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記者講好故事 !快看,雨花融媒這些「融花融草」,奧利給!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飛夢雨花 飛夢雨花

9月1日下午,長沙市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舉行。

演講比賽現場。

現場,來自全市新聞戰線的20名選手圍繞長沙市今年的中心工作大局,圍繞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主題開腔亮嗓。值得一提的是,雨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吳禕瑋現場動情演講,講述了雨花融媒體與非遺傳承的故事。

吳禕瑋以《一人、一剪、一世界》為題,講述了她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採訪「中華第一剪」洪源先生的故事。初見洪源,吳禕瑋就被其高超的剪字手藝所折服,蒙眼剪、背手剪,洪源真正做到了「心中有字」,而經過溝通後了解,洪源對這份老手藝的堅守,更是讓吳禕瑋動容。

一起來聽聽吳禕瑋的演講故事吧!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吳禕瑋正在進行演講。

一人、一剪、一世界

談到剪紙,我們並不陌生,那是屬於老一輩的集體回憶。但是剪字,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觸,可是你知道嗎,在湖南雨花非遺館,有一位傳承人,號稱為剪出來的字比寫的都好看。他不用事先打任何草稿,一把剪刀即可剪各種書法字體,小到可以剪一平方釐米的小字,大到可以剪幾百平米的大字。蒙眼剪、背著手剪也不在話下。他正是「中華第一剪」洪源。

懷著驚嘆與好奇,作為記者的我,特地拜訪了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初見洪源老師正值去年國慶期間,他戴著一副比啤酒瓶底還厚的框架眼鏡,伏在地上創作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巨幅剪字,只見他將70平方米金色的紙張鋪在地面上,一刀一刀細緻剪出輪廓,這位68歲的老人在近30度的高溫下,席地創作近一個小時,汗水從兩頰滴落,他沒有停止剪字直到「祝福祖國」四個大字一氣呵成。

我對洪源老師進行了深入採訪,走進了他與剪字的世界,洪源出生於株洲攸縣,家裡祖祖輩輩做紙紮活,依託於紮實的書法功底,他學會了刻章和剪字,從此便潛心研習,還獨創了「一刀剪」。

你可能想像不到,他其實患有3000多度先天性近視,這是什麼概念呢?摘下眼鏡只能看到光影晃動,他的世界一片模糊。我問洪源老師,您剪字的訣竅是什麼啊?他說沒有別的訣竅,就是一個字——練,直到「字在心中」!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12分鐘,您能做什麼?作為記者的我12分只能簡單構思一篇文章,但是洪源卻用12分鐘,創造了世界紀錄。時光回溯到2008年,他在短短時間內一刀剪下400平方米的「龍」字成功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因此獲得「中華第一剪」的美譽。

讓人驚嘆的不僅是精湛的剪字技藝,還有他對於老手藝的堅守,他的大弟子黎藝箐說,師傅一輩子都是為了剪字,儘管身患多種疾病,卻沒有一天放棄過練習。因為他堅信著那個最簡單的道理,作為一名手藝人,要想技藝做到精,必須堅持。

今年3月28日,洪源因病去世。如今,「中華第一剪」的牌匾和行雲流水般的剪字,依然懸掛在雨花非遺館的洪源工作室裡,但那把擱在紙張上的舊剪刀,再也等不回它的主人。

洪源老師去世後,我採訪了他的徒弟。洪源有20名弟子,但是他從不收學費,入門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要學滿3年,熬得住的人才能來。在他弟子的回憶中,作為中華老手藝的傳承人,師傅沒有忘記自己肩負的使命。他多次前往韓國、阿聯等,弘揚中華剪紙藝術。他的夢想就是讓中國的這項傳統技藝被全世界看到,能夠不斷傳承下去。

今年1月,弟子黎藝菁舉辦了個人的剪紙藝術作品展,從師6年的她,本想邀請師傅前來觀展,「無奈今年碰上了疫情, 師傅說等情況緩解後就會來的,」黎藝菁說著,聲音禁不住哽咽,「哪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來呢?」

洪源在世的最後一幅作品, 就是一副草書的「活」字。黎藝菁告訴我,她不信鬼神,卻覺得,冥冥之中,將剪紙藝術傳承下去,是師傅最後的囑託。入門時師傅送的一把剪刀她一直收藏著,想著未來繼續傳承剪紙藝術的道路,她的內心沒有彷徨,「我會好好練,讓剪紙藝術,活下去!」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接續傳承?當看到一代代老手藝人以生命為蠟燭,燃燒新的希望,一輩子堅持自己的手藝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將這份堅守薪火相傳時,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我的故事講完了,謝謝大家!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內容

