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最佳觀賞期僅有1個月左右(陳小陽 攝)
銀杏裝點著山村秋色 (陳小陽 攝)
德化丁榮村每年都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陳小陽 攝)
在古銀杏樹下,聆聽時光的故事。(陳小陽 攝)
承天寺的銀杏與古剎相輝映,美不勝收(陳起拓 攝)
進入十月,居高不下的氣溫讓人容易有還在夏天的錯覺。不過,隨著溫度逐漸走低,一場華麗的秋之盛宴,即將隆重登場。
這場秋之盛宴的主角,就是被譽為植物王國「活化石」的銀杏。
秋風起,秋葉黃。作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樹種之一,每到深秋,銀杏樹葉就會慢慢變黃,直至滿頭金黃。秋風一起,黃葉紛紛落下,下起了美輪美奐的「黃金雨」,大地瞬間換上金色的地毯。由於銀杏樹的樹葉為小扇形狀,落葉時好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為城市、鄉村平添了幾分溫暖浪漫的氣息,打破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蕭瑟。
市園林局有關專家介紹說,銀杏樹葉中含有較多的類胡蘿蔔素,隨著氣溫下降,葉綠色逐漸分解,類胡蘿蔔素佔上風,葉片呈現黃色。由於品種不同、種植地氣候等條件不同,銀杏樹葉變黃的程度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天氣越冷,光照越強,晝夜溫差越大,銀杏葉子的顏色會越加金黃、美麗。該負責人表示,銀杏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我市近年來也積極嘗試推廣種植,但因為銀杏為溫帶樹種,喜愛溫差較大的地方,我市為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風大、乾燥,且溫差較小,因此種植長勢不佳。目前,中心市區除承天寺外,還有清源山停車場、山線綠道也有種植。而規模最大的,要數德化縣楊梅鄉丁榮村的古銀杏群。
記者採訪獲悉,承天寺有近20株樹齡較小的銀杏,雖然沒有楊梅鄉的古銀杏群高大偉岸、樹齡悠久,也能稍慰泉州人對銀杏之思。
園林專家表示,銀杏最美的時候,一般在每年的11中下旬到12月間,各地有所差異,一般來說,海拔高、溫差大的地方,銀杏會黃得比較早,反之則比較晚。
德化縣楊梅鄉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雖然不同天氣,銀杏有不同的美,但晴天仍是首選,因高山遮擋,山裡午後便漸漸失去了陽光投射,美景將大打折扣,因此,儘量選擇在上午到達。
銀杏的最佳觀賞期僅有1個月左右,太早則葉子青黃交接而美得不夠純粹,太遲則已是落英繽紛只剩滿地金黃。今年的銀杏之約,約嗎?
省內銀杏觀賞地全攻略
銀杏喜愛溫差比較大的氣候,在中心城區能落地生根,較為難得。(陳起拓 攝)
銀杏是秋天的精靈(陳起拓 攝)
還有一個月左右,銀杏將呈現出最美的狀態,記者為大家整理了省內較為知名、規模較大的銀杏觀賞地,一起赴這個秋天最美麗的約會吧。□記者黃寶陽 整理
泉州
德化楊梅鄉丁榮村
因為攝影愛好者的關注,丁榮村一舉成名天下知。丁榮自然村位於德化縣楊梅鄉安村,距德化縣城區約90公裡,村裡擁有27株500多年樹齡的古銀杏樹,是目前泉州市發現的唯一一處古銀杏群。丁榮村最老的銀杏樹,已經670歲,樹高26米,樹冠直徑16米。古老的銀杏樹,散落在房前屋後,古銀杏與古村落,已分不清是誰守護著誰。
此外,丁榮村還有數百株百年紅豆杉、古椿、古樟等名貴樹木和萬畝毛竹林。每到晚秋初冬時節,一棵棵金黃的銀杏點綴在成片的闊葉林或竹海之中,與閩南特色的古民居,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原生鄉野風情。
承天寺
除了驅車前往德化賞銀杏,泉州市區也有一個不錯的銀杏觀賞點——承天寺。每到深秋,黃葉與古剎相互輝映,靜穆祥和的同時,又不乏溫暖與生機。
記者細數後發現,共有18棵,主要分布在弘一法師化身處、留從效南園遺址碑刻處、大殿到廣欽佛教圖書館前的綠化帶上、大雄寶殿與法堂之間的空地上。記者發現,寺裡大部分銀杏樹的葉子,都開始輕微泛黃、變色,位於大雄寶殿與法堂空地上的兩棵銀杏樹,與其他不同,葉子還較為翠綠。
承天寺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寺裡目前種植的銀杏,是2012年開始種植的,市區的氣候條件對銀杏的種植有一定的挑戰,多年來也經歷過種植不成功、補種的過程,但令人欣喜的是,這些銀杏終於在承天寺紮根下來了。由於天氣較暖,承天寺的銀杏會比其他地方黃得更晚一些,一般要12月以後了。
三明
尤溪縣中仙鄉龍門場
