徵伐,僅僅在努爾哈赤的年代,就有至少10萬女真野人被招撫、掠奪到滿清中心地區,這雖然充實了前期建州集團的實力,但使得本就人煙稀少的外東北地區進一步空虛,與內遷的建州女真的交集更加疏遠,野人女真的研究就更加難了。

製作魚皮衣

但幸好中國人對歷史極其痴迷,關於野人女真,還是有非常多有趣的細節被記載下來。元代的《異域志》記載:弩耳幹,在女真之東北,與狗國相近。其地極寒,雪深丈餘。衣狗皮,食狗肉,養狗如中國人養羊。不種田,捕魚為生,其年魚多,謂之好收。 這裡記載的弩耳幹,大致類同於明朝設立都司的奴兒幹。

但是這個「狗國」,就比較有意思了。「極寒,雪深丈餘。衣狗皮,食狗肉」前面一句也好理解,東北也有這麼冷,但是衣狗皮,食狗肉,這個就不是正常的東北各原始民族常見的形為了。

楚科奇人

這個狗國,其實不僅有記載,在古地圖上也是可以找到的。明萬曆年間李之藻刊行了傳教士利瑪竇獻給神宗皇帝的一幅萬國圖,就是著名的《坤輿萬國全圖》。據說這個地圖很可能參考了大量鄭和下西洋的資料,所以比當時西方的世界全圖更加準確,而且詭異地是這是歷史上現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現美洲的世界地圖,而利瑪竇時代還沒有發現美洲!當然,重點來了,在地圖的東北方向,有一個臨海國家,被標註為「狗國」。看這幅圖的話,一眼看出,狗國正是東北三省臨東海之濱的地方,還是在靠近庫頁島這附近。

但是同時代另一幅地圖,毒蛇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在這本被學術界較忽視的《三才圖會》地理篇中,王坼、王思義父子極其準確地標出了狗國的位置。為什麼說它準確,因為這個地圖是按照地球的球體形狀來繪製的,而之前那幅是平面的。在這個地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歐洲、非洲和大明的準確位置,而狗國,位於地球頂端的極北方向!也就是說位於北極圈!

而北極至今唯一的原住民是愛斯基摩人(因紐特人),而愛斯基摩人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依賴於狗、最擅長馴化狗的民族。會不會狗國就是愛斯基摩人呢?

愛斯基摩人

再來看看歷史記載的狗國跟愛斯基摩人的相似程度。在歐陽修主持編寫的《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中記錄:又北,狗國,人身狗首,長毛不衣,手搏猛獸,語為犬嗥,其妻皆人,能漢語,生男為狗,女為人,自相婚嫁,穴居食生,而妻女人食。至少能總結出以下三點相同之處:

1,漁獵為生,吃生食。愛斯基摩人的意思就是:吃生肉的人(印地安人藐稱,他們自己喜歡因紐特人,不喜歡被這樣稱呼)

2,穴居,愛斯基摩人住半地下的雪屋。

3,男人打獵,女人管家,母系氏族特徵較明顯。

野人女真之一的鄂溫克人是中國最後一支古老的馴鹿民族,新中國成立前,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基本仍處於原始公社末期母系氏族公社的階段,首領是女酋長。鄂溫克人的鹿跟愛斯基摩人的狗用法幾乎一模一樣,冬天拉雪撬,夏天直接背貨物。

鄂溫克女酋長

還有一個最大的共同之處,所有東北的原始部落都信奉薩滿教,並且全部相信萬物有靈,崇尚護身符。不僅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民族,還有俄國境內的尼夫赫人、楚科奇人等族。

而《明史》中記載的北山野人女真就是楚科奇人。他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鹿拉雪橇和狗拉雪橇。

薩滿教
薩滿巫師

很明顯,受氣候影響,最南邊的中國東北的鄂溫克人馴鹿,在東北和北極之間的楚科奇人馴鹿且馴狗,而北極的愛斯基摩人馴狗,愛斯基摩狗除了濃密的皮毛能夠抵禦極度嚴寒以外,更主要的作用是它能幫助主人及時發現北極熊,而且鹿對植物的需求在北極供應不了。