故事還未結束……

事實上,吳禕瑋講述的故事也恰恰說明,好記者離不開基層,好故事就在我們身邊。

疫情期間「衝鋒陷陣」

主題報導有聲有色

深入基層踐行「四力」

……

其實,雨花區融媒體中心還有許多有激情、有才情、有熱情、有顏值的「融花融草」。

↑區融媒體中心副總編輯熊其雨在會議現場進行採訪拍攝。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陳靜(左一)深入田間地頭採訪「新農人」。

↑在一次大型活動現場,區融媒體中心編輯顏開正一絲不苟地選取角度,認真進行拍攝。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謝旺正在進行拍攝。

↑區融媒體中心平臺編輯周哲文正在認真拍攝視頻。

↑區融媒體中心副總編輯熊其雨在相關街道分享一個基層「傳聲筒」的自我修養。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李蕾(右)採訪消防指戰員。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戴雨瑤採訪建檔立卡貧困戶。

↑雨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高興(右)在高鐵新城片區採訪拍攝。

↑區融媒體中心編輯楊景茜正在運營「雨花發布」官方微博。

↑區融媒體中心平臺編輯周哲文正在認真審核稿件。

↑區融媒體中心編輯李旦昱是一名「老口子」,編稿上稿、校對挑錯、辦文辦會樣樣「裡手」。

↑疫情期間,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吳禕瑋連夜深入社區和樓棟蹲點採訪。

↑頭頂烈日,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高興(右)攀爬塔吊採訪高溫下的勞動者。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戴雨瑤在跳馬鎮扶貧車間拍攝Vlog。

↑天氣炎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謝旺的上衣擰得出水來。

↑金秋九月,區融媒體中心記者積極踐行「四力」,深入跳馬鎮瓜果採摘基地進行採訪拍攝。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在雨花非遺館協作採訪著名作家王躍文。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陳靜(左一)參加「開放雨花·夢想直達」長沙市雨花區2020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招商推介會留影。

◆更多精彩內容別走開◆

新聞知多點

● 2017年8月7日,雨花區新媒體中心成立。

雨花區融媒體中心內景。

雨花區融媒體演播室。

● 2018年6月初,開通官方抖音「雨花發布」。

● 2018年6月19日,雨花區融媒體中心成立,成為全省第一個「吃螃蟹」的縣市區。

● 2019年8月,集「新聞資信、政務辦理、便民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客戶端「開放雨花」APP亮相,開設了「雨花實說」移動問政系統,凡是網上能辦的政務事項都能在「開放雨花」APP掌上辦;APP實現在線辦理政務達610項;「開放雨花」APP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融通,實現在APP上進行志願服務「群眾點單、平臺派單、志願接單」等。

● 2019年9月29日,區融媒體中心與區政協辦、區委政法委、區教育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區總工會、區婦聯、左家塘街道相關負責人籤訂融媒體工作室戰略合作協議並進行授牌,打造宣傳工作共同體,傳播雨花好聲音。

載體多樣、渠道豐富、覆蓋廣泛……雨花新聞網、「@雨花發布」微博號、「雨花發布」抖音號、「飛夢雨花」微信公眾號、「新湖南」雨花頻道、「時刻新聞」雨花頻道、「掌上長沙」雨花頻道、「智慧長沙」雨花頻道、 「 開放雨花APP」等九大平臺實現融合。

來看一組數據

● 「雨花發布」微博推稿《雨花區2020年首個政府投資建設工程項目今日復工》閱讀量達11萬+;

● 微博話題《『防疫抗疫·暖心助企』》獲得88.5萬閱讀量;

● 「開放雨花」APP專題《防控疫情·雨花發布》獲得199.3萬閱讀量;

● 三湘「大V」看雨花、「原來你那麼美」話題一周內閱讀量竄至1415萬;

● 互動H5《天天天藍》點擊量達272萬,60餘萬人次參與互動;

● 全區12萬師生共唱《我和我的祖國》視頻,點擊量達20.9萬;

● 原創動漫視頻《改變,圭塘河》觀看轉發23萬餘次;

● 「花園式養老」視頻,閱讀量25.6萬;

● 展示雨花地標的「打卡雨花」短視頻,點擊量達43.5萬;

……

目前,雨花區融媒體中心已成為區委、區政府正面宣傳、輿論引導、網絡問政與政務服務的重要陣地,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下階段,雨花區融媒體中心將繼續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記錄身邊事,感動身邊人。

