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走紅,需要多長時間?
前幾天,《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這篇文章Boom!一夜之間在朋友圈爆紅。5萬+點讚,點燃的是北京土著、北京外來人,和身處北京之外的人的情緒。
而今天,這情緒猶如一陣龍捲風,風過之後便安安靜靜,每一個讀過它的人依舊照常生活。而它也早已不是各大媒體追捧的熱點,因為雪梨(王思聰前女友)和富二代男友,要結婚了。
這篇文章,紅了一天,一天之後,悄無聲息。
從昨晚11點多到今天中午,雪梨接受富二代男友求婚的消息,長時間呆在熱搜上。
一個人走紅,需要做些什麼?
陳銘老師曾經提過一個博主,西安的鼓樓有一個微博(@古城鐘樓 ),每隔2小時敲1次鍾:「鐺 鐺 鐺」,如今85萬粉絲,在評論裡他們失眠了打卡 ,抑鬱了發洩 ,離婚了傾訴……同樣的,英國的大笨鐘有個Twitter(@Big Ben),每隔1小時撞1次鍾:「BONG BONG BONG」,到今天也有50多萬粉絲。
一個人走紅,哪怕把最簡單、最無聊的事,重複做上個千萬遍,也能走紅。在網絡上重複這些無聊的簡單的事情,就會像電影裡的快速剪輯不斷強化一樣,重複的過程,就足以放大並擴散這些事,也足以讓一個草根迅速走紅網絡。
知乎女神王諾諾講過Ins上 一個對Tower Bridge 超有執念的博主@charleslawley。這位哥們特看不慣倫敦的遊客們把Tower Bridge誤稱為London Bridge(倫敦塔),於是特別有血性地在Ins上常年不間斷地去做一件事,即糾正每一個把Tower Bridge(塔橋) 認錯的遊客,常年使用的留言是「That's Tower Bridge,not London Bridge」(這是塔橋,不是倫敦塔)。
後來Ins網友一看到把Tower Bridge(塔橋) 認錯的遊客,就乾脆cue他,提醒他留下評論,就這樣,這哥們成了Ins紅人。把無聊的事情做到極致的他們,都紅了。
圖片來自知乎女神王諾諾的回答:「如何成為Instagram的網紅?」
這些在現實或者網絡生活中因為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為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就是網紅。
比如因凹出「S」造型而走紅的「芙蓉姐姐」;因宣揚「魯迅的散文沒有我寫的好」而走紅鳳姐;因度假照片《馬爾地夫假期 》而走紅的張辛苑;因王思聰的前女友身份而走紅的雪梨。
1968年,安迪·沃霍爾說:「 在未來,每一個人都能成為15分鐘的明星」;而我們,正身處在沃霍爾所說的未來裡:網紅輩出,從最早的文字形式到圖文到如今視頻直播,每一個人花樣百出,各找亮點,都想要在網絡平臺上抓住自己那「15分鐘大紅大紫」的機會。
因為自身的某種特質在網絡環境裡被放至無限大,他們迅速走紅。而網上的這股潮水上漲,又落下,淘走了一波又一波特質鮮明的網紅,留下來的是什麼? 「15分鐘大紅大紫」之後會怎樣?網紅過氣之後會怎麼樣?
這張照片裡的人,名字叫做毒藥。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但是Google一下,點開第一個詞條,就是他。
毒藥,網紅界的鼻祖。
十年前,毒藥在MSN Spaces裡更新照片和文字,紀錄旅行、日常穿著飲食,以及留學生活。如果那時他有一個淘寶店或者開啟文章讚賞功能,就和今天的網紅毫無二致。
圖文裡的他是這樣的:神秘的紅色背景,大手筆的開銷花費,時尚獨特的品位,藝術化的生活方式。因為才貌兼具和高質量的生活,吸引了大批粉絲。
他的照片是這樣的:
時尚且奢侈。有人評論這張照片:「毒藥身穿某奢侈品牌新款大衣,站在夕陽下,剪影將整個圖片斜著割裂開來。」
當時他這樣的照片被很多人大罵自戀、造作和驕傲,甚至有人懷疑他的性取向;而今這樣的照片卻成了最低調的文藝生活照。
他的文字是這樣的:
「幾年前,有人問我旅行的意義,我的回答是:為創作積累,為眼界開闊等等——我尚未出生就已編好答案;
兩年前,我的回答是:為看不同的人。人往往比名聲、比山川湖海、比博物館更說明問題。」
「——著名的齋普爾是夠值得一看?