與德化楊梅鄉毗鄰的三明尤溪縣,在中仙縣龍門場,有一片我省最大的古銀杏群。在這片古銀杏群中,共有353棵,距今已有800多年了,樹高大都在18米以上,最大的一株古銀杏樹高達20多米、樹冠直徑達20多米。
傳說,龍門場的銀杏與當地的銀礦有關。這裡的銀礦質地特別好,受到皇帝的喜歡,就命朝廷大臣到此採礦練銀。據說古時煉銀加入以銀杏為原料的配方,煉出的白銀既純又好。但當時的銀杏只得從外地購進,費時費工又費本,因此,便設法引種了銀杏。金秋時節,天空中稀疏飄灑著片片金色銀杏葉,漫山遍野灑落著「黃金雨」,從山上看下,整個村莊在黃色銀杏樹的照映下,美不勝收。
大田縣廣平鎮萬宅銀杏
萬宅村是第三批國家級傳統古村落之一,位於大田縣廣平鎮西北部,距三明48公裡。萬宅銀杏群落歷史悠久,樹齡在200年以上的有23株,總面積有1平方公裡,是南方少有的銀杏群落。其中被評為三明市首屆樹王的樹齡達818年,樹高41米,胸圍7.2米,冠幅平均13米。
每到11月,百年銀杏落下片片杏葉,在空中旋轉、跳躍、打轉,最後落到房前屋後、瓦背上溝壑間,如軟綢緞鋪天蓋地包裹著悠然古樸的村莊。
寧化縣水茜鎮下付村
下付村銀杏除具有古老和天然連片等特色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每年深秋,房前屋後,黃葉紛飛,異常美麗。獨特的地理氣候原因,該村銀杏的「賞葉季」較長,每年10月下旬—12月中旬為最佳觀賞期。
寧化縣中沙鄉的高坪村
高坪建村於唐末,距今約有千年的歷史了,村裡最古老的一棵銀杏樹已有300多年的樹齡,村裡人稱之為「樹王」。人們認為,銀杏樹是有靈性的,所以新建房子時主人往往會在房前屋後親手種下銀杏樹。
福州
福州溫泉公園等公園
福州溫泉公園種植了近百棵銀杏樹,一部分分布在溫泉博物館一側,另一部分分布在公園西門的大草坪附近。
此外,花海公園、金山公園、閩江公園望龍園、金雞山公園、森林公園、石厝教堂都有種植銀杏,是觀賞銀杏的好去處。
福建農林大學
福建農大校園裡有一道溫暖的風景線「銀杏樹」,每年的深秋,在冬日暖陽的沐浴下,嫩黃、金黃等不同黃色銀杏葉掛在枝頭,整條路都仿佛沐浴在金燦燦的光輝中,簡直美翻了。
南平
順昌縣大幹鎮銀杏村
南平順昌縣大幹鎮銀杏村,位於海拔1304米的寶山上。村莊杏樹環抱、景色秀麗,是聞名遠近的畲族銀杏村。
據史料記載,早在宋朝,這些樹就已生長在此,有的已達1000多歲高齡,至今仍枝繁葉茂,碩果纍纍。天高雲淡,藍天下金黃的樹葉,掛滿樹枝,也灑落一地。或依山而立,挺立蒼穹;或橫斜古屋,猶如潑墨;古道上,竹林裡,滿地的金黃,滿地的白果。最適合小夥伴穿著美美的衣服來打卡了,各種造型隨便「凹」,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順昌縣洋口鎮田坪村
上坪頭位於南平市順昌縣洋口鎮田坪村海拔1078米的天台山上的半山之中,村莊杏樹環抱、景色秀麗,是聞名遠近的畲族銀杏村。這裡滿山遍野生長著被人們稱為「活化石」的銀杏。
據當地史料記載,早在宋朝,這些樹就已生長在此,有的已達1000多年,其中有一株銀杏樹胸徑3.13米、樹高42.2米、冠幅15米、樹齡達1242年,堪稱銀杏之王。該樹三枝聯體,老樹雖歷經千年滄桑,依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政和縣鐵山鎮大嶺村
大嶺古銀杏群距離政和縣城20公裡,這裡種植銀杏的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當地人種植銀杏的歷史超過1000年,現仍存樹齡過百年的銀杏300餘株。大嶺村300多株蒼老的古銀杏樹分散在大嶺頭、楓林坑、半嶺、牛欄子、北山、陳山、溪邊等9個自然村,樹齡幾十年的銀杏樹則隨處可見。
雖然山高路遠,但每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是大嶺最迷人的時節,漫山遍野、村前屋後,到處都是濃烈的黃。寂靜的小山村,也因這跳躍的金色而靈動起來。
延平區南山鎮後溪村
延平區南山鎮後溪村的銀杏林久負盛名,銀杏林有超過300株,其中100多年樹齡的68株。漫山遍野的銀杏、楓葉與青綠林木混生,紅黃青綠交織,強烈的視覺衝擊,給了秋天最濃烈的表達。
點綴在山崗上的古銀杏,把秋天帶進了村莊,它們或在枝頭飄舞一片燦爛,或在樹下灑落一片金黃,有的散落在村裡人家的房前屋後,裝點山村的美好秋天。
龍巖
長汀縣南坑村
長汀縣南坑村是南方人工培育和種植銀杏治理水土流失面積最大、最成功的鄉村,被譽為「閩西銀杏第一村」。長汀縣南坑村的村民們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便在荒山上種植銀杏,至今已種了4000多畝,10萬多株。如今銀杏樹徑平均粗度達到20釐米以上,有6萬多株銀杏開花、3萬多株結果。
季節一至,漫山的銀杏漸黃,行走其間,滿目金黃。隨風飄落的杏葉鋪滿林間小道,在煦暖冬日照耀下絢爛,讓人看著心都柔軟了。