上世紀30年代,美國考古學家亨利·柯林斯發現,在愛斯基摩人器具上,往往雕刻兩個同心圓來代表眼睛,器物上獸面紋與商代饕餮紋的藝術特點極為相似,這兩種藝術特點,人類歷史上只有在中國商周文化中出現過。

而近兩年中國一位考古學家又有新發現:在對愛斯基摩人文物藝術風格、器具製作工藝、經濟方式和社會組織等研究之後發現,愛斯基摩人和良渚文明更為相似。

還有研究發現,北京山頂洞人的頭顱特徵跟愛斯基摩人極為相似。

其實,從生產、生活、文化、風俗、宗教等方面看,愛斯基摩人也與我國的鄂倫春族幾乎別無二致,連語言詞彙都有很大相似處。

鄂倫春人

綜上所述,毒蛇認為,野人女真各部,除了目前無爭議的中國境內的鄂溫克人、赫哲人、鄂倫春人、俄羅斯的楚科奇人等,應該最遠包括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希望不遠的將來,有基因技術能支持這個觀點。

以上為毒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支持,喜歡我可長按點讚來個三連。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野人女真到底在哪裡?線索指向北極愛斯基摩人
    女真分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其中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在歷史上源流清晰,幾乎沒什麼爭議,但野人女真到底是誰?在哪裡?現在又是誰?這些問題卻爭議較大,一直難有定論,主要原因在於野人女真處於更加遙遠苦寒之地,社會文化發展水平也較低,居住又極其分散,所以史書上有價值的資料非常少。
  • 中國歷史上很早就有關於野人的記載,那麼神農架野人是真是假?
    關於神農架野人這件事情即便到了現在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至於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就連很多專家都沒有確切的答案。神農架野人據說很早以前就生活在神農架一帶,歷史上最早關於野人的記載來源於屈原的詩詞《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 正是歷史上的野人女真
    但已經極其接近了,而堪察加半島有鹿、有海象、有海豹,也符合時空描述,而且這裡的楚科奇人正是唐朝史書中的夜叉國!並且故事中有幾個重要元素引起毒蛇深思,剛好與毒蛇近日苦苦探索的野人女真有較多相似,進一步佐證小說的夜叉國跟歷史上的夜叉國一致。
  • 愛斯基摩人因紐特人真的是中國人後裔不怕冷嗎
    前段時間有一個關於北極的原住民愛斯基摩人的生活視頻比較火。愛斯基摩人其實就是生活在北極的原始著民,他們脫離現代社會節奏不屬於任何國家。過著遷徙的生活。還是停留在原始社會時期?關於s機模人的祖先來源有很多種說法。
  • 說說愛斯基摩人的飲食
    愛斯基摩人(Eskimos )是北美洲北部(包括美國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和格陵蘭)的因紐特人,以及阿拉斯加西部和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的尤皮克人的總稱。除愛斯基摩人外,其餘的美洲土著居民則屬於印第安人,統稱為美洲原住民。「愛斯基摩」原來是阿爾岡昆印地安人對愛斯基摩人的蔑稱,意為「吃生肉的人」,因為愛斯基摩人和他們素有積怨,而如此稱呼愛斯基摩人,帶有強烈的貶義色彩。
  • 世界上有野人嗎?138年前抓到的「野人女孩」,最終命運讓人心酸
    文/歷史九點半世界上有野人嗎?人們爭論不休,各抒己見。實際上野人並不稀奇,那些沒有融入現代社會,至今依然在叢林過著原始生活的人,都可以稱之為「野人」。「野人」也是人,只不過有些可能基因突變,看起來與我們不一樣。