——風景分兩種,一種需要被看到,一種需要被想像。」
照片配上文字,在今天的網絡上,毒藥一定是一個年入千百萬的網紅;但是2010年左右,隨著MSN淘汰和關閉,他也順勢「結束了」自己在網絡上的生命,銷聲匿跡。
網紅鼻祖毒藥,他留下了什麼?
MSN上的毒藥曾經的文字照片,像羽毛一樣一片一片,消散在網絡洪流裡;但他的生活方式卻影響了當時一代粉絲,後來粉絲追著他曾經寫過的遊記,走著他曾經走過的路,成長為一個曾受過網紅毒藥影響的人們。
曾經的毒藥,影響了無數人的生活追求。
這十幾年來,擁有 「15分鐘大紅大紫」機會的網紅越來越多。
像毒藥一類的網紅,他們只是在網絡上表達自己,尋找傾訴的出口。後來的芙蓉姐姐和鳳姐,則以「奇怪的個性取勝」。而到現如今,以papi醬為代表的原創內容網紅,會製作出幽默且風趣的視頻;而另一種以張大奕和雪梨為代表的電商網紅,她們在展現自己生活方式的同時,售賣衣服、飾品和護膚品。
現在的網紅,同樣影響無數人的生活追求。但更重要的,他們為這些人挑選追求高品質生活時所需的用品。
如果說早期的網紅,還是這個時代的「異類」。粉絲追捧他們的時尚,或者謾罵他們的言論以及千面一律的網紅臉,就還只是一股文藝、獵奇、審醜、審美等網絡暗流;
那麼如今身處風口浪尖的網紅,已經懂得如何把粉絲這種「追捧或謾罵」的關注變成經濟收入。像普通人賺錢養家一樣,網紅各種「某個事件或者行為」也是為了帶流量,並變現(賺錢)。
現在,看起來追捧或謾罵網紅的人很多,實則是他們巧妙地抓住了這種關注度。順應粉絲,順這個時代,成為這個時代的產物。網紅成為這個時代的一種職業。
設計師同事是網紅夏河的朋友,他說:「生活裡的夏河只是一個普通的男生,而有一次參加一個飯局,飯局裡,網絡紅人,也只是一群吃吃喝喝以「網紅」為職業的普通人。」
網紅成為了一種職業。網紅過氣之後,留下的是職業。據說,頭部網紅年入幾千萬, 而小網紅年入幾百萬。文章寫到這裡,我內心接受了曾經的男神郭富城,舍下熊黛林,而娶了網紅的事實。大多數人感到不平的是,堂堂天王贏取了一個網紅;其實網紅只是一種職業,而職業背後「天王嫂」網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只有郭富城自己冷暖自知了。
現在,在北京大興的一家神奇工廠裡,就有一波網紅,他們參加海選,接受培訓,並且學習「發微博」「練人設」「精穿搭」「拍美照」。受訓完之後,他們以網紅為職業,穿著時尚,打扮精緻,並且出沒於高級餐廳,流連在趴體活動,還經常四處旅遊。
他們展現的這種生活,我們普通人墊墊腳就能夠得到。而且也因為各大網絡平臺的傳播,我們和網紅也無限接近。甚至有一天成為網紅。
對於網紅,我們好奇很多問題:現在的網紅能賺多少錢?什麼樣的人適合當網紅?網紅行業對外貌有什麼要求?一個網紅能夠紅多久?網紅本人和照片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這些問題,思達在《透明人》最新一期裡都做了採訪。
商務合作,請聯繫
QQ號:3181734966
郵箱:xmthz@mewemedia.cn
關於《透明人》更多內容,戳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