同時,用實際行動講好雨花故事、傳播雨花聲音、展示雨花形象,為建設更高質量的財富品質幸福雨花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來源 |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陳靜 李蕾

原標題:《好記者講好故事 !快看,雨花融媒這些「融花融草」,奧利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臨淄區融媒體中心收看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網絡直播巡講
    6月23日,區融媒體中心組織收看了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網絡直播巡講活動。直播中,講者動情,聽者動心,來自全國各地的14名新聞工作者依次講述了自己的新聞故事,他們深入基層,用心記錄,激情講述脫貧攻堅、「一帶一路」、邊防軍人、治沙人等故事,用有感情,有溫度,有力量的鏡頭和文字,向觀眾展示了他們眼中的中國。觀看結束後,臨淄融媒新聞工作者紛紛表示,要向好記者對標看齊,自覺承擔起新聞人的責任與使命,講好臨淄故事,傳播好臨淄聲音。
  • 學習強國「修文縣融媒體中心」縣級融媒號正式上線
    2020年12月22日,「修文縣融媒體中心」縣級融媒號作為貴州省首批5個縣級融媒試點縣正式上線「學習強國」平臺,標誌著修文縣「學習強國
  • 【權威發布】「好網民•在山東」優秀故事展播⑥發揮「融媒...
    【權威發布】「好網民•在山東」優秀故事展播⑥發揮「融媒」優勢 講好「非遺」故事 2020-09-22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縣融這樣融丨嶽文斌:加強東西協作 講好扶貧故事
    紅網時刻11月19日訊(記者 劉璇 郭薇燦 何青 攝影 秦樓 陳杰)一個月前,甘肅文縣融媒體中心派遣了一名工作人員去到山東博山區融媒體中心學習,博山區融媒體中心派了兩個技術骨幹到文縣進行幫扶,兩地的故事由此展開。
  • 赤城融媒,點開2021年精彩每一天
    ↓↓↓2020年的赤城融媒經濟日報社社長、總編輯鄭慶東視察赤城縣融媒體中心赤城融媒給您呈現一個立體的赤城關注赤城大事小情,在這裡你可以感知赤城每一天的發展。赤城融媒給您以溫情相伴365天,為你點開每一天新的生活。這裡有記者走遍全縣鄉村街道、田間地頭的匆匆步履,也有主播鏡頭所展示的青春與希望,更有所有赤城人關注的目光焦點。這裡有小編辛苦採擷的春花秋實,告訴您赤城在這樣變化著。赤城融媒家鄉的一個風向標項目落地,園區發展,民宿鄉居……我們都希望家鄉變得更好,我們在這裡告訴您。
  • 微視矩陣雲端融媒中心知識百科
    >數字轉化:用「小鏡頭」展現「大視野」,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運用廣告的思維架構、電影的藝術手法、新銳時尚的視覺風格,多維度、多層次深入挖掘中國的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用新、奇、樂、美的動人故事,展現中國的厚重文化、壯美山川和風土人情。經濟價值:將實現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暨打造百億價值融媒體傳媒平臺。
  • 成武融媒又獲省級獎項!
    這次評選活動是由山東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新媒體工作委員會、山東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縣級媒體工作委員會聯合舉辦,作為「我們的小康」山東省縣市區融媒聯動實訓報導行動評選階段設立的專項獎。全省融媒體中心聯動實訓報導行動是山東融媒培訓首次採用技術平臺,創新培訓方式的一次有力嘗試。目的就是通過以幹代訓的方式,提高縣市區融媒專業技能水平。
  • 五大衛視「融媒」戰事再起
    但衛視「融媒」概念談論了數年,從市場佔有情況來看,芒果TV至今仍是衛視結合新媒介唯一孵化成功的孤例,原因何在?芒果超媒開創的是一種「全媒體布局」的融媒模式,為傳統廣電集團轉型樹立了行業標杆,它未來拓維新媒介產業鏈的每一步都值得全業界關注。探路者:BesTV+需破三大困局很少人知曉,BesTV+其實並不是東方衛視首次入局流媒體領域。
  • 香河融媒:全心全意當好百姓服務員
    原標題:香河融媒:全心全意當好百姓服務員 一個主會場、10個分會場、12位主持人,全媒體現場直播8小時﹔網際網路、大數據、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齊上陣,各新媒體平臺在線觀眾超過200萬人次……9月16日,香河縣2020年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縣融媒體中心拉開帷幕,「雲直播」的全新方式,線上線下的同步推進