  • 愛斯基摩人的冰屋
    但是,在冰雪凜冽的冬天,生活在北極圈裡的愛斯基摩人,卻憑著用冰壘成的房屋,熬過嚴寒的冬天。在北極圈內,有取之不盡的冰,又有用之不竭的水。每當冬天到來之前,愛斯基摩人都要建造冰屋。他們就地取材,先把冰加工成一塊塊規則的長方體,這就是「磚」,用水作為「泥」。
  • 愛斯基摩人:與陌生人發生性關係
    紋身護身符        如今,您幾乎找不到紋身的愛斯基摩人,但是50-70年前,一切都完全不同,女性面部和身體上的紋身非常重要。研究20世紀40年代楚科奇人生活和文化的人類學家謝爾蓋·魯登科(Sergei Rudenko)在他的科學著作「亞洲愛斯基摩人紋身」中描述了這種有趣的現象。       這位科學家寫道,在1945年,大多數北方女性都被紋身了,而男性則發現它們很有吸引力。魯登科說,這些圖畫不僅覆蓋了女孩和婦女的身體,還覆蓋了他們的臉。亞洲愛斯基摩人在下巴和臉頰上應用了虛線,並在嘴角放置了圓圈。
  • 愛斯基摩人是黃種人,基因已適應嚴寒而全球變暖,未來會滅絕嗎?
    他們就是現在的因紐特人(也叫愛斯基摩人),他們是地道的黃種人,跟我們看起來很像,但又有一些差別,這是因為因紐特人為了適應嚴寒,已經進化出了獨有的特徵。例如他們的身材粗壯矮小、皮下脂肪厚、分布更加均勻合理,鼻子臉盤寬大、眼睛細小,這些特徵都是在數千年間,在北極圈進化出來的,是區別於黃種人的特徵。
  • 神農架野人真的存在嗎?多人目睹野人蹤跡,他們是「新人種」嗎?
    人類已經成為了地球上數量最多的生命。在我們探測不到的地方,或許就生存著未知物種,比如野人,神農架野人是遠古智人到現代人進化過程中缺失的一環,這句話是著名科學家吳新智的理論。如果他所說的屬實,那麼在人類進化過程中,除了智人外還有一類新人種,那便是野人,網上曾經大量流傳出野人照片,這些照片是真實的嗎?他們真的存在嗎?僅通過照片我們是沒有辦法驗證他們的身份的。科學家對這些照片進行了驗證,發現大部分的照片都有著合成痕跡。因此通過這些照片判斷野人的存在,實在是沒有科學依據。
  • 野人記事(上)
    七月二十五日,縣有關部門張貼《通告》,公布行賞規格:「活捉野人者,獎人民幣兩萬;擊斃獲屍者,獎人民幣八千。』據不完全統計,當夜上山者有一百三十五人半(一人摔傷中途歸)。二十四日晚,於清爬上四十多裡山路,買了些赤豆、臘肉、米酒,來到人熊溝劉青苗的小茅屋中。兩人喝著嚼著。
  • 比鯡魚罐頭還臭,愛斯基摩人當成寶,中國吃貨也不得不服
    >中國可是美食大國,各種小吃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見不到的,但這其中也不乏有很多奇葩美食,外國人看了都不敢吃,還有外國人不吃的東西讓我們變廢為寶的,之前就有外國的小龍蝦,兔子,非常猖獗都不吃,到了中國這些東西就成為了我們中國人餐桌上面的美食,而且價格也不貴,說到中國人又不愛吃的東西嗎?
  • 【VISION - CULTURE】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野人存在嗎?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野人存在嗎?我們常常會在電影、電視、小說中看到關於野人的描述,或是在一些科學探索節目中看到相關的紀錄片。文學作品中的野人大多生活在遠離都市的荒郊野外或是森林之中,他們遠離現代文明,過著完全原始的野生生活,外貌介於人與獸之間,有些群居的野人還會講他們特有的奇怪語言……但在現實生活中,想必很少有人真的見到過野人的蹤跡吧?
  • 女真三大部:建州、海西、野人,最偏遠的「野人女真」是什麼人?