  • 首屆市中區融媒好新聞獲獎作品、首批「網紅」出爐!講述...
    首屆市中區融媒好新聞獲獎作品、首批「網紅」出爐! 12月18日,首屆市中區融媒好新聞獎項評選結果出爐,本次活動獎項分為兩類:融媒好新聞和戰疫好新聞,通過網絡初評和專家組終評兩個階段評選,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和優秀獎。
  • 融媒體的「平行宇宙」:你以為的融媒體,並不是真正的融媒體!
    只不過,地市媒體想要通過融媒體中心翻身,仍有難度。簡單地講,說融媒體中心技術方案沒有用,是絕對沒有下限的誹謗誣陷。不嚴謹、不公正甚至於不道德。這樣理解,首先是不講政治,其次,不符合事實。融媒體中心主要由地方政府投入,政務訴求是其第一要務,技術平臺優先考慮的訴求是將政府必須傳遞的聲音,儘可能好儘可能快地傳播到各個有效平臺上去。強調格式合規,調性合適,標準化高效率並發。它們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當地政府向全網發布當地宣傳信息的需求。許多欠發達地區,就是通過《魅力中國城》等與央媒合作的欄目+當地宣傳部門的網絡推廣,推介的本地特產與人文景觀。
  • 「我愛我的家鄉」之《聚勁延安》融媒大直播受到網友好評
    由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陝西廣播電視臺)聯合人民網、人民視頻主辦的「我愛我的家鄉」大型融媒直播活動《聚勁延安》12月20日,在全網多個平臺進行了直播,激發出大家對家鄉、對革命聖地的深情厚愛。
  • 濟南教育融媒體中心揭牌成立
    啟動儀式上,濟南教育融媒體中心與全市各區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籤訂了「共建共享教育融媒生態」協議書。未來,濟南教育融媒體中心將繼續與各區縣教體系統、市直各學校開展深入性、多元化的交流與合作,共同講好濟南教育故事。
  • 鎮平縣融媒體中心:一體四翼 其樂「融」榮
    為解決資金難題,河南省財政獎補資金100萬元,縣長艾進德在縣財政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又籤批505萬元,用於融媒體中心建設,確保了融媒指揮調度大廳的高標準建成,確保了相關配套設施的換擋升級。省市委宣傳部領導多次到鎮平調研指導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縣委書記李顯慶在融媒體中心成立前後,也多次組織專題會議,多次到融媒中心實地調研,現場解決問題,確立融媒體建設發展方向。
  • 鍾祥融媒中心精心打造專題節目
    鍾祥融媒中心精心打造專題節目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8日 13:30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8日電(張君)第八屆全國市縣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推優展播日前揭曉,鍾祥市融媒體中心選送的抗疫專題節目《戰「疫」直擊:致敬鍾祥一線最美逆行者》獲評最佳電視專題殊榮(一等獎)。
  • 「雲技術」打造精品融媒產品
    廣州日報全國兩會報導團隊創新形式、融媒互動、突出特色,推出了一批「爆款」融媒體產品。截至5月28日,廣州日報發布新媒體稿件1036條,閱讀數達到3億5000萬。H5產品9個,視頻80條,一圖讀懂長圖20個,海報80多張,對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連線214次。
  • 雲南縣級融媒體,「秀」!
    文山市民郭凱告訴半月談記者,文山融媒開設的「非常文山」微信公眾號就像生活中的朋友,提供的服務和幫助總是周全又實用。「微信公眾號只是我們眾多融媒體平臺之一,其定位就是民生媒體,以傳播受眾關注的熱點新聞信息為主。
  • 湖北鍾祥融媒:精心打造專題節目
    中國發展網訊 第八屆全國市縣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推優展播日前揭曉,湖北省鍾祥市融媒體中心選送的抗疫專題節目《戰「疫」直擊:致敬鍾祥一線最美逆行者》獲評最佳電視專題殊榮(一等獎)。鍾祥融媒堅持抓策劃、細節、團隊,努力打造主題精深、製作精良、傳播精彩的專題節目。
  • 越城融媒專員在哪裡!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為加強宣傳力量,深入廣泛地報導越城區各領域、各行業重要資訊和豐碩成果,培養優秀的新聞報導隊伍,越城區融媒體中心即日起面向全區招募融媒專員
  • 【鄒魯融媒好聲音·啟航2021】新的一年,我們都要好好的
    鄒魯融媒好聲音·啟航2021 新的一年,我們都要好好的 朗誦 楊飛 鄒城市融媒體中心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