    女真人,這個起源於白山黑水的民族自12世紀以來,就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金朝建立後,大量女真人南遷,這批女真人後來均被漢化,之後也被歸為漢族,但是,在東北地區,仍然有殘留了很多女真部族,它們經過金元兩代,一直保持著女真人的生活方式,所以仍被認為是「女真人」,在明代初期,朝廷將女真人分為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以及野人女真。
  • 為什麼最好不要說「愛斯基摩人」這個詞
    因為nose kiss又叫Eskimo kiss,所以我們就談到了愛斯基摩人。在交談中,友人提醒我,最好不要用愛斯基摩人這個稱呼。我開始感到很奇怪,因為在中文語境裡,我們都是這樣說。但友人一解釋,我就明白了。原來,愛斯基摩人在歷史上是歐洲白人對居住在北極圈附近的人種的蔑稱,政治正確的說法是因紐特人(Inuit)。
  • 愛斯基摩人為什麼一輩子都吃生肉?基因變異還是另有原因?
    愛斯基摩人的食譜裡,也從來沒有蔬菜水果一說,食物基本上是肉食,吃法也是直接生吃,儘管現在已經進入21世紀,北極圈裡的絕大多數愛斯基摩人依然保留著這一傳統。愛斯基摩人對科學家們研究他們算不算狹義上的「人」嗤之以鼻,他們稱呼自己為「因紐特人」,這個稱呼的意思為「真正的人」,事實上根據現代DNA檢測結果,愛斯基摩人的基因很正常,所謂基因變異一說不過是以往一些學者的臆測罷了。
  • 1922年,無聲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記錄愛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
    攝於近百年前的《北方的納努克》,再現了愛斯基摩人原始的生活,為人們打開了北極大陸的神秘大門,令觀眾驚訝於所看到的一切。導演弗拉哈迪花16個月,與愛斯基摩人一起生活。本片拍完後,納努克一家因拍攝影片沒時間儲存足夠食物過冬,第二年冬天在飢餓嚴寒中去世,為影片蒙上一層悲劇色彩。而部分搬演的擺拍鏡頭,也令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備受爭議。
  • 愛斯基摩人插刀待狼(驚心動魄!)
    生活在寒冷北極的愛斯基摩人,距離現代文明還很遙遠,生活方式基本還停留在原始狩獵的時期。但是,他們面對一年四季的冰雪嚴寒,卻依靠自己的智慧,發明了很多奇異的捕獵技巧。其中捕狼的方法尤其讓人叫絕:他們在鋒利的刀刃上塗上一層動物的鮮血,凝固之後再塗第二層的鮮血,接著再塗第三層、第四層,直到凍成血坨,刀刃被血漿完全封裹起來,然後反插在野外的雪地上。
  • 冬日仙境 | 帶著愛斯基摩人的泡泡冰屋已經在墨爾本降臨了,所以,領略一下愛斯基摩人的生活不是夢~
    可是如果墨爾本的小夥伴沒辦法去北極,還非常想領略冰雪世界裡愛斯基摩人的冰雪小屋怎麼辦吶?但是,今非昔比,這一次小編會自豪的告訴你:冬日仙境帶著愛斯基摩人的泡泡冰屋已經在墨爾本降臨了,所以,領略一下愛斯基摩人的生活不是夢~這個冬日仙境小鎮在Federation Square一側,主要由冬日旱冰場和非常受歡迎的愛斯基摩人的冰屋Igloo組成,當然還有一些提供食物和滑冰鞋具等的一些小商店。
  • 愛斯基摩人住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原始生活方式愛斯基摩是一個民族.不同地區的愛斯基摩人對自己有不同的稱呼。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皮特人」,加拿大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特人」,格陵蘭島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卡拉特裡特」,意思都是「人」。愛斯基摩人認為「人」是生命王國裡至高無上的代表。狩獵是愛斯基摩人的傳統生活方式。或者說,在北極地區狩獵是愛斯基摩人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